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高压外输泵平面布置及管道设计总结

来源 :炼油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ub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LNG)高压外输泵的结构特性.结合某工程实例和相关工程设计标准规范,归纳并阐述了高压外输泵平面布置的要求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结了国内LNG接收站中高压外输泵的两种布置方式,并给出了高压外输泵区典型的平面布置方案.从管道及保冷材料选择、管道柔性设计、管道支架设计3个方面阐述了高压外输泵管道设计要点,并给出了一种安全可靠、整齐简洁的进出口管道布置方案.
其他文献
为解决某炼油厂氢气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氢气管网平衡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新增一条重整副产氢气直供柴油改质装置管线,并新增一条管线将重整产氢与氢气管网中氢气混合后送入加氢裂化装置;新建膜分离装置,回收柴油改质低分气、加氢裂化低分气、加氢裂化干气、催化裂化干气、气柜气中的氢气.优化后氢气回收率达到88%以上,氢气利用率由原来的81.96%增大至95.15%.同时考察了膜分离单元M-102进膜压力、膜面积的改变对氢气回收率、纯度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气回收率和纯度都随着进膜压力和膜面积的增大而提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炼化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配电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配电设备,传统的定期检修、事后检修的工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状态检修在未来必将取代传统检修.对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状态检修决策系统并进行了应用.该系统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运行性能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给出检修决策建议,以便合理安排检修计划,使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该系统的应用为配电设备检修的科学决策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企业配电系统
采用相转化法构建了电极膜-隔膜一体化膜,并进一步通过Mo单质的掺杂制得MoNCNTs/CNTs-PAN,用以简化电池结构,提升电池性能.Mo、N共掺杂的正极膜层可以吸附并催化多硫化物转化,有效抑制“穿梭效应”.膜层内部交错的三维多孔网络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在增强导电性的同时能有效缓冲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一体化膜电极应用于锂硫电池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较低载硫量0.6~0.8mg/cm2时,在0.5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927.2mAh/g,库伦效率为98.9%
针对对二甲苯(PX)装置结晶与吸附分离组合工艺中的结晶工艺流程,研究了结晶器、结晶晶浆罐和老化釜的结晶机理与离心机的分离过程.利用PROⅡ流程模拟软件选取了PX结晶相关多元体系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建立了有PX结晶晶体生成的结晶器、结晶晶浆罐和老化釜模拟模块,这些模块含有固液相平衡计算模型及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晶器、结晶晶浆罐和老化釜模拟模块预测各组分流量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0.011%,0.020% 和0.031%.建立了复杂的有滤饼和母液两种产物存在的离心机模拟模块,该模块预测滤饼和母液流量最大相对偏差分别
T型分子筛膜兼具亲水性与耐酸性潜力,在有机溶剂脱水领域极具优势.通过大小晶种匹配的方法在粗糙大孔管状载体上制备了连续平整的晶种层,进而通过无氟路线合成出了高选择性T型分子筛膜,并重点考察了搅拌与晶化方式、硅源、水硅比对T膜形貌与性能的影响.最优条件下制备的T膜用于分离75℃、质量分数90%异丙醇/水混合体系时,通量达到了4.30kg/(m2·h),分离因子大于10000,在180h测试期内分离性能保持稳定.结果表明,无氟体系制备T型分子筛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基于竞争抑制原理的粮谷物中铅快速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卡。采用铕纳米微球作为荧光探针,标记抗Pb-EDTA的单克隆抗体,从而建立了免疫层析定量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定量检测卡的灵敏度为0.61 ng/mL,标曲线性范围为1~16 ng/mL,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8.70μg/kg和22.39μg/kg,对有证标准物质的检测回收率在93.2%~104.0%。该法精密度较好,变异系数在10%以内。结果显示,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此,非常适合基层单位,便于
本实验采用QuEChERS前处理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大米中的4种真菌毒素及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大米中4种真菌毒素及5种农药残留测定结果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定量限为5μg/kg(AFT-B1为0.1μg/kg,玉米赤霉烯酮为50μg/kg),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2.8%~98.1%,相对标准偏差为2.3%~13.5%。该方法高效、准确、节约,可用于大米中4种真菌毒素及5种农药残留量的同时检测。
根据炼油厂的轻烃资源现状并结合市场需求,研究开发了以液化石油气为原料生产芳烃、烯烃、汽油及化工原料工艺的工程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芳构化技术能够将富含烯烃的催化裂化醚后C4组分转化为高纯度芳烃,芳烃收率为56.22%.连续反应再生的流化床催化裂解工艺是C4组分生产乙烯、丙烯的新技术,通过未转化的C4组分和轻汽油组分的回炼,乙烯和丙烯的产率能够达到60%左右,并能副产部分芳烃.将异丁烷催化裂解转化为能够高效生产乙烯和丙烯的丙烷是近几年开发的新技术,丙烷产率高达73%~75%.另外,液化石油气生
制备了具有较高渗透性能及较好机械强度的晶须状莫来石陶瓷中空纤维膜载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其表面原位生长一层碳纳米管(CNTs)网络结构,制备得到超疏水莫来石-CNTs复合膜,其平均孔径为103nm,氮气渗透性为1250m3/(m2·h·MPa),水接触角达到157°,液体浸润压力为0.113MPa.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含盐废水的直接接触膜蒸馏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差为50℃,进料液流速为0.77m/s的条件下,该复合膜在质量分数3.5%的模拟海水及7.0%的高盐废水处理中分别达到了1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临氢异构化装置是生产汽油调合组分的重要装置,该套装置采用美国UOP公司Penex-DIH临氢异构化技术,以600 kt/a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单元轻石脑油为原料,主要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该装置于2014年7月正常开工,至2021年3月,I-82催化剂已经运行80个月,超出其设计寿命(54个月)26个月,至今催化剂仍运行正常,各产品质量指标良好.结合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对I-82催化剂长周期运行进行探讨,为后续运行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