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由概念性的理解进入实际操作的层面,再进入总结与优化,不断完善提升,循环往复。对于信息化的诠释也就不能停留在提概念、提目标、提预想上,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建设企业信息化进行了下述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见解与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信息化、信息统计分析规范
1信息化的定位及意义
1.1规范化与标准化
标准化与规范化是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一个显著特征。这里有一个误区:大家往往将规范化和标准化混为一谈。规范化强调组织设计的规范性、统一性和体系性,强调要贯彻体现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使所制定的目标和行为标准不再是孤立的、支离破碎的;而标准化则是强调对达成目标的行为过程以具体的标准加以界定,可以理解为标准化是规范化的具象表现。当然,规范化与标准化在根本上是结合在一起的,其实质是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组织运行规范,其表现是行为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结果记录规范化、标准化,简言之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有据可依,任何事情做完要有据可查。相比较而言,过程之规范化、标准化是重点,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却经常是注重结果之标准化,而忽视了过程之标准化,日常行为并没有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做,以致使标准化工作与实际脱节,过于形式化而成了两张皮,推进工作也变成了应付检查。
1.2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定位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定位可以简单的以下图来表示:
企业战略决定了管理模式,规范化、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规范化、标准化以信息化的形式得以实现。归根结底,不论是底层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还是管理模式都是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的,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应当体现企业战略的特色。脱离了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实际,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必然会出现目的性、针对性不强的情况,难免进行的似是而非。
2信息化与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的结合
信息化实施的重点是个性化,个性化就是找不同,而企业与企业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行为都是围绕企业战略和管理模式展开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关注点不同,着眼点不同;
(2)管理方式不同,管理习惯不同;
(3)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不同。
关注点、着眼点很容易理解,主要因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而定;第二项管理方式、管理习惯在信息化中主要以流程的形式表现;第三项主要体现在信息统计、分析规范上。企业必须立足企业自身相应的设计,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企业战略为核心的管理要点,这是个性化的主要内容,在公司层面总体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划要点;二是部门的实际管理需求,可以在蓝图设计阶段由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三是由软件厂商根据现场调研的情况,根据其以往的实施经验提出优化方案。
3企业战略规划要点在信息化中的实现
信息化之于企业战略的主要作用是平台、工具,是支撑手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我们的管理要点更直观、更形象地体现在系统当中。
管理战略规划要点应当较为详细地阐述企业经营管理主思路、主基调,下面以生产企业几项战略规划要点为例对信息化的要求进行粗略的分解:
(1)产品结构
绩效考核 产品规格 与年度计划、历史记录的对比分析、预测 不同产品规格界定标准,分规格产量、销售量,总产量,总销售量以及与规格相关之指标、效益明細
区域 与年度计划、历史记录的对比分析、预测 产品销售区域界定标准,相应区域销售量总产量,总销售量,以及与区域相关之指标、效益明细
专业化 专业化产品效益,市场地位,计划、历史对比,预测 专业化产品界定标准,专业化产品产量、销售量,专业化产品效益
注:1.关联单位为直接与该项挂钩的单位;
2.各功能模块设计之初就要考虑与以上要点的横纵向数据关联关系;
2.分析规范由专业管理部门制定;
3.产品结构优化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2)重点经济技术指标
上述分析有效结合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明确了企业信息化的思路和方向。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由信息化部门头对管理规划要点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分解,确定系统设计中必须实现的功能,对要点中涉及的数据项与专业管理部门进行确认,明确各相关部门的需求,将其作为个性化必须实现的核心目标。部门的实际管理需求作为个性化需求的第二部分,依照信息化整体设计进度开展,设计到哪个模块就按照专业管理分工进行需求调研。部门的需求汇总后结合软件厂商的经验进行优化,作为对战略规划要点的有益补充。
4企业信息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效果,提供工作方法支持。只有工作方法的科学合理,才能够更好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实现工作目标。(2)注重经验的提炼。分析研究成功事例,从中提炼出有用的方法和理论,将其转化为企业实际实力。(3)企业战略、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实际不完全一致。现实中受客观条件和环境影响,部分管理思路难以实现,信息化设计不能照搬现状,需要继承和需要改进的要予以区分,不能拿不足当特色。(4)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但不能刻板的追求标准、规范而降低系统效率。信息软件系统不是万能的,某些情况下电话、会面交流的效率、效果要大于软件(如:调度、紧急情况等),有些环节宁可降低对信息化的要求也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软件形式而牺牲效率。(5)基础工作应扎实、稳步开展。不管是标准化、信息化,还是统计分析规范,都是基础中的基础的工作,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从基础做起,详细细致的按照工作规划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各个环节工作的全面完成。(6)提升岗位人员参与度,提高积极性,使相关工作人员难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框,避免思维僵化,增强其在信息化研究方面的动力和热情。(7)做好保密管理。企业的管理规划要点等涉及企业战略和管理模式的资料凝聚了企业运营中的精华,应列入企业机密。此类资料不仅对外要高度保密,在企业内部也应当分层次设立保密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在信息时代,更需要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个性需求来做好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顾玲.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0(22):2829.
