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记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_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 水
  友人笔下静谧的白房子,并不像是现实中的,似乎是幻境,也似乎是某一部电影里的外景镜头。
  这个景象,真是可以好好拍一部电影的,宁静恬淡的一家人,或干脆就是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人做饭,饮茶,读书,钓鱼,早出晚归,或不出,孤独,也并不孤独。
  拍一部无声的电影,弃绝所有的嘈杂。
  电影,就叫《秋水》,岁月静好的《秋水》。可是,无须伊人,即便是很久以前的秋水伊人。
  有意思的是,友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湖面上画了白色的一撇。那一撇究竟是什么?是鹭鸶?是什么鸟飞过的一瞬?也许就是一片羽毛?也许友人自己也并不清楚,什么时候偶然画上了,画上了,也就画上了。
  可是,就因为这一撇,湖面微微漾起。微微漾起,才显出更加的静谧。太过静了,是死寂。死寂,不是静。
  真是喜欢这幅画,可是不能张口。就像友人叫人喜欢的那幅梦幻的《室内小景》一样。喜欢,多看一会,让友人知道就是。
  几年前,我因了什么,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知道,因为那个人,
  我得把那些词语
  写得更加干净、温暖,
  秋水一样,
  救赎和初恋一样的
  干净温暖啊。
  相较画里的秋水,这几行诗句还是稍稍温热了。画这样的画和读这样的画,是需要内心的静谧的,亦是需要格外的洁净的。
  洁净到不忍想什么,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想不起来。
  沙 洲
  沙洲上,有建筑,洁净的白色的建筑,其实,没有,自自然然的,更好。有漫漫的芦苇,芦花,微风吹拂,更好。这样的沙洲上,其实什么都不需要,就是一片白茫茫的才好。
  汪老的《大淖记事》里有这样一段:
  一天,巧云找到十一子,说:“晚上你到大淖东边来,我有话跟你说。”
  十一子到了淖边。巧云踏在一只“鸭撇子”上(放鸭子用的小船,极小,仅容一人。这是一只公船,平常就拴在淖边。大淖人谁都可以撑着它到沙洲上挑蒌蒿,割茅草,拣野鸭蛋),把蒿子一点,撑向淖中央的沙洲,对十一子说:“你来!”
  过了一会,十一子泅水到了沙洲上。
  他们在沙洲的茅草丛里一直待到月到中天。
  月亮真好啊!
  沙洲上的那一晚,月色如水,万物无一不是洁净的。
  真的,假若没有那些多余的,就是树和野草,就是芦苇和茅草,甚至什么都没有,空荡荡一片沙洲,才好。
  这世界,是需要一些空空荡荡的。
  有空白,人的心才能有个地方搁下,心能搁下的地方,才是好地方吧。
  沙洲上住着,人孤單吗?不。可是也孤单。孤单和孤单,不一样。有的孤单,真美,美得叫人落泪。
  没有因为孤单的美而落过泪的人生,不是美的人生。
  山中小桥
  这样的桥,太古老了。这样的地方,桥的作用不过是供行人,货郎,至多是马车通行。这样的承载,桥才是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永远,有多远?远到人类已经消失了,这桥还要存在。
  这样的黄昏静谧中,是该没有任何声音的,甚至是风,微微的风。也许,是可以有的,人听不见就好。
  对时下的人来说,过桥是容易的。可是,从前呢?一座桥,就是永远。如果没有桥,两个人隔在对岸,看得见,可是永远不能走在一起说话,一起拉着手的。
  总是奇怪地喜欢这样的偏远地方,似乎时间、地点,也都是偏远的,无忧的,不像是尘世的。也不是尘世的地方,尘世的时间。是慢慢的,漫漫的,无终了的。
  想说话的时候,人和人,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只是大约的时间,确切在哪儿,是不说,也不用说的。
  只是心里知道,就是“那个”地方。
  小桥呢,就是“人约黄昏后”的地方。不过是前后,一个人来了,又一个人来了。月亮呢,早早升了起来。柳梢,柔的呀!
