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促进学生成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人们内心的需求,是人们内因趋向性的发展活动。西湖、桂林的风景因其美使人翘首向往;黄继光、董存瑞因其美被奉为楷模。当人们发现了什么是美,就会产生接近他,得到他,甚至把他体现在自己身上的欲望,这种欲望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在学校,美育融于各门功课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以自身的特有方式——点、线、面、形、体、色等造型因素,最直接最迅速地传导到大脑,作用于人的心灵,激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丑恶现象的的憎恶,对善良、正直、英勇的称颂和敬仰,从而在人一生的实践中发挥作用,促进其成才。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呢?
  一、寓美于教,培养美的心灵
  美术具有直观、形象和富有艺术美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教师不但要坚持传授绘画技巧,而且要注意围绕绘画主题因材施教,寓美育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图画中受到美的启迪。例如,我辅导学生以“设计我们的校园”为主题的风景画。课前我和学生一起到校外去写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使学生看后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产生了想亲自描绘和设计一幅新校园的强烈愿望。我让他们放手去创作。学生们热情很高,构思大胆,几乎每个学生都创作了一幅较好的风景画,部分同学还谈了自己创作的构思和作画的感受,表示长大后一定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校园。这不仅练习了绘画的技巧,还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爱校园,爱家乡的教育。
  二、创设情境,开拓绘画视野
  在绘画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领略事物本质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事物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激起创造的热情,培养绘画兴趣。
  (1)在室内创设情境。在室内设置情境可以通过录像、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在有特定的氛围中边看、边听、边感受。当学生置身于优美的风景和美妙的音乐之中时,便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绘画和创作。例如,绘画“春天的畅想”,先然学生观看一些春天的美丽图片,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看、对比,学生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生发了描绘春天的强烈愿望,然后再启发学生构思、联想、构图创作。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着自己的创作。由于作画前设置了情境,学生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创作的兴趣,产生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到室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景。雕塑家罗丹大师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为了发现美,我们经常把学生带出教室,到绿茵茵的草地上、清凌凌的小溪旁、蕴翠含红的公园中,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进而激发他们用绘画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美的感受。通过观察、写生,学生们高兴极了,他们画出春天满树银花的果园《丰收在望》,画出了他们喜爱的公园小景以及美丽的校园等等。
  冬天里,可以带学生去观察雪,指导学生用蜡笔水彩结合的方法表现意境。有的学生画了《戏雪图》,远处冰雪压枝的树木,近处白雪皑皑的平地,有两个小孩在嬉闹。白雪、蓝天、衬着红、黄两色的衣服,真是妙趣横生,稚拙而生动,绘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认真观察,深切感受大自然无限新奇。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用色彩,自由挥洒,大胆创作,做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绘有所得,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欣赏评议,提高审美情趣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审美观,以及表现美的能力。郭沫若说:“人类生活的根本改造,应该从儿童入手,儿童应该从感情入手。”美育动之以情,寓之以理,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少年儿童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最需要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育的核心。我们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面对众多不能当画家的学生,审美教学尤为重要。因为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互为影响,无论是从事工艺或建筑设计,乃至工业制图等,都需要美术知识和审美素质。所以,美术教育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认识能力,还能发展其个性,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艺术创造的才能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欣赏和评议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可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观点,提高对造型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和欣赏水平,并结合进行品德教育,陶冶情操。
  美术作品的选择应该具备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特点,既要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又要有较完美的艺术形式。优秀的造型艺术作品,必然给人以美感和愉悦,使人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和品格、情操的陶冶。另外,要照顾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我在欣赏课教学中,不但安排有吴作人的《金鱼》,徐悲鸿的《奔马》,罗中立的《父亲》等优秀作品,更注意让学生多欣赏儿童创作,如胡小舟的《荡秋千》以及本校学生的作品,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在课堂辅导中要有目的地抓住学生练习过程中的绘画评议活动,随时抽查基本作业,让学生进行议论、比较。特别是在学生对老师的范画感到望尘莫及而产生为难情绪的时候,展示较好的学生作品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大致相近,他们对同学的作品更容易理解、接受,并能自发地产生一种竞争意识,赞赏同学作品就是对自己的承认和鼓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作品摆在黑板前,让全班同学进行观察和评议。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结合教学重点和绘画原理进行点拨、归纳,逐步培养学生整体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并引导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的风气。
  眼高才能手高。欣赏和评议教学的显著特点,在它寓意义于具体作品可视的艺术形象和形式美感之中。能够启发学生从具体的艺术形式和形象的观察入手,从对作品的构图布局,典型形象,环境背景,明暗色彩,线条笔法以及书法印章等形式因素的具体分析中,去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汲取养料,受到感染,并通过进一步的联想和想象,从感受艺术美升华到陶冶心灵美的境地。
  (甘肃省通渭县碧玉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为提高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测试用例生成的效率及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面向多样性EFSM测试用例集生成方法,在优化遗传算法个体编码和操作算子的基础上,引入EFSM测试序列集多样性度量,利用遗传算法,不断增加测试序列集中测试序列间的差异程度.同时在方法中增加测试序列可行性判别机制,以保证最终测试序列均为能产生测试数据的可执行序列.实验结果表明,与未考虑多样性的EFSM测试序列生成方法相比
《物权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它将在调整对象、物权的保护、国有自然资源所有权、相邻关系和准物权等方面对《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包括:《环境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应该拥有一桶水。而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则提出,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眼汩汩流溢、永葆鲜活的清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自觉更新知识结构、接受新生事物、变革教育观念,以适应新的学生群体和更高的社会需求。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同样面临诸多问题,这里仅以教师为中心略为阐述。  首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社
那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跟我说:“妈妈,语文练习册上有道题你检查错了,老师给我减掉了5分。”我拿来儿子的语文练习册仔细一瞧,原来这是一道看图用拼音说话题,图上画的是一架飞机
面对当代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种种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以及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等现象,需要追问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结合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题型,作出答题技巧分析。要明确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的含义,对直接给出表达技巧并要求分析、鉴赏表达技巧的作用的题目,第一步要找出运用
森林经营外部效应的产生有其特殊性。它作为非市场交换商品,具有非可控性,难计量性以及引人关注性等多元特性。森林经营外部效应内部化问题提出的主要根源在于森林经营的价值补
梁漱溟是一位思考并行动着的新儒者,对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思考激励着他复兴儒家文化的勇气与决心,他援佛入儒并吸纳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思想,以静默静心的形式构建自己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