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多样的地理环境、多元的文化、多变的气候特征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古村镇。山西灵石的静升古镇就是其中之一。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后,静升古镇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本文将详细阐述静升古镇的文化源流,从远古开始展开其历史沿革,呈现静升古镇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发展变化。
关键词:静升 古镇 文化源流
静升,古称旌善,是一个古老的集镇,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十二公里处的黄土丘陵地带;东屏绵山风景胜地,西望滔滔汾河,北与介休市相邻,南与该县的马和乡接壤;周边山势平缓,沟壑纵横,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海拔九百余米,气候温和,林深草茂,物产富足。静升自古为方圆辖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且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文化遗存灿若繁星。2003年,静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居榜首。
静升,从史前走来。早年间,当地百姓常于山崖和沟壑中可以挖掘到入药的“龙骨”。2009年,附近的村民又在椒仲村发现了长达二百六十厘米,直径六十厘米的象牙古化石,可见这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蕴含之丰富。据考古学家推断,大约在万年以前,这里就有先民劳作、繁衍、生息。1974年,静升以东三公里处的旌介村西堡子附近,曾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石铲、石锛、石斧等文物。1976年,在该村发现商代古墓葬一座,出土各类青铜器十件。同年,在紧邻静升的集广村附近勘探到厚达三米的仰韶——龙山文化堆积。这些被视为山西省20世纪7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1984年,山西省文物部门的考古人员,对旌介遗址又进行了全方位的勘探发掘,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对一些遗迹的分析认定,绵山脚下的静升河谷一带,曾是殷商晚期“鬲”部落的方国区域。而后,分别于1985年、1997年和2004年先后在旌介村与集广村发现的古墓群和彩陶文化遗址,以及出土的一大批青铜器、骨器、玉器、陶器等文物,都从不同层面佐证了这一结论。
传说,进入春秋时期,绵山脚下的静升,及周边村落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人烟稀少,农耕简陋,人们普遍居住在靠山挖掘的土窑洞和在平地上用土基与草木搭建的房屋里。那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不少村落都没有名称。其时正值周王朝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称霸,列国屡有战乱,不太平安。不过巧合的是,后来静升一带的村落之所以都有了村名,与这一时期晋国的内乱及之后发生在绵山的故事有着直接的关系。据史书记载,有一年,晋国内乱,一位名叫介子推的朝臣,追随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列国。一次,公子重耳被叛军兵卒追赶,穷途末路,差点饿死于山中。危难中,介子推“割股奉君”,使重耳躲过了一难。十九年后,重耳复国,是为文公。文公念旧,赏赐从亡诸臣,大封天下。然介子推却执意不肯接受封赏,遂携老母隐于绵山林中。文公闻之,便带人亲临绵山寻访。可是没想到,无论重耳一行如何呼喊,介子推都不肯现身。文公无奈,便号令焚山,逼其出之。岂料慈母孝子宁死不出,最后母子二人被大火活活烧死于一棵树下。事后,文公为其焚山之举悔恨交加,但已无法挽回,于是便把其尸骨葬于绵山之麓,并将“绵上之田封之”(“绵上”在绵山,今属与灵石、介休接壤的沁源县),作为介子推的祭田。由于介子推“其生也,有辞禄去乱之洁;其死也,有泽民润物之慧”,绵山脚下各村落的人们,为了纪念和不忘这位民族的忠孝之子,便将各自村落的取名与介子推联系了起来,譬如“旌善”(今静升)和“旌介”两村名。前者取旌表介子推的忠孝善行之意而名,后者则直观地表达了旌表介子推之意。还有“后悔沟”村,是因晋文公火焚绵山,酿成大错,后悔莫及而得名,等等。
至于静升何时形成市镇,可惜没有翔实的史料。但在附近镇属的集广、尹方、苏溪等村的残碑中,均有不同年代的“辖属旌善”之类的记载,由此说明了静升古时辖环绵山脚下的各个村落,为周围乡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据史书载,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旌善故村”先属赵,后归魏。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实行了郡县制。旌善划归太原郡介休县(北周大成元年改名平昌县)所辖。及至隋开皇十年(590),隋文帝割平昌县西南地置灵石县,旌善随之划归为灵石县,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了。“旌善”之名,亦因当地方言“旌善”与“静升”语音相近之故,渐渐地演变为“静升”了。
