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创新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话题,时刻激励和挑战着中国的画家。时代的潮起潮落,冲刷走了大师虚幻的泡沫和泥沙,真理方显本色。
  宋涤,一个孜孜以不倦推着艺术之石攀登高峰的学者,一个现代中国画坛革命性的旗手,用手中的画笔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走近宋涤,让我们探究他笔底千山下的思想积淀、斑澜色彩中的无尘心境。
  如何看待有人评价您的作品引领了彩墨画的写实风格?
  宋涤:我很高兴能为中国彩墨画的开拓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我所倡导的彩墨画是中国画创新的一个突破,水墨画同样也突破前人。几十年的艺术生涯,让我坚信中国画的未来发展,一定要坚持两点:深入生活和技法创新。而写实性绘画能更好的体现出这两点的要求,也最能体现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发展。深入生活既包括了艺术思想的融入,也强调了技法创新与内容的结合,这要求画家要带着新思想、新意识在写生中感受艺术创作。同时加强对其它艺术的学习和借鉴。
  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有写实性作品吗?有人称中国画的写实表现形式系受西方绘画影响,有违于中国绘画发展传统,只有“文人画”才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宋涤:此说幼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绘画在进入人文时期以后都在追求写实性。任何传统都是发展变化的。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写实性绘画艺术的高峰,这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山水大家范宽有“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之论,其画中物象“千岩万壑,恍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急欲挟行也”。可见,范宽的写实性作品同时是写意的。明清以降至今,过分推崇文人画只不过是后人主观臆造的“虎皮”而已。未来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充满“正大气象”的大方向。中西绘画艺术融合的彩墨画将会成为中国绘画发展的主流。
  写生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重要吗?
  宋涤:写生是每个绘画艺术成功者必需的经历和过程,古今中外绘画发展史证明了对写生的重视和掌握是一个优秀画家成功的必然因素。将写生的艺术感受融入到作品,并通过长期写生实践,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乃至逐步形成艺术风格是非常艰难的创作过程。
  有的画家长期临摹前人的笔墨形式,形成自己老套笔墨习气,或将几种时髦的习气拼凑在一起,就自己美其名曰:“创新”。
  


  有些画家一再贬低写生或对写生资料运用的重要性,是不是中国画为求写意而写生落伍了呢?
  宋涤:写生很难,它必须经历两个阶段:客观全面的描绘出所给物象的三维表象特征,把物象的表象特征与自身的表现语言相互完美契合,最后提炼出表现物象本质特征的笔墨语言。
  当真正的山水画家很累很苦。我在画山水写生时,仅北京香山就画了多年,经常一个人带着水和画板、馒头,在空荡荡的大山深处画写生,清泉为友树为朋,画的满意时非常开心,这种快乐也是不写生的人无法想象和体验的。写生是一个山水画家毕生的创作源泉,而每一个写生都让我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动。
  今天买水景家园和山庄别墅的画家不少,但有谁在画写生,又有谁成了真正的山水画家,他们的作品说明了这一点。
  在您的作品中,如黄山的迎客松、西海、如信峰、天都峰等画面让人一看,就知画中景色所源,但山水实景与作品之间又不相同,这与写生有什么关系吗?
  宋涤:这就是坚持写生提炼与再创作过程,创作时要作到提炼、过滤、归纳的多个精彩于一处,并将思想中的不断感受表现在一幅幅不同的作品中,这样的作品,才能给观众以美感、新鲜感,才能使观众为之感动,绘画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道理就在这里。
  正因为有了色彩,才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美丽,而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感染力是无可比拟的,打破以墨为主的传统山水画的桎梏,是现代许多画家的梦想,从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种突破的出现和发展,而这缘于什么呢?
