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而抗日英烈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而抗日英烈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前夕,笔者寻访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故居,它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椅子胡同15号(现府右大街丙27号)。从繁华的西单大街向北打听,过灵境胡同,转了几个弯,不远处就是张自忠将军的故居——今天的北京自忠小学了。1989年,这里被列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容颜已杳然
椅子胡同15号原是北洋军阀总统府侍卫长徐邦杰的房产,张自忠1934年购买该住宅,据说当时院落很大,占地达十几亩,三个院子(过去扩展马路已毁去一个院),约百余间房,房屋以走廊连接。垂花门上刻有精美的花鸟图案。住房全系木结构,房间的每扇门上均有“寿”字,室内木板铺地,木隔扇上雕有花纹,古色古香,十分典雅。院内种有各种花草树木,还有假山、藤萝架、荷花池、凉亭,建造得十分讲究。经过多年变迁,有的荡然无存,有的年深日久,早已失掉旧时容颜。但只要细心观看,还可以看到原来留下的痕迹,供人们缅怀、回忆。
故居正院有北房7间,灰顶、木板地。正中两间,东内一间是将军夫人李敏慧的卧室,穿过内一间,是张将军的卧室。张将军卧室十分简单,只有一张双人软床、一对沙发和一个小衣柜,惟有门窗上镶嵌的一块块五颜六色的玻璃引人注目。
从将军卧室出来,迎面的院子里是5棵枝叶繁茂的高大国槐,其中两棵已成古槐。这些没有经过修剪的国槐,有一种自然的美。过去它们常与将军见面,像卫士一样日夜守护在他的身边。今天,浓密的树叶和盛开的朵朵槐花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那低低的絮语声,仿佛在向人们介绍这里的一切,又似乎在诉说它们对将军的一片赤诚……
从将军府到自忠小学的沧桑变迁
“七七事变”时,张自忠任29军38师师长,并兼任天津市市长。1937年7月28日夜,29军残部奉命撤往保定,张自忠受命代理北平市市长。他不愿在沦陷后的北平与敌伪周旋,遂于当年9月弃职秘密前往天津,转道南下,率冯玉祥旧部59军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后因对日作战功勋卓著,升任为第33集团军中将司令,并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湖北“枣宜战役”中,身中6弹,牺牲在大兴山区战场上。张自忠是中国抗战牺牲在前线的官阶最高的将领。
1947年,为了纪念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张将军,并遵其遗嘱,自幼跟随其长大的侄女张廉瑜在张自忠故居创办了自忠小学。自忠小学对张自忠故居保护得很好。张自忠卧室所在的东院中,立有1988年刻制的纪念碑,碑上刻有周恩来当年为张自忠将军题写的悼词:“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开办时规模甚小,暑假迁入张氏故居,有小学一到六年级并有两个初中班,教师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和一批进步群众。1949年初北京解放后,校长为张自明(张将军之胞弟)。1949年暑假自忠学校受市政府人事处领导,取消初中班,招收了大批干部子弟的住宿生,校长为张廉云(张将军之女)。北京解放后,张廉云同志多次提出愿将学校交给组织。1950年自忠小学并入市委干部子弟小学——北京小学(校址在西四兵马司),自忠小学为北京小学分校。1955年10月北京小学迁至宣武区槐柏树街新校舍,自忠小学校址由府右街小学(原校在府右街灵境胡同东口)迁入,易名西城区椅子胡同小学;1960年春国务院文办领导进行九年一贯制教改实验,成立北京丰盛学校,该校为北京丰盛学校第三部(小学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教改实验移交西城区,易名为西城区光明小学;1988年11月市政府根据人大提出恢复自忠小学议案,批准恢复现名——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1998年7月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后达里小学合并。校园占地面积11233平方米,现在有24个教学班863名学生,82名教职工。
为了纪念张自忠,北京将东城区的一条马路,命名为张自忠路。张自忠路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全长708米。南与南剪子巷相通,北与中剪子巷、麒麟碑胡同相通。张自忠路明代属仁寿坊,称铁狮子胡同。明崇祯田贵妃之父田畹居此巷,门前有两尊铁狮子,由此得名。1965年称地安门东大街,1984年复称张自忠路。1999年拓宽道路,成为平安大街的一部分。
