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章,激发强军路上正能量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功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照亮人们心中深藏的那份荣誉感,激励着后人不断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行。
  每枚军功章都有沉甸甸的荣誉,每枚军功章都有说不尽的感动,每枚军功章都有忘不掉的记忆。2010年5月份以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开展的“让沉睡的军功章重放光芒”活动不仅在滨海,而且在江苏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传承红色基因,追寻永恒价值。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挖掘红色资源、留住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让沉睡的军功章重放光芒”活动,为何在滨海县长盛不衰。近日,笔者走进滨海,走进那段历史。
  缘起一个谎言:互联网上有人拍卖军功章
  “让沉睡的军功章重放光芒”活动的开展,缘起几年前网上的一个帖子。
  滨海县蔡桥镇官尖村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附近的村民只依稀记得他是个“老革命”,名叫黄彪,今年87岁。
  黄彪家的房子略显破旧,走进去,黑黝黝的,墙壁还裂着缝。如果不是互联网上那个卖军功章的帖子,黄彪会像很多老英雄一样,隐姓民间,平淡一生。
  2010年3月14日,互联网上出现一篇题为《江苏老战士因生计所迫拍卖军功章》的帖子,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然而调查发现,网帖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民政部门对黄彪的优抚落实是到位的,拍卖军功章一事他并不知情。
  “军功章是流血牺牲换来的,多少钱我都不会卖。”当着笔者的面,黄彪用钥匙打开橱柜,捧出一个小木箱,再用钥匙打开,取出一个红布包裹,一层层掀开后,将一枚枚军功章在桌子上摆弄:“一等功是在辽西大会战时立的,我们一个排的战士消灭了敌人的一个连;这是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微颤的声音,包含了老人对军功章的深情,也把我们带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引发一场活动:让沉睡的军功章重放光芒
  军功章不能拍卖,更不能让它沉睡,应让它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永放光芒!
  这件事引起滨海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很快,一场军地以“挖掘红色资源、留住红色记忆”为主题的“让沉睡的军功章重放光芒”活动,在全县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滨海是盐阜革命老区,现有“三老”人员近4000人,其中领取荣誉金的老功臣249人,荣获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有60多人。天场镇武装部部长于河许说:“这些老人如今大多高龄,趁有生之年挖掘军功章背后的故事,留住红色记忆,这本身就是一件带有抢救性质的好事。”
  实施过程中,滨海县组织专人按照荣誉金发放花名册,对辖区内健在的老功臣和他们的后人进行摸底,对珍藏的军功章和立功受奖证书逐一核实,一一整理记录下军功章背后的故事。对自愿捐赠军功章的,发放收藏证书和协议书,明确军功章由镇区保管和布展。
  如今,滨海全县119位老功臣自愿捐赠军功章178枚,以军功章背后故事制作的“滨海骄傲”图板,在全县16个镇、区巡回展出。50多名老功臣被中小学校聘为国防教育校外辅导员,作报告数千余场,听众数百万人次。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个个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在人们心中广泛传播。军功章所释放出的能量,就像一座不停歇的加油站,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形成很强的感召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冲击力。如今,构建“红色滨海”已成为百万滨海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为。
  传承一种基因:把崇高融入每个人的血脉
  “这份证书你一定要好好保管,留着教育后代。”这是40多年前一等功臣徐邦彥对妻子的遗嘱,也是对当时只有4岁儿子的期待。如今儿子已过不惑之年。以前,看到母亲像爱护生命一样珍惜父亲的证书,常常不以为然。如今,证书被镇里征集去巡回展出,看到许多人崇敬地念到父亲名字的时候,他被震撼了:“我要传承父亲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一等伤残军人蒋德标,1943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参加了杨庄战斗、涟水保卫战等大小战斗50多次,身上多处负伤,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听着父亲故事长大的儿子蒋光耀,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荣立过二等功。父子俩经常同台作报告,先后在全县80多所中小学校作巡回演讲,听众和观众达30多万人次。
  军功章的吸引力和粘合力,已深深融入更多滨海人的血脉,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要发挥出代代相传的辐射效应,首先要有人来抢救这些宝贵的历史,我愿做这个‘挖宝人’。”说这话的人叫徐振理,天场镇民政办公室工作人员。他寻找到许多先烈实物,被国内多家档案、文博单位收藏。
  烈士张步高,1947年牺牲在盐南战役中。徐振理了解到张步高葬在盐城五条岭后,专程到响水县运河乡告知其女儿张桂花。张桂花哭诉:“爸爸,我终于找到你了!”徐振理流着泪记录下每个字,他说:“做这些事,我感到是心灵的慰藉。”
  1943年3月30日,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攻打日军盘踞的八滩镇,48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曾是八滩镇桥东村党支部书记的周万平,在掩埋烈士的地方,一守就是25年。如今已70高龄的他,不但把烈士的故事讲给后人听,还为12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周万平说:“每当找到烈士的后人,我就像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激发一份能量:在强军路上跑好我这一棒
  “我登上记了!”“今年要去当兵了!”
