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谱华彩之章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leca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佳妮,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教师。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高考作文命题都会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对题目的理解辨析,群众对高考作文话题度、素材的新鲜度,可谓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因此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是一個重难点,教师需要挖空心思为学生总结相关写作规律与分析写作主题,在作文复习中还需融入创新与创意、正确的价值理念,全新的思维方法与建构写作知识框架。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作文都呈现出思辨性特征,对于考生的判断力与思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三学子如想在高考中写出博人眼球高分作文,需结合近几年命题方向,注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积累,以专题训练入手,内外兼修方能写出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
   一、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综合分析
   最近几年命题趋势以全国卷为例,2015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型采用任务驱动型,着重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其基础上按照指令写作,创作文体倾向于议论文写作。如2015年高考全国I卷要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II卷中命题是“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如何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这两道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就事论事,注重学生思辨力,避免重复套路化书写。
   2016年高考全国三套语文试卷作文延续任务驱动型命题作文,I卷是关于子女教育问题漫画类作文,III卷关于团队合作注重创新发展。2017年高考全国三套卷子被称之为创新选择题型作文,它不再局限于注重议论文,与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同,它更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创新性,其写作目的注重学生兴趣与积累需要在具体、真实情景中辨析相关主题概念,在自主、自由表达自我叙事。如2017年高考全国I卷给出12个关键词,让学生选取其中几个关键词找出内在连接点,写出一篇文章帮助外国友人认知中国文章。高考全国II卷和III卷作文命题都是类似命题模式。2018年与2019年的高考作文都明确向考生交代写作对象,提示写作目的和明确写作情感目的。如2019年高考全国I卷中提出“面向本校写一篇演讲稿,提倡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希望学生给出建议。”可见选择性创新题型如昙花一现,从2018年、2019年的6道高考作文是回归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1]
   二、核心素养下高三语文作文复习现状分析
   近些年由命题作文在逐渐转变为新材料作文,从2015年出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从作文审题思维过程到写作思维过程,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新材料命题特点与写作趋向中,材料具有一定的隐藏性,需要学生进一步理清其中的语言特点和结构,进一步理清学生三种思维能力分别是关联思维、转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一)套作和宿构写作现状
   高三语文写作复习指导无效,以应试作文套路,不注重“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无法反映文字的真情实感,让高考作文成为一种类似于“八股文”模式,彻底遏制了学生自身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打击了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思维中带着镣铐前进,教师教学不再是教授写作规律,而是写作套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作文开篇大致是“落落余晖”或是“萋萋芳草,我摘下一束最灿烂的人生”。如此批量生产的写作,代表投机取巧式写作,表面上符合高考统一尺度语言表达,实际训练出大量缺乏语言表达个性的学生,最终学生成为流水线上“标准人才”。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写作复习中注重语言的建构作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的鉴赏与文化传承和理解,这是对传统套路化的写作教学模式的颠覆。
   (二)学生缺乏应有思维能力训练
   当前高三语文作文复习应遵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现实高考作文复习现状来看,没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如学生的关联思维、转化思维、批判性思维。关联性思维能力注重材料中内在逻辑联系,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搭建材料中某种关联。2017年高考全国II卷以六句古诗词,每句诗词有着内在含义,或是表达思乡情怀,或是表达理想志向。笔者以自己所在班级学生为例,有些学生能够读懂其中一两句诗词意义,但落在实际学生写作中,就只能以其中一句或者几句作为写作观点,导致他们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内在行文缺乏逻辑性。还有不少学生缺乏关联性思维能力,对材料的理解浮于表面含义。给出一个写作材料,某著名大学教授开设名著选读课,课程之初学生热情高涨,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学生发现讲授内容与高考无关,渐渐没人来听了。不少的学生缺乏转化思维能力,他们的写作中只是论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需要时间,无法从深层次去思考造成这样现象本质原因。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借助写作材料,教师进一步发现,学生长期被动接受学习,还造成他们缺乏批判性思维,无法从当下教育制度着手进行讨论,这也进一步证明当前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与转化思维的能力。[2]
