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火器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码1004]
  
  你可曾知道,在形形色色的兵器大观园中,还有一种鲜为人知、很不起眼儿的武器——喷火器,喷火器属单兵近战武器,又名火焰喷射器,能以其高温炽烈的火焰射流。攻击敌坚固的火力点,杀伤隐蔽工事内的有生力量,烧毁易燃的物资器材和技术装备,具有很强的精神震撼作用,自从德国人1912年发明第一具喷火器以来,喷火器已有百年历史了。我们来探讨一下喷火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喷火器的昨天:历经实战检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次组建了48名由消防兵组成的喷火器分队,装备了便携式喷火器,也称背囊式喷火器或轻喷火器;1915年6月,德军与英军双方各自在伊普雷斯相距几十米的堑壕里僵持对峙。29日拂晓,德军首先使用了火焰喷射器,数条火龙突然从德军阵地飞出,扑向英军堑壕,英军在惊慌失措中弃阵而逃。从此,各国便认为喷火器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兵器,纷纷着手发展。随后英军、法军和美军也装备了不同型号的便携式喷火器,,为了提高喷火器的射程和杀伤威力,德军和英军还将中型、重型喷火器投入作战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发明了凝固汽油,从而使喷火器的射程成倍增长。于是各参战国竞相研制发展,各类喷火器相继问世,频繁出现在各个战场上,发挥了独特的杀伤作用。美、苏、英、法、德、意、日等主要参战国普遍装备了性能优越的便携式喷火器,一些国家还装备了堡垒式喷火器、地雷式喷火器和机动性、攻击性更强的喷火坦克、喷火战车等机械化喷火器。
  苏军将喷火器编配在防化兵部队。喷火器分队参加了卫国战争的所有战役。战争中使用轻、重型喷火器和喷火坦克共摧毁永备火力点4380个,烧毁汽车1500辆。使德军遭受了重大损失。数以千计的喷火手荣获勋章、奖章。战后苏联仍不断发展新型喷火武器系列,并在阿富汗战场及以后的山地作战、城市作战、筑垒地域攻坚作战训练演习中十分重视对喷火器的运用。
  
  美军的便携式喷火器和机械化喷火器,分别编配在步兵分队和装甲部队,主要运用于岛屿和山地进攻作战。特别是在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琉球群岛、冲绳岛和硫磺岛等战役中。将两种类型的喷火器配合使用,用来清剿退守到坑道和洞穴里的日本士兵。1945年,美军对不到20平方千米的硫磺岛进攻时,投入兵力11万,投掷炸弹13 500吨,预计5天结束的战役,26天才占领表面阵地,在大量使用便携式喷火器和喷火坦克的情况下,又打了10天才将岛上日军基本肃清。一位美军专家亲眼看到美军使用火焰喷射器对退守到坑道内的日军连续猛烈喷射,战后他写到:“在摧毁坚固设防的永备发射点、山洞工事或堑壕方面,没有任何武器的威力能胜过喷火器。”在大战后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军仍效仿上述做法,用便携式喷火器、喷火坦克和喷火战车,协同步兵进行山地、城市作战,为其摆脱困境在战场实施“焦土”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喷火器虽起步较晚,但在作战使用上崭露头角,创造了许多辉煌战绩。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组建喷火器分队,装备的是从战场上缴获的美、日军便携式旧喷火器,参加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50年代末开始从苏联引进轻喷火器加以改造,逐渐走向国产自主化,先后运用于中印边境反击作战和以后的历次边境地区还击作战。共使用喷火器近千具,消灭各种目标近2 000个,直接歼敌2 000余人,被部队广大官兵称为近战攻坚、清剿的“有效火器”和“得力助手”。特别是对坚固设防的永备工事和复杂地形的洞穴攻击十分奏效。常使敌人魂飞丧胆。
  从一战到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间,喷火器战果累累,作用非凡,喷火器的昨天是喷火器诞生以来的鼎盛时期。
  
  喷火器的今天:多途径拓展
  
  喷射火焰射流的喷火器,以美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多采用压缩气体式。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多采用火药气体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均存在一些问题,如重量大,战斗全重在20千克左右;射程近,便携式喷火器仅30-50米,喷火坦克仅80米左右;不便操作,后坐力达30-60千克力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重型喷火器、机械化喷火器逐渐销声匿迹,便携式喷火器开始向着减轻重量、增大射程和降低后坐力的方向发展。美国M9E1-7型喷火器比M2A1-7型喷火器轻了9千克,苏联50型喷火器的性能也优于二战中的ROKC型喷火器,但总体上的改进效果不够理想。
  此期间美国曾专门组织流体力学、化学等方面专家,力图解决喷火器的射程等问题。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火器受油容量、喷嘴口径和后坐力等因素的限制,大幅度改进喷火器的射程是不现实的,而带来的负面效应会更大。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寻求探讨发展喷火武器的新途径。
  