据坊间传闻,隋唐以后,随着农耕文明的日益进步,静升作为灵石县汾河以东的一个重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等诸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如河谷的疏通治理、石堰田地的开拓,村落房屋及渠道的建设,都曾考证到过明显的痕迹。此外,辖内苏溪村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重修于宋的资寿寺,就是在宗教文化方面可以捕捉到的一个直观例证。而后至元、明、清三朝,静升的市镇文明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宗教信仰的形成、谋生出路的寻求、文化设施的建设、私塾义学的开办、生活习俗的丰富等各个方面,都步入了发展时期。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积淀,不仅赋予了后人值得炫耀的谈资,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一笔可观的精神文化财富,更为研究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厚而宝贵的资源。其主要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文化
在静升古镇范围内,建于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可谓星罗棋布,无处不有。据统计,分布在静升、集广、旌介、尹方、苏溪、椒仲等村的古堡近三十座,石木牌坊二十二座,各类庙宇六十余座。其中静升村的遗存最多。据现存的资料可知,村中原有各类庙宇十九座,家族祠堂十六座,各类石木牌坊十八座,魁星楼三座,文笔塔二座。现在这些古迹尽管多数都已不复存在,但幸存下来的古建筑和名胜景观之数量,就村镇而言,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仍位居前列,而且保存的都较为完好。其一,有明清时期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氏家族建造的占地二十五万平方米之巨的“五巷五堡五祠堂”大型民居群落。其中高家崖堡、红门堡、崇宁堡和王氏宗祠四大建筑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继修复后,以“王家大院”名义全面对外开放。其二,有长达五华里的明清商业一条街。2010年,其西大街的店铺已全面修复,并作为旅游服务的基础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其三,有建于元代(后)至元二年(1336)国内稀有的乡村文庙,及庙前大型双面镂空石雕影壁——“鲤鱼跃龙门”,于2001年全面修复后对外开放。其四,有重修于元大德八年(1304)的后土庙,目前修复工程即将告竣。其五,有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的魁星楼和约建于明清间的文笔塔、文昌阁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王家大院。其整体建筑群集“官、商、民、儒”于一体,融晋商文化的精髓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中国民间故宫”,并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12月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了解,修复开放近二十年来,其已接待中外游人一千五百余万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收入达数十亿元,为拉动当地的县域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为下一步静升古镇的旅游综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商业文化
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山西商帮林立的晋商队伍中,静升王氏家族脱颖而出,成为方圆屈指可数的巨商大贾。据现存的《静升王氏源流碑记》载,王家早在明朝天启年间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入清后,王氏家族随着在外做官的族人日益增多,在商界如虎添翼,生意越做越大,至康熙、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其买卖商号遍布全国的大江南北。受到王氏家族商业上崛起与显赫的影响,镇里镇外,历代都有很多人奔波于商场,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经商队伍。加之静升村四通八达的交通便利条件,以及静升人善于捕捉商机的聪明智慧,村中的东西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各类生意的商号辉煌时多达近百个,成为历代远近闻名的商业贸易中心。目前,修复后的西大街,伴随王家大院旅游业的发展,又恢复了昔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喧嚣热闹的繁荣景象。
三、宗教文化