   (三)缺乏文化知识储备,文字表达功底差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文化传承和理解,同时还注重语言运用,但从高三学生写作表达来看,自身文化知识储备少,语言文字功底较差。学生选取作文素材老旧,缺少新意,让创作内容无法切合题意。同时每个学生因自身文化兴趣和文化积累不太一样,因此选取文化材料也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为了在写作中突出新意和博人眼球,随意将一些材料放入写作中,无法从写作整体逻辑进行有效的布局。
   考场上写作时间有限,无法彰显学生写作的文字功底,而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并非朝夕之间就成,往往需要个人阅读积累和逻辑思维训练。高三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主要把时间放在复习上,无法集体组织阅读鉴赏活动,这些原因导致高三语文写作复习时,文字功底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应有知识储备,因此写作内容空洞,表达平淡。
   三、基于高三语文写作复习提升策略
   (一)多读多写,提升自我语言建构运用水平
其他文献
1931年7月10日、11日,北平小剧院借用王府井大街帅府园南面的协和医院礼堂,连续两个晚上上演了一出讽刺喜剧《软体动物》。这部剧是赵元任根据英国剧作家哈伯特·亨利·戴维斯(H.H.Davies)的名作而改编的。剧情很简单,写的是有闲、有钱阶层的懒惰。白太太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富家小姐,有才干,自嫁给白先生后,白先生因为爱她,事事唯命是从,致使白太太处处偷巧装懒,连陪丈夫下棋、散步、逛公园都认为是一种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暴得大名”后,无论是鼓吹文学革命,率先用白话文写作,还是倡导整理国故,教育救国,胡适都是以“但开风气不为师”为己任,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毋庸置疑的一位核心人物。但终其一生,如他自述所言:他的整个思想基本上是杜威的实验主义。这也是一个世纪以来,围绕着对胡适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  由于信奉实验主义,胡适不仅把实验主义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文学改良、整理国故的实践
汉娜·阿伦特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她对于“战争与革命”之巨大暴力性做了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学考察,二战期间作为犹太人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经历以及典型的德国思辨传统,为她的考察提供了思想基础。此外,她对当下大众消费社会的危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界限消失——的深刻洞见,她通过重建“行动”和“劳动”等概念的价值来重新定义人类的生存境遇,以及她对希腊城邦文化和康德哲学的政治学意义的解读等等,也都深
一    2011年8月12日晚,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一家人从西雅图悄然抵达北京。这位生于美国西雅图市的第三代华人移民,曾经创造了很多“第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美国人州长、美国本土的第一位亚裔美国人州长、第一位华裔美国人商务部部长,如今,又成为第一位华裔美国人驻华大使。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再次引发学界对亚裔美国人群体如何在美国发出“声音”并发挥更大作用的思考。  骆家
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了《唐人选唐诗十种》(初版于1958年),小32开平装本,上下两册,共2.35元——这在当时就算比较贵的书了。曾经有一段时间,这是我相当喜欢把玩的闲书之一。  所谓十种,其中有两种稍特殊些,即被列为第一种的《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原是敦煌卷子中的残卷,已不完整;被列为第十种的《搜玉小集》,唐文学专家认为传世的版本也已不完整,可能只是原先的一小部分。而且这两种选集的编者和
若以教学目标作为划分标准,作文教学主要经历了关注结果—关注过程—关注语境的发展过程。[1]关注点的转移同时牵引着写作知识的更新。关注结果,即以文章为中心的写作知识主要为“主题”“题材”“结构”“表达方式”等“八大块”理论知识,来源有文艺学、修辞学、逻辑学。在这阶段,写作没有内在的知识体系可言。关注过程下的写作知识大体上由“认识”“构思”“表达”构成,针对各个环节有细化和精确,例如刘锡庆的《基础写作
《交融集》,来新夏著,岳麓书社2010年1月版,25.00元  几天前,又有一本新书置于我案头,乃来新夏先生的新著《交融集》。这几年,我几乎每年都能收到一两本先生通过邮局寄来的新著。每一次捧读,我都心潮起伏,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很少为先生做什么,却一直被先生关心着,但凡见我有了那么一丁点学术成果,便来鼓励,而他自己每有所获,也总不忘让我来分享。这些年,先生的著作是越来越多。有人说,是他的名字起得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节选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文,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价值,是“审美鉴赏”的重要依托,是“审美创造”的起点。对文本语言进行语用性品味、开发,会发现文本中的爱斯梅拉达,是人性浊流中难得的一股清流,在“黑暗”中带来一道“这边风景独好”的“美的亮光”!  一、不愚昧麻木,清醒从容之美  “巴黎善良市民”为了宣泄心中的庸常之恶,不惜信口雌
不要让历史成为负担。这是尼采的告诫。而美国之所以选择先进的民主模式来治理国家,固然缘于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麦迪逊、亚当斯和汉密尔顿等人的超前理念、过人胆识和天才设计;但民主政治能够在美利坚这块沃土上扎根,并得到发扬和不断完善,则主要是因为美利坚没有历史包袱。  美洲本来是印第安人生息繁衍的家园,白人势力入侵后,他们相中这一块富饶的黄金之国,便赖着不走了。这些美利坚的新人本质上都是客人,客人与
汪曾祺是一位对语言有理论的自觉追求,并用作品践行的作家。其“融奇崛于平淡”[1]的审美追求,表现出来的散文风格就是“平淡”而“有味”。这两种风格看似互不相融,却没有在汪曾祺的笔下互相消解,而是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基于这种对立统一,笔者选取《昆明的雨》一文,尝试采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矛盾分析方法,剖析作品内蕴的主观与客观、当下与过去、含蓄与深情种种矛盾,揭示文章平淡叙述中的文本张力,分析文章的审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