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古航海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大国,世界海洋上有中华民族的广泛权益,由于近代中国的衰落,海军龟缩在沿海和内地,军舰远离了大洋。李白在1200多年前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中国海军走向海洋的步伐有点晚,但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海军必将会扬帆大洋,再创辉煌。
驶进深蓝,方能成为海军
1984年,中国海军J121船参加了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第一次悬挂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跨越大洋、访问外国港口。在智利的彭塔阿雷納斯港码头,中国海军军人登上了智利海军帆船训练舰“埃斯梅拉达”号,智利海军军官在交谈中说:“我们每年进行环球航行,好多国家海军与我们一起航行相互交流,但海洋上从未遇见过中国军舰,这次你们军舰来到这里,还要去南极考察,好像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海军来到世界海洋上。”这次访问,外国海军“海洋为家园,陆地为驿站” 的意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尚有不少人对海军存有误区,好多著作中写着“中国古代海军”,并列举了公元前11世纪的周武王渡黄河伐纣灭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等,称为“戎兵数万,方舟百里”的大规模海战。其实,离开了海洋舞台,同国家的海洋活动毫不相干的军队,根本就不是海军。其所进行的水战,即使规模再大,也绝非是海战。正如解放战争中,我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和“千船强渡琼海峡”,不能说成是解放军“强大海军打海战”。
中国古代水军的发展史和历史地位,与西方国家的海军大相径庭,它产生于江河流域,是服务封建君王和诸侯的内战工具,即使偶有出海征战,也只是陆地战争的一种战术机动,其本质仍属于陆军。它与海洋关系不大,谈不上开放性,也不具有海军特有的经济、外交属性。它随陆地争斗需要而发展,在夺取政权中创造过辉煌,但必然跟随战争结束“事毕撤官,兵归防地”,失去了水军存在的基础。所以,笼统地将水军称作“海军”是不确切的。而且,水军从属于陆军这一传统观念,代代相承,一直影响到近代海军,乃至影响着现代海军的建设思想。
新中国海军,在毛泽东“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建军方针和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海洋战略思想指引下,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建成了一支现代化的海军。随着国家海洋活动不断向大洋、深海延伸,国家正由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根据国际海洋法和国家的海洋活动,国家海洋上的“利益边疆”正拓展至世界海洋,海军将伴随着“海洋权益”走向深蓝。
中国海军日趋国际化,舰队遍访世界各国港口,同各国海军进行联合演习,应联合国请求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为维护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安全,“徐州”舰第一次抵达地中海。在世界海洋事务中,中国海军不再缺席。
海军啥样,海洋行为见证
晚清以来,世界习惯了见到一个贫弱而受外国欺负的中国,在海洋上少见中国海军的身影。当新中国崛起在东方,海军挺进深蓝,有些国家就坐不住了。
中国几艘军舰正常通过宫古海峡国际水道,有的国家便大肆渲染“中国海军威胁地区安全”;中国改造一艘废旧航母用来进行科研和训练,外媒立即一拥而上,疯狂热炒;中国在西南印度洋获得联合国批准,拥有一块深海矿区,就有国家炒作中国“进入了他们的后院”。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海军出现在大洋是必然的。但不会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更不会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有人肆意炒作,正说明这些国家患上了某种“焦虑症”,担心中国崛起,尤其是海上力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上“焦虑症”的国家,自己就是海洋扩张者、中国岛礁的入侵者和同中国存在海洋争端的国家。他们担忧中国海军进入海洋,就会动摇他们非法取得的“既得利益”。
中国有过海洋上的辉煌,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无侵略过任何国家、建立一块殖民的历史记载,相反是屡受外国海军侵略的国家。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场合均有美国航母的魅影。之前美国不顾中国警告,借机美韩军演,将核航母闯进黄海。至今,中国仍然遭受来自海洋的围堵、遏制,企图将中国海军限制在岛链内。中国主权海域被侵、岛礁被占、资源被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注重提高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这些都表明,中国海军是一支防御性海军,履行抗击侵略、维护主权任务,并同各国远海合作对付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一起维护海洋安全秩序,是一支和平、均衡的海上武装力量。
事实上,中国的海洋活动都是经联合国批准或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条款的行为。中国海军的远洋活动,只是参与火箭试验和航天任务、南极科学考察、敷设海底电缆、护航、参与人道主义援助等,完全是正当的和平事业。
参与护航,履行国际使命
海盗,是一种杀人越货或劫船扣人为人质,并以制造海洋污染要挟,来勒索巨额钱财的“国际罪行”,国际法将海盗列为“人类公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文,“所有国家应尽最大可能进行合作,以制止任何地方的海盗行为”。并且“只可由军舰、军机”来实施扣押发生海盗行为的船只。
