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哲人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本意指作战时的时令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向背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在三大条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后在战国时得到兵家孙武的认可和重用,又在三国大战中得到了实践,人说“曹操得天时、孙权得地利、刘备得人和”,指出了他们各自拥有的优势。
应该说,天时、地利、人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谋事成功三要素。就是说,只要时间应景、环境共鸣,群众拥护的事项就能有圆满结局,同样,要使一首歌曲流行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助推。
天时:以时为机
“天时”指得天独厚的时间节点。一定内容的歌曲如果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推出就容易成功。如在庆祝节日、焦点事件的时刻,推出一些适时的歌曲就能引起共鸣。如。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水灾,国家在危机四伏的非常时期,为凝聚人心合力抗洪。文艺工作者迅速投笔创作,歌颂了军民奋起抗灾的大无畏精神,唱响了多首抗洪歌曲,其中的《为了谁》就脱颖而出;2002年我国发生了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也立即推出了许多歌颂救死扶伤精神的爱心歌曲,其中的《姐妹兄弟》流行甚广。这两首歌曲由于词意适时。曲调优美,而走出了时空,唱到了当今。要不是在那个非常时刻推出,要想流行谈何容易。
有些优秀歌曲由于当初投放的不是时候,就会错过流行时机,可能还会受到冷遇。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窘境千万不能泄气,可以继续寻找机会再隆重推出,或许能将“奄奄一息”的作品复活,这就是人定胜天的魅力。只要通过主观追求也能改变歌曲的命运。歌曲成败是“人定”的,而不是“天定”的,可以在日后找到新的推出机会,也有可能使歌曲起死回生。最生动的例子是《春天的故事》,由于经过“再推”而获得了新生。这首歌曲写于20世纪80年代末,但当时还没有产生轰动效应。直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后,一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横空出世,深圳抓住机遇重新推出《春天的故事》,与邓小平南方视察事件相呼应,歌曲立刻风靡歌坛,流行开来。
地利:以地为先
如果是一首自认为很有希望的歌曲,应该优先在重要的地方发布,只有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大。作者如果没有心机,写好了就投稿,说不定还能发表,基本就算完成了歌曲使命,因为少有机会将发表的作品变成音响,就只能这样无声无息地“躺”在歌本中。而且又不能再次参加各类创作比赛,因为主办单位总规定需要从未以各种形式发表的作品,就这样浪费了作品,实在可惜。春节联欢晚会和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被公认为是原创歌曲的最佳发布平台,只要作品优秀,常会一夜走红。所以,有经验的作者不会轻易抛出好作品,常会向高端发布平台攀登,一旦成功,容易引起关注,引发共鸣。当然,在高端平台上发布歌曲机会难得,特别是无名之辈更需要有勇气去参与竞争,如果撞上好运,就能抓到一个具有“地利”优势的发布机会,歌曲就容易打响。如那年“春晚”征歌,武汉的一位业余作者创作了《今儿个高兴》,获得了在春晚舞台上亮相的机会,歌曲就一鸣惊人,受到广泛青睐。
有时,一首好歌失去了一次流行机会,不要认为已经判了“死刑”。只要作品确实优秀。还可以创造条件让旧作“东山再起”。据作者介绍,那首《啊,莫愁,莫愁》首先是在南京的一次晚会中发布,但反响平平,基本是石沉大海了。但作者不死心,请当时的红歌星朱明瑛录音,且自荐到春晚剧组,结果不但幸运中选,而且演唱后流行全国。由于改变了发布阵地,而救活了一首好歌。再如,那年流行在街头巷尾的《老鼠爱大米》,原在武汉的歌厅中以《这样爱你》推出,大家多感觉平淡,无动于衷。后作者将歌名改为《老鼠爱大米》,并大胆地发布在网络上,由于受众面迅速扩大,而且歌名诙谐,虽然还是那首歌,命运却迥然不同。说明了发布歌曲的“地利”氛围也是歌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和:以人为本
