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东问题从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出现以来就没有消褪过,这其中有很多因素,诸如民族冲突,大国因素,领土争端。而宗教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形成过程以及其一直难以解决都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中东问题核心的巴以冲突可以说是两种民族宗教的矛盾。
关键字:中东地区;宗教;危机
引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东指的是什么,“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而中东现在出现的问题有:中东的想要称霸的野心遭到各国的反对,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另外,叙利亚政府的武装反动势力,以及伊斯兰教徒得种族倾向使得中东地区乌烟瘴气;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与以色列接壤,因为宗教,资源问题总是爆发战争,局势动荡不安;美国的野心控制,使得沙特为首的产生抗拒心理。
而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是中东地区所存在丰富石油资源,水资源的掠夺,以对种族宗教的偏见,和对称霸的强烈渴望。
巴以冲突便是如此,,二战后以色列的复国运动兴起,所以剩下的犹太人就回到以前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战后,因为当时的联合国被大国操纵,所以在“划”巴勒斯坦地区的地盘的时候,人数不多的犹太人却得到了一半的地区,而且多是肥沃的地区,而人数众多的阿拉伯人却只得到了一半的地方,而且多是土地贫瘠的地方,所以犹太人很满意,马上就建立了以色列,而阿拉伯人肯定就不满意了,一直不建立自己的巴勒斯坦国,以示抗议。而且周围的阿拉伯国家都不满意这样的领土划分,在加上宗教的原因,所以很快就爆发了三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大获全胜,彻底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然后在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上修建定居点,把以前的阿拉伯国国土占为己有,这样造成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慢慢的矛盾就这样越结越深,并且由于以色列境内无大河,北部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水荒,以色列通过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拦截约旦河及其直流河水,并在被占领土地上大量抽取地下水,这种抢占资源的行为令巴勒斯坦十分不满。而巴以冲突的外部因素还有美国的干涉,美国内亲以的强硬派势力明显上升,在巴以问题上更加偏袒以色列。美国公开支持以对巴激进组织的袭击采取报复行动,将巴激进组织定性为“恐怖组织”,要求巴更换领导人,默许以软禁巴领导人阿拉法特。布什先后7次邀请沙龙访美,但他却没有与巴领导人举行过任何形式的会晤。然而,美国的做法不仅没有使以色列从它的“呵护”中得到好处,反而使巴以冲突越演越烈。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也是中东地区反美情绪的一个重要根源。布什政府不得不调整其中东政策,寻找平息巴以冲突和解决巴以争端的途径。早在对伊战争的准备阶段,美国就拟订了解决中东问题的“路线图”计划,并与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就此达成一致。美国的干涉,对于巴以来说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而且未来的形式不容乐观。
中东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对于在全球化世界生存的国家、公司、团体和个人来说,如果要从利比亚和阿富汗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话,那么就要认真地研究到底怎样降低全球化的风险,以及一旦危机发生,到底如何规避,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财富的损失?
面对中东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决定,大举、成功撤出在中东工作的3万多同胞,世界为之侧目。但是,当利比亚内战和西方盟军军事干涉利比亚之际,中国也开始计算在中东的损失。如果损失仅限于商业利益,不管数额多高,总是不要紧。问题在于,中国的撤退,具有严重的警醒之指标意义。不顾或者欠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潜在政治、安全危险和危机,而有点鲁莽地大举商业进入,包括长期巨额投资,看来是要欠战略考虑的。
西方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评论也不是全部是尖酸刻薄,其中有一些经验之谈和劝诫之语。比如,一些西方研究的专家多次指出,中国并不会因为来自发展中世界,奉行不同于西方的外交政策,就在非洲有安全免疫力。西方公司和国家在非洲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中国也将遇到。外来势力要在非洲大陆站住脚,不是那么容易的。中国真正与非洲接触的大规模历史,尤其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是最近50年,更确切说是过去十多年的故事。而欧洲人和西方人则不同,从罪恶的奴隶贸易开始,经过对非洲各方面的殖民,再到“非殖民化”和新的援助关系确立,却经历了500年的历史。
一个是500年,一个则是50年,不管中国对外和对非政策如何站立在道义的高点(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发展、支持他们走自己选择的而非外来势力强加的道路),只有50年的接触,中国对非洲的体验、知識,还是欠缺的、稚嫩的。在有些方面,有必要向欧美人学习关于非洲的知识,以及如何与非洲更好地打交道。
中国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中总结教训,只有这
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高祖贵;中东大变局对美国战略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2]王京烈;解读中东政治危机[J];西亚非洲;2011年06期
