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山区地处皖南中部,城区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黄山脚下、美丽的太平湖畔。位于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三大景区的地理中心。全区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总人口16.3万人,辖8镇6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84个村居,中心城区面积5.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6万人,农村人口12.7万人,交通便利,合铜黄高速贯穿境内。地貌山脉纵横连绵,水系发达。辖区内生态环境完好,特产富饶,盛产粮油竹木茶等。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农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黄山区曾荣获“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区”等美誉。
黄山区正在朝着“打造绿色人居、发展绿色经济、加速绿色崛起、建设风景宜人、城乡宜游、环境宜业的现代国际旅游区”的“三绿三宜”目标迈进。因此进一步加快黄山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黄山区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山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须紧扣“创建文明太平城、建设文明黄山区”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抓创建就是抓经济建设、抓创建就是抓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农村文明创建当做大事来抓,突出道德建设、文明乡风培育,农村环境优化,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创新五项创建任务,以农民素质提升为着力点,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文明创建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领导重视为保障,把农村文明创建与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村庄规划建设密切结合,通过创建工作的整体推进,促进农村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农村“三生”环境显著改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乡村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精神文明创建,使黄山区真正以“名山秀水地、休闲黄山区”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她文明、和谐、美丽、俊秀乡村的魅力和风采。
一、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把农村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工作重点。首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区乡村三级确定专人负责农村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其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文明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农村文明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年定期召开文明委扩大会议,专题部署农村文明创建工作。三是明确职责,完善机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区文明办指导、协调、督促的工作机制,对农村文明创建实行“三结合、三为主”(即自查与督查相结合,以督查为主,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随机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以随机抽查为主)的督查考评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创建格局。
二、加强农村环境整治,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以交通干道、旅游干线及主要河道、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环境整治为抓手。把各项整治工作与项目建设、交通管理、文明长廊创建相结合,按照“畅洁绿美安”的五字要求,着力打造“一路山水一路景”的乡村旅游交通。一是抓路面路况整治。按照旅游路、景观路的标准,强力推进省道、国道及黄山区境内旅游干道升级改造工程。二是抓路容路貌。重点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悬乱挂、乱采乱挖,车辆超载、超限、超速和渣土沿路抛洒、随意倾倒等现象。深入推进高速沿线村庄“脏、乱、差”环境整治综合整治工作,狠抓高速下线节点综合整治、高速沿线户外广告整治和可视范围内环境综合整治。三是抓河道治理。开展河道综合治理,禁止乱采乱挖河道砂石不法行为,要经常性地对境内麻川河、浦溪河、秧溪河流域及太平湖水面漂浮物及沿岸垃圾进行集中打捞。同时加大对沿河企业整治力度,对排污不达标、可能影响周边环境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四是抓村庄规划。结合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拆违控违和拆迁安置等工作,加强国省道沿线村庄的规划。五是抓沿线村庄环境。全面推行野外用火审批制,主干道和生态敏感区内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定期清扫、专人清运,配备专职环卫人员。同时,加强沿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抓文明施工。建立施工现场勘验、评价验收制度、要求全区沿线工作在出入口必须设置“五牌一图”、路面必须实施硬化并配备冲洗设施,严禁墙外堆放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七是抓重要区域和重要节点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突出抓好重要节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强化对乡镇和重点单位的跟踪督查及反馈、指导工作。同时,我们要围绕“三绿”主题和“三宜”目标,扎实推进绿色质量提升工程。
三、培育文明乡风,提升农民素质
坚持把环境整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建文明村镇与育新型农民结合起来,巩固整治成果。着重抓三个方面:一是抓规范约束。把村庄环境的各项要求作为评选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的重要标准,作为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将 “村容整治”的具体标准,如垃圾日产日清、门前三包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二是抓活动载体。按照“以城带乡,文明共建”的要求,扎实开展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国省道沿线村镇的结对帮扶整治工程,组织动员区直单位和企业,结对帮扶村民组,并对帮扶内容进行细化量化,要求每个单位和企业为帮扶对象做一件实事。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争创评比,组织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十佳女性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的重点放在农村;三是抓移风易俗。重点推进三下乡、四反对(反对迷信、发对邪教、反对浪费、反对赌博)工作,大力提倡鲜花祭祖,鼓励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通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环境明显改观,农民素质逐步提升。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在农村广泛开展“9·20”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日活动;大力培育农村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提升农村青年思想道德水平。黄山区各地应把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学校。强化工作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二是大力关心未成年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加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力度,抓好校园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制《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档案》,注重关心“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全社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合力;三是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寓教于乐的活动,为青少年展示风采和锻炼成长提供平台。如结合建党90周年,组织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举办红歌大赛、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等。四是发动全社会参与,用身边的道德模范引导青少年。通过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和先进人物在校园和社会上的广泛宣传,引导他们做“四有”新人。通过多措并举,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高。
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人文环境不断优化
建立并稳固文化投入机制,促进全区农村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文化功能很好发挥。继续实施 “百村千幢”工程,做好古民居保护维修工作。推进百佳摄影点建设,发展摄影产业,吸引更多摄影点落户黄山区风景秀美的山村。在摄影点建设中,注重与农村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增强摄影点所在村的文明意识、创建意识和文化意识,提升形象,扩大影响,促进旅游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农村举办高规格的春节晚会,元宵灯会、民俗文化节、茶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常态化举办农民歌手大赛、红歌大家唱、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推行农村电影工程等,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同时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开展农村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厅等娱乐场所整治,有效地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作者单位:黄山区妇幼保健院)
