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舞教育观察与思考——本宁顿学院考察纪要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2015年笔者对美国本宁顿学院的访学和考察为基础,总结和思考本宁顿学院的教育理念,即人文主义的教育精神、民主的教育环境、进步主义的教育思想以及后现代舞蹈教育风格.文章旨在以本宁顿学院舞蹈教育为参照,反思中国舞蹈教育.
其他文献
舞蹈诞生于人类伊始,古人很早便开始用符号、图像、文字记录身体的形态.21世纪,随着影音设备的普及,镜头因其能完整捕捉动态的身体和场景成为书写舞蹈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民族舞蹈传承人影像志研究”项目赴青海玉树调研、拍摄和影片制作过程为基础,探索总结舞蹈影像志的概念、范畴、意义、方法和实践经验.舞蹈影像志是用影音技术纪录并展示舞蹈形态和文化的研究性文本,在舞蹈学和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发展的背景下,舞蹈影像志以镜头的方式探索和书写田野中的舞蹈文化,既是舞蹈人类学(Dance Ant
文章以扬州树人学校150名初二男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强度运动负荷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通过实验对A、B、C三个实验组的组内实验前后和组间实验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平均心率120-140次/分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高、体重的增长;平均心率120-140次/分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和平均心率140次/分大强度的运动负荷均能提升学生身体机能,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效果尤为显著,低于平均心率120次/分小强度的运动负荷提升效果不显著;平均心率120-140次/分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对提升速度素质、柔韧素质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成为一个重要命题的当今,建构于当代且包含着深刻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中国古典舞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在实践中其优势却未被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分析,总结该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所获得的较好传播效果源于其非叙事性创作理念、对舞台艺术多种要素的综合运用,以及西方受众现有接受习惯.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作品《粉·墨》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舞非叙事性大型作品在中国舞蹈艺术“走出去”这一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建议相关政策对该类创作予以支持.
媒介考古学为早期舞蹈影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视角,文章分析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三位舞蹈家的舞蹈影像创作,提出舞蹈与电影的相遇不仅是记录手段的革新,而且也为彼此打开了新的创作可能.从古典芭蕾的衰落到以邓肯为代表的现代舞的兴起,美国舞蹈家洛依·富勒通过探索新技术发现了舞蹈的“新身体”;俄罗斯舞蹈家亚历山大·希里亚耶夫在用摄影机拍摄芭蕾舞剧的过程中,发现了电影影像的本质不仅是再现,更是幻觉,从而展开电影史上最早的定格动画创作;舞蹈理论家鲁道夫·拉班在发明拉班舞谱的同时,看到了作为抽象语言的舞谱与具象的电影运
文章重点讨论舞蹈影像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主要出发点是思考这种艺术形式并促进其未来发展.有关舞蹈影像方法论框架的搭建尽管不完善,但是可以起到通识性的作用,并以此替代整个领域相关主题一直以来笼统含糊的解释.文章基于舞蹈与影像之间开放、平等的关系,对“舞蹈-影像”进行分类,并对当前国际舞蹈学界舞蹈-影像的方法论研究进行概括,从而为研究舞蹈影像提供一个基本的、可用于甄别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
文章立足舞蹈艺术的本体表达特性,从跨文化策略的研究视角,梳理中国舞蹈跨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和当代意义,辨析“传统的身体”“交流的身体”“平等的身体”三类舞蹈跨文化交流形式,深入反思舞蹈的跨文化交流载体的“隐性”价值与独特功能.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舞蹈”如何通过世界眼光进行自我辨识,在不断交流、积累经验及与“他者”的双向比照中,寻找一种能够重新赋予自身传统身体“现代性”的表意方式,从而使身体真正与“他者”平等互视,既不会因拘泥于传统而面临着僵化,也不会因过于追求“他者”的先锋和异质而面临着被同化或异化.
《韶舞九成乐补》是宋元韶乐复兴运动的产物.作者余载在年高之时以布衣身份献书,延续了北宋以来寒士论乐的传统.该书以《尚书》为门径,构筑了“六律”“五声”“八音”的作曲理论.与经学诸说不同,其所谱韶乐音域狭窄,旋律机械,不讲起调毕曲.其所制韶舞用易学常识为据,缀兆、采章以五行、八卦相配,顺旋呈卦气图状;舞阵变化与《洛书》九宫相应,舞蹈动作奇特.该书旨在想象一个较周代礼乐更为远古的乐舞世界.
先秦时期,周室雅乐、蛮夷巫舞、郑卫新声三种乐舞文化交融发展.楚舞在楚人身份意识之自强自立精神和楚地老庄哲学之自然观与辩证法的辉映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逐渐形成轻柔与重拙、繁俗与简雅、今妍与古质相统一的美学特征.更进一步说,楚舞以其充满辩证色彩的美学特征,彰显了楚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与民族审美趋尚,故能成其大而就其深,在中国舞蹈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
中国古代舞鞋的名称不一,《说文解字》称作“躧”,又写作“躧”,此外还有“屣”“縰”“(绰)”“蹝”“(鞑)”等写法,数字读音相同,均是“躧”的不同写法.四夷舞鞋称“鞮鞻”,“鞮”也是“躧”的音变.两汉舞鞋在形制上有四个特点:一是以革制成,有的舞鞋在革上饰以细丝;二是鞋底为单层;三是与常见鞋相比,没有鞋尖的钩形装饰;四是鞋尖为尖头.舞鞋整体上比较轻薄,呈现出细长而尖锐的特点.这样的舞鞋能够提高舞者的灵活性,加强舞蹈的艺术效果.
文章基于国际传播秩序重建和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宏观背景,以中国芭蕾舞跨文化传播效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Citespace软件对于该议题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聚类分析,其次依托跨文化适应和认同协商理论阐述中国芭蕾舞跨文化传播适应的认同曲线、符号表征和文化身份,然后通过实证问卷调查对该议题涉及的观演频次、受众满意度、身份认同、传播媒介等传播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并对比三部芭蕾舞剧海外演出的个案,提出中国芭蕾舞跨文化传播在身份境况、话语竞争、文本题材方面所面临的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