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提高聋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须提升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渗透思维能力的训练。本文从聋生思维的条理性、聋生思维的准确性、聋生思维的深刻性、聋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如何提升聋生的质疑思辨能力等几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聋生 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聋生语言方面能力的不足,在很多情况下是与思维能力不足相伴而生的。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我们聋教育,要提高聋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决非单纯的文字教学所能做到的,根本还在于提升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渗透思维能力的训练,现就个人在这方面实践认识谈一些具体做法。
  1教给思路,训练聋生思维的条理性
  语言表达要有条理,首先思维要有条理性,即思路要清晰。要使聋生的思路清晰,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条理性,要能够让聋生摸准思路,能够沿着几个连续性的问题把思维引向深处。问题要由易到难, 不能出得太大、太空、太繁,如果在聋生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还未成熟时就匆匆抛出一些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很容易让聋生的思维陷入茫然。另外,要教给聋生思考问题的路子。例如,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是从结果反推原因,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要从原因推导结果,回答 “哪几方面”、“哪几点”的问题,一般先要一方面一方面地考虑,然后考虑哪一方面先说,哪一方面后说,怎么连起来说。再者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聋生充分阅读思考,让他们学会从书中找答案,然后再根据需要将书中的句子概括或缩写,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相机透导,训练聋生思维的准确性
  由于受到知识积累、社会阅历和生理和心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聋生思维的准确性较差。当聋生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应该多示范、多点拨、多诱导,而不能中途强行终止,或生硬地往自己设计的思维框架中拉拢。聋生只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所领悟,其思维能力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如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时,诗歌开头的两句是“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卷地白草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让聋生说出诗句所显示的季节特征。有聋生说是秋季的景象,因为诗中有“八月”,八月是秋天;有的聋生说是冬天,因为诗中有写到“雪”;还有的聋生说是春天,因为诗中有“梨花开”,开花是春天的画面。那么诗句到底显示了什么季节的特征呢?我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看课后注释,了解“胡天”具体是指塞北的天空,再引导聋生在“如”这个比喻词上作重点分析,然后让他们自己得出准确而一致的结论。
  3由表及里,训练聋生思维的深刻性
  认识事物深刻与否,在于思维的深浅程度。聋生认识事物往往关注表面,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抓本质,在理解课文,解答问题也往往限于表面意思。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依据教材,多设计一些深究性的问题,慢慢地培养聋生深究问题的习惯,从而训练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教《篱笆的那边》这首小诗时,由于这首诗的表层意象很简单,聋生用一分钟读完小诗,就轻松地告诉我“很简单”。可当我追问这首小诗有什么深层寓意时,聋生就摇头不知了。怎么帮助聋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理解呢?我就先从一个简单、具象的“草莓”入手,提出了一个极简单的问题:草莓的外形如何?口味如何?聋生们一看到这个问题,就运用以前学到感知方法,从形、色、味几方面有条不紊地描述了:草莓外形有点像心脏,颜色红红的(形美);草莓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很好吃(味美)。我顺势引导聋生将思维展开:“同学们想一想,草莓外形美、内味美,它可以代表什么事物?”这时聋生略一思考就能回答出“代表美好的事物”了。我又指导聋生将这个思维过程用一个简图表达出来:草莓→外形美、口味美→(代表)一切美好的事物。然后,再让聋生用以上思维方法进行类推,分析小诗中的“篱笆”、“上帝”等意象,得出“篱笆”代表“困难、阻碍”,“上帝”代表“权威或传统习俗的维护者”,如此,整首小诗的深刻寓意,也就凸现出来了,而且对意象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是理解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得以向纵深发展的过程。
