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这一理论,对我们实践新课标的理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的技能。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更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相关文化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需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让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积极互动的阵地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地传授知识的活动。新课程的课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课堂上习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关注师生情感的交流,通过互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如,我在教学《秋水》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任务1.畅所欲言:我所认识的诸子百家。
  要求:分组竞赛,人人参与,组长归纳总结诸子百家的思想、代表人物。
  任务2.自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学生完成“任务1”时,因为分组竞赛,他们兴趣浓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整个教学过程人人有收获,人人有成功的体验。九年级的学生要完成“任务2”,难度并不大,但文言文的多音字,学生还是有些模糊。如“少伯尼之闻”,学生提出“少”字如何读时,我把自主权交给学生,问哪个同学能帮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析有道理,就给学生点头肯定、微笑,让学生体会到他的价值,享受成功喜悦,学习的自信心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浓厚。整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在倾听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温习、对新知识的理解、对自己观点的阐述,让学生领悟“温故而知新”的真正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了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了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了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假如,一开始教师把明确的答案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记,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就会被抑制。新理念的课堂就是要体现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即教师式的学生、学生式的教师。课堂上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是平等地位的首席。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独立探索、创新思维开发的阵地
  
  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主要源于课堂。因此,课堂上学生的收获是学会了什么还是会学什么,是课堂教学必须探讨的问题。学会,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学生有了创新性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才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我在设计韩愈的《马说》的学案时有很深的体会。在板完课题和作者后,我直奔主题,布置任务:利用你所有的资料,请用40个字左右摘录与课题和作者有关的知识。检查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还没抄完生活年代就超过字数;有的学生只能摘录韩愈的写作风格。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很好的方法:用精练的语言精要概括,摘录关键词,包括知识链接。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学习个性和创新成果。学生从只会照搬资料到会用资料,到会把资料变成自己的知识,整合成知识网络,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学生经过多次的反复操练,有了更多的经历,他们就懂得怎样学习文学常识,怎样利用课外资料来帮助课内学习,日益积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知识丰富。这种经历和体验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创新学习的过程,是开发他们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过程。可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习惯是进入课题学习前,由老师简介作品、作者、背景等,或用多媒体出示一张一张的幻灯片,教师读,学生听;或学生齐读,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的课堂,学生无需智慧和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这种课堂的教学,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生的最优学习过程的培养,注重学生独立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开发,是我们应该长期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独立发展、彰显才华的主阵地
  
  学生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人,他们成长过程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展个性,纵情地彰显他们的才华。
  教材编排的口语交际是他们展示才华的最佳舞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开一次辩论会”活动,我有意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辩题:抄袭作业交给老师不如不交作业。
  全班分两大组,抽签决定正反方。双方推选组织人和评委。因为辩题跟学生的生活贴近,又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有可辩性,所以在辩的过程中学生发言积极,针锋相对。整个过程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倾听者、评判者。辩论赛使他们有机会尽情发挥个性特长,调用他们所有的知识贮备,培养他们综合技能的同时又是他们才华展示的时机。
  戏剧是学生比较熟悉又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针对这特点,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戏剧知识,我课前布置了编演短剧的任务:撰写一个顾客和小商贩讨价还价,反映社会现象的剧本,然后以小品形式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
  这些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知识技能,又能体验社会生活,理解社会文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始终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技能的掌握,帮助他们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独特的一面,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可以积极、健康地成长。相反,如果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怎么样,就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发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和抗拒情绪,更谈不上发展个性了。
  新课程如一股春风,唤醒了站在三尺讲台多年的园丁们,让我们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人;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积极互动的阵地,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他们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韦 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对晶状体损伤的情况.方法:对2009-08/2010-07在我院行20G或23G有晶状体眼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共91例95眼进行分析.A组46例48眼行20G玻璃体
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其启蒙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除在小学自然课中和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一点点化学知识外,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缺乏化学方面的思维基础,所以化学教学处在起步入门阶段。第二,就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而言,只要求学生最低限度地掌握一些常见的、基本的基础知识,目的在于基础教育。可见化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启蒙教育的任务,那么,如何完成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其教学行为的真正改变。而互动式英语教学恰好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彰显、教师角色得到准确定位,教学行为发生真正改变。    一、尽量组织好一堂课前几分钟的内容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一堂课的开端好,也等于是整堂课成功了一半。在实践教学中,课堂前几分钟可谈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谈国内
采用ANSYS软件分析了预制混凝土板厚度和混凝土强度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承载力及初始剪切刚度的影响,通过与钢板剪力墙对比,探讨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
<正>企业在进行国际投资时,常常采取股份投资的方式。就其股份形态来说,从母公司对国外子公司投资程度的角度,可以分为独资与合资两种形态。合资形态则又分为多数股投资与少
<正>为了加快企业股份化进程,充分发挥股份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作为与企业尤如“鱼水”关系的银行部门,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着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
期刊
<正>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有卓见的企业家和经济学者,都在探索和研究“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它给企业生命以朝气和蓬勃活力
为给冲击受损后钢筋混凝土(RC)梁的修复加固和结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开展了3根RC梁落锤冲击受损后的静载试验及1根静载梁的对比试验,通过变化冲击能量使RC梁遭受不同程度的冲
眼球生长是一个在视觉信号诱导下的主动过程,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都参与了这一过程,并且有多种信号分子在调控眼球生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IGF-1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