岁月远去,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张自忠将军。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而抗日英烈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前夕,笔者寻访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故居,它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椅子胡同15号(现府右大街丙27号)。从繁华的西单大街向北打听,过灵境胡同,转了几个弯,不远处就是张自忠将军的故居——今天的北京自忠小学了。1989年,这里被列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容颜已杳然
椅子胡同15号原是北洋军阀总统府侍卫长徐邦杰的房产,张自忠1934年购买该住宅,据说当时院落很大,占地达十几亩,三个院子(过去扩展马路已毁去一个院),约百余间房,房屋以走廊连接。垂花门上刻有精美的花鸟图案。住房全系木结构,房间的每扇门上均有“寿”字,室内木板铺地,木隔扇上雕有花纹,古色古香,十分典雅。院内种有各种花草树木,还有假山、藤萝架、荷花池、凉亭,建造得十分讲究。经过多年变迁,有的荡然无存,有的年深日久,早已失掉旧时容颜。但只要细心观看,还可以看到原来留下的痕迹,供人们缅怀、回忆。
故居正院有北房7间,灰顶、木板地。正中两间,东内一间是将军夫人李敏慧的卧室,穿过内一间,是张将军的卧室。张将军卧室十分简单,只有一张双人软床、一对沙发和一个小衣柜,惟有门窗上镶嵌的一块块五颜六色的玻璃引人注目。
从将军卧室出来,迎面的院子里是5棵枝叶繁茂的高大国槐,其中两棵已成古槐。这些没有经过修剪的国槐,有一种自然的美。过去它们常与将军见面,像卫士一样日夜守护在他的身边。今天,浓密的树叶和盛开的朵朵槐花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那低低的絮语声,仿佛在向人们介绍这里的一切,又似乎在诉说它们对将军的一片赤诚……
从将军府到自忠小学的沧桑变迁
“七七事变”时,张自忠任29军38师师长,并兼任天津市市长。1937年7月28日夜,29军残部奉命撤往保定,张自忠受命代理北平市市长。他不愿在沦陷后的北平与敌伪周旋,遂于当年9月弃职秘密前往天津,转道南下,率冯玉祥旧部59军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后因对日作战功勋卓著,升任为第33集团军中将司令,并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湖北“枣宜战役”中,身中6弹,牺牲在大兴山区战场上。张自忠是中国抗战牺牲在前线的官阶最高的将领。
1947年,为了纪念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张将军,并遵其遗嘱,自幼跟随其长大的侄女张廉瑜在张自忠故居创办了自忠小学。自忠小学对张自忠故居保护得很好。张自忠卧室所在的东院中,立有1988年刻制的纪念碑,碑上刻有周恩来当年为张自忠将军题写的悼词:“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开办时规模甚小,暑假迁入张氏故居,有小学一到六年级并有两个初中班,教师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和一批进步群众。1949年初北京解放后,校长为张自明(张将军之胞弟)。1949年暑假自忠学校受市政府人事处领导,取消初中班,招收了大批干部子弟的住宿生,校长为张廉云(张将军之女)。北京解放后,张廉云同志多次提出愿将学校交给组织。1950年自忠小学并入市委干部子弟小学——北京小学(校址在西四兵马司),自忠小学为北京小学分校。1955年10月北京小学迁至宣武区槐柏树街新校舍,自忠小学校址由府右街小学(原校在府右街灵境胡同东口)迁入,易名西城区椅子胡同小学;1960年春国务院文办领导进行九年一贯制教改实验,成立北京丰盛学校,该校为北京丰盛学校第三部(小学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教改实验移交西城区,易名为西城区光明小学;1988年11月市政府根据人大提出恢复自忠小学议案,批准恢复现名——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1998年7月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后达里小学合并。校园占地面积11233平方米,现在有24个教学班863名学生,82名教职工。
为了纪念张自忠,北京将东城区的一条马路,命名为张自忠路。张自忠路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全长708米。南与南剪子巷相通,北与中剪子巷、麒麟碑胡同相通。张自忠路明代属仁寿坊,称铁狮子胡同。明崇祯田贵妃之父田畹居此巷,门前有两尊铁狮子,由此得名。1965年称地安门东大街,1984年复称张自忠路。1999年拓宽道路,成为平安大街的一部分。
岁月远去,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张自忠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