  人,什么时候走的呢?不知道。
  郊 外
  天阴下来。空气里积郁着深深雨意。看着这幅画,想起自己曾写过一首诗《山中饮茶》:
  我们在树下,静静饮茶。
  雨没落下来,
  可林荫下的草地
  愈来愈湿了。
  草地积蓄着,愈来愈湿。
  暴力一样的潮湿在等
  那些阴云
  终于含不住
  愈来愈沉的雨水。
  我们在树下饮茶,
  但是已经不能宁静下来;
  我们只是试图要宁静,
  我们的茶杯里似乎已经是阴凉的雨水。
  友人说这幅画,是画着画着,雨下了起来,舍不得离开,可是一会,竟然是滂沱大雨了。
  雨水将那些油彩的绿黏在了一起,树和树,树和草地,甚至和天空,雨中分不开了。雨水骤停的时候,草地浸透,积蓄了很多雨水,脚踩下去,雨水就返了上来。
  天气也微微的冷,草地和树的绿因为雨水的浸润湿透了,怀孕一样沉甸甸的。
  见过雨中,不过是牛毛细雨——在细雨里画水墨的人。因雨意的些微,亦因舍不得刚刚的“发现”,依旧画着,画上的墨点就给雨水洇开,景物就含了雨水那样。白石老人有一幅《风雨图》,亦是淋了雨那样,甚至题款,也是洇湿的,雨意迷蒙,几不辨认,却令人惊叹是天开妙相。
  其实,雨意,哪里需要画呢?画完了,在雨里飒飒淋一下就是;得度的淋雨,别淋得昏天黑地就是。
  可那是水墨。油画呢?人顶着雨水画画的时候,奇怪得很,那些油彩不知怎么也会有了雨意,湿漉漉的呢。
  看着画,忽然觉得身上就湿了。
  春天的山景
  怎么会忽然想起这样一个句子:大地是蓝的!   画里,褐色的给雪的汁液浸透了的泥土,似乎就是从那些“蓝”里面透了出来的。那些给雪的汁液浸透了的褐色泥土,春天,随着暖意发酵了,深色地发酵,慢慢热烈起来。
  那些残雪,也似乎是蓝色的。
  这样的画,是可以看许久,一直看到夕阳西下的。
  夕阳里,一条隐约的雪中小路,延伸到远处,远处是看不见的模糊的村庄。
  村子里,刚刚过了冬闲。冬闲时候,一家一家的囤子里堆满了吃不完的粮食。一家一家串门,热炕上歇着,说着闲话,男人们喝着烫得热热的玉米酒,女人们一盘一盘地上菜。菜都齐了的时候,闲了,女人掸掸衣襟,也半坐在炕沿上,陪着男人喝两杯。炕头的笸箩里,是做了一半的鞋。白底黑帮,黑帮上沿了窄窄的白边,黑白分明的喜气。
  冬闲过去,是开春。一个“开”字,真好。
  男人们早早去了地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暮色落下去,渐渐凉了,是农人荷锄回家的时候了。
  女人在家里,系着蓝花布的围裙,饭早就做好了。柴灶刚熄,灶台擦得铮亮,饭在锅边焐着,人,在门口早望了好几回了。
  人,远远地回来了,牛,也回来了。
  犁呢?留在了田里。
  粗茶淡饭,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真好。
  自家的腊肉,真好。
  村口打来的酒,也真好。
  画里的人,虽然看不到,可是已经闻到了饭菜香,闻到了酒香,听见了隐隐约约的男人女人孩子说话的声音,心里暖暖的。
  雪意和小路
  画里,是昨天的雪,还是前几天的?雪已经略略有些旧了。
  右边的树林,黯淡,密匝匝,密不通风,似是一个整体那样,集体有分量地一起承受着这个冬天的寒冷。
  树叶的绿已经是褐色、黑褐色,已经不屑于浓艳的绿,而是收敛起来,向着自己的内心,沉积,坚守,铸铁一般。
  面对这样的树林,叫人想起闭关。反过来想,岁月是薄的,倏忽流逝,不过是虚无;而这样一心一意的静默的树林,忘却岁月的,如同某种坚忍的修习,坚忍到如同自然而然,就不再是所谓的苦修了。
  人若无欲,才是强大的;而这些树林,也是可以称之为强大的。它们的默不作声,有如太极周转的漫长,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唯一能看见的,是笔直的树干,依旧刺向青天,也似有“唰”的笔直的声音,划过雪的寂静和空气的凛冽。
  左下,是粗大笔触的雪地上的路,还没有人走过,或是走过了,没能留下痕迹。
  路的强韧通过,也似某种意志——路的意志,必定是要过去的。
  时间就在那雪原的路上,停着,等着有人过去时候,时间才再次“嚓、嚓、嚓”地苏醒了。
  时间苏醒的时候,行经的人会觉出有什么督促着,会警醒——时光,真的太快了!