  美国率先一改油柱式火焰喷射器的传统观念,于1970年标新立异定型了一种名为M202-A1的单兵火焰武器,4发联装,发射专用燃烧火箭弹,弹体内装填三乙基铝燃烧剂,能在空气中自燃、遇水爆炸,对点目标射程可达200米。它曾在越南战争后期投入使用,其纵火的效能十分优越,被越南人称为“闪光雷”。美军尔后将传统的火焰射流式喷火器逐渐退出现役。这种新型单兵火焰武器,虽然增大了射程,具有一定的火攻能力,但已失去了那种高温火焰射流沿工事内壁流动泼溅、无孔不入、转弯的特殊效能,与传统的喷火器已经太相径庭。苏联经过十多年的徘徊。也最终走上了弹式火焰武器发展的路子,于20世纪80年代在防化兵喷火分队装备了PRO-50和PRO-A火箭喷火器。由于采用新型推进剂,射程可达1000米。该装备是将装有喷火油料的火箭弹发射到目标以后再行喷火,虽然增大了射程,减轻了重量,但火焰射流的威猛程度和精神震撼作用大打折扣。如今的俄军三防兵编制有喷火营,但装备的是243具单兵燃烧火箭。传统的火焰射流式喷火器已名存实亡。与此相反,意大利、巴西、瑞士等一些中等发展国家,仍对传统喷火器感兴趣,不断加以改进完善,研制发展性能更加可靠、操作更为灵便的便携式喷火器。意大利铁伦纳公司设计定型了安装有电子点火系统的T—148A型喷火器,点火可靠,勤务性、维修性好,引起了许多军方专家的浓厚兴趣,认为油柱式火焰喷射器更能适合特殊地形作战。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中和以上各国发展喷火武器的优长认为弹式火焰武器只是对油柱式喷火器某些战斗性能的补充,传统喷火器的特殊作战效能不可替代,因此,既不断改进完善传统的油柱式火焰喷射器,又积极研发射程较远的弹式火焰武器,走“弹柱并举”、“点面结合”发展的路子。这是今天各国喷火器的基本特征。
  
  喷火器的明天:仍有发展空间
  
  战争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的战场环境,产 生和适用于不同的武器装备,远战和近战、点杀伤和面杀伤兵器,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弥补融合。从古至今没有哪一种武器可以包打天下,在高技术武器大量运用于现代战场的今天,也依然如此。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证明,高技术武器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特殊复杂的山地搜剿战,对坚固设防的岛礁登陆战,现代城市的楼房争夺战、街区巷战,具有特殊背景的反恐作战,如此种种的未来作战样式,还牵动和刺激着喷火武器的发展需求明天的喷火器将与时俱进,系统优化,仍有发展空间。
  
  首先是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改进燃烧剂性能一是改进燃烧剂配方。如为油柱式喷火器研制高热值新的化合物,配用新型油基燃烧剂,减少火焰射流在空气中飞行时的能量损耗,使其作用目标时的温度更高,燃烧时间更长,对垂直表面的黏附性更强。为弹式喷火器弹体内装填铝镁合剂、稀土燃烧剂等新型燃烧剂,使其更具纵火杀伤破坏力。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做过这样的尝试。二是在武器结构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意大利的新型喷火器安装的先进电子点火系统,使其点火更可靠。还可开发新材料,如纳米金属粉体、准合金材料等。若采用轻质的钛合金材料,会使喷火武器更加轻便简捷,操作灵活。
  其次是拓宽发展途径。喷火器的发展经历了由轻型到重型乃至机械化的变迁。目前,俄罗斯及其它一些国家还大量装备使用着弹式喷火器,中国及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依然装备使用着性能优越的油柱式喷火器和单兵燃烧火箭。明天的喷火器仍是在便携式“弹柱并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也可能会出现新概念的喷火武器。战后苏军在阿富汗战场曾使用了触燃迟滞剂,又称“液火武器”。它通常采用飞机空中投射方式,将燃烧剂分散布洒在地面上,待人员踏上或车辆碾过时猝然起火,主要用于封锁敌方的交通枢纽。迟滞、杀伤机动的集团步兵。这种“液火武器”实际是火障的变种,也可以是采用新的方式或以新的面目出现的一种纵火装置或器材,由小分队随机部署在敌必经之路的要塞区、海岸防御地段等。采用触燃和遥控点火方式,可有效迟滞和杀伤敌人。有资料表明,俄军在车臣反恐作战中还使用了“雄蜂”式温压火箭喷火器。
  
