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残雪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先锋派”小说家,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呵护者,纯文学的守夜人,被誉为东方的卡夫卡。她作品里的自我,是哲学与心理学自我的文学呈现,并且在对自我的孤独、失落、失望与虚无的呈现中,表现了对自我的绝望内涵。本文就残雪小说中隐含的生死观作了阐述。
关键词: 残雪小说 艺术赏析 “生在死中独行”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南华经》中说:“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生死有待邪?皆有一体。”这种“生死一体”的图景在残雪小说里也有所呈现。如《黄泥街》中的当地人、《苍老的浮云》中的更善无和虚汝华、《瓦缝里的雨滴》中的易子华、《小镇逸事》中的阿狗、《突围表演》中的Q男士等人,他们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其存在方式是一种现实意义上的“活”,或者说是以表层的、现实的形式表演着肉体的尴尬处境。下面着重阐述残雪的“生在死中独行”的观点。
所谓“生在死中独行”,即个体的生存是孤独无依的存在,他的生存之途也就是他的死亡之旅,它是对人类意图的嘲弄。
《苍老的浮云》就深刻呈现了现代人在被自由放逐后惊恐不安的死亡的生存图景。
从虚汝华的生存处境来看,她陷入了一种到处充满敌意的恐怖图景。外在的关系中,邻居慕兰在后面的墙上挂了一面大镜子,从镜子里可以对她的生活全方位监视;丈夫老况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婆婆的唆使下,搬去跟母亲住在一块,只是不时地送些蚕豆过来,还显示出他们那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对丈夫老况来说,楮树下小屋里的夫妻生活是一个恐怖的梦,“有时他也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楮树下小屋里的生活,那就如一个朦朦胧胧的梦境,那种挣不脱的恐怖,现在体验起来仍然使他脸色发青,汗如雨下”(残雪《通往心灵之路》,第45页)。这种恐怖生活体验使他仇恨妻子,产生了想用老鼠药毒死妻子的想法(残雪《通往心灵之路》,第75页)。婆婆对她不断地骚扰、谩骂和攻击,不但对她痛恨之极,而且认为虚汝华这种人在她眼里“并不存在”,“终将自行消失”。她的母亲则因为她没能继承父业(成为工程师),对“卖糖果的营业员”的她恨之入骨,并发誓要她永远不得安宁。这种仇恨意识,导致她的母亲时刻来监视或窥视女儿的生活,并不时在她的门上贴张字条什么的,对她进行诅咒和灵魂清洗工作,警告她“好逸恶劣,痴心妄想,必导致意志的衰退,成为社会上的垃圾”,不断发出“如果一意孤行,夜里必有眼镜蛇前来复仇的‘最后通牒’”。面对这种恐怖的生活,虚汝华有了寻找生活慰藉的需求。更善无在一段时期成了她灵魂的栖息之地,然而这种因恐惧而萌生的非理性的依存关系并不可靠,最终“他们恐惧地相互搂紧了,然后又嫌恶地分开来”(第61页)。至此,外在的关系对虚汝华来说,除了敌对便是虚无,她只有无可奈何地放弃对外在生活的“热烘烘的想象”,骗着丈夫老况把所有的门窗订了铁条,将自己“封闭在小屋里,与世隔绝起来”。然而封闭的生活同样使她不得安宁,驱不尽的老鼠,杀不完的蚊虫,让屋里充满了一种“隐秘的邪恶”,使虚汝华的内心开始变异。“太阳升起,我的心就在胸膛里‘怦怦’直跳,我要把窗帘遮得严严的,他们说我是一只老鼠,这话不错,我的确喜欢在阴暗的地方咬啮家具,我的牙齿也曾由此磨得十分尖利”(第73页)。