前面提到了静升古镇寺观庙宇的分布与大致数量,最早的创建于唐代,其他大都始建于元明清时期。这些儒道佛俱全的名胜古迹,都曾有过各自辉煌的历史。今天尽管多数已不复存在,但还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这让我们不难看出元明清时期静升地域宗教文化的兴旺发达。虽然它们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也给我们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尤其是保存下来的一些庙宇,在文化艺术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譬如三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寺庙——资寿寺、后土庙、文庙。那些国内不多见的乡村文庙,不仅教育和勉励了本土历代无数科考及第的莘莘学子,而且在建筑艺术方面留下了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儒教文化精髓。创建于唐,后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而蜚声海内外的资寿寺,其元代壁画和明代的十八罗汉彩塑艺术,是国内极为稀有的艺术珍品,得到了许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据说曾有一位从北京来的资深画家,在点评十八罗汉彩塑艺术时讲到:其彩塑技艺之高超,关键在于塑造出了具有山西特点的人物形象。现在,资寿寺作为遐迩闻名的佛教圣地,每天都在接待着南来北往的游人。
四、民俗文化
从上古到明清时期,生活在静升本土的人们,始终保留着一种良好而独特的民风、民生、民俗习惯。其民风,崇尚尊祖敬贤,尊师敬长,尊老爱幼,耕读传家,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勤劳发家;其民生,追求有吃有住,衣食无忧,居家过日子;其民俗,沿袭并遵从有史以来形成的关于岁时节日、婚丧嫁娶、寿诞生日、满月乔迁、禁忌择日等诸般礼仪。特别是每逢过大年,静升一带的大小村社里,都喜欢闹“社火”,当地人称“闹热闹”。旧时,静升村有一个闹社火的机构叫火星会,是当地历史上村民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其主祀之神是火星娘娘。社火演出时间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共三天。头两天在各自的村里表演,第三天是正日子,邻近各村的火星会、同乐会、自乐班等,届时都会应邀欢聚在静升村的五里长街。这一天,火星娘娘銮驾出宫,一台大红轿子由八人抬着,上面坐着金冠霞帔的火星娘娘(由真人扮演),周围是全副武装的带刀侍卫,一条由十几人舞着的长龙紧随其后。往后依次排列的是身着戏装自成表演体系和内容的狮舞、背棍、高跷、独龙杆、推车、竹马、旱船等。中间每一个节目都有自己的鼓乐队。一般由抬阁或颠阁压轴,尾随在队伍的最后。这些社火表演节目,狂欢狂舞,诙谐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已被列为古镇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
从远古文明到历史沿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静升古镇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发展变化,虽然很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已在历史的沧桑中逝去,但就其保留遗存的现状而言,仍未丢失古镇原有的风情风貌,实在是幸甚至哉,难能可贵。据悉,当地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已经评审出台了《静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规划》,将于“十三五”期间开始实施。但愿这座中华文化的宝库,会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关键词:静升 古镇 文化源流
静升,古称旌善,是一个古老的集镇,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十二公里处的黄土丘陵地带;东屏绵山风景胜地,西望滔滔汾河,北与介休市相邻,南与该县的马和乡接壤;周边山势平缓,沟壑纵横,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海拔九百余米,气候温和,林深草茂,物产富足。静升自古为方圆辖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且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文化遗存灿若繁星。2003年,静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居榜首。
静升,从史前走来。早年间,当地百姓常于山崖和沟壑中可以挖掘到入药的“龙骨”。2009年,附近的村民又在椒仲村发现了长达二百六十厘米,直径六十厘米的象牙古化石,可见这里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蕴含之丰富。据考古学家推断,大约在万年以前,这里就有先民劳作、繁衍、生息。1974年,静升以东三公里处的旌介村西堡子附近,曾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石铲、石锛、石斧等文物。1976年,在该村发现商代古墓葬一座,出土各类青铜器十件。同年,在紧邻静升的集广村附近勘探到厚达三米的仰韶——龙山文化堆积。这些被视为山西省20世纪7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1984年,山西省文物部门的考古人员,对旌介遗址又进行了全方位的勘探发掘,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对一些遗迹的分析认定,绵山脚下的静升河谷一带,曾是殷商晚期“鬲”部落的方国区域。而后,分别于1985年、1997年和2004年先后在旌介村与集广村发现的古墓群和彩陶文化遗址,以及出土的一大批青铜器、骨器、玉器、陶器等文物,都从不同层面佐证了这一结论。