  秋 岭
  几乎就没有什么可入画的。无可画,亦如同文字的写无可写。在近乎无画可画的景象里,面对着的友人感受到了什么呢?
  不过是秋天的山岭,似有路,似无路,抑或干脆就没有路,不过是枯死了的草,人偶尔踩过的,秋风吹拂,裸露的贫瘠土地而已。
  没有草,更没有树,裸露出的黄土,有什么可画的呢?一个来自于大兴安岭森林的人对我感慨:“这儿的人怎么活呢?”
  我无言。还能怎么活呢?只能就这么活着,比谁都更坚韧地活着。在这儿活惯了,在什么样的地方,都是能活的。
  虽然,看着那些裸露的黄土,本该是生长着草木的,荒芜的,确实有一丝丝的焦灼。
  土地,不生长什么的土地,还叫土地吗?哪怕是荒草,无一粒籽实可用的荒草,甚至是不堪入目的荒草,杂草,也是好的。不生长什么的土地,也如同没有孩子的母亲,还是母亲吗?
  画无可畫,可友人还是就这么画了,这也有如写作,无甚可以下手的,就那么写了,写出了无人发现的什么,才是妙手。无中生有,别人的眼里看起来无的,友人却看见了无中的有,看见了荒芜中秋风初起、再起的滋味,看见了苍凉里潜伏着什么。
  再贫瘠的地方,没有什么的地方,也是土地的一部分,也是土地耐着性子安贫乐道的一部分;也是人在行经、逗留的时候,要热爱、落泪、感恩的地方。
  雪中白桦林
  穿行在树林里,雪地上是柞树、杨树、松树。让人惊讶的是,突然的几棵白桦,它们的白犹如暮色里刷了新的白漆。
  林子里是肃穆的,寒冷的,近乎抽象的白。它们的白,以至于我盯着它们的时候,其他的树,一律消失了。
  行经的旅人,因为这寒冷,因为这些似要诉说什么的白桦树,步履也会是缓滞的。他们戴着几乎遮住了眼睛的皮帽,穿着厚厚的皮衣、靴子,这些物,似乎自身也是滞缓的。树林里,因为寒冷,什么都是滞缓的。那样的语境里,一切有如寒冷里冻得麻木的嘴唇,说不了流利的话语,只是词汇的艰难。艰难,也自然是滞缓的。
  蘸着油彩的笔触呢?也是滞缓的,抹不过去那样。
  穿过这片杂树林,踩着没膝的雪,艰难地转过山脚——那边,低矮的屋舍炊烟正升起,而抵达那儿的时候,要在一两个时辰之后,而那个时候暖人的灯盏已经早早亮了起来。
  假如远处确信可以抵达的地方没有屋舍,没有灯光,人怎么走得下去呢?没有经历过那种艰难的人,不能理解那些坚持不住的人的放弃。杰克·伦敦有一篇小说,写了一个穿过冰原的人,因为在冰薄的地方落水,湿了衣服,而恰巧他试图点燃木柴烤干衣服的时候,又不幸地因为树上的落雪而熄灭了最后一根火柴。极度的寒冷中,他只能等着在寒冷中耗尽体能,而后死去。在死亡降临之前,那个人心里究竟想了些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看到了人面对死亡的强大和无畏。那个人以无比的安静,默念,祈祷,把自己交给了最后的时间,显现了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所能有的最后的尊严。