责编:周蕾
黄山区正在朝着“打造绿色人居、发展绿色经济、加速绿色崛起、建设风景宜人、城乡宜游、环境宜业的现代国际旅游区”的“三绿三宜”目标迈进。因此进一步加快黄山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黄山区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山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须紧扣“创建文明太平城、建设文明黄山区”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抓创建就是抓经济建设、抓创建就是抓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农村文明创建当做大事来抓,突出道德建设、文明乡风培育,农村环境优化,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创新五项创建任务,以农民素质提升为着力点,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文明创建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领导重视为保障,把农村文明创建与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村庄规划建设密切结合,通过创建工作的整体推进,促进农村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农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农村“三生”环境显著改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村经济得以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乡村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精神文明创建,使黄山区真正以“名山秀水地、休闲黄山区”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她文明、和谐、美丽、俊秀乡村的魅力和风采。
一、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坚持把农村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工作重点。首先,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区乡村三级确定专人负责农村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其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文明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农村文明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年定期召开文明委扩大会议,专题部署农村文明创建工作。三是明确职责,完善机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区文明办指导、协调、督促的工作机制,对农村文明创建实行“三结合、三为主”(即自查与督查相结合,以督查为主,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随机抽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以随机抽查为主)的督查考评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创建格局。
二、加强农村环境整治,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以交通干道、旅游干线及主要河道、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环境整治为抓手。把各项整治工作与项目建设、交通管理、文明长廊创建相结合,按照“畅洁绿美安”的五字要求,着力打造“一路山水一路景”的乡村旅游交通。一是抓路面路况整治。按照旅游路、景观路的标准,强力推进省道、国道及黄山区境内旅游干道升级改造工程。二是抓路容路貌。重点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悬乱挂、乱采乱挖,车辆超载、超限、超速和渣土沿路抛洒、随意倾倒等现象。深入推进高速沿线村庄“脏、乱、差”环境整治综合整治工作,狠抓高速下线节点综合整治、高速沿线户外广告整治和可视范围内环境综合整治。三是抓河道治理。开展河道综合治理,禁止乱采乱挖河道砂石不法行为,要经常性地对境内麻川河、浦溪河、秧溪河流域及太平湖水面漂浮物及沿岸垃圾进行集中打捞。同时加大对沿河企业整治力度,对排污不达标、可能影响周边环境的企业一律限期整改。四是抓村庄规划。结合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拆违控违和拆迁安置等工作,加强国省道沿线村庄的规划。五是抓沿线村庄环境。全面推行野外用火审批制,主干道和生态敏感区内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定期清扫、专人清运,配备专职环卫人员。同时,加强沿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抓文明施工。建立施工现场勘验、评价验收制度、要求全区沿线工作在出入口必须设置“五牌一图”、路面必须实施硬化并配备冲洗设施,严禁墙外堆放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七是抓重要区域和重要节点整治。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活动,突出抓好重要节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强化对乡镇和重点单位的跟踪督查及反馈、指导工作。同时,我们要围绕“三绿”主题和“三宜”目标,扎实推进绿色质量提升工程。
三、培育文明乡风,提升农民素质
坚持把环境整治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建文明村镇与育新型农民结合起来,巩固整治成果。着重抓三个方面:一是抓规范约束。把村庄环境的各项要求作为评选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的重要标准,作为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将 “村容整治”的具体标准,如垃圾日产日清、门前三包等内容列入村规民约;二是抓活动载体。按照“以城带乡,文明共建”的要求,扎实开展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国省道沿线村镇的结对帮扶整治工程,组织动员区直单位和企业,结对帮扶村民组,并对帮扶内容进行细化量化,要求每个单位和企业为帮扶对象做一件实事。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争创评比,组织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十佳女性评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的重点放在农村;三是抓移风易俗。重点推进三下乡、四反对(反对迷信、发对邪教、反对浪费、反对赌博)工作,大力提倡鲜花祭祖,鼓励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通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促进农村环境明显改观,农民素质逐步提升。
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在农村广泛开展“9·20”公民道德教育宣传日活动;大力培育农村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提升农村青年思想道德水平。黄山区各地应把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学校。强化工作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二是大力关心未成年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加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力度,抓好校园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制《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档案》,注重关心“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形成全社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合力;三是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且寓教于乐的活动,为青少年展示风采和锻炼成长提供平台。如结合建党90周年,组织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举办红歌大赛、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等。四是发动全社会参与,用身边的道德模范引导青少年。通过挖掘身边好人好事和先进人物在校园和社会上的广泛宣传,引导他们做“四有”新人。通过多措并举,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高。
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人文环境不断优化
建立并稳固文化投入机制,促进全区农村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文化功能很好发挥。继续实施 “百村千幢”工程,做好古民居保护维修工作。推进百佳摄影点建设,发展摄影产业,吸引更多摄影点落户黄山区风景秀美的山村。在摄影点建设中,注重与农村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增强摄影点所在村的文明意识、创建意识和文化意识,提升形象,扩大影响,促进旅游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农村举办高规格的春节晚会,元宵灯会、民俗文化节、茶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常态化举办农民歌手大赛、红歌大家唱、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推行农村电影工程等,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同时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开展农村网吧和电子游戏机厅等娱乐场所整治,有效地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作者单位:黄山区妇幼保健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