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寻找核心问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能明确学习目标,是备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这堂课以一个核心问题为线索来展开的话,那么备课的主要任务就十分明确了,即寻找到那个能贯穿整个课堂的问题就可以了。
那么如何寻找呢?
方法一:巧用教材。对于新教师,能提一个特别恰当的,又能深入浅出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借助教材中的小问题是一个很经济实用的方法。在每一个章节教材的最开头总是设置一个小问题,不要小瞧那些小字部分,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好的引领整堂课的核心问题。
举例说明:在植物激素一章节中,有一张植物歪向光远生长的图片,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植物总是向着光源方向生长。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整堂课引领学生一起探索背后的原因就可以了。这个小小的图片所展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像科学家探索真理一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于老师来讲,备课的过程也更能突出重点,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方法二:联系生活。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老师们常常不满足于用教材中现成的问题,而能联系身边的生活,用更吸引学生眼球的问题作为核心问题。
举例说明:每年学生都要打流感疫苗,那疫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作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原理讲解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带领同学们来了解免疫在人体内的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也挺想知道答案的,所以也会有耐心跟着老师走。
方法三:巧用习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几年的题目,大多数都是以一个具体问题或者一个真实的情境出现的,这些问题和情境完全可以作为我们上课时候用的核心问题,以补充有限的教材资源和自己经验的不足。
方法四:备课组的力量。《高效能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写道:“独立阶段做的比较优秀,可以成为生产标兵,先进个人。但要取得更大的成就,要依靠团队间的互赖,这个团队可以是夫妻,工作中的同事,企业中的团队等等。每个独立的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所谓的短板,而一个互信互赖的团队,可以让彼此取长补短,通过双赢来取得一个人无法企及的成就。”备课组就是这样的高效能团队,一个人的教学经验是有限的,而团队所有成员的教学经验加在一起就是爆发式的成长,备课中的头脑风暴,以及单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这都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这是人成长的最高阶段,也是寻找核心问题最好的方法。
二、提出核心问题问题:主角不是学生或老师,而是这堂课的核心问题
有人说课堂上的问题就是导入部分,我觉得课堂上的问题不仅仅是导入,而是贯穿整堂课的线索。在孩子们的脑中反复强化核心问题。怎么做?
方法一: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都要强化问题。探究过程被分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环节,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实施或者演示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时候,都要有意识地再重复一遍这堂课的核心问题。
举例说明:“为了回答某某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做出这样的假设”“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说是否能解释某某问题”“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真的对某某问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还可以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结论已经有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因为哪个问题而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吗?”在一节课中,我们的核心问题不是只出现在了课堂的前五分钟,而是随着探究过程一直贯穿在整堂课中,真正做到用核心问题引领整堂课的学习。
方法二:提升自己驾驭课堂能力。真实的课堂是一场战争。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形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对课堂的驾驭绝对是一种能力,但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中写道,拥有乐观心态的人能更好滴诠释和看待这件事,把不好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心态,上课的突发事件亦是如此。
举例说明:突然被一个不太注意听讲但又喜欢打岔的学生,问出一个不搭嘎的问题,我不把这个插曲当做一个挫折,因为往往在这种时候,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我会鼓励地问学生:谁能看出这个同学的思路哪里偏航了?因为我用乐观的一面看待这个问题,直接会决定我采取的行动。
三、重现核心问题:让核心问题或核心问题的变式练习成为评价内容
这堂课是否有效?需要课后的反馈和评价。而选用什么作为评价内容又至关重要。题目那么多,选哪些呢?
方法一:在我们学生的课后反馈中,我们要多甄选紧紧围绕课堂核心问题的习题。要强化和加强当天课堂内容的核心问题,能辨别出是和课上所说问题一样,并利用一样的原理来作答,选择这样的题目。这就是一次有效的作业。
方法二:换一种方法提出问题,看学生能不能辨别出这个问题。改变形式重现核心问题,用图表、表格等方式来表述问题,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得到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诸多能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之一。世界因为遇到了问题才会进步,我希望我的课堂也会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而变得生动。我希望能和学生一起来发现问题,用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用高效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一个好的问题来点亮我们的课堂吧!
