《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的教学设计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eng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高中一年级新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课。
  
  1 理论依据
  
  以辩论赛为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
  1.1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2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通过学生对特定问题的自主探究、主动生成,亲自体验从识别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充分发展。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懂得效率与公平的含义、表现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懂得讲求效率和维护公平的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用辨证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做事讲求效率;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积极维护社会公平。
  2.2 设计思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本课的实际,将本课以一次辩论赛的形式设计,由学生做主持。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閱书刊、报纸、杂志,看电视、浏览互联网、走访调研等多种途径,了解各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及分配状况;指导学生分组整理、分析、加工收集到的资料,并重点剖析案例中效率与公平的表现、效率与公平辩证关系的体现等问题,做到“自主探究”。课堂辩论时(共30分钟),教师是旁听者,不作任何的评价,主动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做到“生生合作”;课堂辩论前和辩论后(共15分钟),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做到“师生合作”。
  2.3 方法与过程:
  学生收集资料——剖析案例形成观点——课堂辩论——教师点评引导——共同分析问题一课堂训练(解读十七大)——结束课程的教学过程。
  2.3.1 发现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或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中收集资料,探索研究,形成观点。
  2.3.2 情境学习法:通过辩论赛这一真实的情境(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去刺激思维,把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与教学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2.3.3 抛锚式教学法:先确定辩题,即“锚”,课程的设计与活动都围绕着这一“锚”
  进行,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师生共同进行探索。
  2.3.4 比较法:运用情境的鲜明对比、比较分析的方法,形成思维震撼,比较效率与公平并形成正确观点。
  2.3.5 理论联系实际法。观察当前各种时事经济现象、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4 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判断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难点:如何确定辩论思路,让学生在“发现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关系及现实意义。
  2.5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①根据学生初步对效率公平问题的理解认知基础,自由组合为2个探究小组(正方、反方)。
  ②通过查阅书刊、报纸、杂志,看电视、浏览互联网、走访调研等多种途径,收集日常生活中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相关数据、图片、影像等资料。
  ③学生分组整理、分析、加工收集到的资料,并重点剖析案例中效率与公平的表现、效率与公平辩证关系的体现等问题,形成观点、报告,或制作课件,供课堂辩论使用。
  [教师准备]:
  设计课堂辩题及总结思路。
  2.6 教学过程。
  [精彩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歌曲《越来越好》,通过情境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感受到人们生活的富足、精神的愉悦。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①画面和歌词描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人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教师总结:人们的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改善,生活富足,精神愉悦。这些都是注重效率的结果。
  教师总结: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追求的两大目标。人们生活的富足要求我们注重效率,贫富差距的扩大要求我们讲求公平。那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哪个更为重要呢?下面我们就目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展开一次辩论。(出示课题)
  正方: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求效率更为重要
  反方: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公平更为重要
  [探究活动]:
  师:好,下面请主持人(主席)上台主持辩论赛。
  (注:活动的基本规则和程序:(共30分钟)
  ①主持人简单介绍辩论队(正方、反方)、辩手(各三名)、亲友团(各六名、计时员(一名))。(2分钟)
  ②双方一辩发言:阐述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各方发言1分钟以内)
  ③自由辩论:双方一、二辩互相提问,并设法回答对方的问题。连续提问不能超过3次,回答要尽量简明扼要。(4分钟)
  ④亲友团参与辩论:双方亲友团继续就所支持的正方或反方加强本方观点;或者质问对方观点请求回答。(10分钟)
  ⑤观众参与辩论:观众同学继续就所支持的正方或反方加强本方观点;或者质问对方观点诲求回答。(10分钟)
  ⑥双方三辩总结发言,深化论题。(各方发言2分钟以内)
  辩论过程略。
  教师总结辩论赛情况:今天辩论双方势均力敌,是唇枪舌战的一场好戏!正方冷静沉着,反方游刃有余。双方对效率、公平的含义理解透彻、深刻,双方都看到了效率与公平在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效率与公平这对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统一性。但双方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在论证的过程中,正方主要从财富的增加即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程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证。反方主要从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公平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缩小收入差距、解决贫富分化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方面去论证的。不足之处略。
  师: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永恒话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效率与公平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但究竟哪个更为重要呢?出示幻灯片。
  党的14大首次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党的14届3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的16大明确提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的17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師:从这里可以看出,党的十七大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作了最新的解释。具体讲,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材料来检验一下对前面知识掌握的情况。
  [解读十七大]:
  材料一: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
  材料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材料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胡锦涛十七大开幕式上作的报告
  问题:
  ①根据材料一,谈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三、四,谈谈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结束语]:(播放音乐《越来越好》,在开始半分钟后朗诵)。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最理想状态是我们做到既要把“蛋糕”做的足够大,又要把“蛋糕”切好,讲求效率、维护公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重新给我们指引了方向。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刻苦学习,顽强拼搏,为了祖国的越来越好而努力奋斗!
  
  3 预期目标和探究反思
  
  由于课前学生准备比较充分,教师指导比较用心,因此,以辩论赛为形式进行的这堂课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的辩论很精彩、很成功,学生主持也很到位,这些都成了本课的亮点。
  另外,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体现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并在一些方面作了大胆探索与尝试。
  由“全方位指导”转向“适时指导”。
  一方面教师的讲话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或评论适时,既避免了过早语言化,影响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要避免了过晚语言化,导致学生感到无助。
  由“学生倾听教师“转向”教师倾听学生”。
  一方面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另一方面教师仍是课堂主导,仔细聆听学生的辩论语言,便于教师真正能起到指导的作用。
  由向个体“转向”面向全体。
  本堂课力图改变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让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缺点,给了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尽可能的做到“面向全体”。
其他文献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社会信用体系的含义及内容,明确社会信用缺失的原因,领会建立信用体系的必要性,及怎样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综合运用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阐释社会信用体系。  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公益广告,问卷调查,互动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3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育是一种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
期刊
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1 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2 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学校实际从以下方面浅谈了使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体会:①看懂课堂,理解作者设计意图;②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过程;③教师自身发展。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课堂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在逐渐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状况得到改观,呈现出课堂质量新的增长点。而远程教学资源的投入对东西部的学校起了非常大的互补作用。如何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
期刊
[摘要]如何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和促进学习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对情境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加以概括,详细分析了该理论为学习环境设计所提供的指导原则。  [关键字]情境学习;学习环境    情境教学要求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情境思维,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从而使其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情境学习理论作为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
期刊
俗语常说:“宁为鸡口,莫为牛后。”人们常在意最前面的和最后的。看名次如是、看成绩如是、看地理位置如是……甚至老师看待学生也如是——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成绩拔尖或严重落后的学生身上,却忽略了其中的一大部分人——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实际情况和经验而言,中等水平的学生不等于智力平庸。世界是在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人也是如此。许多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都认为:“两头尖,中间大”的班级只
期刊
[摘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  [关键词]主动;积极;相互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新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分层递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学会知识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1 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    课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更好的制度保证,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是经济增长的表象,行政计划配置资源或政府主导型才是问题的实质。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核心问题在于深化体制改革,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体制性障碍;制度创新;服务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通过在班级教学管理中实施行动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合作学习积极互赖、奖赏互赖、合作互学、合作互教的原理在班级教学管理中有效开展“一帮一”合作学习帮扶活动解决学困生和学生偏科问题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一帮一;合作学习;潜在教学资源;学困生和学生偏科问题;校本研究    近年来,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教师成为研究者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广大中小学校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通过校兴科研、教
期刊
一个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再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主题设计导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儿童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儿童主动、积极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