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理我的旧文稿和演讲稿时,发现其中的一些段落在斩头去尾后似乎更简洁明了(纯属自我陶醉,上不了正席的),于是索性把它们堆积起来。因为“杂”,也就不归类了——
◇在教学中,古文的读大都以考为目的,一开读就必须读出“之乎者也”的各种用法,读出词法句法学上的各种概念。文没读顺口,概念必记一大堆。以有限的古文阅读量,去一一印证浩繁求全的古汉语术语概念,这古文学习还能有生动局面?我想,恐怕我们的古人也未必这样读古文。古人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是古文读得很少很少,却偏偏好求“甚解”,轻读重析,难有会意,还不得不把大量时间用在与术语对照,与概念对号上。
◇古人读诗文叫“吟”,吟者,唱也,唱起来,声情并茂,那是要进入境界的。“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吟着诗文,体会感情,进入意境,自然会情不自禁,抑扬顿挫地摇头晃脑起来。我以为,多营造古文读的情境和气氛,让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读中品悟,这才是古文教学的正道。
◇现在,教师的“讲”受到的指责最多。于是谈“讲”色变,该讲也不讲了。我以为,该批评的是照本宣科的讲,繁杂琐细的讲,宣布答案的讲,自己“昏昏”而不能“使人昭昭”的讲,枯燥乏味而不能使人得到真情感染的讲。不好的讲,弃之不足惜,好的讲,捡回来又何妨?我提倡师生“同讲”,就是还“讲”于师,让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能讲、善讲,讲出个性、讲出自信、讲出智慧、讲出灵性。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讲则让学生动容,讲则令学生陶醉。为师者,岂有不讲的道理。嘴上功夫快成为过去,过去之后又将成为时髦,何不早早捡回来练练呢?
◇看一手好字,如同欣赏水墨丹青,聆听典雅乐曲,吟诵华丽诗章。这是其它任何文字所不能相比的。汉字的魅力,不在一敲一打的千手一模,而在一笔一画的风格各异,所谓“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划之间”。我们的老师绝不可远离了黑板和粉笔。你那五彩缤纷的课件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你那黑白分明的流畅板书更能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永久的烙印。如果你用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关注你的课件,那就应该百分之一百二十地钟情于黑板上的一笔一画。一手好字能增强你的信心。常言道,字若其人。字有神韵,人有品位啊。
◇齐白石善画虾,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虾的千姿百态。若要大师弃虾而画马,我看其成就未必能在徐悲鸿之上。京剧大师程艳秋,嗓音不如梅兰芳脆亮华丽,却独具低婉柔美的特点,于是尽显其长,多唱悲剧,自成一派。直到今天,迷程者之众也不亚于迷梅。二位大师的善于扬己之长,正是利用了自身的优势资源。我们的老师,也不妨根据自身的条件,张扬自己的个性,扬己所长,利用好自己的优势资源。苏东坡认为,人都是有“才”的,所谓“人各有才”,但有人“不能自用其才”,丢弃了自我,实在可惜啊。
◇写文章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是智者,是高人;把极简单的道理硬整得莫名其妙,晦涩难懂,玄而又玄,那就如同装神弄鬼跳大神了。后者给人的印象是,作者好像是先把自己的文章译成了外文,再把它译回中文,译来译去,便带上了几个音译的词语或字母,或留下一串不知所云的生造词汇,读起来不知有多么费力。待终于弄懂之后才发现,原来竟是一句大白话。每当读到这样的句段,我的经验是:饶过去。
◇语文不是1 1=2的科学。譬如赏析李白的诗,结论就不可能也不应该是1 1=2。性格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品出来的味也不尽相同。有人品出了景,有人品出了情,有人品出了意境的美,有人品出了哲理的深,有人品出了语言的浪漫,有人品出了诗人的豪气,有人品出了用字的精妙,有人品出了音律的和谐,这远不是1 1=2一般可以简单作结论的。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显示个性,展示风格。没有个性的艺术,是僵化的,没有风格的艺术,是刻板的。我不主张教学有太多的模式,尤其是千人一面的僵化模式。我主张我们的教师要有多彩的风格,去雕琢之刻板,化气象之万千:有的稳重,有的飘逸;有的严谨,有的舒展;有的含蓄,有的幽默;有的深刻,有的激情。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邹韵文
