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真实的日企职场吗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u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时候,有人提到这个圈子时,或多或少会听到一种说法,说某某社的人长得一模一样的。其实,这说的就是企业教育文化。我倒是没有觉得他们都很一样,只觉得一个上司绝对会影响一群部下,无论是工作模式上的,还是言行举止上的,以至于部下们对其决策所作出的连锁反应,都印证了这个组织里上级主事的重要性。
  有人会说“在哪里,都是老板说了算啊。”可是在日系企业里,普通的老板只能管理属下的庶务,监管项目的推进情况,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做项目的决策。
  现地化程度低的中国日企
  普遍的情况是,一个来中国驻3到5年的日籍管理者推进项目的同时,要不断地和日本总部联络,接受上一级的指示,这个规则叫做“报,连,相”。因其发音酷似日语的“菠菜”,所以又被日系圈的从业者称作“菠菜沟通原则”。部下能做的应该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及时报告项目推进情况,及早传达不好的信息,整理事实,注重从结果传达提高实效。
  尽管讨论和做决定时,总是以上一级的意志为转移,你听或不听,决策都在那里,但是也要有自己的意见,这样会有利于上一级掌握自己的想法和业务成长度。我亲历了部长无休止地向自己本部的GM(也就是他的老板)汇报工作时的细致。
  他在两个季度内,督促自己要主动寻找项目,明确自己团队的责任,进行自我总结备忘,推进项目开展,培养部下的问题意识。尽管有时部内的头脑风暴并没有想象中的无懈可击,会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和方式提出好的建议而搁浅,但人无完人,在对应整个年度项目推进上,也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
  如果你觉得在大中华地区整个日系企业里,推动业务一定要招聘中国人,这其中一半的原因大概是大众认为的想借助中国人的语言优势开展项目。当然,我觉得还有就是我们“人、件、费”比较便宜。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中国人不就变成廉价的“翻译”,变成“汉奸”了吗?我每次都被熟人这么调侃。事实是现在日系企业现地化真的不强,这让一众人才以豪迈之势踏进日系门槛,又以惋惜之情忍痛割爱,分手散场。
  像我们一样,中国的分支和部门在常年累月的向日本本部提着各种各样的方案,做着市场调查、成本控制、项目企划合作案,甚至在最困难的财年,还做着出差成本、奖金工资不变的调整案。在金融危机最苦难时,还做了一周两次的航班被削减至两周两次,中间周末不返回的出差预案。
  我们试着深度来看,没有现地化的中国日企不掌握核心技术,可以称其为支援中心。结果呢?自然是表面上做得有声有色,但内里做不了决定,看本部的脸色,等上级裁决的日子,像不像等着在北京摇号买车?
  日系企业的工作内容是固定的,一定是固定的。比如说设计、企划等职,现地化不高的中国日企商品的设计主要由本部完成,现在学会由海外供应商来参与。可以想象,一家本土企业离开了本土,怎么能完全放手?能安心委托来做的只是些支援协助业务,而绝对不是核心技术的委托开发。
  对于一个毕业不久,尤其是无资深阅历的新手来说,进入大众都能认可的公司是引以为豪的,况且它提供了一份市场上颇具说服力的薪水和涨薪体系。抛开业务发展不说,其在衣食住行上的补助都可以称得上优厚。
  初来乍到的我,不改“叛逆本色”,快人快语,看部长的脸色,待一有些许成果,就大喊涨薪,和老板适度“撒泼”,以获得下一年度的大涨薪。当然,这更需要自身在业务上的努力成果。上级的办事风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部下,拥有一个完美干练的上级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他会在你业务受挫时,及时为你指点迷津,也会在你自我膨胀时,略显威严地警告你要踏实,日本人尤其在日程和时间管理方面做得真的很完善,所以年轻人应见贤思齐,取长补短。
  集团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十分健全,也是太健全的缘故,就会显得有些呆板臃肿,千篇一律。不过,很多在日系里打拼的大前辈们会给自己很多指点,其乐融融的,像是一个大家庭,偶尔有几个像我这样“叛逆”的欧美范儿,也能被塑造合格。对成为社会人不久的青年才俊来说,来到日系企业,也是在礼仪和工作管理模式上规范言行,提升自我的过程。