传说,进入春秋时期,绵山脚下的静升,及周边村落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但人烟稀少,农耕简陋,人们普遍居住在靠山挖掘的土窑洞和在平地上用土基与草木搭建的房屋里。那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不少村落都没有名称。其时正值周王朝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称霸,列国屡有战乱,不太平安。不过巧合的是,后来静升一带的村落之所以都有了村名,与这一时期晋国的内乱及之后发生在绵山的故事有着直接的关系。据史书记载,有一年,晋国内乱,一位名叫介子推的朝臣,追随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列国。一次,公子重耳被叛军兵卒追赶,穷途末路,差点饿死于山中。危难中,介子推“割股奉君”,使重耳躲过了一难。十九年后,重耳复国,是为文公。文公念旧,赏赐从亡诸臣,大封天下。然介子推却执意不肯接受封赏,遂携老母隐于绵山林中。文公闻之,便带人亲临绵山寻访。可是没想到,无论重耳一行如何呼喊,介子推都不肯现身。文公无奈,便号令焚山,逼其出之。岂料慈母孝子宁死不出,最后母子二人被大火活活烧死于一棵树下。事后,文公为其焚山之举悔恨交加,但已无法挽回,于是便把其尸骨葬于绵山之麓,并将“绵上之田封之”(“绵上”在绵山,今属与灵石、介休接壤的沁源县),作为介子推的祭田。由于介子推“其生也,有辞禄去乱之洁;其死也,有泽民润物之慧”,绵山脚下各村落的人们,为了纪念和不忘这位民族的忠孝之子,便将各自村落的取名与介子推联系了起来,譬如“旌善”(今静升)和“旌介”两村名。前者取旌表介子推的忠孝善行之意而名,后者则直观地表达了旌表介子推之意。还有“后悔沟”村,是因晋文公火焚绵山,酿成大错,后悔莫及而得名,等等。
至于静升何时形成市镇,可惜没有翔实的史料。但在附近镇属的集广、尹方、苏溪等村的残碑中,均有不同年代的“辖属旌善”之类的记载,由此说明了静升古时辖环绵山脚下的各个村落,为周围乡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据史书载,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旌善故村”先属赵,后归魏。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实行了郡县制。旌善划归太原郡介休县(北周大成元年改名平昌县)所辖。及至隋开皇十年(590),隋文帝割平昌县西南地置灵石县,旌善随之划归为灵石县,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了。“旌善”之名,亦因当地方言“旌善”与“静升”语音相近之故,渐渐地演变为“静升”了。
据坊间传闻,隋唐以后,随着农耕文明的日益进步,静升作为灵石县汾河以东的一个重镇,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等诸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如河谷的疏通治理、石堰田地的开拓,村落房屋及渠道的建设,都曾考证到过明显的痕迹。此外,辖内苏溪村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重修于宋的资寿寺,就是在宗教文化方面可以捕捉到的一个直观例证。而后至元、明、清三朝,静升的市镇文明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宗教信仰的形成、谋生出路的寻求、文化设施的建设、私塾义学的开办、生活习俗的丰富等各个方面,都步入了发展时期。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积淀,不仅赋予了后人值得炫耀的谈资,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一笔可观的精神文化财富,更为研究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厚而宝贵的资源。其主要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文化
在静升古镇范围内,建于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可谓星罗棋布,无处不有。据统计,分布在静升、集广、旌介、尹方、苏溪、椒仲等村的古堡近三十座,石木牌坊二十二座,各类庙宇六十余座。其中静升村的遗存最多。据现存的资料可知,村中原有各类庙宇十九座,家族祠堂十六座,各类石木牌坊十八座,魁星楼三座,文笔塔二座。现在这些古迹尽管多数都已不复存在,但幸存下来的古建筑和名胜景观之数量,就村镇而言,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仍位居前列,而且保存的都较为完好。其一,有明清时期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氏家族建造的占地二十五万平方米之巨的“五巷五堡五祠堂”大型民居群落。其中高家崖堡、红门堡、崇宁堡和王氏宗祠四大建筑群,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继修复后,以“王家大院”名义全面对外开放。其二,有长达五华里的明清商业一条街。2010年,其西大街的店铺已全面修复,并作为旅游服务的基础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其三,有建于元代(后)至元二年(1336)国内稀有的乡村文庙,及庙前大型双面镂空石雕影壁——“鲤鱼跃龙门”,于2001年全面修复后对外开放。其四,有重修于元大德八年(1304)的后土庙,目前修复工程即将告竣。其五,有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的魁星楼和约建于明清间的文笔塔、文昌阁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王家大院。其整体建筑群集“官、商、民、儒”于一体,融晋商文化的精髓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中国民间故宫”,并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12月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了解,修复开放近二十年来,其已接待中外游人一千五百余万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收入达数十亿元,为拉动当地的县域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为下一步静升古镇的旅游综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商业文化