这种尘封的生活,不但让她的心理变异,而且让她的小屋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她把自己封闭在房子里已经有三年零四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粉虫吃掉了一整把藤椅,只剩一堆筋络留在墙角,没有喷杀虫剂,蟋蟀却全部冻死了,满地僵硬的尸体……变成了一堆烂布……她的腿子全面发现了竹子的裂响”(第84页)。“现在死亡从她的伤腿那里开始了,她等着,看见它不断地向她的上半身蔓延过来”(第78页)。“当南风将血(已死的母亲意象)的腥味送到小屋里来的时候,她看到了死亡的临近”(第86页)。死亡的临近,说明了虚汝华逃避生活妄图进入生存的审美状态和企图维持自己身心整体性努力的失败。
更善无也是如此,他是一位大学毕业生,渴望被家庭尊重,社会接纳,上司重视,邻居喜欢,但这种以他人认同为自我价值参照的意识,却让他体味到绝望的无奈和刻骨铭心的屈辱。作为丈夫他与妻子形同陌路,女儿凤君在更善无看来与妻子和岳母是一路人。他既体现不出作为父亲的慈爱,又享受不到女儿贴人的温馨,所以在家庭当中,丈夫与父亲身份的意义是模糊的、失败的。当虚汝华跟自己在心灵感应上逐渐接近后,更善无确实在一段时间里人性情感都寄寓在这个喜欢“蚕豆疗法”和喜欢吃酸黄瓜、肚子干干瘪瘪,每天都要跟毯子和噩梦搏斗,很艰难、很柔弱的隔壁女人身上。但在两件事情上的错位,使更善无作为情人的意义丧失了,一是虚汝华并没有给他讲“夹竹桃”的故事;二是在虚汝华噩梦不断时,更善无却声称“我这一向没做什么梦”(第39页)。本来故事和梦是两颗孤独无依的灵魂联系的纽带,而现在这根维系两人心灵的纽带断了,两人的亲密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靠。为此,虚汝华不无忧伤地告诉更善无:“我老是想不起你来。在我看来,你是一个影子一类的东西,你的确什么也不是。其实我也这样……我已经干涸了。”(第38页)“干涸”暗示着更善无企图寻找情感家园努力的彻底失败。
更善无的焦虑不但表现在作为一个丈夫的名不副实,更表现在作为邻居的被抽空。以麻老五为代表的街坊对更善无生活和行动自由的攻击与骚扰,则是一种“恶”的侵犯了。麻老五这种“恶”的攻击以三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当众侮辱他。比如“今天他当众死死揪住他的手臂,将一只臭虫塞进到他手里,然后跳开去,向周围观看的人宣布:要将他的私人秘密公布于众,他吓破了胆,抱头鼠窜”。更有甚者,“昨天他(麻老五)当街死死揪住他,将臭烘烘的脸凑到他面前亲了几下,然后跳开去,哈哈大笑。他又一次向周围观看的人说:要将他的私人秘密公布于众,当时他面如土色,吓掉了魂”(第73页)。二是从内心鄙视他。如“这老头极瞧不起他,每次看见他夹着公文包,猥猥琐琐地从街上走过,他就从鼻子里哼一声,说‘低能’”(第33页)。三是不断骚扰他的正常生活。比如“邻居(麻老五)假装来跟我借杀虫药剂,当我的面把驱蚊药水抢走了”(第39页)。如果说更善无的人格在正常的伦理家庭关系和非正常的情人关系那里的失败给他带来的更多是孤独,那么麻老五从身心方面的不断攻击和骚扰不只说明更善无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失败,更是作为一种威胁造成了他的恐惧和不安。他发誓要改变这种屈辱的状况,于是鼓起勇气朝所长家里走去,试图与所长(上司)进行某种友好的沟通,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但结果所长对他心存芥蒂,麻老五的恐吓变本加厉,自己的心似乎在逐渐衰竭,所有努力想证明自己价值的行为都宣告失败,所有现实的通道都被堵死,最后只能在那“臆想中的通道”里奔跑,而这个臆想的通道不通向生命只通向死亡。 无论是虚汝华,还是更善无,都渴望在生的恐惧中抓住生命之绳,而且,都曾在对爱情的梦想中产生过生命的激情。这个梦就表现了人类内心灵魂的痛苦和被欲望压抑的无奈,这符合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人是处在孤独的环境下的,这种不被人认可的现象就是自身在承受着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又在梦境里得到展示。总之,对于虚汝华和更善无来说,生命只是走向死亡的一次孤独的旅行。