  宋涤:早年我在中央工艺美院读书学环艺,少年时拜师学大写意花鸟,在我试图表达花鸟的生命境界时,我发现自然山川无不生机勃发,美丽壮观,大地冬去春来,树木花草生长的声音如闻在耳,山川起伏跌岩,场景博大深沉,这都是花鸟画难以表达的。就这样,我又成了业余花鸟画家,专攻画山水。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仅靠水墨表现是不够的,远远达不到表现我的感觉的要求。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墨分五色之说,显然太简单了。它实际应用成墨分十色、百色不为过。自然万物赋与我们的美丽岂只靠一种单色描绘?难怪有洋人挪揄中国水墨画家说:“中国画家难道对色彩没有感觉吗?”如是,不仅辜负了自然万物对我们的期望,也违背了事物向前发展的规律,变化多端的色彩应成为我们绘画创作最具感染力的语言。
  


  对于传统的国画家来说,色彩的应用意味着什么?
  宋涤:我一直倡导继承优秀的传统,而创新是对传统的发展。传统的中国画对色彩运用的较单调,古人有青绿山水,许多水墨山水画也仅染赭石与花青、藤黄等简单色彩称为浅绛,前人在色彩的运用上,给我们留下了发展空间,我所完善的“彩墨画”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出现的,而色彩的应用,意味着对未来绘画艺术的突破。
  这个过程是在不断地探索中产生和发展的。我的早期作品试尝着增加作品中运用颜色的数量、追求色彩,与所绘物象、与墨色之间的相互契合,乃至将西方绘画艺术中光、影、色和三维空间关系的融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彩墨画面貌,也是运用色彩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您作品中色彩丰富光感及厚重的质感,您是否用了特制的绘画材料和特殊的手法?
  宋涤:还是普通的毛笔,安徽产的生宣纸,未加任何添加剂的自来水,只是在颜色的选择上用的是英国水彩画颜料。有些国画颜料性能不稳定,颗粒粗,含粉重,色彩品种少,而英国水彩稳定性强,颗粒细,渗化能力强,但它的黑色比不上中国墨的渗化力。生宣纸的性能本身决定了我们必须遵循传统绘画笔法,勾、皴、擦、点、染、泼,在运笔的轻重、方向、快慢和笔锋上水、墨、色的饱和控制上达到统一,这个过程是最难的,这可能就是宋氏特殊技法吧。
  许多现代国画作品中色彩单调,偶有亮色,即跳了出来,或用浓墨压住,设色多平涂填染。难道把西方绘画艺术的色彩融入很难吗?
  宋涤:应该说不容易,需要不断的试尝,不断探索的实践,不要怕否定自己。我早年也曾有过困惑。但伴随着努力,画法不断改变,日趋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个过程即是否定自己的过程。但在否定自己取得成就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作品中的色彩运用也是早年的单色施染,发展到今天作品体现出物象之间的光感关系、色彩冷暖关系变化。
  这是否意味着作品中色彩的表现远远超出了颜料盒里的数量?
  宋涤:当然了。所谓复合色是不同色相的单色互相调合出来的颜色。一幅成功的水墨山水画中的墨色变化少说也有几十种,墨是单色,单色用水调合可以变化少说几十种色阶,那么颜色盒中的几十种色彩互相调合所呈现的色彩则应是少说也有几千种吧。
  您不仅在艺术思想上进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动,更独树一帜地在绘画技法变革中超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初级阶段,突破了中西绘画技法融合的本质及表象屏障,用鲜明独特的绘画语言展示新时代的本土文化绘画。这从您早期墨色兼用的水墨画,现在以复合色为主的彩墨画发展历程中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请问,您未来绘画面貌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
  宋涤: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经过30余年的努力,在山水画领域可以说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彩墨体系,同时也画过一些静物和人体画,最近半年我重操旧业画起花鸟画,同样也是开拓完善彩墨技法,还想以彩墨手法画点人物肖像,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画彩墨体系,丰富民族文化。
  近来的拍卖市场中“假画”风波频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宋涤:“假画”的出现,暴露出了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用简单方式对待、处理。制度建设、从业者自律、鉴定模式的改进等等一系列问题急需完善。
  


  但画家自身首先要把握好自己,亲自上阵打假,未必是最佳之举。在艺术创作中,用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方式画出精品来自然让造假者望而却步。
  画家不能因为成名以后就放松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把自己当成印钞机,如果那样,既使无人造假,也会自己打垮自己。我自开创彩墨画法以来,十六七年间创作的作品约400幅,收藏最丰者是海外一位收藏家收藏约20余幅,相当一部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一直存在自己手里,有些回流市场的自己又买回来,作品流向清楚。如持有作品要求鉴定真伪时,发现不满意的作品,往往要求用新作交换,旧的毁掉,不再流向市场。对于一些应酬画,早年出于对友人的尊重,多题上款。但对艺术的标准是相同的。我对藏家的负责态度、对艺术创作的高标准要求,笔墨语言的表达难度及很少的作品数量,自然使造假者找别人去了。
  另外,拍卖公司的真伪作品鉴定也不是全有把握,只要不是恶意拍假,大家还是要合作把关。在这一点,荣宝拍卖公司办事认真,每次拍卖前,都拿作品找我鉴定,方法是可取的。
  我的假画市场很少。出现过一些摹仿我七八十年代的水墨作品,几张仿近年彩墨风格的赝品曾出现在小拍和不知名的拍卖公司预展中。
  拍卖市场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假画涌现的最大动力就是真画有了较高的市场价值,您的画价足以吸引造假者一拥而上,为何假画却不多?