推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平泉县郭杖子满族乡金杖子中心小学 何 云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此项建设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为此要以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用科学发展观理性地研究和分析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和把握小学生成长的规律,积极探索推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总体上是比较积极进步的,能够初步认识国情,具有爱国之情;赞同集体主义精神,肯定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突出个人利益应不损害集体利益为前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一部分小学生理想概念模糊,学习动力不足,表现为任性、傲慢、冷漠、自私;一些小学生不明荣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偏激,学习不努力,做事不认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及时行乐、金钱和权力地位至上的价值取向色彩较浓厚。 二、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竞争的社会中,因家庭、社会因素,对未来信心不足,感到渺茫;学校从升学率角度考虑,重智力教育,轻道德教育,教育手段教陈旧落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脱节,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物质上无限满足,导致心灵上极度空虚,引发行为上无法自控,将自己孤寂的的心灵摆在网络面前,整日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留守儿童较多,在隔代溺爱教育中,性格变得任性,听不进良言。
三、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教育模式和方法
我们现在学校教育体制相对落后,特别是现有的教育考核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在现有考核办法中,将升学率依然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指标,学校升学率高就可以获取较好的社会声誉。于是,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千方百计提高学校升学率;于是,应试教育、封闭教育大行其道。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教育,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不能一味地从道德上批评学校的这种短期行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从健全和完善学校教育考核体制、办法入手,增加德育教育的考核权重,并量化考核指标,要求学校把青少年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学校的德育教育规律,将其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学校就德育抓德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中小学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改革,整体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强化学科渗透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格、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必备的实践能力。
(二)让养成教育在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唱主角
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未成年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达到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一生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必须深入抓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自强、自立、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学校创建养成教育模式,使德育工作成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学校持续培养优生群体,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以社区为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是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有效途径。家庭、社区层面,小学生在良好品格的形成过程中,与家长彼此影响,共同成长。家庭的和谐稳定影响着社区的安定和谐,为形成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提供正能量。社会教育资源的社区化已经是一种趋势。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网络中,社区是一个关键点。社区是连接学校和家庭、构建“三结合”教育体系的重要平台。只有搭建好这个社区教育主平台,才能够保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的对接,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整体效应,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格局。首先社区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小学生在学校是集中的,但到社区就分散到了千百个家庭。因此,需要学校配合社区做好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集体教育的动员组织工作。学校提出寒暑假到社区报到等相关要求,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地对待社区教育活动,从而保证了社区教育的广泛性。扩大辅导员队伍,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均融入到未成年教育的行列。社区利用教育基地、示范园区、道德讲堂等拓展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活动室、广场、花园、甚至居民家中等活动阵地;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到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各类活动,通过活动场地的变化,调动小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建立由教师代表、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的“三结合”联系制度,成立社区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社区、学生家庭的沟通联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区互相协作的教育网络。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多倾听一些家长的意见,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良好互动。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要抓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协同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小学生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能明确学习目标,是备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这堂课以一个核心问题为线索来展开的话,那么备课的主要任务就十分明确了,即寻找到那个能贯穿整个课堂的问题就可以了。
那么如何寻找呢?
方法一:巧用教材。对于新教师,能提一个特别恰当的,又能深入浅出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借助教材中的小问题是一个很经济实用的方法。在每一个章节教材的最开头总是设置一个小问题,不要小瞧那些小字部分,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好的引领整堂课的核心问题。
举例说明:在植物激素一章节中,有一张植物歪向光远生长的图片,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植物总是向着光源方向生长。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整堂课引领学生一起探索背后的原因就可以了。这个小小的图片所展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像科学家探索真理一样,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于老师来讲,备课的过程也更能突出重点,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方法二:联系生活。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老师们常常不满足于用教材中现成的问题,而能联系身边的生活,用更吸引学生眼球的问题作为核心问题。
举例说明:每年学生都要打流感疫苗,那疫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作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原理讲解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带领同学们来了解免疫在人体内的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也挺想知道答案的,所以也会有耐心跟着老师走。
方法三:巧用习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几年的题目,大多数都是以一个具体问题或者一个真实的情境出现的,这些问题和情境完全可以作为我们上课时候用的核心问题,以补充有限的教材资源和自己经验的不足。
方法四:备课组的力量。《高效能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写道:“独立阶段做的比较优秀,可以成为生产标兵,先进个人。但要取得更大的成就,要依靠团队间的互赖,这个团队可以是夫妻,工作中的同事,企业中的团队等等。每个独立的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所谓的短板,而一个互信互赖的团队,可以让彼此取长补短,通过双赢来取得一个人无法企及的成就。”备课组就是这样的高效能团队,一个人的教学经验是有限的,而团队所有成员的教学经验加在一起就是爆发式的成长,备课中的头脑风暴,以及单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这都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这是人成长的最高阶段,也是寻找核心问题最好的方法。
二、提出核心问题问题:主角不是学生或老师,而是这堂课的核心问题
有人说课堂上的问题就是导入部分,我觉得课堂上的问题不仅仅是导入,而是贯穿整堂课的线索。在孩子们的脑中反复强化核心问题。怎么做?