如果说,“天时”与“地利”是抓准歌曲的发布时间和发布平台的话。那么“人和”是找准了民心所向的发布机遇。歌曲流行的先决条件是歌曲必须优秀,而且还需要接受群体必须对歌曲发生兴趣,这就是常说的投其所好。所以说,发布的歌曲应该看准具体时机:群众在热烈狂欢时,应投放喜气洋洋的歌曲;群众在奉献爱心时,应投放情意绵绵的歌曲;群众在追忆哀悼时,应投放思恋悠悠的歌曲;群众在抗击灾难时,应投放雄心勃勃的歌曲。只有歌曲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才能走进群众的心坎,就能让群众引吭高歌,歌曲就能很快地流行起来。这就是“人和”产生的连锁反应。如果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非常时期,却投放了寻欢作乐的消遣歌曲,即使作品再优秀,也会被听众嗤之以鼻,甚至会感到恶心。所以推歌时,特别需要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说,应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而为其写歌、荐歌、推歌。
歌曲的功能并非只为娱乐,还有凝聚力量,号召大家和衷共济的功能,就是通过歌唱,产生共同攻艰克难的精神力量、为了迎合群众的需求,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群众的喜好,就能写出接地气的好作品来,从而防止假大空,赞扬真善美,传递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正能量。如20世纪90年代末,青年一代中蔓延“啃老”风气,对老一辈不但关心少,而且还心安理得地一味索取。作者针对时弊创作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经在春晚舞台上亮相后,打动了广大青年的心,不但传唱了这首歌曲,而且立即付诸尊老的行动。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推出了《和谐中国》,在梦想民族复兴的当代推出了《走向复兴》,都是追求“人和”的好作品,所以都受到了歌坛的热烈欢迎。
歌曲流行的前提是歌曲主体必须优秀,然后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因条件,在重要的场合适时推出,只要歌曲符合民心,就能流行开来。这是“时势造歌曲”的因果效应。即使某首歌曲一时流行不广,只要重新调整,还有改变歌曲命运的希望。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流行要素中,“人和”因素常渗透在“天时”和“地利”中,只要是人心所向的歌曲,然后看准时机、看准场合隆重推出,群众就能追捧,歌曲就能流行。
应该说,天时、地利、人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谋事成功三要素。就是说,只要时间应景、环境共鸣,群众拥护的事项就能有圆满结局,同样,要使一首歌曲流行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助推。
天时:以时为机
“天时”指得天独厚的时间节点。一定内容的歌曲如果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推出就容易成功。如在庆祝节日、焦点事件的时刻,推出一些适时的歌曲就能引起共鸣。如。1998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水灾,国家在危机四伏的非常时期,为凝聚人心合力抗洪。文艺工作者迅速投笔创作,歌颂了军民奋起抗灾的大无畏精神,唱响了多首抗洪歌曲,其中的《为了谁》就脱颖而出;2002年我国发生了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也立即推出了许多歌颂救死扶伤精神的爱心歌曲,其中的《姐妹兄弟》流行甚广。这两首歌曲由于词意适时。曲调优美,而走出了时空,唱到了当今。要不是在那个非常时刻推出,要想流行谈何容易。
有些优秀歌曲由于当初投放的不是时候,就会错过流行时机,可能还会受到冷遇。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窘境千万不能泄气,可以继续寻找机会再隆重推出,或许能将“奄奄一息”的作品复活,这就是人定胜天的魅力。只要通过主观追求也能改变歌曲的命运。歌曲成败是“人定”的,而不是“天定”的,可以在日后找到新的推出机会,也有可能使歌曲起死回生。最生动的例子是《春天的故事》,由于经过“再推”而获得了新生。这首歌曲写于20世纪80年代末,但当时还没有产生轰动效应。直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后,一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横空出世,深圳抓住机遇重新推出《春天的故事》,与邓小平南方视察事件相呼应,歌曲立刻风靡歌坛,流行开来。