[3]李伟建;从中东变局透视国际秩序的演变[J];西亚非洲;2011年09期
关键字:中东地区;宗教;危机
引言: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中东指的是什么,“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是:1.中东不包括阿富汗。2.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3.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专题,图库)、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而中东现在出现的问题有:中东的想要称霸的野心遭到各国的反对,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另外,叙利亚政府的武装反动势力,以及伊斯兰教徒得种族倾向使得中东地区乌烟瘴气;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与以色列接壤,因为宗教,资源问题总是爆发战争,局势动荡不安;美国的野心控制,使得沙特为首的产生抗拒心理。
而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是中东地区所存在丰富石油资源,水资源的掠夺,以对种族宗教的偏见,和对称霸的强烈渴望。
巴以冲突便是如此,,二战后以色列的复国运动兴起,所以剩下的犹太人就回到以前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战后,因为当时的联合国被大国操纵,所以在“划”巴勒斯坦地区的地盘的时候,人数不多的犹太人却得到了一半的地区,而且多是肥沃的地区,而人数众多的阿拉伯人却只得到了一半的地方,而且多是土地贫瘠的地方,所以犹太人很满意,马上就建立了以色列,而阿拉伯人肯定就不满意了,一直不建立自己的巴勒斯坦国,以示抗议。而且周围的阿拉伯国家都不满意这样的领土划分,在加上宗教的原因,所以很快就爆发了三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大获全胜,彻底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然后在原本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上修建定居点,把以前的阿拉伯国国土占为己有,这样造成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慢慢的矛盾就这样越结越深,并且由于以色列境内无大河,北部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水荒,以色列通过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拦截约旦河及其直流河水,并在被占领土地上大量抽取地下水,这种抢占资源的行为令巴勒斯坦十分不满。而巴以冲突的外部因素还有美国的干涉,美国内亲以的强硬派势力明显上升,在巴以问题上更加偏袒以色列。美国公开支持以对巴激进组织的袭击采取报复行动,将巴激进组织定性为“恐怖组织”,要求巴更换领导人,默许以软禁巴领导人阿拉法特。布什先后7次邀请沙龙访美,但他却没有与巴领导人举行过任何形式的会晤。然而,美国的做法不仅没有使以色列从它的“呵护”中得到好处,反而使巴以冲突越演越烈。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也是中东地区反美情绪的一个重要根源。布什政府不得不调整其中东政策,寻找平息巴以冲突和解决巴以争端的途径。早在对伊战争的准备阶段,美国就拟订了解决中东问题的“路线图”计划,并与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就此达成一致。美国的干涉,对于巴以来说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而且未来的形式不容乐观。
中东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对于在全球化世界生存的国家、公司、团体和个人来说,如果要从利比亚和阿富汗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话,那么就要认真地研究到底怎样降低全球化的风险,以及一旦危机发生,到底如何规避,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财富的损失?
面对中东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决定,大举、成功撤出在中东工作的3万多同胞,世界为之侧目。但是,当利比亚内战和西方盟军军事干涉利比亚之际,中国也开始计算在中东的损失。如果损失仅限于商业利益,不管数额多高,总是不要紧。问题在于,中国的撤退,具有严重的警醒之指标意义。不顾或者欠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潜在政治、安全危险和危机,而有点鲁莽地大举商业进入,包括长期巨额投资,看来是要欠战略考虑的。
西方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评论也不是全部是尖酸刻薄,其中有一些经验之谈和劝诫之语。比如,一些西方研究的专家多次指出,中国并不会因为来自发展中世界,奉行不同于西方的外交政策,就在非洲有安全免疫力。西方公司和国家在非洲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中国也将遇到。外来势力要在非洲大陆站住脚,不是那么容易的。中国真正与非洲接触的大规模历史,尤其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是最近50年,更确切说是过去十多年的故事。而欧洲人和西方人则不同,从罪恶的奴隶贸易开始,经过对非洲各方面的殖民,再到“非殖民化”和新的援助关系确立,却经历了500年的历史。
一个是500年,一个则是50年,不管中国对外和对非政策如何站立在道义的高点(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发展、支持他们走自己选择的而非外来势力强加的道路),只有50年的接触,中国对非洲的体验、知識,还是欠缺的、稚嫩的。在有些方面,有必要向欧美人学习关于非洲的知识,以及如何与非洲更好地打交道。
中国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中总结教训,只有这
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高祖贵;中东大变局对美国战略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2]王京烈;解读中东政治危机[J];西亚非洲;2011年06期
[3]李伟建;从中东变局透视国际秩序的演变[J];西亚非洲;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