方法一: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都要强化问题。探究过程被分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环节,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实施或者演示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时候,都要有意识地再重复一遍这堂课的核心问题。
举例说明:“为了回答某某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做出这样的假设”“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说是否能解释某某问题”“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真的对某某问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个解释还可以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结论已经有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因为哪个问题而一步一步得出结论的吗?”在一节课中,我们的核心问题不是只出现在了课堂的前五分钟,而是随着探究过程一直贯穿在整堂课中,真正做到用核心问题引领整堂课的学习。
方法二:提升自己驾驭课堂能力。真实的课堂是一场战争。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形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一次挑战。对课堂的驾驭绝对是一种能力,但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中写道,拥有乐观心态的人能更好滴诠释和看待这件事,把不好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心态,上课的突发事件亦是如此。
举例说明:突然被一个不太注意听讲但又喜欢打岔的学生,问出一个不搭嘎的问题,我不把这个插曲当做一个挫折,因为往往在这种时候,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我会鼓励地问学生:谁能看出这个同学的思路哪里偏航了?因为我用乐观的一面看待这个问题,直接会决定我采取的行动。
三、重现核心问题:让核心问题或核心问题的变式练习成为评价内容
这堂课是否有效?需要课后的反馈和评价。而选用什么作为评价内容又至关重要。题目那么多,选哪些呢?
方法一:在我们学生的课后反馈中,我们要多甄选紧紧围绕课堂核心问题的习题。要强化和加强当天课堂内容的核心问题,能辨别出是和课上所说问题一样,并利用一样的原理来作答,选择这样的题目。这就是一次有效的作业。
方法二:换一种方法提出问题,看学生能不能辨别出这个问题。改变形式重现核心问题,用图表、表格等方式来表述问题,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能力得到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是诸多能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之一。世界因为遇到了问题才会进步,我希望我的课堂也会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而变得生动。我希望能和学生一起来发现问题,用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用高效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一个好的问题来点亮我们的课堂吧!
推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河北省平泉县郭杖子满族乡金杖子中心小学 何 云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此项建设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为此要以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用科学发展观理性地研究和分析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和把握小学生成长的规律,积极探索推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总体上是比较积极进步的,能够初步认识国情,具有爱国之情;赞同集体主义精神,肯定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突出个人利益应不损害集体利益为前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一部分小学生理想概念模糊,学习动力不足,表现为任性、傲慢、冷漠、自私;一些小学生不明荣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偏激,学习不努力,做事不认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及时行乐、金钱和权力地位至上的价值取向色彩较浓厚。 二、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竞争的社会中,因家庭、社会因素,对未来信心不足,感到渺茫;学校从升学率角度考虑,重智力教育,轻道德教育,教育手段教陈旧落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对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脱节,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物质上无限满足,导致心灵上极度空虚,引发行为上无法自控,将自己孤寂的的心灵摆在网络面前,整日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留守儿童较多,在隔代溺爱教育中,性格变得任性,听不进良言。
三、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教育模式和方法
我们现在学校教育体制相对落后,特别是现有的教育考核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在现有考核办法中,将升学率依然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指标,学校升学率高就可以获取较好的社会声誉。于是,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千方百计提高学校升学率;于是,应试教育、封闭教育大行其道。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教育,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不能一味地从道德上批评学校的这种短期行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从健全和完善学校教育考核体制、办法入手,增加德育教育的考核权重,并量化考核指标,要求学校把青少年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学校的德育教育规律,将其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学校就德育抓德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中小学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改革,整体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强化学科渗透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格、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必备的实践能力。
(二)让养成教育在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唱主角
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未成年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出发点,达到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一生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必须深入抓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自强、自立、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学校创建养成教育模式,使德育工作成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学校持续培养优生群体,构建更加全面的评价体系。
(三)以社区为平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是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有效途径。家庭、社区层面,小学生在良好品格的形成过程中,与家长彼此影响,共同成长。家庭的和谐稳定影响着社区的安定和谐,为形成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提供正能量。社会教育资源的社区化已经是一种趋势。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网络中,社区是一个关键点。社区是连接学校和家庭、构建“三结合”教育体系的重要平台。只有搭建好这个社区教育主平台,才能够保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的对接,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整体效应,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格局。首先社区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小学生在学校是集中的,但到社区就分散到了千百个家庭。因此,需要学校配合社区做好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集体教育的动员组织工作。学校提出寒暑假到社区报到等相关要求,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地对待社区教育活动,从而保证了社区教育的广泛性。扩大辅导员队伍,模范人物、先进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均融入到未成年教育的行列。社区利用教育基地、示范园区、道德讲堂等拓展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活动室、广场、花园、甚至居民家中等活动阵地;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到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各类活动,通过活动场地的变化,调动小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建立由教师代表、家长和社区代表参加的“三结合”联系制度,成立社区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社区、学生家庭的沟通联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区互相协作的教育网络。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多倾听一些家长的意见,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良好互动。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要抓好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协同努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小学生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