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困境中的家庭图景

来源 :当代小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平稳运行的基石,同时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自巴金“激流三部曲”以来,家庭叙事——以家庭或家族中的人物、关系以及命运作为载体——在文学创作中的效用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尤其是题材以书写青年人为主的作品,通常被认为强调“个人化”。文本中的青年人似乎拥有脱离家庭的能力,而社会中的家庭也在不断被作家消解。然而,在直接而残酷的现实困境——生存压力、世俗眼光以及自我困惑——的影响下,青年人虽不必然回归家庭,但也无法彻底摆脱家庭。这也正与当下舆论不断提及“原生家庭”的社会问题相契合。近期的文学创作中,这些问题得到即时的反映,构成“当代性”的家庭图景。
  首先,是社会困境中家庭关系的扭曲异化,以及随之产生罪感意识。程多宝的中篇小说《今夜有雨,或雨夹雪》(《南方文学》2021年第2期)讲述主人公黄海军的母亲变成了婶婶。其身份的转变,并不源于任何生理性的变化。黄海军出生于北方农村,冬天寒冷刺骨。他通过考入大学来到南方A城,毕业后渴望在此扎根。但是他的出生成为阻碍的因素。作家在此揭露了残忍的社会现实:南方有钱人家的女人,不会愿意嫁给背负着贫穷老母亲的农村进城青年。黄海军的母亲也意识到这点,在儿子经历了一次恋爱失败之后,决绝地要求儿子改口称自己为婶婶。从此,对外黄海军是无牵无挂的一个人,或许有了入赘有钱南方家庭的机会。
  “眼前的妈,非得要叫一声婶?天理何在?”被迫改口的黄海军痛苦不已,然而面对自己家庭关系的扭曲,他的行为并非是反抗。黄海军顺从了自己母亲的要求,甚至在差点暴露时感到恐惧。他的母亲觉得“自己不识字,说话一口土腔,嗓门忒大,睡觉还打呼噜,要是女方家长见上一面,不是给儿子丢脸吗?”他们母子似乎都并没有“怪罪”于社会现实,反而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是出生附加于自己的罪。想要褪去这种罪,只能靠瞒和骗。程多宝的叙述由此升华,不仅仅是描述家庭关系本身,更是深入刻画了家庭关系异化对于其中个人的荼毒。黄海军的出生并非是一种罪,但是他和母亲的处理方式,是一种违背人伦的罪。小说的结尾,作家安排黄海军的妻子以温情的方式呼唤母亲回归家庭,是作家面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胡瑱宇的短篇小说《海崖上的菊花》(《作品》2021年第2期)同样描述了家庭中个人的罪感意识,以意识流的叙事方式并以清丽的语言挖掘了情感的深度。雏菊的父母私奔败露后被困在了不同的海岛。因此,雏菊的母亲认为自己有罪,希望自己女儿“要活得清白”。母亲逝世后,名叫鼠尾的男孩来到岛上,与雏菊相爱。雏菊想要离开海岛,重新生活。但是鼠尾不愿意。他原先是一只老鼠,主人赋予了他生命,可他却逃跑了。鼠尾认定“我走不了的,我有罪。”雏菊坚持认为“你没有罪,我们谁都没有,相信我,跟我一起走!”雏菊的心理让人颇为动容,“在烁金的波纹上,摇桨荡开了层层日光,它正朝着太阳的地方去,那里没有尽头,太阳赐予勇敢的人崇高的庇佑,她将穿过这蒙蔽的雾气......”小说婉转柔和的语言背后,并没有掩盖其指向的问题深度。两代人的情感悲剧,都源于社会压迫所转化的罪感意识。
  其次,是家庭关系的建构与消解,以及因此产生的代际对立。张哲的组合短篇小说《一个椭圆的,分离的元音》(《西湖》2021年第3期)中包括三篇小说:《热气球》《清洁日》以及《游乐场》。作家自述:“这三个故事都是站在女儿的立场去解构母女关系。”
  《热气球》讲述的是离异家庭中的母女。贾沂的父母离婚数年,此后的出行中,面对旁人质疑,母亲总是说“孩子的爸爸太忙了,没有假期。”这句话是小说的阵眼,在叙述中多次反复。父亲的缺位,以及母亲刻意回避此事对于贾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此也侵害了母女之间的关系。母亲经常对她说“你够幸运的了,要不是我要你,你早被你爸拋弃了。”而贾沂“从不担心妈妈会抛弃她,因为妈妈更需要她,远胜于她需要妈妈。”贾沂渴望捅破天窗,让周围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经离异,彻底解构目前已经畸形的母女关系。