  而转过山脚,看见屋舍里的灯光的人是有福的。毡靴滞缓,甚至有些艰难的“咯吱、咯吱”的声音里,狗叫了起来,随之屋门给谁的手轻柔地推开了。   暗夜里,还有什么比这灯光、比这开门的声音更温暖呢。
  冰 河
  河边石头,结着薄冰。水声呜咽咽、呜咽咽的。看着画,似乎真的能听见薄冰冻结的声音,听见水的呜咽。
  低低弥漫着的浓雾里,这些石头奇怪地冻在一起,声音脆脆地、薄薄地给冻结在一起。
  河边,树枝上干枯的叶子,是灰蓝色的寒冷。
  而那些褐色的树干,寒冷是浸不透的。褐色是属于泥土的,而泥土那么广大无边,蔓延覆盖了所有时光。
  树干内部,已然黏稠的树的汁液,流动的那么缓慢,而寒冷是无奈于这样的缓慢的。
  褐色的泥土,寒冷更是无奈的。泥土不过是把自己退让到泥土的更深处,接近于岩石、岩心的那个更深处。
  所谓的不露声色,带着些微麻木的不露声色,才是真正可怕的。
  黄土塬上
  这画是急就的。树木茂盛,但是来不及细细地画,怕跟不上茂盛之气,跟不上盛夏里的蓊郁,急忙就要抓住,并未全然看清楚了那样。随着对色相的捕捉,画里面也充满了各样的气味:树的粗枝大叶,泥土和野草,庄稼,发酵了的粪肥,还有半看见、半看不见的地坑院,屋子里歇晌的人,还有没办法说清楚的,静谧的,隐含在一丝凉风里,倏忽来去的各样的气味。
  这塬上的地坑院,是从一条斜着下去的甬道进出的。这样的人家,也许可以说是“生活在下面”,“生活”在大地母腹里的。在母腹里的生活,人才是安然的吧。又忽然想,人在这儿的生活,地下的生活,其实象征一点儿说,尘土从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慢慢飘落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尘土飘落,不知晓地飘落着,从脚面到腰身,到肩头的时候,人已经渐渐老了。人在地坑院里的一生,也就是命运的尘土飘落的一生。
  人的逝去,也是埋在地坑院不远的田里,每天都能看见自家的人,来了,去了,心里哪里是不安然的呢。
  也曾数次去这样的地坑院,在炕上坐着,喝茶,说话。看墙壁上贴着的很多年前的旧报纸,忽地觉得几十年,一会儿就过去了。
  外面有女人脚步声的时候,知道是饭好了。一会儿,女人撩开门帘,端着托盘进来。女人说笑的声音,伴着炊烟的味儿,让人的心里忽地那么暖。
  小炕桌上,是一大盆鸡汤,放了胡椒,热,鲜。鸡汤微黄,能看见细微的胡椒粉,小葱和芫荽,碧绿星点。赶紧用小勺子尝一口,浓浓鲜鲜的,久违了的味儿。一盘烧菜花,只是油盐蒜,加了水,焖。烧豆角,斜了切丝,加干辣椒,快火炒。一碟子手工拉的宽白皮面,拌上菜花、豆角、辣椒油、醋。面条搛起来,微黄而半透明,很久没有吃这样好吃的面了。
  前一段去乡下,晚上在村里,想住一晚。问,说都残破了,塌了,没有人住了。
  人都上到了地面上,盖了瓦房。
  河水从山里来
  看见这画里的河,会往河的上游看,默默想,这河水究竟是从哪儿开始,又流经了哪里呢?
  继而又想,为什么会有河呢?