  宋涤:假画流进市场,尤其是走进大型拍卖会,起码要具备形似这个初级条件,画别人的假画像还是不像反正拍出了不少,但画我彩墨风格假画的还没有一张有5成像的,还需要仿者好好的刻苦学习。
  学什么?
  宋涤:学两样,可以穿插着学,也可以一种学完再学一种。先学中国传统绘画,重点是两宋时期的山水,过了传统笔墨关再学西方绘画中的素描、色彩,尤其是在色彩上下功夫。学到一定时期,就会自悟到学别人画假画是一件很没有意思的事,同时也会因为他学到了我中西两方面的修养,那他就具备了自成一家的基础,还画什么假画呢?
  作为一个画家和美院教师,我只想让习画者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把我开创的彩墨画继续发展下去。要做一个有志向、有出息的人。
  真要有人把我的画临个五六成像,尤其是临近十年的作品,那么他个人的绘画技法掌握水准是很高的,完全可以当个成功画家,我倒想见见,鼓励鼓励他,去开创他自己的新天地。
  不少画家开设工作室,招收学生,收费不菲。
  宋涤:我也曾是一个莘莘学子,深知学生的辛苦,因此应善待学生,未来是他们的。我人生中的两大快事,一是画画,二是教学生画画。把中华民族的艺术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把中国画画好,不仅是个人的事,应是全体画家的责任。
  我退休后开工作室招收学生,不但不能收钱,还得费功夫、操心。我从学生一步步走到今天,当过美院教师,学生甘苦很清楚,而招到的学生也分两部分,一部分已学有所成,需要找名师提携,另一部分还需要再刻苦学习,锤炼自己的学养。我很高兴看见能有学生能超过我。我愿意以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向前发展。只要画的好,又肯画,借师名没什么。
  有借您名的吗?
  宋涤:别人曾说过“你学生谁在开画展啦”。我一想,不认识这个人哪。学画者办画展是一生中的大事,花费也小不了。可能还想借此卖画,把我说成他的老师。如果能会把展览办的好一点,就当有这么个学生吧。
  学画是很苦的。真想在山水画上有所作为,一定要在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和西方绘画上下功夫。尤其要记住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真正的艺术不是老师教的,而是生活。绘画学到一定程度,自然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现在学画的人多,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对同行有什么建议?
  宋涤:我们这代人已进入花甲之年,除了要继续创作“与时俱进”的好作品外,还要作好传承工作。不应引导年轻人往古人、前人的圈子里转,更不该引导年轻人在创作时摹仿什么风格,应该大力提倡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与时俱进的具有个性特征和内容丰富的新作品。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是不为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规律。今日名著位高者,当年也曾求助于老师和学长,在艺术之路上有着类似的经历,但人的机遇不同。年青学子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外,重要的还需有“贵人”相助。今天的“贵人”应效仿师长,无私地提携新秀、晚辈是理所应当的。我建议那些“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和“江郎才尽”的名家能将位置让出来,对外赢得“大家风范”之美誉,对内则收“藏拙保节”之利,以给美术界弱势群体中的有成就者以机会,这或许对他们未来的事业发展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拍卖市场火爆以后,出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大师”和“著名画家”,出现了许多“天价”作品。您是怎么看的?
