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mum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要用正确的语言教学,这样才会让学生快速地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让教师的语言很好地驾驭教学呢?作者结合实践,在语言艺术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语言艺术
  语文就是对祖国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各民族语言艺术精华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学科。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一种桥梁和媒介,无论是今人与先贤借助古籍书卷的交流,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交际,显然哪一方掌握较完善的语言艺术都会使沟通易于达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使知识得以简洁明了的传达,反馈信息得以有效传输。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中的显现和生发,让语文更有魅力,语文教学更高效。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因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因此教学过程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小学语文语言艺术的内涵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的、生动的、幽默的、优美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规范,吐字要清晰流利,用词要准确得体,表述要清楚生动。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方面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达到“语出惊人”的完美艺术境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不容忽视。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以语言为载体,运用语言艺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就目前而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艺术,启发小学生的心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用语习惯,对于规范小学生礼貌用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教学,一方面可以塑造出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描绘出瑰丽多姿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将每个时代的人情冷暖与社会百态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本中的每个字句的真实含义进行准确把握及理解,而且要适当地融入和课本内容匹配的美感及情感,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及感染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的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保障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语言的运用上一定要注重规范性,保障学生学习的准确性,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具体来讲在小学语文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其对语文知识还存在一定的迷糊性,无法判断学习的知识是否正确,因此其往往会对教师教授的知识无条件接受。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保障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2)语言表述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中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引述例子,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保持客观真实,不能向学生介绍违背科学的知识与例子,通过科学的语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语言艺术中的一种,因此幽默是教学中最主要、最得力的助手,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智慧,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课堂提问语言需凸显启发性
  “教师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钥匙”,那么语文老师则更像一把万能的钥匙,要打开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锁”,启迪他们开动小脑筋获取知识和智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凸显启发性:(1)精心设计提问环节。老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要善于通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提前编制好课间的问题及预习的习题使学生根据问题阅读、听课等。(2)精心设计提问语言。在设计提问语的时候,老师利用丰富精彩的语言艺术感染及影响学生,教师语言要含蓄隽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其在教师的诱导下发挥启迪,努力寻求新的知识,掌握知识。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所引导和启发,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所提出的问題要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4.运用适度得体的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来的,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是指神态和体态语言。相对于有声语言的“听”效性,无声语言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一些,因此应当在教学中有效利用。(1)自然、适度的神态语言要灵活运用。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需要听老师进行有声语言讲解的,与此同时,学生的目光应当紧盯教师面部。正因如此,教师应当自然、适度地运用一些神态语言。如在讲童话课文时可以顺应剧情适度做出夸张、惊讶的表情,这些表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主动参与语文教学。(2)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要合理运用。对小学生来说,动态感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静态理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形象、得体的体态语言辅助有声语言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生字、句子乃至整篇文章时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直至对知识完全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本香.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2]杨大林.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3]谢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的运用.新教育(海南),2014.12.
  [4]王凯涛.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9.
其他文献
倍半萜内酯二聚体(sesquiterpene lactone dimers,SLDs)是一类由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倍半萜内酯片段组成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大多数SLDs是两个倍半萜内酯通过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或者Michale加成反应,形成一个新的C30骨架的复杂结构,因此这类化合物具有骨架类型多样,连接方式多变,立体构型复杂的特点。自第一个倍半萜内酯二聚体苦艾素(Absinthin)从菊
摘 要: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应试教育痕迹,课堂单纯重视字词句的讲解,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形成教师“一言堂”的枯燥教学模式。“话题式”教学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真正本质。本文从话题的设置、引导、讨论、评价等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话题式”教学的建构与反思进行分析。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 “话题式”教学 建构对策  一、“话题式”教学的优点
摘 要:新时期,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荐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建立现代化财务制度体系,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预算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引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可以促使单位的预算活动全过程围绕绩效展开,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最优化配置。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
摘 要:当前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正面临着很多挑战,特别是在内部控制方面。内部控制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 内部控制是确保各项工作符合法律规定,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预防与降低各种风险。目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认识不到位、内控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评价监督机制不到位等现象,对实际工作中的各项经济活动无法形成有效监督,容易产生违规甚至腐败现象,影响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效果。因此,本文在剖析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习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将来的更深层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勤于动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小学语文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结构。事物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内部的结构。事物的科学内部结构,可以使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发挥它们单独不能发挥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结构问题的
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多用于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同时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以理服人,以理取胜是议论文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道:“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的确,议论文的语言或雄浑有力,或清新脱俗。一篇成功的议论文大都能发人深省,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对人乃至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突出鲜明的中心论点是
在低年级课堂上,常常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口干舌燥地讲解着每个字的字形、读音,孩子们很无奈地听着,眼神写满了两个字——“没劲!”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一年级整个学年的识字量约为800个,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确实很难,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有趣而又有效地识记生字呢?在识字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师的智慧,将一个个抽象的字符转变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谜语、活动等,才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创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进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一、走进生活,激发学习情趣  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