  也想起自己曾写过的一首关于大河的诗:
  大河,从河中流过。
  我们看不透,无法辨析。
  它的流速,它的深、阔,非关情感,
  也非关美学,什么大河上下。
  大河,只是河水从河里流过,
  仅此而已。仅此而已的大河
  从河里麻木、无知地匆匆流过,
  仅此而已罢了。
  多年前,曾沿着一条荒凉峡谷里的小河向上游寻觅。那一路,一个多小时过去,峡谷入得愈深了,岩壁高耸,光线愈加黯淡。偶尔抬头一看,峡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如许狭窄了,天空似乎给岩壁抵得高高的,只剩了一线。两边的石壁也有些看不清,人显得那么小,似乎随时会给这峡谷吞没了似的。
  再往前走,峡谷愈暗愈窄,山岩似乎是活的什么怪物。走在前面的人不敢走,也不敢喘息,只脚底下慢慢挪,眼神里有幾分骇怕。待终于走到一个峡谷的分岔时,左右两处,左边分明是无人走过的荒凉,阴冷的疾疾水流就从那边过,似乎背后真的有什么乖戾的怪兽正睡着,得赶快逃,免得那怪兽忽然醒来发作。人赶紧从右边走,一气地低头走,急急地喘着,要一直到终于有太阳的光照到人的头上,照亮了右边的峡谷,才松了一口气。人开始说起话,魂也回来了一样,也才觉出早出了一额的冷汗。
  这画里的河,纵深是不远的,而河岸平缓。想起我居住的城市,住在河边的人,早年是从河里挑水的。一担水挑回来,入到水缸里,慢慢澄清。缸挑满了,还要再挑上一担,放着。一家人一天的用度,就够了。
  这是白天,夜晚呢?看着河水,尤其是秋冬的夜晚,迅疾而冷冰冰的河水,那么深,那么深不可测,是叫人更觉出无名的寒意的。
  站在河边,甚至是不敢靠近,觉得会有一只神秘冷漠的手,忽然从河水里面伸出,把人拽了下去。
  好些年前,跟一个老人涉水到河心的滩地钓鱼,不知不觉的说话间,五六点钟的下午,涨水了,待猛然想起时候,差一点从河心走不出来。两个人惊慌地从河心相互拉着手走出来,回头看时,河水已经漫上了河心的滩地。
  迅疾的河水其实是麻木的,所谓的“抽刀断水水更流”,河水是没有感觉的。河水的感觉,是人给予的。
  可还是想,什么时候,长途跋涉,沿着一条河一直走上去,走到它的源头。虽然,也知道不可能看到混沌的源头,知道万物不过轮回,浩浩的河水,它的源头来自雪山的涓涓细流,原是不可寻访的。
  近乎异域的风景
  画里的风景,像是隔了一层有色玻璃过滤似的,黄褐色和蓝、灰,些许的白,大片的温和的色块,叫人恍惚,有超现实的意味。
  幻与真?似幻似真。若说是另一个星球上的风景,人会犹豫,但犹豫一下会相信,这样的风景,在哪儿会见到?
  画是油彩,可却是浓而深的水墨一样,元气充沛。这画里,并没有水分的意思,可依旧是元气,混沌未开的元气。友人画这画的时候,心无旁骛,该是全然浸透于画。记得某大画家画一幅画,画完最后一笔,颓然掷笔,神情恍惚,甚或是厌恶的。友人不会如此,他只是画,画了就是,顶多是画了,推在一边,不看就是。   这样的画法,这画里的一切,是速成的,也是不能亦不必做细致处理的。稍一细致,犹豫,这元气就没了。
  画的元气,也来自于一次性的笔触,所谓的“写字不描”,只是自然发生那样,若加工,就给裹上了什么东西一样,就是残忍地用砂纸打磨了初绽花朵的鲜嫩。
  奇怪的是那些水边的树木,竟然是灰蓝和隐约的白,更为超现实的。但是整体的气氛,似乎也只能把这些树木画成灰蓝和隐约的白。
  不信,抹两笔绿色试试。
  试了,才知道所谓的真实,经常是愚蠢的。
  雨 后
  雨后,最不喜走这样的路。看起来,似是干的,其实就是那一层表皮,人踩过去,一落脚、一抬脚,那一层还湿着的表皮就粘在了鞋底上。越走,鞋底粘得越厚。蹭去了,还是复又粘起。厚到脚底下没法走路,就得停下来,找半片破瓦之类,把泥弄掉。
