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和依他昔布应用于妇科小手术的预先性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取在日间病房行妇科人工流产吸宫术的60例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和依他昔布应用于妇科小手术的预先性镇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取在日间病房行妇科人工流产吸宫术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在术前口服安慰剂、或罗非昔布50 mg、或依他昔布120 mg.术后15、30、60min及出院时,出院后6、24h分别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于镇痛不足的患者予以芬太尼(恢复室内)和扑热息痛(回家后),并记录其用量.术后24 h评估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在术后60min,依他昔布组VAS低于罗非昔布组(P<0.05);术后6 h罗非昔布组和依他昔布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P<0.01).术后24 h罗非昔布组和依他昔布组均无患者主诉腹痛.其他时间点各组间VAS差异无显著性.各组患者在恢复室内芬太尼用量无差异,但患者回家后扑热息痛的用量罗非昔布组(0.2 g/人)和依他昔布组(0.05 g/人)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1g/人)(P<0.01),且依他昔布组用量低于罗非昔布组(P<0.05).各组患者的恢复过程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依他昔布组镇痛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在人工流产吸宫术患者术前应用罗非昔布和依他昔布可以降低术后6 h的VAS,并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的用量,二者之间依他昔布的效果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大剂量γ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近期、远期的影响。方法 :将 2 2 5只清洁级C5 7小鼠 ,随机分为 0、6、9、12、15和 2 0Gy 6个剂量组 ,经γ线全身 1次照射后 ,于照后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7例UAP分为常规治疗组(12例)和常规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中枢海马锥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钙电流的影响.方法将已培养12~14 d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按利多卡因浓度(10-5~10-1mol/L)分成5组,以不含利多卡因组做对照,共6组(n=6).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采用无间隙模式,采集记录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介导钙电流及各组静息电位的变化.结果10-3、10-2、10-1组的电流密度较对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配合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采用经皮肝穿刺法置入 19个金属内支架。支架置入后随即
目的 观察BMP/α-TCP磷酸钙骨水泥在颅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BMP与α-TCP按比例制成BMP含量不同的BMP/α-TCP复合材料.分别采用α-TCP和BMP含量不同的BMP/α-TCP修复成年兔较大颅骨缺损.结果4周时可见BMP/α-TCP材料内大量类骨组织生成,8周时新骨量增加,16周骨缺损由新骨桥连修复.而α-TCP组8、16周时骨生成量和强度均低于BMP/α-TCP组(新骨量:B
目的 观察探讨脉络血管瘤的临床光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27眼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资料.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4岁,右眼12例,左眼15例,均为单眼发病,均属于脉络膜血管瘤病(Choroidal Hemangioma,CH),按照瘤体大小、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广泛性视网膜脱离,将本病分为三期.治疗方法均采用激光治疗,全部病历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35.5个月.结果其中
目的 探索药物防治移植肾尿酸结石的方法.方法以代谢评估为指导,使用枸橼酸盐和别嘌呤醇对4例移植肾尿酸结石患者进行溶石治疗,同时长期维持用药,并采取其他保守疗法,以预防结石复发.结果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石全部溶解,随访1~2年,结石无复发.结论应在标准化的代谢评估指导下,使用枸橼酸盐溶解移植肾尿酸结石,并防止其复发。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个性和行为特征 ,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 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 (肺癌组 ) ,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
目的 探索生物降解性的阿霉素聚乳酸微球(ADR-PLA-MS)对兔眼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成年健康灰免30只,随机分组,对照组20只眼内注入1%空白微球悬液或磷酸缓冲液(PBS);阿霉素微球组(含阿霉素0.05mg/ml或0.1mg/ml,2组各20只眼).各组均2次行气体压迫玻璃体手术.所有实验眼玻璃体腔内注入成纤维细胞悬液2×105/0.1ml后,再分别注入空白微球,PB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哮喘气道炎症过程中的变化. 方法选择初治未经皮质激素治疗的中重度急性加重期哮喘患者20例,缓解期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10名.SD大鼠16只,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给予卵清蛋白致敏激发.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哮喘患者及大鼠外周血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CD4+、CD8+细胞及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的CD4+细胞的百分数.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