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逸文:从NEW YORKER到BEI JINGER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青岛火车站,旅客等候进站。在欧逸文笔下,中国铁道部的员工数量几乎等同美国政府的所有文职雇员,成为国中之国。

  他对十八大的关注从开幕式持续到常委名单公布。他从这次盛会的细节中读到一些微妙的变化。“习近平的首次发言没有使用那些惯常的口号,作为新的最高领导人,他利用这个机会展示了不同的风格。”欧逸文告诉《南都周刊》记者。
  他认为新班子面临很艰难的任务。在建立权威方面要比前辈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从经济领域,还是在外交方面,即使是对比十年前,中国的情况要复杂多了。“现在说他们是否能比前十年干得更好,还为时过早。”
  “不过,我很高兴看到习近平正努力去除繁文缛节,强调实干。”欧逸文说。

描画“铁老大”


  2012年的欧逸文是兴奋而忙碌的。他的文章涉及了几乎中国所有的热点事件,包括中共十八大、反日游行,莫言获奖等,甚至还有陕西表哥和广东房叔。
  欧逸文平均每月在《纽约客》网站上写十几篇关于中国的博客,他见报的大稿,最新的一篇是去年10月份的《铁老大》(Boss Rail),该文借刘志军落马对中国铁道部进行了全面梳理。
  他如此形容这位前部长:刘志军将他凌乱的黑发往中间梳以掩盖秃顶,戴一副牛角材料的方框眼镜,这种眼镜在党的高层干部中非常流行。
  为了向美国读者形容中国“铁老大”的概念,欧逸文巧妙地利用了数据对比。他笔下的北京南站,“和帝国大厦所用的钢材一样多”,而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可达 2.4亿人次,比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纽约的宾夕法尼亚车站(Penn Station)高30%。
  他说,中国铁道部的员工数量几乎等同美国政府的所有文职雇员。这个“官僚帝国在规模和独立性上仅次于军队,拥有自己的警察、法庭和法官, 铁道部是国中之国。”
  欧逸文一般两到三个月出一篇稿,有的时候是六个月一篇。一篇文章大概要采访五十到八十个人,积攒有两百到三百页的采访文字。在《纽约客》,昂贵的差旅费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这让《每日电讯报》的记者摩尔极为羡慕。
  “如果编辑认可你的故事的想法,觉得有价值,他会为你努力争取足够的条件让你去做。”在一次讲座上,欧逸文告诉他的中国同行们。他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有《纽约客》这类的杂志存在,自己能够为它工作,非常幸运。他自己从来没有因为成本的问题而被拒绝某个选题。
  “当然,记者也不可能靠这个发财。”欧逸文说。
  此外,《纽约客》的信息核实制度(fact-checking system)也让欧逸文颇感自豪。这个信息核实部门像一个独立于编辑团队之外的审计员,对每一篇文章中的每个字进行核实,有二十到三十个全职人员进行工作。
  欧逸文驻华之后,《纽约客》总部增设了两个事实核查员。他们都会讲普通话,有一个还会讲广东话。他们会在核实之后的字上画一条线,表明事实核查员对这篇文章所有文字的准确度和可靠度负责。
  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都会由事实核查员通过打电话或者写E-mail进行追访。 “被采访的人可能会非常惊讶,他一开始在街上碰到一个老外,被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三个月后,他又接到来自纽约的一个越洋电话,用普通话问他对三个月前一场篮球比赛的看法。”