索马里海盗,没有特定政治目标,“只是为了钱”,通过威胁无辜人质生命安全和污染海洋来达到目的。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世界航运正常秩序,大量运输船被迫绕道好望角。
联合国安理会在2008年先后通过了1861号等4项决议,“授权外国军队在索马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其领海追捕海盗”。决定“授权在该地区有海军舰只和军用飞机活动的国家,在必要时使用武力对付海盗”,启动了国际打击海盗联合行动,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海军先后开进该海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对海洋事务与海洋安全负有责任与国际义务。联合国授权各国“制止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中国不能缺席。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3艘战舰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中国自派遣护航编队起航至今6年来,共18批护航编队。据媒体报道,自派出首批护航编队以来,我护航编队已为5670艘中外船舶实施了安全护航,成功解救了60余艘遭海盗袭击、追击的中外船舶,凡是加入了我护航编队的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得到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为保障各国船只和人员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海军护航,重现600多年前郑和舰队和平使者的光辉形象,同世界各国海军一起,共同维护海洋的和平使用,是融入国际社会的一支重要和平力量,其深远意义远超出护航的范畴,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海洋变革,促使海军演变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海洋法律制度有了重大变革,导致海洋形势变化,也推动了海军功能的演变。
第一,公海不再是主战场。将占世界海洋面积近65%的公海的海底资源定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和个人均不得占有其任何部分,不承认对其主张或行使任何主权。这就避免了广袤海洋中再度发生为争夺资源而引发战争,并要求各国承诺“和平使用海洋”以及“用和平的方法解决争端”。
国际海洋法新制度,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推行共享海洋资源和共创“和平海洋”的人类崇高理想。从此,开创了“公海资源无主权”的新时代,将由联合国“海底管委会”代表全人类实施勘探、开发和进行利益分配。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历史上争夺陆地那样血雨腥风的战争,决定了“公海非主战场”的新局面。因此,传统的海军舰艇“海对海”作战模式已成过去式,以航母为核心的大编队之间的海上作战已成为历史。
第二,专属经济区成为主战场。 《公约》确定的“专属经济区”新制度具有挑战性,既适应了沿岸国家为了扩大国家管辖范围,以维护沿海安全利益和拥有近海资源的诉求,又改变传统的“习惯”而捅了“马蜂窝”。事实上,确立专属经济区制度,最大受益国是西方国家,凭借海岸线长的优越地位,美国成了最大“暴发户”,得到97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域,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获利颇丰,都比中国得到的多得多。正如海洋法律权威、加拿大的鲍基斯博士所说:“它使国家间的不平衡增加了,对于已经具有较好天赋条件的国家,给予的更多了,而对于内陆国家中最贫穷的国家却没有给予什么。”
专属经济区制度使国家主权海域由12海里延伸至200海里,各相邻、相向国家的主张海域相重叠,引发了广泛的边界争端。鲍基斯指出:“它产生了大量的边界争端,为解决这些争端已经花费了很高的代价。”由于海洋划界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各国都是“寸海必争,每礁必夺”,专属经济区成了“多事之秋”。由主权争端引发外交、经济、交通、渔业纠纷纠集,中国面临的钓鱼岛、南海岛礁争端便是复杂的海上划界之争的呈现。
海洋新制度建立,将导致海战场的迁移和海战形式的变化,争锋海域主要发生在专属经济区,未来海战形式主要遂行“以海制陆”,关键力量是海洋上的投送力量。在伊拉克、波黑、利比亚的“禁飛区”战争中,海军均扮演着急先锋和主力军的角色,从海上对陆地目标实施打击。当今,美国航母活动海域已经越过“深蓝”向“绿水”推进,专属经济区成为海战场的前沿,将世界上纵深数千公里的大陆目标均处于美国航母群的作战半径以内,这是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当前,美国研制、发展“濒海战斗舰”,俄国大力引进法国的“西北风”两栖舰,日本、韩国重视发展“准航母”两栖攻击舰,便是适应这种转型的发展需要。
由于海洋权益的全球性、全时性和复杂性,海军的全球存在和运用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需要。海军舰艇到达区域的远和近,实视国力可与不可,而非为与不为。离开了海洋权益,用“近”与“防”来束缚海军,规定那些地方去或不去,只能失去海军的生机,是对海军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根据国家的海洋权益,对海军力量的全球性运用进行筹划,充当国家利益的守护者和实施国家政策的有效工具,方能适应“海洋世纪”发展的需要。
驶进深蓝,方能成为海军