  4由此及彼,训练聋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变通是指考虑问题时思路开阔,能根据条件的变化,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迁移运用,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聋生在学习上比较刻板,灵活性差,喜欢“死记硬背”,不太会动脑筋。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就要多着眼于训练聋生思维的灵活性。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不是说思维可以任意发散,而是在尊重事物内在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多角度地思考。一则阅读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话:“对故乡的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是对生命春天的珍惜,是一个人最真诚炽热的感情。”我引导班里聋生对这段话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时行赏析后,抛出一个问题:这段话中的“故乡”可以换成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可以换成“朋友”,有的说可以换成“教师”,还有的说可以换成“小动物”。我首先肯定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引导他们分析“綠叶”与“根”的关系,明确“绿叶”对“根”情意是因为“根”无私地滋养了“绿叶”,没有“根”就没有“绿叶”的萌发与成长这层内在关系。这样分析之后,再回过头来让聋生自己评价他们答案的合适与否,他们否定了“朋友”和“小动物”这类答案之后,还补充了“母校”、“祖国”等答案,在此后的作文训练中,不少聋生还将此句稍加修饰后贴切地用在了以“感恩”为话题的习作中,可谓是收到了灵活运用之实效。
  5提高聋生的质疑思辨能力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较独立的思维能力。聋生在开始质疑时,提的问题往往比较简单、浅显,这时老师在注意保护聋生质疑的积极性同时,要优化教学设计,为聋生质疑思辨提供契机和载体。如在进行《齐人有一妻一妾》这篇寓言的教学时,为了训练聋生的质疑思辨能力,我在教学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本来按正常的程序,应先讲这篇短文的寓意,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不让聋生囿于作者的成见,我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经验认识对文中的“齐人”作出多元评价,再让学生了解孟子写作此文的本意,从而让聋生也体会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境界,为他们今后多角度、全方位地体验阅读文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聋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独特见解,学生开始时觉得无话可说,可经我稍加引导,一位聋生就提出了 “该如何评价次要人物齐妻”这样的问题。问题一经抛出,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了:有的同学认为齐妻“聪明”,因为她能分析情况察觉丈夫的可疑并暗中跟踪得到真相;有的同学认为齐妻不聪明,因为她发现齐人“乞讨”的真相后,只是在背后讽刺齐人、在庭院中哭泣,而没有采用积极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比如劝其改正错误做法,做个诚实、自立的人等。如此一来,不仅培养聋生的质疑释疑能力,还加强了德育方面的渗透。
  聋生良好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形成,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我们特教教师从聋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科特点,有目的地组织教材、研究教法、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训练。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必有实效。
  
其他文献
受原料丁二烯成本逐步上升的影响,韩国锦湖石化公司(KKPC)已经闲置了一套新建110kt/a的丁苯橡胶(SBR)装置,同时削减了其他一些装置的产量。受赢利能力被大幅挤压的影响,锦湖石化旗下3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是否可以影响腭中嵴上皮细胞(MES)PAR极性复合体基因的表达,并进一步扰乱其细胞极性而影响腭融合。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EX组,DEX组按6 mg·k
摘 要:关于道德,笔者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一节时,通过对道德的含义、起源、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道德既不是神的意志,也不是人主观自生的,它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关键词:道德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234-01    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
经常听人说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有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设计来引导学生。上了几年的科学课,我倒觉得作为小学科学老师也要以生动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实验,巧妙的设计,千方百计地来
教学过程中高质量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提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阐述,说明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教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城乡10~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并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2018年3—5月间,采用多阶
广义相对论对黎曼几何的成功运用说明欧氏几何决不是物理空间的唯一形式,物理空间的几何形式依赖于他的物理内容。
体育绘图技能是以培养师资为主要目标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主要技能之一,但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有限学时内掌握体育绘图技能有一定难度。本文采用文献法,
油画是西方的艺术,是在明末清初时伴随着"西学东进"而进入中国的,这对传统中国绘画教学的影响不可忽视,但是真正作为一种绘画艺术与教学手段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不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骨整合早期种植体周骨组织的影响。方法 在小鼠腿骨植入钛种植体区局部注射外源性NGF,建立小鼠腿骨钛种植体-NGF模型。并于术后1、2、4周分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