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的身影——在严家炎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引领了一门学科rn1957年,时年24岁的严家炎以同等学历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攻读文艺理论的副博士研究生,师从杨晦、钱学熙教授.不久,由于工作需要,他被改任中文系教师,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60年严家炎为中文系1957级讲授中国现代小说课程.这一年,严先生完成关于《创业史》的第一篇论文,并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
其他文献
看到一篇文章,谈学术期刊为什么不爱发在读博士的论文,据说会影响刊物的影响因子.一直以为编刊只看论文好不好,《丛刊》这几年在读博士的论文发了不少,有时甚至硕士的也发,竟不知天下还有这等道理.rn既如此,编辑部里就把这件事好好讨论一下.讨论的结果是,因子事小,学术公正和学术质量事大,大道理管小道理,断不能为了面子不要里子,为了因子不要学子.
期刊
五四时期“儿童”作为饱含现代色彩的启蒙符号在新文学话语体系中承担着重要功能.这一概念及叙事的内在丰富性,都使应运而生的儿童文学必然与五四新文学产生深刻关联,并体现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叙事形态.在此语境下,以写小说进入文坛的叶圣陶创作了童话集《稻草人》,从选择独具时代“新”质的童话文体到叙事上取用“写实主义”风格,以及在书写“儿童”和话语表达上陷入的困境,无不成为五四新文学复杂多样的缩影.现代文学研究中未曾重视的《稻草人》,其历史贡献需要置于新文学整体框架以及作家创作的整体风格中考查,这将避免以往文献因忽略
2021年10月15-17日,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协同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在温州举办“文学史视野中的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学评论》《当代文坛》《浙江社会科学》《扬子江评论》和《文艺报》的资深编辑,及部分硕士、博士生共100余人参会.
期刊
学界已经注意到厨川白村的“苦闷”论与鲁迅《野草》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厨川氏“梦”的机制的梳理,以及“梦”与作为文学根本动力的“苦闷”之关系的分析,提出厨川白村的理论对于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并经由对“伤逝”这一语汇所包含的文化符码的阐释,提出在《彷徨》主体的创作时期,鲁迅短篇小说在理论层面的自觉以及由此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伤逝》的故事本身,与寄托在故事“事象”背后的情感,正是厨川白村在弗洛伊德意义上引申出的“梦意”与“梦念”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理解鲁迅短篇小说的第二次创作高潮,或许可以开辟出新的阐释空间
一rn“拨乱反正”是中国新时期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概念,指针对“十年浩劫”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教等各方面的大破坏所进行的全方位正本清源、恢复常态的社会文化实践,其中包括停止阶级斗争,真理标准讨论,平反冤假错案,纠正反右斗争扩大化,“四类分子”摘帽,恢复高考,解禁“十七年”文艺作品,执政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若干历史问题进行反省并做出“决议”,等等.
期刊
近两年中国传统广电逐步加大布局短视频领域,形成广电融合的MCN化趋势.广电拥有的传统优势契合了MCN机构内容生产与运作的特点,是媒体融合纵深化的内在要求.然而,在融合中,广电传媒在内容生产逻辑、运营思维、管理机制、盈利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困境.未来需要在头部IP孵化、垂直账号开发、跨界合作与产业链开发等方面进行突破.
青林渡谢氏原为贫苦之家,自谢仲笙始有积累.谢仲笙长期在轮船招商局担任要职,同时也热心慈善,此碑详细记录了谢仲笙为谢氏宗族捐建义庄的事件.通过分析碑文,可以进一步了解了谢仲笙其人其事,以及谢氏宗祠及义庄等信息.此碑的发现补充了宁波帮人物谢仲笙的资料,同时也反映了传统宗族社会族内互助的重要模式.
在近些年来逐渐趋热的鲁迅杂文研究中,鲁迅的“随感录”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历时性地回到这一鲁迅杂文写作的起点,探讨鲁迅“随感录”的独特修辞及行文策略,描述、呈现杂文写作变化的媒介及其伦理问题,并提出杂文的“鲁迅性”应成为杂文“文学性”研究的实质内涵.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开放大学的重要定位和任务.开放大学应更多地将精力和关注点集中到开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在治理结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改革,可探索以个性化培养“菜单”为方案、以开放式人才培养手段为抓手、以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为载体、以合作式教学管理为保障、以学分银行架设终身学习“立交桥”为途径,奠定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石,不断促使开放大学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推进.
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对社会中观领域即社区层面具有多方面影响.本研究主要考察社区参与在社区感和老年人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升其晚年生活质量以及减缓老龄化成本提供理论借鉴.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宁波市社区老年大学、部分社区公寓养老机构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到的有效样本量为435份.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社区感显著正向预测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及老年人幸福感;(2)社区参与在社区感与老年人幸福感之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