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提问,妙回答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传授学生提问的方法,交给学生讲究提问的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答疑的能力。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 培养意识
  利用多媒体电脑向学生展示科技发展史尤其是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意识到重要的问题历来都是推动数学科学前进最重要的力量。“疑问是发现之母”,创新来源于“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发展的源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赫尔姆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布鲁巴克)。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善于提出问题并表现出非凡的“提问”才华的人,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乐观的。
  二、 创设情景
  要使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会观察、分析、揭示和概括。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民主地、和谐的、理智地参与教学过程,这正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最佳形式,因而也是发挥教学整体效益的可靠保证。
  三、 指导方法
  1、 课题质疑法。数学学习目标犹如指南针,为后面的学习指明方向,可从知识的产生、运用,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上去质疑。
  2、 因果质疑法。任何事物的原因与结果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可以从“结论”入手提出问题,也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质疑。
  3、 联想质疑法。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如特征、属性、关系等)相同或相似之处,产生联想,并由此入手提出问题:这些对象在其他方面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为什么?
  4、 方法质疑法。当学生做完数学题时,引导学生对解答方法进行质疑:“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解决哪些类型习题”等。
  5、 比较质疑法。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仅一字之差而又联系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并且很容易混淆。可引导学生边比较变质疑。
  6、 批判质疑法。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进行探究性质疑,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四、 讲究方式
  1、 学生自我设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学生会由此对同一种问题形成不同理解和看法,各人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在数学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独立地提出问题。
  2、 学生之间设问。学生在数学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他可以网络向其他学生询问。对于某些方面的 数学教学内容,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她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她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3、 师生之间设问。教师提问——发电子邮件。在数学实验室,教室可以通过教师机的监看功能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并通过它的控制功能不离开座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及时地发电子邮件给指定学生,向他个别提问,也可以发电子邮件给部分或全部的学生,向他们提出共同的问题。
  学生提问——发电子邮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会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除了可以通过网络向同学询问,也可以发电子邮件给教师请教。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且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对于教学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应所有的情况,而有效的教学必须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因素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者只是掌握了较多的不同的策略,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良好的教学方案。因此,在教学时要灵活运用“提出问题”策略,并匹配最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交互技术和网络的多维性来优化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推行创新课堂教学,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一定要变革传统的,固有的教学观念,打破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格局,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与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全程参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创新式教学 直接导入 我要学习 我会学习 我能学习  古代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要做到:关注多元反应,鼓励阅读见解;呼唤情感投入,引导阅读体验;拓展知识延伸,发展阅读个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用智慧去激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体验,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的原野中绽放个性的花蕾。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个性    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既得到了猎枪又得到了兔子;而
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创设一个让学生听、视、感、触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学生的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有部分教师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肤浅,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苦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成了 "花架子"、"走T台",这样的话学生除了热闹,就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甚至还适得其反,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一、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  1、顾此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在科学这门课程中原有的基础教育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需求。对广大的科学教师来说必须摆脱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去思考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把握总体方向,借鉴国内外在科学这门课程中成功的教育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特色。因此,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战终于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同时,在国际上,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逐渐开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也逐步形成。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逐步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就要求对苏美等国家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往。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在抗战形式的变化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开展对外
摘要:角色扮演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桥梁之一。通过角色扮演可消除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陌生感、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的兴趣与愿望。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更准确地评价历史。学生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与历史、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  关键词:角色扮演 兴趣合作体验成功    “历史角色扮演,就是以历史人物的特定身份出现,模拟历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做好国培管理工作,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培训机构的教师,应深入研究"国培计划"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努力探寻适应"国培计划"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本人有幸参加了 "国培计划"(2011)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培训者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收获甚丰。结合培训情况和工作实际,对国培班级管
【摘要】 诗歌阅读教学中,抓住诗眼,感受诗情美,抓住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抓住诗歌中的动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诗眼 意境 动词 阅读 欣赏      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因为现在遗留下来的中国古典文化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凝结而成的千古绝唱。在时间的考验中筛选出来的永垂不朽的佳篇。所以,现在我们教学中古诗文更是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过程不完善,专业精神的植入与专业课程理念贯彻的都不充分,致使社会工作专业在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面临着专业伦理守则与个人价值观念、专业关系与个人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认知冲突,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角度阐述具体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认知困境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价值观 自我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价值渊源——价值及价值取向指人们对
做为一名新课改指引下的新型班主任,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素质全面和谐提高。  一、关注并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修养,让健康的心理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石。  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