  《清洁日》中的女儿玛丽娜对于母亲的恨意与攻击性更强。她眼中的母亲是丑陋的,“妈妈的脚、小腿、大腿,另一边悬空,可怕的事情具象成一个巨大的伤疤......还有那张猜不透的脸。这张脸浇灭了她曾经幻想过的一切关乎母爱的表达。”她的恨意来源于母亲安排的好朋友格蕾丝。格蕾丝表面是优秀的女孩,但背后是无恶不作的孩子。玛丽娜在格蕾丝的影响下,成为了小偷。这是玛丽娜的秘密。她以为告诉母亲这个秘密,可以撕毁母亲刻意伪装的面具,让母女之间的关系回归正常。
  《游乐场》相比于前两篇,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更为熟练,作家意识也更为抽象化,哲理化。小说以桃瑞丝的视角描述游乐场里的一个女孩的快乐场景。女孩没有父母的陪同,但是玩得很愉快。作者意欲表现父母缺位的情况下,孩子天性的自由散发。叙事结构层面,作者设置了前后对比。小说后半部分,桃瑞丝和女孩逐渐熟悉。然而,原本没有父母控制的女孩,悄然间归入了桃瑞丝母亲监视视野之中,就像是鱼缸里的鱼和观赏它们的人。桃瑞丝醒悟,“她和那个女孩才是水箱里的鱼,妈妈投放进来一点点的鱼食,然后用笑容遥控着她们,刺激着她们,营造着水箱里的全部生态。”
  最后,是家庭关系相对温和的叙述,呈现当下家庭叙事的多元化与开拓深度。李辉的中篇小说《爷爷啊爷爷》(《青岛文学》2021年第2期)讲述的是一段跨越两代的爷孙关系。宝旺老汉在村里无权无势,屡受欺负,激发了他内心对于权力的欲望。当知道自己的孙子徐志高正在备考公务员时激动不已。然而颇为可惜,第一次,乃至第二次第三次尝试都没成功。城里朋友告诉徐志高,考官那里没关系是考不上的。于是,徐志高跟宝旺老汉商量,托人走走关系。宝旺老汉答应了,但是越想越不对劲。反应过来的他,要求孙子放弃走后门,不能做这犯法的事情。然而,徐志高没有继续考公务员,而是善意地谎称已经任职。宝旺老汉的态度让人颇为惊讶,兴奋之余一再叮嘱孙子一定要清正廉洁,做一个好的公务员。当村支书拿出三十万贿赂宝旺老汉求其孙子办事时,更是惶恐不已,坚决拒绝。   这篇小说的意蕴是比较丰富的,既是对于官场腐败现状,基层农村权力场乱象的讽刺,也是宝旺老汉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自然,宝旺老汉与孙子徐志高所构成的家庭关系也是叙述的核心要素。作家着力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频繁使用心理描述,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三人称限制性叙事(进入宝旺老汉的内心视角)之间反复切换,通过人物心理的建构,打破故事本身绝对的客观性,赋予浪漫主义的氛围。概而言之,小说表现出一种来自人物的主观性,在没有破坏真实性的背景下,更多地体现了人物的情绪,人物的悲欢离合。栩栩如生的宝旺老汉寄托了作者对于家庭关系乌托邦式的设想。
  高建刚的短篇小说《太平角》(《当代》2021年第2期)讲述“一段海边守望者的悲怆人生,也是一个面向内心的生命故事。”安国栋在海边防浪坝上工作,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自己的右腿。他的家庭也随之解散,妻子要求离婚,孩子被判给母亲。伤愈出院,安装假肢之后,领导安排他在防浪坝上守坝,给予他安身之所。每年,都有很多生活难以维持的人从这里跳入海里,随着洋流消失不见。安国栋在坝上尽心尽力,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消散而消沉。他守坝以后,自杀的人数逐渐下降。但他的心愿是让人数降到零。总有人会想不开,他意识到这点后,发现自己对此无能为力,逐渐消沉。甚至,在看到游客的孩子时忍不住说“想登坝吗?爸爸抱你登坝。”在挫折面前,深埋于心的家庭记忆,彻底困扰了安国栋。他对自己说“认命吧,能活着就是福气。”