◇在教学中,古文的读大都以考为目的,一开读就必须读出“之乎者也”的各种用法,读出词法句法学上的各种概念。文没读顺口,概念必记一大堆。以有限的古文阅读量,去一一印证浩繁求全的古汉语术语概念,这古文学习还能有生动局面?我想,恐怕我们的古人也未必这样读古文。古人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是古文读得很少很少,却偏偏好求“甚解”,轻读重析,难有会意,还不得不把大量时间用在与术语对照,与概念对号上。
◇古人读诗文叫“吟”,吟者,唱也,唱起来,声情并茂,那是要进入境界的。“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吟着诗文,体会感情,进入意境,自然会情不自禁,抑扬顿挫地摇头晃脑起来。我以为,多营造古文读的情境和气氛,让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读中品悟,这才是古文教学的正道。
◇现在,教师的“讲”受到的指责最多。于是谈“讲”色变,该讲也不讲了。我以为,该批评的是照本宣科的讲,繁杂琐细的讲,宣布答案的讲,自己“昏昏”而不能“使人昭昭”的讲,枯燥乏味而不能使人得到真情感染的讲。不好的讲,弃之不足惜,好的讲,捡回来又何妨?我提倡师生“同讲”,就是还“讲”于师,让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能讲、善讲,讲出个性、讲出自信、讲出智慧、讲出灵性。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讲则让学生动容,讲则令学生陶醉。为师者,岂有不讲的道理。嘴上功夫快成为过去,过去之后又将成为时髦,何不早早捡回来练练呢?
◇看一手好字,如同欣赏水墨丹青,聆听典雅乐曲,吟诵华丽诗章。这是其它任何文字所不能相比的。汉字的魅力,不在一敲一打的千手一模,而在一笔一画的风格各异,所谓“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划之间”。我们的老师绝不可远离了黑板和粉笔。你那五彩缤纷的课件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你那黑白分明的流畅板书更能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永久的烙印。如果你用百分之一百的热情关注你的课件,那就应该百分之一百二十地钟情于黑板上的一笔一画。一手好字能增强你的信心。常言道,字若其人。字有神韵,人有品位啊。
◇齐白石善画虾,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虾的千姿百态。若要大师弃虾而画马,我看其成就未必能在徐悲鸿之上。京剧大师程艳秋,嗓音不如梅兰芳脆亮华丽,却独具低婉柔美的特点,于是尽显其长,多唱悲剧,自成一派。直到今天,迷程者之众也不亚于迷梅。二位大师的善于扬己之长,正是利用了自身的优势资源。我们的老师,也不妨根据自身的条件,张扬自己的个性,扬己所长,利用好自己的优势资源。苏东坡认为,人都是有“才”的,所谓“人各有才”,但有人“不能自用其才”,丢弃了自我,实在可惜啊。
◇写文章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是智者,是高人;把极简单的道理硬整得莫名其妙,晦涩难懂,玄而又玄,那就如同装神弄鬼跳大神了。后者给人的印象是,作者好像是先把自己的文章译成了外文,再把它译回中文,译来译去,便带上了几个音译的词语或字母,或留下一串不知所云的生造词汇,读起来不知有多么费力。待终于弄懂之后才发现,原来竟是一句大白话。每当读到这样的句段,我的经验是:饶过去。
◇语文不是1 1=2的科学。譬如赏析李白的诗,结论就不可能也不应该是1 1=2。性格不同、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品出来的味也不尽相同。有人品出了景,有人品出了情,有人品出了意境的美,有人品出了哲理的深,有人品出了语言的浪漫,有人品出了诗人的豪气,有人品出了用字的精妙,有人品出了音律的和谐,这远不是1 1=2一般可以简单作结论的。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显示个性,展示风格。没有个性的艺术,是僵化的,没有风格的艺术,是刻板的。我不主张教学有太多的模式,尤其是千人一面的僵化模式。我主张我们的教师要有多彩的风格,去雕琢之刻板,化气象之万千:有的稳重,有的飘逸;有的严谨,有的舒展;有的含蓄,有的幽默;有的深刻,有的激情。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