  还有是小型化、多功能和快速反应。喷射高温火焰射流的油柱式喷火器和发射燃烧弹的单兵火箭,是遂行喷火纵火任务的最佳组合。弹柱并举和远打近喷互为弥补,扬长避短。明天的喷火器仍将是两样货色齐备,继续向小型化、高效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一器多用。对于油柱式喷火器,保持火焰射流的特性是主要的,射程是次要的。历次岛屿和山岳丛林地的实战使用证明,由于地形特殊、射界受限。均在15~30米之间实施喷火,主要是减轻重量,增强其机动性。特别是改善油料供给的勤务性,预先调制油料,采用制式密封包装,战时按弹药补给程序携行或前送。编配机动性、防护力强的小型越野车,组建喷火特遣分队。在攻坚战、破袭战、反恐作战和街区巷战等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喷火纵火,协同部队作战。
  多彩的世界,多种威胁,多样化的作战,多种武器并存。可以预见到,喷火器不会消亡,明天也许会更精彩!
其他文献
前贤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历史人物的真知灼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久远的可分享性。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薛福成写于1892年的《枪炮说》,便充满了关于兵器发展的辩证思索以及“相师者未必无相胜之机”的睿智,至今读来,犹觉清新。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泰西(旧时用以指称西方国家)诸国枪炮之精,不越四端:日力之猛也,发之速也,击之准也,至之远也(即火器的威力、射速、命中精度、射程
挪威的无人水下航行器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到挪威海军装备两级新型反水雷舰艇时,还没开发出实用的无人水下航行器,因此只能选用了意大利的缆控“普鲁特一普拉斯”灭雷具。1995年,“休金”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究启动,1997年进行了海上试验。原型长4.8米,质量700千克,航速4节,工作水深600米,航程300千米。21世纪初“休金”问世,2002~2003年在“卡尔莫依”号猎雷艇上进行
2000年初,第21架也就是最后一架B-2A交付美国空军第509轰炸机联队。迄今11年过去了,美国再也没有推出新的战略轰炸机,这在美国空中力量百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甚至有些反常。似乎很多人都在期待:美国大鸟,何时再飞?结合美军一直以来的所谓“2018轰炸机”计划以及最新的“远程打击系统”,人们确定美国将要研制新型轰炸机。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拥有多种远程轰炸机的国家,美国的新型轰炸机又会是怎样一种脸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坐落于閻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央部位,以“放飞梦想、航空报国”为主题,是面向社会公众,传播航空精神、航空文化,普及航空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科普基地。  走进航空馆,国际化设计风格的展览展示使人耳目一新,简约大气,又不失雅致灵动。馆内精彩的展示内容和丰富的参与体验项目更令人流连忘返。航空史主题馆  一部航空史,就是一部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历史。参观世界航空
随着小规模局部战争成为当前战争的主要形式,武器装备如何适合城市巷战、反恐怖活动,武器装备如何提高机动性、快速部署能力等问题曾一度成为全球军方的“拦路虎”。适者生存,轻型装甲车辆以其良好的战略机动性能走上前台,并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越来越快。不过,轻型装甲车辆不能搭载重型火力是它的先天不足,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战斗力,适合它的大威力上装武器系统应运而生。在中国北方公司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也不失时机地
我是辽宁省新民县(现新民市)人,小时候家境还可以,所以能供我在正规县办小学读完高小(六年级),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小学毕业后,当时我的亲娘舅在沈阳国民党的兵工厂里管人事,所以我就“走后门”进了沈阳兵工厂火工所当上装配工。当时的沈阳地区是全东北乃至全中国现代工业尤其是军火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张作霖称霸东北时,就花费重金引进外国技术在沈阳建了一批大的兵工厂。“九一八”事变之后,这些工厂都被小日本儿给吞
坦克素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凭借猛烈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一直横行沙场。在地面战争中,钢铁洪流般的大规模集群坦克足以使敌方闻风丧胆,苏德的库尔斯克会战曾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世界各国研发和装备的新一代主战坦克在防御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常规反坦克武器已经很难迅速有效地将其消灭。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反装甲武器。近十几年来,中国及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研制出来的一种神
如果说到“地雷”,大家一定会想起电影“地雷战”中炸得日本鬼子魂飞胆丧的“大圆球”。如果提起“水雷”,不难想像,一定是水中的“大圆球”。而说到“鱼雷”,自然便成了可以像鱼一样游动的“大圆球”。从外形上看,此时的鱼雷已经不是“大圆球”了,它要像鱼一样在水中运动,就需要加上“鱼头”、“鱼尾”、“鱼鳍”等,于似乎,“大圆球”被拉长。就更像鱼了。  翻开《辞海》,鱼雷的释义是“能自行推进、自行控制方向和深度
美国陆军航空兵在近一段时间的反恐战争中,可谓命运多舛,由于直升机频频遭遇地面防空武器的攻击,致使许多飞行员身涉险境,甚至命丧黄泉。为了挽救飞行员的生命,增强航空兵单兵遇险生存能力,美陆航加紧了“空中勇士”机组乘员生存救生系统的研制,它是继“陆地勇士”和“骑兵勇士”系统之后美国陆军单兵作战系统的又一子系统,也是美国陆军单兵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勇士”三兄弟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
2002年3月1~18日,为了清剿加德兹附近沙希果德峡谷地带的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残部,美军动用第10山地师、第101空中突击师一部兵力和部分特种部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挪威等国少量部队和阿富汗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实施了代号“蟒蛇行动”的搜剿作战。共打死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残余分子700多名,俘虏约20人,美军共有10多人阵亡、几十人受伤,阿富汗政府军约有几百人伤亡,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