  自己的残疾,家庭的离异,安国栋都瞒着“善良、柔弱的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无法接受这一切,如果告诉她,“就活不成了”。安国栋以为时间会消弭生活中的苦痛,最后还是让母亲来看望自己,尽量让自己显得乐观,积极。事与愿违,在一个安谧的早晨,母亲还是从防浪坝上跳了下去。在母亲离世之前,有一对情侣紧紧相拥溺死在海里,也对安国栋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接二连三的打击却并没有击垮安国栋。小说的结尾,“他来到警示牌前,把假肢从身上卸下来,挂在警示牌上,对自己说,从今以后,不许再有一个人在防浪坝上死去。”由此,作家所塑造的,是一个坚毅而温暖的人物形象。自己家庭的破碎,对于安国栋而言却是坚强的来源。他从中获取的,不是悲傷的负面情绪,而是面向未来的勇气。他要去保护别人的家庭。安国栋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作家对于社会现实困境的哲学性思考:人们应该在困境中建构自我,而不是放弃自我来换取新生。
  除去上述作品外,尚有诸多作品涉及家庭叙事,传达出作家对于社会现状的不同认知。王若虚的中篇小说《饮者留其名》(《上海文学》2021年第2期)与房伟的中篇小说《凤凰于飞》(《上海文学》2021年第2期)是其中代表。前者刻画了典型的中国家庭在当代的演化,包括中国式父子关系,大家庭内部因为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作家巧妙地运用外人的视角(主人公的下属作为叙述者)冷静地看待被叙述建构的家庭,最后以一句“那总归是个故事”釜底抽薪式地击碎了这个家庭在当代存在的合理性。后者讲述半生治学精深的文学教授费有渔却在老年吃了爱情的亏,爱上了与自己相隔甚远的女企业家,但被其子孙厌弃。离婚后还被骗走一套房产。作者以费有渔教授的爱情故事牵涉其学生的情感故事,其中就包括女学生对于费教授的倾慕之心。作者没有直接以家庭作为背景放置于叙述之中,但是其中人物的言行,表现了当下环境中,学者作为特殊人群对于家庭的想象与实践。小说以扁平的创作思维展开,叙述并不涉及下一代,着力于费教授以及他的学生在事业(文学研究)、现实社会以及自我理想之中对于爱情、家庭等概念奇异的错位。
其他文献
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刘而东和前妻王栎文照例要到椿霖巷吃上一碗面。椿霖巷是美食一条街,从传统的皮卷、兔儿头、猪四宝、飞马馄饨到重庆小面、蟹黄汤包、老婆饼、淮南牛肉汤,应有尽有。当然面馆更多,胖妹面庄、好再来、牛师傅大碗面等等。七年来他俩面馆换了好几家,好在面总归是有地儿吃的。  吃过面后,春风骀荡,刘而东不禁蠢蠢欲动,便用眼神示意王栎文随他走。他是个有点内向的男人,一般不会轻易开口央求她,离婚后
期刊
本研究从信息技术的定义入手,通过Vygotsky(1994)提出的"教学"(obuchenie)和"过往经历"(perezhivanie)理念,以活动理论和生态给养理念为框架,基于个人英语学习生活经历历史叙事文本,对某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意在找出现存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译介学是中国学者谢天振原创的翻译学理论,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也是当代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尝试以译介学理论为视角,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
如果要为过去的一年罗列几个关键词,“离别”會是排名很靠前的一个。离别容易让人们伤感,并且带来持续性的魂牵梦萦。正因离别如此平常又如此蚀骨,构成了历来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刚刚结束的2020年如此特殊,有亲人朋友的永别,有曾在各行业留下辉煌成绩的先辈们逝世,也有一些人不知为何彼此失散。2021年1月份见刊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对被离别包围的生命体给予了不同形式的温暖关怀。  阿华的《月亮出来亮汪汪》(
期刊