地利:以地为先
如果是一首自认为很有希望的歌曲,应该优先在重要的地方发布,只有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大。作者如果没有心机,写好了就投稿,说不定还能发表,基本就算完成了歌曲使命,因为少有机会将发表的作品变成音响,就只能这样无声无息地“躺”在歌本中。而且又不能再次参加各类创作比赛,因为主办单位总规定需要从未以各种形式发表的作品,就这样浪费了作品,实在可惜。春节联欢晚会和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被公认为是原创歌曲的最佳发布平台,只要作品优秀,常会一夜走红。所以,有经验的作者不会轻易抛出好作品,常会向高端发布平台攀登,一旦成功,容易引起关注,引发共鸣。当然,在高端平台上发布歌曲机会难得,特别是无名之辈更需要有勇气去参与竞争,如果撞上好运,就能抓到一个具有“地利”优势的发布机会,歌曲就容易打响。如那年“春晚”征歌,武汉的一位业余作者创作了《今儿个高兴》,获得了在春晚舞台上亮相的机会,歌曲就一鸣惊人,受到广泛青睐。
有时,一首好歌失去了一次流行机会,不要认为已经判了“死刑”。只要作品确实优秀。还可以创造条件让旧作“东山再起”。据作者介绍,那首《啊,莫愁,莫愁》首先是在南京的一次晚会中发布,但反响平平,基本是石沉大海了。但作者不死心,请当时的红歌星朱明瑛录音,且自荐到春晚剧组,结果不但幸运中选,而且演唱后流行全国。由于改变了发布阵地,而救活了一首好歌。再如,那年流行在街头巷尾的《老鼠爱大米》,原在武汉的歌厅中以《这样爱你》推出,大家多感觉平淡,无动于衷。后作者将歌名改为《老鼠爱大米》,并大胆地发布在网络上,由于受众面迅速扩大,而且歌名诙谐,虽然还是那首歌,命运却迥然不同。说明了发布歌曲的“地利”氛围也是歌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和:以人为本
如果说,“天时”与“地利”是抓准歌曲的发布时间和发布平台的话。那么“人和”是找准了民心所向的发布机遇。歌曲流行的先决条件是歌曲必须优秀,而且还需要接受群体必须对歌曲发生兴趣,这就是常说的投其所好。所以说,发布的歌曲应该看准具体时机:群众在热烈狂欢时,应投放喜气洋洋的歌曲;群众在奉献爱心时,应投放情意绵绵的歌曲;群众在追忆哀悼时,应投放思恋悠悠的歌曲;群众在抗击灾难时,应投放雄心勃勃的歌曲。只有歌曲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才能走进群众的心坎,就能让群众引吭高歌,歌曲就能很快地流行起来。这就是“人和”产生的连锁反应。如果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非常时期,却投放了寻欢作乐的消遣歌曲,即使作品再优秀,也会被听众嗤之以鼻,甚至会感到恶心。所以推歌时,特别需要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说,应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而为其写歌、荐歌、推歌。
歌曲的功能并非只为娱乐,还有凝聚力量,号召大家和衷共济的功能,就是通过歌唱,产生共同攻艰克难的精神力量、为了迎合群众的需求,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群众的喜好,就能写出接地气的好作品来,从而防止假大空,赞扬真善美,传递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正能量。如20世纪90年代末,青年一代中蔓延“啃老”风气,对老一辈不但关心少,而且还心安理得地一味索取。作者针对时弊创作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经在春晚舞台上亮相后,打动了广大青年的心,不但传唱了这首歌曲,而且立即付诸尊老的行动。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推出了《和谐中国》,在梦想民族复兴的当代推出了《走向复兴》,都是追求“人和”的好作品,所以都受到了歌坛的热烈欢迎。
歌曲流行的前提是歌曲主体必须优秀,然后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因条件,在重要的场合适时推出,只要歌曲符合民心,就能流行开来。这是“时势造歌曲”的因果效应。即使某首歌曲一时流行不广,只要重新调整,还有改变歌曲命运的希望。在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流行要素中,“人和”因素常渗透在“天时”和“地利”中,只要是人心所向的歌曲,然后看准时机、看准场合隆重推出,群众就能追捧,歌曲就能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