  团队责任均等化
  日趋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在2013年度给世界500强企业榜单输送了近100家企业,从中不难发现垄断行业横行,结构不均衡,但是超越日本,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领跑者。在2012至2013财年,我们团队跟随社内日本项目团队,与一家中国大型民企进行项目洽谈、合作,从商品ID设计至生产出货的每一个环节均有涉及了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日企想要进驻大中华市场的艰难。
  日本社员真的很勤奋,时间观念真的也很强,做项目、出差几时集合、几时会议、几时给出资料,都严格遵守。而中国公司尤其是做产品开发设计的公司的员工,都是喜欢有话就说、有会才开的模式,预计无进展,绝不“浪费”时间在会议室,以便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研发效率。
  既然是开会,就会涉及责任的承担。拿一个ODM的开发会议来讲,日方提供技术指导,在日程上和完成度上要求让中方承担更多开发责任,而中国公司往往不愿冒风险,不愿轻易给出承诺。
  因为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责任的大部分是压在项目经理一人身上的,一旦项目中发生差错,项目经理和项目主要开发者就会被冠以失败者的名号,威胁到自己的前途,而日本公司责任尽量细化、均等化,普遍承担,继而弱化。
  这倒是没有谁对谁错,在我看来,这是长久以来的运营模式。在日本的企业结构里,拿主意的不过是少数几个经营者,来谈判的几个负责人还是在不断向上一级请示、报告。我参与的三方会议,既有美国人,也有日本人,当然包括中国民企。
  考虑到自己公司的利益,做工作分担时,最怕日本大叔们提出来“G o wit hrisk”(让步),美国和中国的项目经理在会议中明确表示绝不可接受,转而逼迫日方承担相应风险。由于对风险的敏感,在三方会议时,常常会选择把开发责任尽量留给对方,使得项目推进进展缓慢。
  这时的空气是凝固的,日本人用了一个晌午决定,内部会议直至深夜,废寝忘食。最后讨论的结果呢?
  责任如果放在最上级头上,显然不是万全之策,责任在团队内均等化,因而不知放在谁的头上,选择了不能推进的技术理由,而决定暂时中止项目。这时我知道,我们又一次因为没有犯错,而不会被裁员,继而能期待开展下一个项目了。日本人团队意识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共同面对,成了日系行事的准则。但是,这样团队责任的均等化、弱化,让公司浪费了很多资源,也蒙受了损失。
  在日本每天是很充实的。遥想初到日本吃早餐时,我把酒店的一颗生鸡蛋当熟食磕碎时,服务员的窘迫表情,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后来,我渐渐地知道了日企的一二事,明白了生鸡蛋拌饭的道理,也就不那么生了。
其他文献
我们活在品牌时代!  当我们说品牌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也许我们在谈产品价值、包装或风格;也许我们在谈广告策划、创意或营销;也许我们还在谈市场定位、聚焦或战略……  大数据时代,没有品牌可以避免被营销。在这个物质相对丰盈的世界里,没有人、没有什么事件能避免被营销。  当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五环变四环”,一个技术故障让没有取得奥运合作伙伴资格的公司,让不被允许广告中出现奥运会五环标志的企业,都搭上一
期刊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艺术家已经逐渐摆脱了对西方当代艺术形式亦步亦趋的模仿,在作品的形式感上也超越了简单的对中国符号生硬的叠加。2014年4月29日,共振计划第10站、“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在北京当代艺术馆开幕,一场国际化的展览展示作品中“中国性”。  策展人粟多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投入到国际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划与运营。通过云南 “愚自乐园”项目,粟多壮结识了展望、隋建国、傅中
期刊