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山西商帮林立的晋商队伍中,静升王氏家族脱颖而出,成为方圆屈指可数的巨商大贾。据现存的《静升王氏源流碑记》载,王家早在明朝天启年间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入清后,王氏家族随着在外做官的族人日益增多,在商界如虎添翼,生意越做越大,至康熙、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其买卖商号遍布全国的大江南北。受到王氏家族商业上崛起与显赫的影响,镇里镇外,历代都有很多人奔波于商场,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经商队伍。加之静升村四通八达的交通便利条件,以及静升人善于捕捉商机的聪明智慧,村中的东西五里长街,店铺林立,各类生意的商号辉煌时多达近百个,成为历代远近闻名的商业贸易中心。目前,修复后的西大街,伴随王家大院旅游业的发展,又恢复了昔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喧嚣热闹的繁荣景象。
三、宗教文化
前面提到了静升古镇寺观庙宇的分布与大致数量,最早的创建于唐代,其他大都始建于元明清时期。这些儒道佛俱全的名胜古迹,都曾有过各自辉煌的历史。今天尽管多数已不复存在,但还流传着很多美丽的传说。这让我们不难看出元明清时期静升地域宗教文化的兴旺发达。虽然它们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也给我们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尤其是保存下来的一些庙宇,在文化艺术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譬如三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寺庙——资寿寺、后土庙、文庙。那些国内不多见的乡村文庙,不仅教育和勉励了本土历代无数科考及第的莘莘学子,而且在建筑艺术方面留下了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儒教文化精髓。创建于唐,后因十八罗汉头像失而复得而蜚声海内外的资寿寺,其元代壁画和明代的十八罗汉彩塑艺术,是国内极为稀有的艺术珍品,得到了许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据说曾有一位从北京来的资深画家,在点评十八罗汉彩塑艺术时讲到:其彩塑技艺之高超,关键在于塑造出了具有山西特点的人物形象。现在,资寿寺作为遐迩闻名的佛教圣地,每天都在接待着南来北往的游人。
四、民俗文化
从上古到明清时期,生活在静升本土的人们,始终保留着一种良好而独特的民风、民生、民俗习惯。其民风,崇尚尊祖敬贤,尊师敬长,尊老爱幼,耕读传家,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勤劳发家;其民生,追求有吃有住,衣食无忧,居家过日子;其民俗,沿袭并遵从有史以来形成的关于岁时节日、婚丧嫁娶、寿诞生日、满月乔迁、禁忌择日等诸般礼仪。特别是每逢过大年,静升一带的大小村社里,都喜欢闹“社火”,当地人称“闹热闹”。旧时,静升村有一个闹社火的机构叫火星会,是当地历史上村民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其主祀之神是火星娘娘。社火演出时间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共三天。头两天在各自的村里表演,第三天是正日子,邻近各村的火星会、同乐会、自乐班等,届时都会应邀欢聚在静升村的五里长街。这一天,火星娘娘銮驾出宫,一台大红轿子由八人抬着,上面坐着金冠霞帔的火星娘娘(由真人扮演),周围是全副武装的带刀侍卫,一条由十几人舞着的长龙紧随其后。往后依次排列的是身着戏装自成表演体系和内容的狮舞、背棍、高跷、独龙杆、推车、竹马、旱船等。中间每一个节目都有自己的鼓乐队。一般由抬阁或颠阁压轴,尾随在队伍的最后。这些社火表演节目,狂欢狂舞,诙谐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已被列为古镇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
从远古文明到历史沿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静升古镇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发展变化,虽然很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已在历史的沧桑中逝去,但就其保留遗存的现状而言,仍未丢失古镇原有的风情风貌,实在是幸甚至哉,难能可贵。据悉,当地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已经评审出台了《静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规划》,将于“十三五”期间开始实施。但愿这座中华文化的宝库,会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