  今年春节预征登记期间,滨海县人武部门前,一群打工返乡过节的青年异常兴奋。荣誉激励,让更多的适龄青年热血沸腾,随之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与花环,更多的是使命与责任。
  在某航空旅服役的滨海籍干部林海飞,2012年休假时参观了军功章陈列室后,激发了使命感、荣誉感,多次出色完成训练任务,荣立二等功。他说:“对于一名军人,再没有比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更神圣,再没有比这些军功章更有价值的。”
  “强军路上跑好我这一棒,就必须将荣誉载体化,把象征荣誉的精神元素以直观的形象表现出来。”盐城军分区司令员杨军说,每逢民兵入队、集中训练、实战演练、遂行任务等时机,他们都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誓、升旗等仪式,通过这些承载梦想的仪式,让更多的民兵感受到一种使命感、自豪感和光荣感。
  在一枚枚军功章的激励下,盐城民兵也像革命烈士一样,把冲锋陷阵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在江苏省军区组织的民兵“三精”比武竞赛中,他们一举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一、3项集体项目中的两个第一、7项个人项目中4个第一的好成绩。
  为激发更多的正能量,盐城市政府划拨专项资金,把战争年代散葬在乡村田野的4334座烈士墓,一个个迁往烈士陵园集中安葬;盐城市健全完善了以老功臣为特定对象的抢救挖掘、救助帮扶等机制,向数百名老功臣发放救济金、慰问金;去年初,盐城市开设“铁军精神”大讲堂,军内外专家学者深度解读铁军精神……
  目前,盐城市正在梳理滨海县“让沉睡的军功章重放光芒”活动成果,在全市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弘扬革命传统的风尚。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一位老年志愿者  我是一名志愿者,今年84岁,南京人。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城之前,我就逃到南京郊区的江宁龙都镇,躲过了一劫。当时我才六七岁。南京大屠杀以后,日军统治南京,直到抗战胜利,我当了八年的亡国奴,心里很不好受。现在生活幸福了,我能幸存下来,特别想为死难的同胞做点事情。我是2004年开馆后的第一批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已有10个年头,一周来一次,服务一天,主要是维护秩序,制止一些不文
期刊
人物介绍:  胡益民,89岁。1941年入党,1942年参加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多次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陈立平、张之宜等干部到了太滆,后来有了太滆中心县委。不久之后,发生了皖南事变,突围的新四军部队有一部分到了苏南,有一部分经过苏南到了苏北。就是在这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我还在学校上学。张之宜等干部在这一带组
期刊
人物介绍:  胡诚友,安徽六安人,1927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抗战时期加入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四支队,后编入为新四军二师。解放战争时期,跟随部队转战山东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到江苏干部文化学校任职,1957年调到华东地质勘察局工作直至离休。  我的家乡是安徽六安,我1940年参加革命,当年只有13岁。我最初参加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四支队,徐海东任支队司令员,林维先任参谋长。四支队主
期刊
编者按 新四军1937年组建,1947年完成历史使命番号撤销。此间十年,战斗2.2万余次,雄师劲旅无数。此后60余年,经过多少次改编、转隶,我们和关心这些新四军老部队的人一样在追问,这些部队今何在?为了实现本刊多年的愿望,也为了更好地让广大读者了解新四军老部队的传承和发展,本刊特开辟《新四军传承部队巡礼》专栏。  部队历史沿革  沈阳军区65447部队前身为新四军四支队特务营,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
期刊
本刊讯在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朱文泉会长强调,新四军老战士史料抢救要作为2015年研究会的重点工作,在思想上要坚定不移。为此朱会长谈了六点要求:  第一、要大力宣传新四军老战士史料抢救工作的重大意义。据摸底统计,截止2014年11月,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尚有10595人,年纪最小的也在80岁以上,绝大多数体弱多病,史料抢救工作时不我待。可以用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给
期刊
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海洋与国防教育委员会、铁军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苏海杯”海洋岛屿与国防有奖征文活动,至2014年10月圆满结束。征文自2012年第3期起至2014年第10期止,历时2年零8个月,共刊发各类文章137篇43.5万多字,刊登图片220多幅。  征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增强海洋意识、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国防、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
期刊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有新四军英烈30名和一个英雄群体。  沈东平(1905—1938)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中共豫东特委书记,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参谋长  叶辅平(1902—1939)新四军军需处长  江上青(1911—1939)中共皖东北特委委员  吴 焜(1910—1939)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
期刊
南京,这座历史古城,历经沧桑巨变。何曾忘记,它所遭受的屈辱和劫难。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败,上海失陷。日军随之进犯南京,由于指挥失当,南京保卫战溃败,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杀戮。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城不可磨灭的记忆,中国历史上沉痛的一幕,更是全人类的浩劫。  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陷落之前已迁往重庆,政府机关、学校也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逃离了南京。据统计,1937年6
期刊
近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朱文泉会长为文献记录片《车桥战役》题写了片名,遒劲有力的书法为该片增添了亮色。  车桥战役是新四军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当年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专门发表社论,高度评价车桥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  由淮安市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文化宣传委员会等单位合拍的文献纪录片《车桥战役》(上下集),历时多年,反复打磨,十易其稿。剧组不辞辛苦往返奔波于北京、南京、黑龙江等地,采访战役
期刊
11月14日,随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年会在革命老区——大洪山召开,会长李克申、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江红出席活动,来自各县市区党史办主任及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参加。  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有关文件精神,通报了近几年来随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对随州新四军历史研究、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情况,研究和讨论了《湖北省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园》开馆庆典活动筹备工作,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