  这样的路,看看就好,别去走。看看,感到那一层约两三寸厚的泥,伪装的一样,安分低头在那里低伏着就好。心里知道,人一走过去,那条泥路就给揭起了皮似的,留下一个个的湿泥的新鲜疤痕。
  画里,有意思一点的,是近景的一堆石头,灰白的石榴籽似的,有意堆着,要做什么用的。这些石头,看不出来是做什么用的,只是无事一样堆在那儿。这些石头,于几乎无甚可画的画面来说,于那些路边列队一样的树来说,一团氤氲和气中,却因这一堆石头,忽地压住,压稳了。
  石头也略略凌乱,锋利,少一些美感。可是,有人不管这些,只管画了。画了,也就显出好看来。
  何况,还有远天,云,向着远天沉稳地随着气流飘然而去。
  看完这些堆在路边的石头,心下一点儿略略的乱,静了下来。人,看看远天,看看云,心向远方去了,一直到什么也不想,不知道想了。
  不知道想了,才是真的静了下来。
  静的像是去了很远的地方,不知道的地方,不回来了。
  老 街
  总觉得这幅画,像是画在木板上似的,厚的木板,果木的,有水果那种未全然成熟的涩涩的味道。色彩,从黑到土黄,也都是木质的感觉。
  这街景是古老一些的,平面,没有纵深,要人试着走近了,才在昏暗的门洞里,看清铺着的地砖在黑暗里消失,又在不远处一个靠近窗口的地方亮了起来。要适应了,才能慢慢走进去。看不清的光线里,似乎要走进去,得推开什么,稍稍用点力,涩涩地推开黑暗似的。适应了之后,才慢慢看清脚底下的砖石,微微泛着幽凉的磨损了的地面,和砖石之间拼接的窄窄凹槽里的冷色。
  在里面走一会,似乎是不断的重复,都是一样的房子,一样的房门。里面的泥墙,油漆,也似乎涂了泥那样——涂在木板上的泥的感觉。
  趋近了细看,那些泥的上面,有抹刀抹过泥水留下的痕迹。抹刀过深的地方,泥底下露出里面残旧了的砖石。
  走过去,没什么可看的,可以停下来;再走,还是没有。
  也没有人,但是门都开着。
  试着走进一间,屋子却忽地亮了起来一样:里面有书桌、书柜,桌子上有打开的书页,甚至有着因为人带来的气流而微微抖动一下的燃着的蜡烛。甚至叫人感觉到桌子上有刚刚吸了的烟斗,烟斗的木头的温度,人手上的温度,还在上面留着。
  出来的时候,想摸一下这样的房子——泥的墙壁上那些抹刀抹过的痕迹,那些曾经停留在这儿的人的气息。
  那些人,已经离去很久了。
  海
  海边的风景,海水是浪漫的,船更是浪漫的。湛蓝的海水,淡蓝的天空,之间是红蓝白色漆绘的小船。
  可是,若没有水,这地方浪漫得起来吗?
  不能。
  友人出生的地方,水是匮乏的。奇怪的是远离河水的地方,竟然也是没有雨水眷顾的。可也许正是因为少水,除了尘土,就是尘土,那儿反而是另一种洁净,尘土轻轻覆盖着的洁净。这样的地方,少人来,偶尔有外人来,小路上,甚至本地的老人也会站立一旁,偏过脸,等着来人过去,才会继续上路接着走。因为干旱,人也是少言寡语的。少言寡语也可以算是一种洁净吧。
  从那儿来的人,讲过这样一个细节:母亲早上起来,含一口水,“噗”地喷在几个孩子的脸上,孩子就着那一点水星,用手抹一下,就算是洗了脸了。
  那儿的孩子长大了,有机会出来,见到汹涌的大江大河,看着荡漾着的无边湖水,看着看着,痛哭起来,嘴里呜噜:凭什么?!都是人……后面还含混不清地夹杂着诅咒的词语。
  这两个细节,我都听说过。听罢了,只能沉默。
  友人从那儿读书出来,见到大江大河大湖的时候,什么感觉?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什么感觉?
  一定是感慨,甚至是内心颇为不平的。
  凭什么?!