  宋涤:这就像近期网络盛炒的“梨花体”诗人和她的代表作:“我/终于/学会/了/写诗”。只不过美术界中这类作品早就出现了,并辉煌一时。
  这些包装起来的“大师”和“天价”作品,很难体现和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而当有人批评不好时,他辩解说你不懂。当有人过问时,他以所谓的学术流派之争来掩盖真、善、美和假、恶、丑之间的区别,借学术之争搅混水。虽然绘画艺术在辨别是非时,的确没有科技那般泾渭分明,但绘画是有标准的,无论是国画还是西画,无论是所谓“大师”之作还是常人之笔,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无论是工笔、简笔、写实、写意或装饰性的,也无论是水墨式重彩的,总有一个好坏标准秤,它存在于每个专家的心中,虽然有时准确,有时失误,它的砣,我称之为艺术良心。
  有艺术良心不一定就能成为真正的画家,但真正的画家必须有艺术良心。
  《文物天地》四年前即刊文警示文物艺术品市场中的泡沫风险,今天,它如期而至。您如何看待?
  宋涤:任何经济活动都有泡沫产生,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我对泡沫的看法,借用俄国大文豪高尔基的一句话:“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风雨过后的市场会更纯净、更真实。
  而任何法律行政手段对市场的规范,都不如市场自身产生的调节彻底。改革开放以来,书画市场的变化,其实就是泡沫呈现的变化。
  金钱的多少不足以用来衡量一个画家的成功与否,但许多收藏投资者还是十分关心过去的市场变化。
  宋涤:20世纪的中国绘画作品,主要流向了港、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的第一批书画收藏者主要是日本人。80年代早期到晚期,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的藏家较多。近20年,不同藏家的不停购藏,推动了中国大陆画家作品价格攀升。
  上世纪90年代,海外藏家买画的少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经济衰退,海外藏家买画者越来越少,港、台、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藏家开始抛出早年收藏的作品,对今天看来并不高的画价构成巨大压力。内地市场应该是1998年逐渐兴起的。
  您的作品价格是否也受到影响了?
  宋涤:不仅没有,而且整体稳步上升。好作品永远立得住。当然,什么是好作品界定很多,如深刻的思想、超众的笔墨语言、展现形式等因素,但是认真的创作态度和数量有限也很重要。
  我的作品早在1973年就进入流通市场。绘画作品进入市场是一件好事,起码改变了生活状况。从自己作品市场价格的变化中,我还体会到了艺术创作被社会承认的成就感,作为画家的使命感,也经历了旁人无法理解的艺途艰辛。
  作为画家,您认为今后的市场会向何处去?
  宋涤:作为一个画家,最重要的是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对艺术的追求。做人要有良知,尊重别人的财富。我只信奉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画画。今天的不少画家作品与价格物非所值,已经在前几年中挣了钱。有功夫好好画画吧,别炒了。
  1 白颈雉与秋菊
  2 长城雪意
  3 石头村
  4 苏州园林
  5 泰山夕照
  6 沧海图
其他文献
金融专业出身的他,却与古董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作为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的艺术品拍卖履历显赫,随意罗列即有2004年,在纽约佳士得秋拍中,以84.75万美元竞得清乾隆紫檀圆明园式罗汉床,创当年明清家具拍卖第二高价和明清家具床榻类拍卖价格的纪录;2005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春拍以66.56万美元竞得清乾隆清宫内府造办处御制珐琅彩西洋人物图鼻烟壶,创当年全球鼻烟壶拍卖纪录;同年10月
期刊
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江西靖安县水口乡水口村李家自然村,2006年12月30日发现, 2007年1月6日至10月25日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正式发掘。  该墓葬是一处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原封土高约12米,封土底部为圆形,直径30-35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墓穴底部东南高,北部低,不甚平整。填埋时,先在墓底垫厚约40-60厘米的青膏泥,使底部平整。在青膏泥上放置棺木47具,大多数保存完好
期刊
