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更新,尤其是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核心思想道德价值理念,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但受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感较强,增加了班主任的教育管理难度,可以说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班主任的全新的考验,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应当及时的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与学生平等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水平。本文就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91-02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体系形成以及核心思想价值理念确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今后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中心也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转移到了学生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上面,这给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其德育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确立,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开展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成长的“大家长”,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互动最多的,因此,班主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班主任则是培养学生的中坚力量。班主任要利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榜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过滤掉不良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对小学生的生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会发现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敏感、自尊心和好胜心比较强、情绪波动比较大,一旦小学班主任不注重这些特征,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过于批评小学生忽视他们的优点之处,就可能导致小学生受到很大打击,形成叛逆言行,或者一蹶不振不积极响应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引导[1]。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多注重激励策略而少于批评和指责,从而极大化地保护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引导他们的言行规范化和德育高尚化,那么,这就为小学生的生理健康成长和学习不断成长进步奠定了德育教育基础。
三、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的激励策略
1.实施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
班主任为了在德育教育工作开设期间可以获得成效。可以开展以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这种激励策略会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非常大的振动,而且也会让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德育教育的习惯[2]。好孩子并不是批评出来的,是鼓励、夸出来的,采用何种鼓励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可以通过触发学生心灵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孩子始终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参与到学习中。
2.因材施教的进行德育激励。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生理上尚不成熟,所以每位学生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爱好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差异化激励。班主任对于有较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组织管理活动,使这部分学生能夠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班级作出贡献[3]。对于一些日常行为习惯较为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易实现的目标,例如要求这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发言,认真做笔记等。当学生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时,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让行为散漫的学生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与关爱,并通过小小善举来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差异性激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地将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3.以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为主,进行德育激励。
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个体。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应当以培养学生自立能力为主,开展德育教育,通过加强学生自律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实践深入的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责任心的引导下,严以律己。自律能力的形成较为缓慢,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制定周期性任务,可以实施小班主任活动,将班内成员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选出一名成员当作班主任,再选出两名成员当班干部,其余成员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扮演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意识,并提高自律能力[4]。班主任定期为学生布置思想品德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周期性汇报,通过有效的总结和激励,不断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
4.结合学生生活开展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强化学生更好生活的激励策略,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与人交际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和交往的素养。例如:小学班主任在期末学生综合评比活动中,对于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爱护校园花草和讲究卫生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且通报给来开家长会的家长。由此可见,采用这样的生活激励策略,有助于激励学生的言行,促使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自觉学习德育知识、遵守德育要求,以德育模范为学习榜样,礼貌待人、以理服人、以德化人、和谐与人相处,最终促使学生全面严格要求自己。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提高学生德育自律及触动学生心理的激励策略,从生活实际出发,来促进学生德育发展,进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47-48.
[2]丁丰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周刊,2018(21):169-170.
[3]朱连香.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课外语文,2017(12):193-194.
[4]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91-02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体系形成以及核心思想价值理念确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今后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中心也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转移到了学生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上面,这给小学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其德育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确立,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实施有效的激励策略开展德育教育的渗透。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成长的“大家长”,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互动最多的,因此,班主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班主任则是培养学生的中坚力量。班主任要利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榜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过滤掉不良信息,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对小学生的生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会发现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敏感、自尊心和好胜心比较强、情绪波动比较大,一旦小学班主任不注重这些特征,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过于批评小学生忽视他们的优点之处,就可能导致小学生受到很大打击,形成叛逆言行,或者一蹶不振不积极响应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引导[1]。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多注重激励策略而少于批评和指责,从而极大化地保护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引导他们的言行规范化和德育高尚化,那么,这就为小学生的生理健康成长和学习不断成长进步奠定了德育教育基础。
三、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的激励策略
1.实施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
班主任为了在德育教育工作开设期间可以获得成效。可以开展以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这种激励策略会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非常大的振动,而且也会让学生自觉养成遵守德育教育的习惯[2]。好孩子并不是批评出来的,是鼓励、夸出来的,采用何种鼓励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可以通过触发学生心灵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孩子始终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参与到学习中。
2.因材施教的进行德育激励。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生理上尚不成熟,所以每位学生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爱好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创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也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差异化激励。班主任对于有较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组织管理活动,使这部分学生能夠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班级作出贡献[3]。对于一些日常行为习惯较为差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易实现的目标,例如要求这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发言,认真做笔记等。当学生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时,班主任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让行为散漫的学生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与关爱,并通过小小善举来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差异性激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地将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全面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3.以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为主,进行德育激励。
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个体。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应当以培养学生自立能力为主,开展德育教育,通过加强学生自律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实践深入的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责任心的引导下,严以律己。自律能力的形成较为缓慢,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制定周期性任务,可以实施小班主任活动,将班内成员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选出一名成员当作班主任,再选出两名成员当班干部,其余成员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扮演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意识,并提高自律能力[4]。班主任定期为学生布置思想品德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周期性汇报,通过有效的总结和激励,不断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
4.结合学生生活开展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强化学生更好生活的激励策略,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与人交际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和交往的素养。例如:小学班主任在期末学生综合评比活动中,对于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爱护校园花草和讲究卫生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且通报给来开家长会的家长。由此可见,采用这样的生活激励策略,有助于激励学生的言行,促使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自觉学习德育知识、遵守德育要求,以德育模范为学习榜样,礼貌待人、以理服人、以德化人、和谐与人相处,最终促使学生全面严格要求自己。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提高学生德育自律及触动学生心理的激励策略,从生活实际出发,来促进学生德育发展,进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47-48.
[2]丁丰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周刊,2018(21):169-170.
[3]朱连香.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课外语文,2017(12):193-194.
[4]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