《山上的小屋》同样是一位孤独灵魂的自我呈现。“在我家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小屋”;在小屋里,“听见那个被反锁在小屋里的人暴怒地撞着木板门,声音一直持续到天亮”;除了“我”,家中的父亲、母亲、妹妹都看不到这座小屋。在这里,“小屋”是自我意识的寄寓体,它置身在一座荒山之上,实际上是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的自我的灵魂(小屋里的人)的表现。“我”期盼得到父母和妹妹的安慰,可父母、妹妹却漠视那小屋的存在,更不要说去倾听孤独灵魂的哀鸣。“我”与父母和妹妹之间,构成了相互怀疑与攻击的矛盾两极,使得生活像一个石磨,那“巨大的阴森怪物,日夜不停地磨,企图碾碎一切”,隐约地呈现了人类生存境遇中充满仇恨的心理现实与历史。因此,“我”眼巴巴地“看见镜子里的那个人,鞋子上沾满了湿泥巴,眼圈周围浮着两大团紫晕”。“鞋子沾满泥巴”、“眼圈两团紫晕”这是镜像自我的自画像,画面描绘出了自我的疲惫、孤独的绝望景象。自我期盼着和家人达到某种心灵上的沟通,但每次都以绝望的形式宣告失败,于是,“我”只有转向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而灵魂却被关在那“山上的小屋”里,孤苦、寂寞,在悲凉中狂暴呐喊,却得不到回应,只好苦苦呻吟。“我”不惜深入那被北风抽打的小屋中去寻找那孤寂的自我灵魂,去领悟自我灵魂的存在状态,但这一切都是虚无,最终使得那山上“没有葡萄,也没有小屋”。至此社会的自我变成了自我的孤独,独立的自我变成了自我的丧失。
从残雪的小说看来,人因为自由的可能性,遭遇到生存的恐惧和绝望,在恐惧和绝望中人要么自觉走向死的自由,要么诉之于各种行动,但行动最多只能到达量的极限,最终只能到海德格尔存在哲学所揭示的那样,走向“向死的存在”之路。
参考文献:
[1]残雪.通往心灵之路.民族出版社,2000,2.(本注以下相同引文出处,只标页码).
[2]罗璠.残雪与卡夫卡小说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关键词: 残雪小说 艺术赏析 “生在死中独行”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南华经》中说:“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生死有待邪?皆有一体。”这种“生死一体”的图景在残雪小说里也有所呈现。如《黄泥街》中的当地人、《苍老的浮云》中的更善无和虚汝华、《瓦缝里的雨滴》中的易子华、《小镇逸事》中的阿狗、《突围表演》中的Q男士等人,他们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其存在方式是一种现实意义上的“活”,或者说是以表层的、现实的形式表演着肉体的尴尬处境。下面着重阐述残雪的“生在死中独行”的观点。
所谓“生在死中独行”,即个体的生存是孤独无依的存在,他的生存之途也就是他的死亡之旅,它是对人类意图的嘲弄。
《苍老的浮云》就深刻呈现了现代人在被自由放逐后惊恐不安的死亡的生存图景。
从虚汝华的生存处境来看,她陷入了一种到处充满敌意的恐怖图景。外在的关系中,邻居慕兰在后面的墙上挂了一面大镜子,从镜子里可以对她的生活全方位监视;丈夫老况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婆婆的唆使下,搬去跟母亲住在一块,只是不时地送些蚕豆过来,还显示出他们那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对丈夫老况来说,楮树下小屋里的夫妻生活是一个恐怖的梦,“有时他也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楮树下小屋里的生活,那就如一个朦朦胧胧的梦境,那种挣不脱的恐怖,现在体验起来仍然使他脸色发青,汗如雨下”(残雪《通往心灵之路》,第45页)。