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m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网络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围绕着学校德育教育现实需求,在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探究有效的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促进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关键词】网络 学校德育 挑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238-01
  网络是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只有围绕學生需求分析网络给学校德育教育造成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影响,才能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网络不仅给学生提供新的信息平台,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理念,思想倾向,特别是在自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建设面临着新挑战。只有提高学校德育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能力,才能提同学校德育教育质量。
  注明:以下两大点内容“面临的挑战”及“有效对策”比较切合主题,但是上面标红部分的内容没有起到启下的作用,建议在此段增加内容,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一、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开放性的挑战
  在传统封闭性的学校教育环境下,教师与教材是学生信息的主要来源,社会信息来源也主要限定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渠道下。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面临的是即时开放的信息环境,虚拟的网络空间有多种信息源,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跨人际交往模式下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个人观点、图片影视资料影响。在开放性的环境下,每个学生个体的观点都在影响着其他学生,共同分享的信息源在相对固定的学生群体范围内会对个体思想造成较大波动。而传统的学校德育又相对固定,德育教育内容与手段未能更好的关注政治性、方向性和生活化的道德现象,这使得学生对学校德育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或难以深入认同。以往只要求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不注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道德现象的德育教育已经不适应开放互联网环境信息冲击。
  (二)信息即时性的冲击
  在网络信息的即时传递特征下突显传统学校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不足。及时、高效、快捷是现代网络信息传递的特征,无限延伸的互联网正在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获取感兴趣的信息。传统的学校德育的被动教学模式已经不满足信息主动检索时代的需求。在传统教学套路的影响下,学校德育的做报告、开大会、念文件,以及集中观看影视教育片等形式已经不满足学生对参与性、创新性、趣味性与实践性活动的需求。这种面临集体的德育教育方式有时很难解决学生个体的思想困惑。由于传统德育教育缺乏情感性、文化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育信息,却未能有效的处理和消化这些信息,因此影响了德育教育有效性。
  (三)信息丰富性的影响
  互联网极大的丰富了学生信息,现代教育已经从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信息知识向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在转变。这方面使得学生可以在兴趣驱使下更主动的学习,同时又使得自由、民主、平等与尊重等理念深入的根植于学生内心。在长期自由化的互联网学习空间氛围里,显得学校德育教育有过强的严肃性、政治性,同时显现出传统德育教育内容的陈旧和不足,由于缺乏鲜活的德育教育内容,不能把德育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因此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网络时代的德育教育应当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不断的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着力应对教育内容的挑战。
  (四)信息互动性的挑战
  网络作为开放的环境,其信息来源多样,同时又给彼此互动提供了机会,互动已经成为新信息产生与信息不断裂变发展的源泉。网络环境下学生既是教育内容接受的客体,同时又要在一定的话语权下实现着对教育内容的个性化解读,从而影响着其它受众。因此,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型的交流沟通方式。一方面传统德育教育面临着学生对权威的挑战,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利于构建双向互动交流平台,未能有效的允许学生表现出对德育现象的评价与认知态度。只有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切实增加学生自主表达的渠道,才能在真实的情境下开展好德育教育,突破交流方面的限制。
  二、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有效对策
  (一)创新学校德育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师主要依托课堂来开展德育教育。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德育教育要融入网络环境的丰富教育内容,注重通过网络信息渠道开展多样化、快捷化与全面化的德育教育,有效打破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首先,在课前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困惑的基础上,围绕着网络热点现象在课堂德育中进展深入的分析研究。其次,要在德育教育课堂上消除学生对网络的错误认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网络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是非判断能力。第三,学校德育在融入网络环境的同时,还要开创性的丰富网络教育话题,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的获得丰富的高价值网络资源,让学生在德育课堂获得成就感,同时构建开放性的网络德育体系。
  (二)更新德育教育内容
  当前学校教育的软硬件环境日益完善,德育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网络环境的冲击,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教育对学生主导作用,就必须注重更新德育教育内容。首先,要在尊重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网络环境的正反新鲜事例来解读德育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同。其次,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与学生关注的焦点,以及运用学校德育的自媒体开展主动教育,以介入式的姿态来影响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成长。第三,还要搭建学生参与的德育内容讨论平台,注重收集学生的思想观点,同时引导学生对网络热点现象有较为深刻和正确的认知。
  (三)优化网络德育环境
  只有不断优化网络德育环境,实现对互联网空间的净化,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德育氛围,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首先,应当建立科学的校园网络环境制度,加强对垃圾信息与不健康信息的过滤,切实给学生推荐优质的网络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现实需求。其次,养成学生良的网络学习惯,引导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甄别能力与网络自我管理能力。
  (四)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网络不仅给学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而且有助于辅助创新网络教育形式,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可以把慕课与微课形式引入到学校德育课堂,切实在微课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德育知识。其次,还可以探讨使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实现课下课上有效互动,引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集中在课堂解决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结论
  网络环境在学校德育教学资源、方法、理念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新网络教育方法,构建完善的网络教育资源体系,才能不断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明善.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思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8).
  [2]黄娟.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04).
其他文献
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1987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其根本任务是
随着国际市场和国内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应用有毒化学品造成农副产品污染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同时,由于地球人口不断
欣赏是一种特别的关注,对一个学生的欣赏也就是对他的赞美和鼓励,这会使被欣赏者充满自信的实现和接近那人生旅途上不断涌出的目标。学会欣赏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不但要求我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形成时,着眼点即在世界和时代上,回答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具有视野广阔、框架宏大、基础深厚的理论品格。进入20世纪,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向实践扩展,着眼点转向研
【摘要】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培养。本文将从传统教学思维的转换、鼓励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方面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主体性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
【摘要】在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机械制图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其在制图中立体图形转换为平面图形的基本操作以及平面图形转换为立体图形的具体操作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受到传统模式的禁锢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根本上来看是由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或者是引导不充分、不到位。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中职机械专业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