当我作为离岸资产配置的专业人士、房产投资财商教育的践行者,在各个城市做中国楼市预计下行的风险教育时,总是听到别人说:“你拿海外经验来分析中国市场是错误的,你不懂;某某人说了,中国楼市的拐点在30年以后呢。”  那个某某人是谁呢?毫无疑问,他是中国房地产商的代表。这个结果让我哭笑不得。从资本博弈角度来看,房地产商相对于购房者而言,只有在房价上涨周期是和消费者是“好朋友”;而一旦市场震荡不前、价格跌宕
期刊
人类的大脑是网状结构,是神经元和神经等组成的复杂体,处理关系知识比处理孤立知识更有效率。我们必须理解“为什么”和“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记忆和组织观点,死记硬背效果要差得多。  人类的大脑需要理由,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运用知识。人类重视理由的倾向很强大,可往往是自身的心理现象或者潜意识行为,我们往往感觉不到它。比如:我们的祖先认知能力有限,并不能解释很多自然现象,但因为种种原因必须有个理由来解
期刊
年初以来,吉林信托“ 吉信- 松花江7 7号”违约,共涉及6期近10亿元资金,目前兑付风波仍在持续发酵中。焦虑但等待不到解决方案的投资者继续将矛头指向代销这起产品的建设银行,多名投资者出现在建行总部,要求维权。  有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尽管融资主体联盛能源提出重组已经过去4个月,但是这只信托目前仍没有给出重组方案。有山西籍投资人向记者表示,最新情况是,有贷款银行不满意重组方案,退出谈判,而当地政府给
期刊
最近半个世纪,造型艺术的价值不断在衰落。并非艺术家以及相关人士不努力,而是时移世易的演进结果。  曾经,艺术是想象、创造的领域,狂放的变形、超现实的组合,在19世纪、20世纪前半期激动了很多人。那可以说是艺术在“美观”之外溢出的、可以辨别的额外的“溢出价值”,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想象世界、想象身体、想象诸事物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似乎进入了艺术性想象穷尽的时代,真正有力量、有感召力的想象反倒在实在的
期刊
上海艺术影像展新闻发布会5月12日在北京举办,展会将于2014年 9 月 5至7 日于上海市地标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这是中国首个专注于艺术影像的国际博览会,也是亚太地区级别最高的艺术影像博览会,齐聚来自欧美和亚太地区的将近70家全球领先摄影画廊和艺术机构。  此次影展顾问委员会由国际摄影界专业人士组成,包括: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Christopher Phillips,纽约国际摄影中
期刊
在一个以“简单、粗暴、快”为信条的时代,恬静和诗意显得珍贵。当我们看惯了花花绿绿的刺激画面,偶尔一张深蓝色的作品也会让我们为之停留片刻。汪燎的作品就有这种效果。  谦逊低调是汪燎给人留下的第一个印象。现为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的汪燎,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并没有因为工作而停歇。同他的作品一样,汪燎的眼神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与迷茫。配合他单薄的身板儿,汪燎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艺术家对意义和价值的不断
期刊
艺术家赵能智以其著名的《表情》系列作品为当代艺术圈所熟知,其浓重的色彩和书写般的笔触,传达着艺术家对生活强烈的感受。而随着生活的变化,儿子的出生和成长,赵能智对艺术有了新的感受和理解。  来到赵能智位于草场地崔各庄的工作室,我们熟知的《表情》系列作品只在工作室中陈列了一张。他的新作一改往日作品中厚重敦实的质感,用稀薄的颜料描绘了一系列儿童的脸庞,同时又有两张大人抱着孩子的画作,这就是他和他儿子。他
期刊
其实关于理财,我也是在学习中成长的,以前并没有明确的理财观念,只是隐约觉得自己该动脑筋,让辛苦所得的血汗钱跑赢通胀,这就是我的初衷。只是到后来,拜中国国情所赐,不但跑赢了通胀,还有盈余,这的确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惊喜。  我出生在普通的家庭里,父母都是普通事业单位的职员,而且在1984年我4岁的时候,我父亲得了脑部癌症,虽然侥幸被救,但是从此再也没有去上班,一直是母亲一人独自支撑着家庭。到2003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