  友人画了这画,画完了,会想起家乡,那儿的粉尘一样的黄土,很少的一点儿雨水,若真是落下,那些黄土是如何饥渴地在瞬间“吞”下了那些雨水。
  友人画了很多的画,细想起来,真是很少画干涸的黄土的。他的画里,蓝色那么多,绿色那么多,唯独干涸的黄土很少。没有经历过的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才会画那样的东西。人心里的苦涩,大约无意识里是会抵御的。也大约是不能觸及的,太深了,触及一下,会像反刍一样,半天才会觉出疼,很深的疼。
  这也有如人的某些麻木,其实是不堪回首潜意识里的抵御和阻断。
  凝 视
  看惯了友人笔下的风景,忽然间,见一人物,叫人一时回不过神来。
  背景单一的走廊里,灯光幽暗,忽现一个面目不甚清楚的人。
  灯,不会再暗了,也不会因为这个人的出现而稍稍亮起来。
  也近乎一个定格,人,隐约浮现着。
  人背后的红褐色,是暖色,但是暗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接近冷色了。画家只是暗中接近,未冷之前,就悄然停住。画里那个人也不知晓背景冷暖的变化,安然自在地站着。
  红褐色也近乎人的肉色,这背景色也就带着人的肉体的温度,带着人的体液的温度。
  没有纵深,平面,纸张一样的,抖动一下,可以连着人物一起哗哗作响的。
  人的额头、肩膀和衣裳的前襟上,有幽幽的亮光。衣襟上的,尤其亮,跳起来要迸出去那样。
  别人,衣衫是可以画得暗一些的,毕竟是那样的晦暗的光线,可是友人画成了这样,随意而为,随某一瞬间心性,甚至就是为了抓住那个他想表现的“核”,随手的颜色,来不及另找,挤出来就抹上了。挤出来的那一瞬间,觉得就应该是这样。
  画面上的人,漂浮,松散,略显生硬,友人用略显齐整的头发,稳稳地在画面上,钤印似的压了一下。
  稍稍的一点儿稳,稳住了飘忽的一刻。
  房间一角
  看起来简单,其实画里面的空间结构是复杂的。
  房间的一角,墙上露出的半幅画,柜子,和柜子里的空间,玩具小鹿,沙发和落地灯,不经意间,构成了多维度的空间。
  友人画的时候,自然不会如此复杂地想,这是他熟稔的家。
  黄宾虹说:“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追写物状,要懂得取字。舍、取不由人,舍、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挥毫。”
  友人擅书,自然知晓取舍,经营布置无非是气息的贯通。西画讲究焦点透视,这幅画的焦点,究竟在什么地方?不知道。画里,焦点是散点,散点也是焦点。物体各各,自成局面,但是和在一起,整体却是悠游的协调。
  这画,要让人慢慢看,一而再,再而三,从一个物到另一个物,而在这样的过程中,画的意味就已经完成了。有些画,本身是无意义的,也不必有什么意义,感受了就是。而感受本身,难以言喻。
  看完画,退在远处,似乎刚才在这个“家”里面已经悠游了一番。已经在这幅画里,柜子前,甚至已经在沙发上悄然坐了一会儿。站起、离开的时候,回头望了一下,坐过的沙发,那刚刚坐下去的凹处,还温热着呢。它慢慢地平复起来,也似乎是一个人,慢慢起来,直起身,站了起来,要走了出去。
  这人,也似乎是这家里的人,有几分留恋地,在虚空里,回头看了看。
  门,关着,可家里已经没有人了。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打石头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事,是我不能释怀的  那一定是我半夜惊醒后,首先想到的那个词  它或许与我有关,也或许与我无关  但一定在某个瞬间,触动过我的某根心弦  我曾经在黎明时分穿过一片林地  我不知道是什么在背后扯了我一下  我曾经与一个自称是神的人彻夜长谈  他并不能指给我一条明确的道路  我想到我小时候非常热衷的  一种叫作打石头的游戏  我总是打不到别人的石头  而我精心放置的石头,总会
期刊
北极光  梦到北极是危险的  因为北极我从没到过那里  没有到过的地方  居然梦见了  我仿佛返回了童年  北極折射绿色的光  把我惊呆了  我记得在童年时  随便就能梦见没有到过的地方  但梦见北极  要等到很多年后的昨天晚上  我在绿色的光里醒来  像睡在薄纱纹帐里  妈妈抱着姐姐  还没有生下我  他们谈论了什么  两个幼儿对话  彼此心神领会  他们还没有朋友的概念  年轻的妈妈  屁股上
期刊