这种恐怖生活体验使他仇恨妻子,产生了想用老鼠药毒死妻子的想法(残雪《通往心灵之路》,第75页)。婆婆对她不断地骚扰、谩骂和攻击,不但对她痛恨之极,而且认为虚汝华这种人在她眼里“并不存在”,“终将自行消失”。她的母亲则因为她没能继承父业(成为工程师),对“卖糖果的营业员”的她恨之入骨,并发誓要她永远不得安宁。这种仇恨意识,导致她的母亲时刻来监视或窥视女儿的生活,并不时在她的门上贴张字条什么的,对她进行诅咒和灵魂清洗工作,警告她“好逸恶劣,痴心妄想,必导致意志的衰退,成为社会上的垃圾”,不断发出“如果一意孤行,夜里必有眼镜蛇前来复仇的‘最后通牒’”。面对这种恐怖的生活,虚汝华有了寻找生活慰藉的需求。更善无在一段时期成了她灵魂的栖息之地,然而这种因恐惧而萌生的非理性的依存关系并不可靠,最终“他们恐惧地相互搂紧了,然后又嫌恶地分开来”(第61页)。至此,外在的关系对虚汝华来说,除了敌对便是虚无,她只有无可奈何地放弃对外在生活的“热烘烘的想象”,骗着丈夫老况把所有的门窗订了铁条,将自己“封闭在小屋里,与世隔绝起来”。然而封闭的生活同样使她不得安宁,驱不尽的老鼠,杀不完的蚊虫,让屋里充满了一种“隐秘的邪恶”,使虚汝华的内心开始变异。“太阳升起,我的心就在胸膛里‘怦怦’直跳,我要把窗帘遮得严严的,他们说我是一只老鼠,这话不错,我的确喜欢在阴暗的地方咬啮家具,我的牙齿也曾由此磨得十分尖利”(第73页)。这种尘封的生活,不但让她的心理变异,而且让她的小屋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她把自己封闭在房子里已经有三年零四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粉虫吃掉了一整把藤椅,只剩一堆筋络留在墙角,没有喷杀虫剂,蟋蟀却全部冻死了,满地僵硬的尸体……变成了一堆烂布……她的腿子全面发现了竹子的裂响”(第84页)。“现在死亡从她的伤腿那里开始了,她等着,看见它不断地向她的上半身蔓延过来”(第78页)。“当南风将血(已死的母亲意象)的腥味送到小屋里来的时候,她看到了死亡的临近”(第86页)。死亡的临近,说明了虚汝华逃避生活妄图进入生存的审美状态和企图维持自己身心整体性努力的失败。
更善无也是如此,他是一位大学毕业生,渴望被家庭尊重,社会接纳,上司重视,邻居喜欢,但这种以他人认同为自我价值参照的意识,却让他体味到绝望的无奈和刻骨铭心的屈辱。作为丈夫他与妻子形同陌路,女儿凤君在更善无看来与妻子和岳母是一路人。他既体现不出作为父亲的慈爱,又享受不到女儿贴人的温馨,所以在家庭当中,丈夫与父亲身份的意义是模糊的、失败的。当虚汝华跟自己在心灵感应上逐渐接近后,更善无确实在一段时间里人性情感都寄寓在这个喜欢“蚕豆疗法”和喜欢吃酸黄瓜、肚子干干瘪瘪,每天都要跟毯子和噩梦搏斗,很艰难、很柔弱的隔壁女人身上。但在两件事情上的错位,使更善无作为情人的意义丧失了,一是虚汝华并没有给他讲“夹竹桃”的故事;二是在虚汝华噩梦不断时,更善无却声称“我这一向没做什么梦”(第39页)。本来故事和梦是两颗孤独无依的灵魂联系的纽带,而现在这根维系两人心灵的纽带断了,两人的亲密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靠。为此,虚汝华不无忧伤地告诉更善无:“我老是想不起你来。在我看来,你是一个影子一类的东西,你的确什么也不是。其实我也这样……我已经干涸了。”(第38页)“干涸”暗示着更善无企图寻找情感家园努力的彻底失败。