[2]黄如福.信息化建设没有休止符——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施工企业管理,2016(28).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模式、信息化、信息统计分析规范
1信息化的定位及意义
1.1规范化与标准化
标准化与规范化是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一个显著特征。这里有一个误区:大家往往将规范化和标准化混为一谈。规范化强调组织设计的规范性、统一性和体系性,强调要贯彻体现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使所制定的目标和行为标准不再是孤立的、支离破碎的;而标准化则是强调对达成目标的行为过程以具体的标准加以界定,可以理解为标准化是规范化的具象表现。当然,规范化与标准化在根本上是结合在一起的,其实质是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组织运行规范,其表现是行为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结果记录规范化、标准化,简言之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有据可依,任何事情做完要有据可查。相比较而言,过程之规范化、标准化是重点,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却经常是注重结果之标准化,而忽视了过程之标准化,日常行为并没有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做,以致使标准化工作与实际脱节,过于形式化而成了两张皮,推进工作也变成了应付检查。
1.2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定位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定位可以简单的以下图来表示:
企业战略决定了管理模式,规范化、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规范化、标准化以信息化的形式得以实现。归根结底,不论是底层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还是管理模式都是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的,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应当体现企业战略的特色。脱离了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实际,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必然会出现目的性、针对性不强的情况,难免进行的似是而非。
2信息化与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的结合
信息化实施的重点是个性化,个性化就是找不同,而企业与企业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企业战略和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行为都是围绕企业战略和管理模式展开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关注点不同,着眼点不同;
(2)管理方式不同,管理习惯不同;
(3)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不同。
关注点、着眼点很容易理解,主要因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而定;第二项管理方式、管理习惯在信息化中主要以流程的形式表现;第三项主要体现在信息统计、分析规范上。企业必须立足企业自身相应的设计,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企业战略为核心的管理要点,这是个性化的主要内容,在公司层面总体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划要点;二是部门的实际管理需求,可以在蓝图设计阶段由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三是由软件厂商根据现场调研的情况,根据其以往的实施经验提出优化方案。
3企业战略规划要点在信息化中的实现
信息化之于企业战略的主要作用是平台、工具,是支撑手段,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将我们的管理要点更直观、更形象地体现在系统当中。
管理战略规划要点应当较为详细地阐述企业经营管理主思路、主基调,下面以生产企业几项战略规划要点为例对信息化的要求进行粗略的分解:
(1)产品结构
绩效考核 产品规格 与年度计划、历史记录的对比分析、预测 不同产品规格界定标准,分规格产量、销售量,总产量,总销售量以及与规格相关之指标、效益明細
区域 与年度计划、历史记录的对比分析、预测 产品销售区域界定标准,相应区域销售量总产量,总销售量,以及与区域相关之指标、效益明细
专业化 专业化产品效益,市场地位,计划、历史对比,预测 专业化产品界定标准,专业化产品产量、销售量,专业化产品效益
注:1.关联单位为直接与该项挂钩的单位;
2.各功能模块设计之初就要考虑与以上要点的横纵向数据关联关系;
2.分析规范由专业管理部门制定;
3.产品结构优化的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2)重点经济技术指标
上述分析有效结合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明确了企业信息化的思路和方向。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由信息化部门头对管理规划要点进行更细致地分析、分解,确定系统设计中必须实现的功能,对要点中涉及的数据项与专业管理部门进行确认,明确各相关部门的需求,将其作为个性化必须实现的核心目标。部门的实际管理需求作为个性化需求的第二部分,依照信息化整体设计进度开展,设计到哪个模块就按照专业管理分工进行需求调研。部门的需求汇总后结合软件厂商的经验进行优化,作为对战略规划要点的有益补充。
4企业信息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重效果,提供工作方法支持。只有工作方法的科学合理,才能够更好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实现工作目标。(2)注重经验的提炼。分析研究成功事例,从中提炼出有用的方法和理论,将其转化为企业实际实力。(3)企业战略、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实际不完全一致。现实中受客观条件和环境影响,部分管理思路难以实现,信息化设计不能照搬现状,需要继承和需要改进的要予以区分,不能拿不足当特色。(4)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但不能刻板的追求标准、规范而降低系统效率。信息软件系统不是万能的,某些情况下电话、会面交流的效率、效果要大于软件(如:调度、紧急情况等),有些环节宁可降低对信息化的要求也不能单纯为了追求软件形式而牺牲效率。(5)基础工作应扎实、稳步开展。不管是标准化、信息化,还是统计分析规范,都是基础中的基础的工作,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从基础做起,详细细致的按照工作规划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各个环节工作的全面完成。(6)提升岗位人员参与度,提高积极性,使相关工作人员难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框,避免思维僵化,增强其在信息化研究方面的动力和热情。(7)做好保密管理。企业的管理规划要点等涉及企业战略和管理模式的资料凝聚了企业运营中的精华,应列入企业机密。此类资料不仅对外要高度保密,在企业内部也应当分层次设立保密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在信息时代,更需要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个性需求来做好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顾玲.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0(22):2829.
[2]黄如福.信息化建设没有休止符——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施工企业管理,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