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缛华贵的乾隆瓷器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zjh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时期的瓷器与康熙、雍正齐名,合称“清三代”,是青花瓷、五彩、粉彩、青花釉里红等瓷器佳品出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我国传统制瓷业由盛转衰的时期。乾隆在位六十年,御窑制瓷工艺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提到“至乾隆则华繁及矣,精巧之至,几乎鬼斧神工……为有清极盛时代”。
  乾隆对瓷器的痴爱众所周知,为追求工艺的极致,他会亲自审定御用瓷器的造型、釉色、纹饰等,参与瓷器制作的方方面面,因而不仅在仿烧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的工艺上获得斐然成就,在造型和釉色方面,更为力求繁缛华贵而不惜成本。特别是彩瓷,乾隆要求当时的景德镇御窑厂将几乎所有可以用来和瓷器相结合的工艺都尝试一遍,还将完全不同的工艺用在同一个器皿上,从而成就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本文选取馆藏清乾隆时期的部分瓷器精品以供赏鉴。
  乾隆款窑变釉双耳瓷瓶(图1)。此瓶通高22.2、口径4.6、底径6.5厘米。唇口,长束颈,矮收腹,圈足外撇。通体施窑变铜红釉,内壁呈月白色,外壁呈蓝紫细丝纹,颈部两侧饰对称双兽耳,腹部绘弦纹一周,底部施黄褐色釉,中心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周围缀以斑块。此瓶造型古雅,釉色水润淋漓,红色底釉上,蓝、紫、月白各色相互交融,流淌中勾勒出挺拔饱满的器形,整体稳重大方。窑变釉为雍正官窑器的一创新品种,是器物在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出现偶然变化,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是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窑变釉被朝廷视为祥瑞之物,据清代唐英《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记载:“奴才在厂制造霁红瓷器,得窑变圆器数件……虽非霁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年来未曾经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
  乾隆款茶叶末釉瓷瓶(图2)。高18.8、口径3.9、底径7厘米。唇口,长束颈,丰肩,圆鼓腹,圈足外撇。通体施茶叶末釉。釉面莹润光滑,釉色偏绿,并有点状黄色茶末,底部中间篆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方款。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清代景德镇的成功仿烧使茶叶末釉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从传世实物看,清代的茶叶末釉瓷器以雍正和乾隆时期为多见,雍正茶叶末釉偏黄的居多,乾隆茶叶末釉则偏绿的居多。
  乾隆款炉钧釉瓷灯笼尊(图3)。通高23.3、口径7.8、底径8.4厘米。口沿微侈,短束颈,溜肩,直腹,下腹微收,矮圈足。腹部两侧饰对称双耳。瓷尊通体施炉钧釉,釉面呈深浅两种蓝色的垂流状纹,圈足露胎,底部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方款。此尊釉质地凝厚,釉面自然垂淌,相互熔融,形成彩斑或条纹,布满器身。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其名。有“素炉钧釉”与“浑炉钧釉”两种。素炉均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在素坯上底喷翡翠(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面喷广翠(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浑炉钧釉面呈红绿相间的麻点纹(红釉以胶体金着色),800℃左右烧制而成。从目前传世的炉钧釉瓶、尊等器来看,青蓝色者居多,红点者较少见。因工艺难度大,且传世量极少,故而艺术价值极高。
  乾隆款五彩山水纹琮式瓶(图4)。此组通高27.6、口径7.3、底径9.4厘米。唇口,短颈,折肩,方形直腹,圈足。颈肩部和圈足处绘青花缠枝纹,腹部四面绘五彩人物山水图,群山之中坐落几处庭院,偶有几人或在树下闲谈或在院前练功。瓷瓶正面上方用草书题诗一首《怀古》:“潮平两岸阔,江中几舟还,万籁风有趣,茅舍有名贤”,附朱文印“止上”。瓷瓶底部施青釉,中间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红彩篆书方款。此瓶造型奇特美观,色彩淡雅柔和,画意清新飘逸。
  进入乾隆盛世后,粉彩逐渐取代五彩成为主流,其装饰技法有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品种除白釉地粉彩与色地粉彩外,还有加釉下青花,或是琢器上下部分为色地、腹部为白地或色地开光,绘出粉彩纹饰。乾隆时期的官窑粉彩既不同于康熙粉彩的清幽,又与雍正粉彩的淡雅有别,它的纹饰繁密、造型新奇,既有仿古也有创新,可谓华缛至极。
  乾隆款黄釉粉彩开光花鸟纹瓶(图5)。此组瓷瓶高31、口徑10.1、底径10.5厘米。撇口,短束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黄釉为地,瓶身采用轧道工艺,外口沿下饰如意纹,颈部以缠枝莲花纹装饰,回形纹、花卉纹一圈辅以相称。腹部开光内一面绘锦鸡牡丹梅花纹,另一面饰粉彩竹雀菊花纹。画面布局繁密,两只锦鸡、竹雀栖于山石之上,形态栩栩如生。背衬盛开的牡丹、菊花,挺拔的竹子,再配上远处的山地,虚实结合,画面更富层次感。腹部开光外以粉彩缠枝花卉纹、如意纹点缀。圈足处为一圈青色回形纹。底部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无圈无栏。此组瓷瓶造型别致,整体纹饰图案相对,构图疏朗秀雅,工艺繁杂精细之极,尽显乾隆粉彩瓷器富丽优雅之魅力。