中国与乡愁


  谈到2013年,欧逸文告诉记者,他的新书已进入收官阶段, 但还不到剧透的时候,但他相信,内容一定会吸引中国读者的兴趣。
  新的一年里,他将继续观察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在对繁荣、平等和道德的争论中,他们所发生的改变。“在中国,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诠释,每个月都在变化。”
  最近欧逸文采访了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观察他和来自中国各个地方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他对公平、道德和市场经济的论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纽约客》的前任驻华记者何伟是很多中国读者眼中的写作大师,也是不少中国记者的偶像。当记者向欧逸文抛出与前任对比的问题时,欧逸文表现出了中式的谦逊:“我觉得何伟是一个更好的作者。”
  不过,在2011年北京798艺术区一次几乎没做前期宣传的媒体讲座上,欧逸文惊讶地发现,台下坐满了中国同行和热心读者,连过道都挤得水泄不通。
  “欧逸文采访风格扎实沉稳,文章不但有料,其文笔也带来了阅读快感,”一位旁听过讲座的北京记者告诉《南都周刊》记者说。
  欧逸文曾说,中国能勾起他的乡愁。他是个 New Yorker,也是个Bei Jinger。
  与大多数驻华记者租住外交公寓不同,欧逸文和他的美国妻子租下了北京毗邻孔庙的一座四合院。他从事的职业和居住的地方,比绝大多数人更贴近这座城、这个国的脉搏。
  (本文部分素材节选自欧逸文先生2011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讲座。)
其他文献
石黑浩制造的机器人,是美丽、逼真,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人类仿品。  在学术上,他用它们来了解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机理,但其实他真正的追求是探寻存在于沟通本身那种不可名状的自然特性。  那是200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在日本大阪,一所大学的研究实验室里。两个女孩—穿着同样的浅黄色衣服,有着胖嘟嘟的脸颊, 及肩的黑色长发和一样的刘海—她们面对面地站在荧光灯下。更准确地说,一个是5岁的女孩;另一个是她的仿制品,
4月11日下午5:45,我们的飞机安全地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机还在滑行时,大家已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连接移动网络……我第一时间留言报平安后,在朋友圈分享了九张早已选好的图片。平壤马拉松,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无法实时发朋友圈的马拉松赛事,这在出发前就被旅行团告知过:平壤没有wifi,没有手机信号,没有卫星信号,不能随便拍照,不能……    我去平壤跑马拉松,就是想体验一次穿越时空的感觉。  从北京
患上了不看弹幕会死病,一个视频如果没有弹幕我甚至会放弃看它。前两年网上开始兴起版权大战,有几部我正在追的新番从B站下架了,而我并没有去论坛下载,或去买了版权的网站看,因为我无法忍受看新番时,看不到别人对视频内容的吐槽。以至于到后来,B站上面没有的新番我就不追,哪怕人气再高、口碑再好。弹幕会给观看体验带来什么不同?  视频的看点不一样了,我喜欢游戏区,是因为大酒神的dota视频会配观众老爷的吐槽,很
道光二十九年(1849)正月,时任礼部右侍郎的曾国藩在北京寓所给四位弟弟写了一封信,说起一件往事:道光十七年,已经两次落榜的曾国藩,准备第三次参加道光十八年的会试。尽管曾家在当地是个家境还算殷实的小地主,但前两次会试已经几乎花光了家中的钱,于是只能去族人和亲戚朋友家借贷。朱家、王家一分钱都不愿意借,他只好走到栗江找同族的伯叔辈曾希六。曾希六是一个做买卖的人,他和自己的伙计陈体元将钱借给了曾国藩,曾
被誉为硅谷教主,科技预言帝的凯文·凯利,近期在中国受到的欢迎,可用排山倒海来形容。尽管他的新作《必然》在似乎没有上一本《失控》口碑好,甚至有人评论其胆识和想象力都逊色于20年前,但在广州方所与文广新局合作的“天河读书节”现场,老爷子在与中国读者的脑力碰撞中,仍然迸发着智慧的火花。    有人向凯文打听互联网创业的新机会在哪,有人请教怎样才能成为预言帝。在教主看来,未来最让他着迷的是人工智能AI,虽
从2011年开始,每年春节之前,南都周刊都会推出过去这一年的「失望之书」榜单,今年是第四届。  进入这份榜单的十本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烂书、坏书,有的甚至称得上是优良之作。但它们或因过度营销而被拔高,或因话题热门而受追捧,甚或是著作者本身的声名和地位,令其拥有过于耀眼的光环。而其作品中的硬伤与病灶,则往往被忽略,被原谅。我们推出这个榜单的目的,正是为了祛除遮蔽,反抗流行,让阅读变得更纯粹。  没有
Nano Falcon  遥控直升机  世界上最小的遥控玩具直升机,长度仅为65厘米,重量也只有11克。机身采用了富有柔软性的材料制成,这样的话即使从高空中掉下来也不会对机身产生伤害。它的操作距离约5米,可以轻易完成升降、前进、后退以及左右旋转等高难度动作。  AirHogs Helix X4  四轴飞行器  这款AirHogs Helix X4飞行器有初级和高级两种飞行模式。最酷的是,它有个专门
毫无疑问,写作《经与史》一书时,刘仲敬先生的雄心是很大的。如书封所提及的,他想写一部“真正”的宪制中国史,他力图从“顶层设计”来打量有史记载的中国往事。在学术的江湖,我也早闻刘仲敬先生其名,并曾通过他的微信公众号阅读过他大量的文章。这使得我对他大部头的著作充满了期待。  刘仲敬先生的写作有一个特点,就是面对普通读者,喜欢把非常“冷僻”的历史知识给挖出来,加以阐释,并且生发出丰富的意义。相比较很多历
绚烂的热闹背后,却有种仆仆风尘里无处言说的凄凉。剧里没有坏人,也没有坏时代,有的只是感慨或早或晚的别离。  日本人对于昭和黄金时代的怀旧,拍到《小豆豆电视台》这一部剧,算是达到了某种极致,简直沉醉其间,无法醒来了。  “小豆豆”就是那个写出经典童书《窗边的小豆豆》的黑柳彻子,她本人在剧中饰演的是“百岁的彻子”。电视台《小豆豆电视台》里的人物与情节,同样会出现在《小豆豆频道》《丢三落四的小豆豆》等著
几乎从1980年代开始,  台湾文化、商业的每一个新浪潮里,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于是梁文道如此评价他: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如果不是文化圈人,可能对“詹宏志”这个名字的印象都是碎片化的:出版社的编辑认他是个优秀的前辈,IT圈的媒体人可能还知道大陆曾经有哪些行业杂志是从他创办的城邦出版集团拿到内容授权,文艺青年大概会记得他是《悲情城市》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监制或制片人,KTV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