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不同钢锅对电磁炉传导测试结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环境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ia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IEC 61000-3-2:2020中,对于电磁炉谐波电流测试要求使用平底钢锅作为负载锅测试,而在CISPR 14-1:2020中,对于电磁炉传导骚扰测试要求使用搪瓷钢锅作为负载锅测试.本文将就电磁炉传导骚扰测试中,使用平底钢锅和搪瓷钢锅为负载对测试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对CISPR 14-1中关于传导骚扰测试负载锅提出修改建议.
其他文献
构建火山岩、砾石、沸石、椰壳活性炭、K3悬浮填料和聚氨酯泡沫为基质的6组实验室规模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比分析各湿地系统对含氨氮地下水的净化效果,同时考察不同基质湿地系统在一个水力停留时间(48 h)内氮素形态转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沸石湿地系统对氨氮、T N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39%、94.26%,聚氨酯泡沫湿地系统对氨氮、T N的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2.51%、6.36%;6种基质湿地系统上层溶解氧含量较高,硝化反应活跃,其氨氮、T N去除效果总体优于中、下层;由于湿地系统
近年来,纳米零价铁(nZVI)因具有比表面积大、还原能力强、成本低的特点被用于去除环境中的六价铬〔Cr(Ⅵ)〕,然而由于高表面能、固有磁力等因素的影响,nZVI具有易团聚、易氧化和不稳定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以碳材料作为支持材料改性nZVI,比较了制备碳基nZVI复合材料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碳基nZVI复合材料去除Cr(Ⅵ)的反应效能,阐述了影响复合材料去除Cr(Ⅵ)的因素.结果表明:①湿化学法合成的复合材料有利于提高nZVI的分散性,减少团聚.热转化法合成的复合材料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碳材
采用密闭实验箱开展香烟、电子烟的自由燃烧实验,利用Tenax吸附管采集箱内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样品,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108种VOCs化合物,定量研究香烟、电子烟自由燃烧烟雾中VOCs的浓度、种类、特征物及排放率,结果表明:(1)香烟自由燃烧烟雾108种VOCs中臭氧前体物(PAMs)、空气毒物分别为38799.04、14658.15μg/m3,电子烟则分别为160.19、2650.23μg/m3.(2)香烟与电子烟自由燃烧烟雾中VOCs的种类和浓度的差异主要归因于香烟与电子烟的
微塑料自然老化的长期性严重限制了老化微塑料的相关研究.为了加速微塑料老化,并提高实验室分离效果,以高密度聚乙烯微塑料(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为试验材料,通过单紫外(UV)和紫外活化过硫酸盐(UV+P)两种方法加速模拟微塑料自然老化,并基于老化过程中微塑料特性的改变,改进分离方法.将虹吸管插入静置分层后的澄清液面底部,打开真空抽滤机使液体缓缓注入抽滤瓶,一方面分离浮于上部的微塑料,另一方面有效过滤澄清液体中的部分微塑料,以提高样品分离效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残留的抗生素和新产生的抗生素代谢产物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环境中,污染环境,诱导产生一些耐药和变异的超级细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梳理分析了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常见的抗生素种类,阐述了光降解抗生素的反应机理和影响抗生素光降解的因素,并从高效光转化材料的制备、光降解产物的精准识别和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评估角度提出开展后续研究的建议,以期能为抗生素的去除规律解析提供指导.
为探讨亚热带地区枯萎期湿地有机物和氮去除效果与芦苇根系分泌物对收割时间的响应,运用水平潜流湿地开展了2年(第1年为2017年7月—2018年3月,第2年为2018年8月—2019年4月)不同收割时间(W1为不收割、W2为枯萎前收割、W3为枯萎中期收割、W4为枯萎末期收割)试验,监测了不同处理下芦苇根系分泌物的组成特征及湿地中有机物和氮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年试验均表现为枯萎前收割处理湿地TOC去除率降低,枯萎末期收割处理湿地TOC去除率增加的特征.②芦苇根系分泌物中烷烃类数量占比最高,2年试验收割处理
采用单纯加热处理、单纯丙酮浸泡处理以及加热+丙酮浸泡全处理等3种方式对石墨毡电极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改性前后的石墨毡电极进行表征分析,并构建相应浓差电池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考察浓差电池电化学性能及重金属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加热+丙酮浸泡全处理相比单一处理,改性石墨毡电极表面更光滑,电极纤维排列整齐度更高,电极表面的O/C更低,表面附着污染物更少;其构建的浓差电池重金属综合去除率更高,可达57.12%,电池最大功率密度可达10.13 W/m 2.
生态修复是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方式,或体现为民事法律责任,或体现为行政法律义务.作为民事法律责任的生态修复体现了以环境权为权源通过民事法律规范以司法途径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方式,作为行政法律义务的生态修复体现了“行政命令+行政处罚+代履行”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方式.将生态修复作为民事法律责任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但将生态修复作为行政法律义务更契合生态环境损害的独特属性.需转变生态修复“权利侵害—责任追究”的民法思维,转向“义务设定—义务履行”,从生态环境损害行为人和政府在生态修复中各自应尽义务的履行角度构建生态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提出,2022年标准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落到实处,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标准质量效益,加强标准国际化工作,进一步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期刊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为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入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上海青浦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满意度、参与意愿和环境意识显著高于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两地.总体而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主要受年龄、便利性认知、社区垃圾管理满意度和奖惩机制的影响.对青浦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有效的管理政策及较大的实施力度超越了个体因素的影响,对垃圾分类意愿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