更善无的焦虑不但表现在作为一个丈夫的名不副实,更表现在作为邻居的被抽空。以麻老五为代表的街坊对更善无生活和行动自由的攻击与骚扰,则是一种“恶”的侵犯了。麻老五这种“恶”的攻击以三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当众侮辱他。比如“今天他当众死死揪住他的手臂,将一只臭虫塞进到他手里,然后跳开去,向周围观看的人宣布:要将他的私人秘密公布于众,他吓破了胆,抱头鼠窜”。更有甚者,“昨天他(麻老五)当街死死揪住他,将臭烘烘的脸凑到他面前亲了几下,然后跳开去,哈哈大笑。他又一次向周围观看的人说:要将他的私人秘密公布于众,当时他面如土色,吓掉了魂”(第73页)。二是从内心鄙视他。如“这老头极瞧不起他,每次看见他夹着公文包,猥猥琐琐地从街上走过,他就从鼻子里哼一声,说‘低能’”(第33页)。三是不断骚扰他的正常生活。比如“邻居(麻老五)假装来跟我借杀虫药剂,当我的面把驱蚊药水抢走了”(第39页)。如果说更善无的人格在正常的伦理家庭关系和非正常的情人关系那里的失败给他带来的更多是孤独,那么麻老五从身心方面的不断攻击和骚扰不只说明更善无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失败,更是作为一种威胁造成了他的恐惧和不安。他发誓要改变这种屈辱的状况,于是鼓起勇气朝所长家里走去,试图与所长(上司)进行某种友好的沟通,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但结果所长对他心存芥蒂,麻老五的恐吓变本加厉,自己的心似乎在逐渐衰竭,所有努力想证明自己价值的行为都宣告失败,所有现实的通道都被堵死,最后只能在那“臆想中的通道”里奔跑,而这个臆想的通道不通向生命只通向死亡。 无论是虚汝华,还是更善无,都渴望在生的恐惧中抓住生命之绳,而且,都曾在对爱情的梦想中产生过生命的激情。这个梦就表现了人类内心灵魂的痛苦和被欲望压抑的无奈,这符合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人是处在孤独的环境下的,这种不被人认可的现象就是自身在承受着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又在梦境里得到展示。总之,对于虚汝华和更善无来说,生命只是走向死亡的一次孤独的旅行。
《山上的小屋》同样是一位孤独灵魂的自我呈现。“在我家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小屋”;在小屋里,“听见那个被反锁在小屋里的人暴怒地撞着木板门,声音一直持续到天亮”;除了“我”,家中的父亲、母亲、妹妹都看不到这座小屋。在这里,“小屋”是自我意识的寄寓体,它置身在一座荒山之上,实际上是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的自我的灵魂(小屋里的人)的表现。“我”期盼得到父母和妹妹的安慰,可父母、妹妹却漠视那小屋的存在,更不要说去倾听孤独灵魂的哀鸣。“我”与父母和妹妹之间,构成了相互怀疑与攻击的矛盾两极,使得生活像一个石磨,那“巨大的阴森怪物,日夜不停地磨,企图碾碎一切”,隐约地呈现了人类生存境遇中充满仇恨的心理现实与历史。因此,“我”眼巴巴地“看见镜子里的那个人,鞋子上沾满了湿泥巴,眼圈周围浮着两大团紫晕”。“鞋子沾满泥巴”、“眼圈两团紫晕”这是镜像自我的自画像,画面描绘出了自我的疲惫、孤独的绝望景象。自我期盼着和家人达到某种心灵上的沟通,但每次都以绝望的形式宣告失败,于是,“我”只有转向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而灵魂却被关在那“山上的小屋”里,孤苦、寂寞,在悲凉中狂暴呐喊,却得不到回应,只好苦苦呻吟。“我”不惜深入那被北风抽打的小屋中去寻找那孤寂的自我灵魂,去领悟自我灵魂的存在状态,但这一切都是虚无,最终使得那山上“没有葡萄,也没有小屋”。至此社会的自我变成了自我的孤独,独立的自我变成了自我的丧失。
从残雪的小说看来,人因为自由的可能性,遭遇到生存的恐惧和绝望,在恐惧和绝望中人要么自觉走向死的自由,要么诉之于各种行动,但行动最多只能到达量的极限,最终只能到海德格尔存在哲学所揭示的那样,走向“向死的存在”之路。
参考文献:
[1]残雪.通往心灵之路.民族出版社,2000,2.(本注以下相同引文出处,只标页码).
[2]罗璠.残雪与卡夫卡小说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