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实蝇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i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亚实蝇Zeugodacus tau(Walker)是瓜果蔬菜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常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明确其在主要寄主作物(丝瓜、“苦瓜-桂花”系统)上的空间格局,并根据最适理论抽样数制定了采样方案,以便为该虫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20年7月和9月分别在立架栽培的丝瓜地和“苦瓜-桂花”系统采用黄板诱捕实蝇类害虫,用非参数两独立样本t 测验分析不同生境南亚实蝇雌、雄成虫种群密度的差异显著性,用2个常用的聚集度指标(C和k)和2个回归模型(Taylor幂回归模型和Iwao的m*-m回归模型)分别分析雌虫、雄虫和“雌虫+雄虫”的空间格局.共诱集实蝇成虫3 542头,“苦瓜-桂花”系统只诱集到南亚实蝇,丝瓜地诱集到4种果实蝇,其中南亚实蝇占97.2%,为优势种.桂花树上的南亚实蝇雌虫种群密度显著高于苦瓜地(Z=-2.932,P=0.003),为后者的1.87倍;丝瓜地样地Ⅱ中的雌虫种群密度显著大于样地Ⅰ(Z=-7.160,P<0.001),为后者的3.13倍.回归分析表明,对雌虫,Taylor的b和Iwao的β与1无显著差异(tc<tt),表明分布是随机的,α=0.996>0,说明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对雄虫,α=0.018≈0,β和b>1(tc>tt),揭示其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个个体.“雌虫+雄虫”β和b>1(tc>tt),α>0,显示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群呈聚集分布.雄虫和“雌虫+雄虫”的kc值分别为4.878和7.133,进一步证明了二者呈聚集分布.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2,表明南亚实蝇成虫聚集是由其本身的行为习性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明确了南亚实蝇雌虫、雄虫和“雌虫+雄虫”差异化的分布格局,并制定了理论抽样方案,为南亚实蝇管理决策和绿色防控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畜牧业的发展必然要依托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强化动物防疫服务队伍建设,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在生猪屠宰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屠宰场建设、检疫设备老旧等问题,影响生猪的质量,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相关部门必须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解决目前我国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猪肉食品安全.文章主要分析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四川省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本文根据四川省2019年、2020年草地贪夜蛾虫情及2010年-2019年近10年气温数据,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对四川省草地贪夜蛾发生世代数进行预测,并运用ArcGIS进行Kriging插值分析,获得四川省草地贪夜蛾世代区划.结果表明,基于2019年及2020年虫情和10年气温数据计算得到草地贪夜蛾在四川省发生世代数为0~6.40代.四川省草地贪夜蛾发生世代数总体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由东北向西南增加的趋势.四川省草地贪夜蛾发
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引起的根结线虫病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威胁,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植保措施.本研究在日光大棚探究不同剂量的生物菌肥YB-04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并利用Biolog-Eco板研究YB-04对番茄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YB-04菌肥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和番茄植株的根结指数,其中YB-04 300 kg/hm2沟施处理的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分别达66.0%和63.5%,且增产效果
弯管列当是危害我国向日葵最严重的寄生杂草.为了明确我国向日葵田弯管列当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利用rbcL、matK、ITS2条形码序列对采自我国向日葵主产区的58份弯管列当样品进行PCR扩增及测序,采用Vector NTI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剪切比对,利用MEGA 6.0软件计算种内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种子的显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3个DNA条形码序列中仅ITS2片段扩增测序结果理想并表现出较好的聚类结果.各样品ITS2序列剪切比对后长度为453 bp,种内遗传距离为0.002~0
近年来,非洲猪瘟泛滥,但是非洲猪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提前接种,也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因此,非洲猪瘟重在提前预防.其中创建安全屏障,保护易感猪群,阻断传播途径,彻底消灭传染源是主要的预防手段.预防非洲猪瘟也成为近几年养猪业发展的重点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创建养猪场生物安全隔离屏障来应对非洲猪瘟.
本研究从母猪发情配种、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母猪分娩与接产等方面介绍了母猪饲养管理及保健的主要技术,解决母猪饲养中普遍存在的不发情、难受孕、产仔少、产死胎等问题,以供参考.
稻瘟病严重威胁全球水稻的产量,钙离子信号通路参与了稻瘟菌生长、发育和致病,了解这些过程中菌株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对稻瘟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GCaMP6s作为一种细胞质钙离子感受蛋白在动物和植物中已有大量应用.本研究利用不同稻瘟菌菌株构建了 GCaMP6s基因的异源表达菌株,在0.01 g/mL钙离子处理下,GCaMP6s在稻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中稳定表达.此外,GCaMP6s异源表达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没有差异,表明GCaMP6s基因的异源表达不影响稻瘟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本研究获得了
为探明湖南烟草上发生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遗传多样性及分子进化特征,对来自湖南烟区的303份疑似感染病毒的烟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CMV系统发育、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部分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与NCBI上登录的CMV分离物的一致性为86.34%~98.42%;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湖南烟草CMV分离物属Ⅰ B组,不同组间的分离物地理特征不明显,无重组现象,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负选择;组间遗传变异比较明显,基因交流频率较低,
本文优化了疣果匙荠分布数据筛选方式和MaxEnt软件参数设置,使用ENMTools剔除了冗余分布数据,调用R程序包Kuenm从1 240个不同参数组合的MaxEnt模型中筛选确定了最优参数.基于分布数据和参数优化的MaxEnt预测结果表明,疣果匙荠在中国的高度适生区和中度适生区分别占陆地总面积的9.4%和60.1%左右,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疣果匙荠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疣果匙荠在中国的入侵风险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随植物引种传入扩散,二是国内既有发生区的扩大,三是随进口粮谷传入扩散,四是沿边境地区自然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