这个叫香葱的外地女人来到四平村的时候,村子里还没有自来水。正是冬天的午后,天气阴沉沉的,村前大路两旁的石榴树光秃秃地站着,北风一会儿紧,一会儿松,叫嚷得人心没个着落。她拖着一根棍子黑花虎脸、病息怏怏地走进村子,几只狗凶上去,跟着她不停地叫,她一次次地扬起棍子,一节节地吓退了想接近她的黄狗、白狗、黑狗们。  村子里的人以为又来了要饭的,但奇怪的是,她的手里并没有像那些要饭的人那样,拿着一个斑驳的土碗
期刊
别 处  如 风  野果林的杏花开了  花树下,提着裙角跑来的人,不是我  野百合顶冰而出  晨曦里,陪着它慢慢绽放的人,不是我  这世间,总有些芬芳不为人知  总有些秘密,静默如星辰  就像此刻  在那拉提以东,我隔着一场雨  遥望塔吾萨尼  在别处,把一棵草  喊做草原  乌兰布和与北斗七星  西 阔  篝火把一场大风往后推了推  沙粒就温驯的像一只老山羊  阿门乌苏,梦一般的名字里  一群迷
期刊
一、远去的琴声  一脚踏上叠山书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我的英雄记忆中,谢叠山的名字似乎并不响亮,不像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人那样耳熟能详,大约是因为他没有直接战死在御敌战场的缘故。但是在细细研究谢叠山生平之后,我的敬意油然而生。在这个人的身上,似乎更能体现英雄行为以外的价值:读书人的骨气。  谢叠山,宋宝祐五年进士,据说其在“对策”中指责当朝丞相董槐及宦官董宋臣等权贵的腐败行为,由第一被贬为第
期刊
创作谈  三个女孩儿,我、小娜和秦丽同在滨海这座城市的同一栋写字楼上班,同在我的房子里居住。她们深夜卸掉白天在写字楼的正经伪装,在楼顶的阳台上肆无忌惮,坦露原形,裸露她们的真实灵魂,她们彼此生命复杂地融解,甚至为此牺牲掉自己的一部分,她们勇敢深入人与人内在的微妙而模糊的地带,由此更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这也正是小娜和我所深藏的那一部分。但,活着必然要进行命运选择,小娜和韩国男友去了海
期刊
今宵明月照无眠  尽管季节的风还有些微寒  但,阳光早已占据了我的心田  河柳染绿,流水潺潺  远山,所有的事物渐次舒展  那群归来的大雁  怎不知疲倦  一声接一声地歌唱  自天边蔓延  灯红、月明  装下了多少人的依恋  而杯酒和汤圆里  虽有烈性的甜  却也抵不过一阵阵的思念  到任何时候  我都喜欢春风抚过的容颜  今宵明月照无眠,这个夜晚  诗情由北向南  这个季节有点像我们的人生  五
期刊
读完拖雷的《快跑,月食》,我忽然想起挪威作家汉姆生长篇小说《大地的成长》中的一段文字:  住在赛兰娜的人有这么一种好运气:每年春秋二季他们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灰鹅飞越荒野上空,还可以听到它们在空中的咕咕叫声——是那么兴奋激动的谈话。似乎在它们大队经过的时候,天地都暂时停止不动了。下面人类的心灵里,不是会掠过一阵弱小之感吗?他们重新去干活,但首先不得不紧吸一口气,因为有些东西,有些来自天外的东西,跟
期刊
巾帼何曾让须眉  (3月8日)  打开手机,今天霸屏的不再只是疫情信息,还有一个节日,属于“半边天”的她们的节日——三八妇女节。  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带着西北的昏黄,若是往日这个天并不会让我们沮丧,反而是吃酒的好天气,可是今天真的让人有点垂头丧气,那种压迫感说不上来的拘谨。中国妇女的解放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身体上,也许是从不再裹小脚开始。直到今天我都记得奶奶的小脚,一层层白布撤下后,味道不必再提,
期刊
刘爱玲的小说《海底之门》以一个滨海小城为故事主要背景,刻画了“我”、小娜和秦丽三个都市女性的情感、生活与命运。这三位女性脱离了传统都市小说中光鲜亮丽的小资情调,大量的隐喻和象征刻画出一个个被边缘化,被异化的困兽,在孤独、焦虑与彷徨中渴求冲破牢笼,让光亮照进灵魂的罅隙,以获得安宁。同时,这部作品中也折射出了海明威、梅·萨藤的作品和思想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作家用最少的文字创造了丰富深沉的隐喻,将炽热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