  乾隆款粉彩云龙纹瓷杯(图6)。此组瓷杯高5.8、口径5.9厘米,形状为直口,深腹,小圈足。杯口及圈足分别饰一周青花云雷纹,杯口内为一周红彩雷纹,杯身饰白地粉彩云龙纹,九条龙穿梭于彩云之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杯底有仿“乾隆御制”四字青花楷书方款。此杯胎壁轻薄、透光可视,属半脱胎器。具有胎薄、体轻、质松、音哑、釉有细小开片等特点,其制作工艺可谓极其精湛。
  相比于粉彩,乾隆朝的青花瓷显得更加工整,无论是从器形上还是从绘制的手法上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青花瓷在前朝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乾隆朝时期,能将这种色调相对简单的瓷器做出皇家气派,在历史上还是绝无仅有。
  乾隆款青花莲托八宝开光“万寿无疆”纹瓷碗(图7)。高9.5、口径18.2、底径7.8厘米,撇口,弧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碗内底绘青花双圈,中心绘八宝托团寿纹,碗外壁口沿处绘卷云纹一周,腹部饰西番莲托八吉祥开光“万寿无疆”纹,胫部为变体莲瓣纹。碗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青花妍丽明快,胎釉洁润细腻,绘画工致规整。由“万寿无疆”可知,当为宫廷御用之物,极为难得。“八宝纹”有“八吉祥”“吉祥八宝”“藏八仙”等多种名称,是传统吉祥纹饰。八宝纹藏语译音“扎西达杰”,其中“扎西”是吉祥的意思,“达杰”为八标志、八符号之意,原是流传于藏传佛教地区的八种宝物图案,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肠结八种宝物构成,其简称分别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纹自元代始流传入内地,并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瓷器装饰中的重要图案之一。   乾隆时期的瓷器胎体厚薄适度,器形规整,胎质细腻洁净,早期保持了前朝的细润特点,晚期则稍逊一些。釉色如雍正瓷,白釉及白釉地彩瓷釉色多较细白,带有玉质感。青花瓷与雍正时期有所不同,以青白色居多,釉面光润,偶有波浪釉出现,早期比晚期更细润。本朝彩瓷中还出现大量颜色釉地器物,有高温釉,也有低温釉。
  乾隆款黄釉绿彩云龙纹花口瓷盘(图8)。通高3、腹径10.8、口径13.2、底径7.9厘米。盘口呈花形,撇口,弧腹,圈足。通体以黄地绿彩装饰,口沿及盘内底两圈弦纹以黑彩勾边,盘心绘正面腾龙戏珠纹,内壁绘双龙赶珠纹,花草纹辅以装饰。盘外壁绘8朵绿彩花卉纹。圈足处饰黑彩弦纹一周,盘底施白釉,中间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6字篆书款。此瓷盘器形小巧,纹飾布局构思巧妙,可谓官窑精品。
  乾隆款枣红釉五彩开光碗(图9)。通高7.6、腹径17.4、口径17.8、底径6.9厘米。此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为枣红釉,四个圆形开光内绘有不同的山水图。开光外饰描金折枝花卉纹。圈足外施红釉,内施白釉。底部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豆青釉是青釉派生釉色之一,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明以前微近黄色,至清代纯近绿色。清代豆青釉淡雅柔和,色浅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绿中泛黄,釉面凝厚。清代烧造豆青釉的同时,还在釉上施以各种色彩入窑二次烧造,淡雅的釉色衬托下的色彩,更加艳丽妩媚。清代中期以后,还有的在素胎上勾勒出纹饰轮廓线,施以豆青釉,然后入窑烧造成凸起的纹饰。豆青釉透明度不及白釉,故豆青釉青花的效果也不及豆青釉釉上彩。
  乾隆款豆青釉瓷笔洗(图10)。高5、口径16.7、底径12.3厘米。敞口,浅腹,矮圈足。通体施豆青釉。内壁无纹饰,外壁口沿和下腹绘两圈弦纹,并以圆点装饰,圈足饰四组祥云纹,底部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无圈无栏。此器古朴规整,釉色凝厚光润,其装饰简洁而典雅,被视为乾隆时期的佳作。
  乾隆款豆青釉青花五福捧寿纹盘(图11)。通高5.5、口径29、底径14.6厘米。此盘葵口,折沿,浅腹,圈足。通体施豆青釉。盘内板沿处青花绘8只蝙蝠,盘心青花绘五福捧寿纹。圈足呈黑褐色胎体,底部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篆书款。五福捧寿是我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吉祥纹饰,始创于清康熙景德镇窑,以后历朝均有烧制,蝙蝠之蝠与福字同音,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常用5只蝙蝠象征5种福气,“五福”据《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这类图案多以5只蝙蝠围着寿桃或寿字,寓意“多福多寿”,习称“五福捧寿”。
其他文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陶瓷历史悠久深远。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先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寄托到陶瓷上,创作出美轮美奂的陶瓷瑰宝,赋予了陶瓷新的生命。这些陶瓷瑰宝留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与艺术特征,闪耀着先人智慧的光芒。   “有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在浩瀚的中国陶瓷海洋中,明清时期瓷器上的吉祥纹饰与造型是最为繁复和精美的。本期“东方焦点”栏目,我们编选了两篇专门研究清代瓷
期刊
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出现刻有“ ”的器物,从该器物表面特征以及文字细节分析来看,属于当时占卜风水的器物,是祭祀地神的实用器,不是一次性占卜用具。此件器物为带“ ”铭文的玉(石)质祭祀物品,从该器物造型来看,呈现长龟壳状,上有莲花瓣,正中间是莲蓬状。底部中间有四方凿孔,凿孔上面字为“ ”,下面为“ ”(图1、图2)。现就该器物表面特征及文字特征分析如下:  ● 龟壳造型分析  该器物整体