荧屏正热播一条手机广告:某人士通过智能化手机,在苏富比拍卖场竞购一幅流失海外多年的画作回归。广告在炫耀手机功能的同时,也传播了苏富比的形象。这对相对低调的苏富比而言,真是意外收获。  苏富比亚洲区掌门人是程寿康。外表并不切合实际年龄,程寿康自得地解释:“这可是我们苏富比的护肤秘诀。”程寿康首次亮相内地传媒,是假2006年9月6日香港苏富比2006秋拍北京路演之机。那时,在香港苏富比全体管理及专业团
期刊
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的发展之后,到了汉代达到巅峰,尤其是丧葬用玉。汉代是葬玉的黄金时代,极端迷信化的葬玉在汉代走向了极端。汉代以后,佩玉逐渐进入了现实生活,葬玉逐渐消失,开始了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新阶段——世俗化阶段。  玉衣作为汉代葬玉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汉代文献中,被称为“玉匣”“玉柙”。是两汉皇帝和诸侯王等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是我国最具特
期刊
雅集者,文人的聚会而已,最有名的就是西园雅集——元祐元年,苏轼兄弟、黄庭坚、李公麟、米芾、蔡襄等十六学士,在驸马王诜的西园里聚会,李公麟绘《西园雅集图》,米芾撰《西园雅集图记》。后人就认为这是雅集的“范式”,故而马远、刘松年、朱孟渊、仇英等人都画过《西园雅集图》。鄙乡在元末时也有玉山草堂雅集、耕渔轩雅集等,还留下了《玉山草堂集》、《金兰集》等雅集的成绩。其实,雅集是日常的文化活动方式,即使三家村老
期刊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釉上彩瓷品种之一,因其将铜胎画珐琅彩料画置于瓷胎之上,故称为“瓷胎画珐琅”,以别“铜胎画珐琅”。因画珐琅彩料昂贵,烧制数量有限,又因珐琅彩瓷专为清宫皇帝、妃嫔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故弥足珍贵。  朱家溍先生考证:故宫的“磁胎画珐琅”原藏端凝殿左右屋中,共有四百件,另有乾隆款瓷胎洋彩61件和很多铜胎画珐琅未列在四百件内。“磁胎画珐琅”和“瓷胎洋彩”之名来源于这些装瓷“
期刊
2008年1月9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紫禁城出版社、颐和园管理处、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炎黄艺术基金会协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盛世雅集—2008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开幕。作为目前国际上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及研讨会,展览汇集近60件海内外著名私人藏家的明清家具珍品,并首度公开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资料,十余位海内外
期刊
“文翰咸集,艺海求真”,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秦公早在1994年公司成立之初,即确立了“求真”的宗旨以及“精稀珍”的拍品甄选标准,为翰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任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兼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公司的董事长温桂华,早在2000年提出了“保护国家珍贵文物,引导境外文物回流”的理念。在她及北京翰海同仁的努力下,圆明园遗珍——乾隆六方套瓶、乾隆银铸兽面活门环、乾隆霁蓝描金瓜棱粉彩
期刊
我国的早期瓷器,自商代创烧以来,直至南北朝时期,始终是以青釉系统的烧造为主流。古代先民在认识了青釉的呈色原理之后,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胎釉之中铁元素的含量,克服铁元素呈色的干扰,从而在青瓷的基础上发明了白瓷。白瓷要求含铁量较低,工艺复杂,不易掌握。据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的白瓷在北朝的北齐时期已脱颖而出,隋唐时期渐趋成熟,成为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白瓷的诞生,标志着制瓷手工业的又一个飞跃,为日后各种彩绘瓷器
期刊
2007年的中国瓷器拍卖,珐琅彩瓷可谓全年的热点所在。年度成交价排名前十的瓷器中,珐琅彩瓷占3件,全年成交价超百万元的珐琅彩瓷多达7件。  8月20日下午,乾隆时期的一件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以8400万元的天价成交于中贸圣佳夏季拍卖会场,创造了年度中国瓷器的最高拍卖成交纪录。虽然此价格并不是历年珐琅彩瓷成交的最高价(排名第三),但却是内地拍卖市场十余年来成交价最高的中国瓷器,打破了珐琅彩瓷拍卖长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