日暮黄昏愁,夕阳何去从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节奏逐渐加快,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其中养老问题是老龄化趋势面临的最主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老年人养老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照料。然而现实中的老人们在面对这两个方面时,有的老有所依,有的却惨度余年。本期选取的小说聚焦于老年人的生活,贴近现实,将老年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和不为人知的困扰向我们一一揭示。  冉正万的《煮外婆
期刊
1  这次家长会,男孩终于可以通知爸爸参加。他从镇上回来的时候,跑得很快,感觉脚下有“呼呼”的风响。他后背上的书包不停地颠簸起来,打着他的屁股。两只鞋子也被他脱了下来,提在手里。这样可以跑得快些。在他的两旁,是枯黄的玉米秸,还有黑褐色的棉花棵。成熟的玉米有的已经被人掰了,有的僵硬地侧立在秸秆上,收获他们的人还没有回来。棉花也一样,有的已经摘干净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有的还有些白色的散花。男孩听到
期刊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多集中在语词转换层面和翻译实践本身.本文认为,翻译的意义在于对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强劲塑形作用,亦即在文化交流中通过对新知的引介,激发对原有认知模式的重新思考并促使知识谱系的扩容和思想变化,由此发挥出独特的历史文化功能.这一知性活动本身亦是学术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文以欧洲中世纪和中国近代文化为例,对翻译的这一功能和意义加以具体呈现和说明,强调翻译研究的本质特征是跨学科视野中的知识性建构.
1  去年仲春,我因一桩建筑工程质量纠纷案去江洲法院开庭。由于案情的复杂性在庭审中逐渐显现并超出法官的预期,庭审需持续到次日,为此,我不得不在当日庭审结束后先找一家酒店入住。我住的是当地较好的丽都假日酒店。傍晚时分,我坐在酒店外的露天茶座边喝茶边回忆下午庭审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一位满头白发的大个子男人来到我面前,他身着藏青色风衣,看上去十分硬朗。由于戴着墨镜,我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  你是潘昱潘律师
期刊
四门塔是山东济南重要的风景名胜,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皈依。我的每一次近距离的走进,都是一场美的朝圣。无论是遥遥相望的龙虎塔、小龙虎塔,还是庄严光华的四方佛像、千佛崖摩崖造像、墓塔林以及残留的碑刻,其圆润的面孔、细腻的线条、斑驳的墨迹都着实引人驻足。我无法拒绝这种神圣之美、高洁之美和永恒之美,正如我无法拒绝乡野间一朵野菊花的乍然绽放,山崖里一丛白百合的淡淡清香。  北宋文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第八卷记
期刊
视点是修辞学和文学批评领域的常见术语,也是语篇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在van Dijk(1977)、Fowler(1996)以及熊沐清(2001)等人视点研究的基础上对句子层面的视点进行考察,认为视点不只是人们观察事物所选取的角度,它与人的心理、认知密切相关,人们选择某种视点而不是其他视点,其深层原因在于受到涵盖人们价值观、信仰体系以及对具体对象态度的观念视点的影响.句中观念视点以知觉视点、叙述视点和时空视点为载体,牢牢制约着它们的选择.分析观念视点对其他三种视点选取的内在制约机制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