期刊
摘要:蒙古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经过漫长的历史流传至今。蒙古族艺术类别多样,如我们熟悉的舞蹈艺术“安代”、说唱艺术“好来宝”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经久不衰。蒙古族不但能歌善舞,也同样喜爱有故事情节的表演形式。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乌兰召一带的蒙古族民俗仪式剧“呼图格沁”可谓是蒙古族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蒙古族;戏剧;呼图格沁  “呼图格沁”是蒙古语,有“祝福、求子”的意思
期刊
项目基金:安徽省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zdxsjg377)阶段性研究成果;皖西学院2018人文社科重点项目(WXSK201818)阶段性研究成果;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S201910376122)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皖西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营销平台构建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网络流行文化盛行,部分优秀传统文化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许多偏远地区的非物质文化
期刊
摘要:当代博物馆对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工作越来越重视,更多的文创产品流入市场,同时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也愈加严重。当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倾向于个性化的文创产品,对于创意的要求也更加严苛。本文从逆向思维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意义进行探究,进而提出了一些关于逆向思维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产品設计;逆向思维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欧美兴起新博物馆学运动,该运动
期刊
摘要: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结构,也是当地历史发展的建设,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博物馆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积极地转变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就新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应用意义作出探究,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期刊
读中国收藏家协会编著的《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十分欣喜(图1)。大系煌煌巨作,共12卷,收录藏品3120件(组/套)。所涵盖品种之多,囊括迄今所知陶瓷器全部品种;范围之广,自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全国各地域的藏品。收录藏品部分传承有序,更有精美和完整程度不逊色于国有博物馆收藏的,具有极高的资料性和学术性。在笔者有限的视野内,还没有一部通贯上下揽括全国,又兼具学术权威性的民间陶瓷资
期刊
2020年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网络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媒体时代,各地博物馆在见证过新媒体平台带来的巨大流量和热度之后,打造网络自媒体在宣传工作中的优势,已经成为他们所必须
期刊
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审美意识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对外通商口岸得到表现。伴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江浙的官僚、士绅集聚上海,形成对近现代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海上画派”,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晚清的人物画、花鸟画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大胆革新,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突破和发展,画作多反映现实生活风俗与符合市民欣赏趣味。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传统绘画面临着何去何从
期刊
2019年对于龙泉青瓷发展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重要年份。这一年的下半年(7月15至10月20日),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敬胜斋举行。此次展览是龙泉青瓷研究的一次多元文化大展,展品数量与收藏单位为历年来最多,共展出来自国内外43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珍藏的830件古代龙泉窑青瓷代表性精品。在这次展览中,一件来自日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