1984年,中国海军J121船参加了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第一次悬挂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跨越大洋、访问外国港口。在智利的彭塔阿雷納斯港码头,中国海军军人登上了智利海军帆船训练舰“埃斯梅拉达”号,智利海军军官在交谈中说:“我们每年进行环球航行,好多国家海军与我们一起航行相互交流,但海洋上从未遇见过中国军舰,这次你们军舰来到这里,还要去南极考察,好像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海军来到世界海洋上。”这次访问,外国海军“海洋为家园,陆地为驿站” 的意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尚有不少人对海军存有误区,好多著作中写着“中国古代海军”,并列举了公元前11世纪的周武王渡黄河伐纣灭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等,称为“戎兵数万,方舟百里”的大规模海战。其实,离开了海洋舞台,同国家的海洋活动毫不相干的军队,根本就不是海军。其所进行的水战,即使规模再大,也绝非是海战。正如解放战争中,我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和“千船强渡琼海峡”,不能说成是解放军“强大海军打海战”。
中国古代水军的发展史和历史地位,与西方国家的海军大相径庭,它产生于江河流域,是服务封建君王和诸侯的内战工具,即使偶有出海征战,也只是陆地战争的一种战术机动,其本质仍属于陆军。它与海洋关系不大,谈不上开放性,也不具有海军特有的经济、外交属性。它随陆地争斗需要而发展,在夺取政权中创造过辉煌,但必然跟随战争结束“事毕撤官,兵归防地”,失去了水军存在的基础。所以,笼统地将水军称作“海军”是不确切的。而且,水军从属于陆军这一传统观念,代代相承,一直影响到近代海军,乃至影响着现代海军的建设思想。
新中国海军,在毛泽东“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建军方针和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海洋战略思想指引下,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建成了一支现代化的海军。随着国家海洋活动不断向大洋、深海延伸,国家正由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根据国际海洋法和国家的海洋活动,国家海洋上的“利益边疆”正拓展至世界海洋,海军将伴随着“海洋权益”走向深蓝。
中国海军日趋国际化,舰队遍访世界各国港口,同各国海军进行联合演习,应联合国请求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为维护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安全,“徐州”舰第一次抵达地中海。在世界海洋事务中,中国海军不再缺席。
海军啥样,海洋行为见证
晚清以来,世界习惯了见到一个贫弱而受外国欺负的中国,在海洋上少见中国海军的身影。当新中国崛起在东方,海军挺进深蓝,有些国家就坐不住了。
中国几艘军舰正常通过宫古海峡国际水道,有的国家便大肆渲染“中国海军威胁地区安全”;中国改造一艘废旧航母用来进行科研和训练,外媒立即一拥而上,疯狂热炒;中国在西南印度洋获得联合国批准,拥有一块深海矿区,就有国家炒作中国“进入了他们的后院”。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海军出现在大洋是必然的。但不会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更不会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有人肆意炒作,正说明这些国家患上了某种“焦虑症”,担心中国崛起,尤其是海上力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上“焦虑症”的国家,自己就是海洋扩张者、中国岛礁的入侵者和同中国存在海洋争端的国家。他们担忧中国海军进入海洋,就会动摇他们非法取得的“既得利益”。
中国有过海洋上的辉煌,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无侵略过任何国家、建立一块殖民的历史记载,相反是屡受外国海军侵略的国家。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等场合均有美国航母的魅影。之前美国不顾中国警告,借机美韩军演,将核航母闯进黄海。至今,中国仍然遭受来自海洋的围堵、遏制,企图将中国海军限制在岛链内。中国主权海域被侵、岛礁被占、资源被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注重提高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这些都表明,中国海军是一支防御性海军,履行抗击侵略、维护主权任务,并同各国远海合作对付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一起维护海洋安全秩序,是一支和平、均衡的海上武装力量。
事实上,中国的海洋活动都是经联合国批准或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条款的行为。中国海军的远洋活动,只是参与火箭试验和航天任务、南极科学考察、敷设海底电缆、护航、参与人道主义援助等,完全是正当的和平事业。
参与护航,履行国际使命
海盗,是一种杀人越货或劫船扣人为人质,并以制造海洋污染要挟,来勒索巨额钱财的“国际罪行”,国际法将海盗列为“人类公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文,“所有国家应尽最大可能进行合作,以制止任何地方的海盗行为”。并且“只可由军舰、军机”来实施扣押发生海盗行为的船只。
索马里海盗,没有特定政治目标,“只是为了钱”,通过威胁无辜人质生命安全和污染海洋来达到目的。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世界航运正常秩序,大量运输船被迫绕道好望角。
联合国安理会在2008年先后通过了1861号等4项决议,“授权外国军队在索马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其领海追捕海盗”。决定“授权在该地区有海军舰只和军用飞机活动的国家,在必要时使用武力对付海盗”,启动了国际打击海盗联合行动,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国海军先后开进该海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对海洋事务与海洋安全负有责任与国际义务。联合国授权各国“制止海盗行为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中国不能缺席。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3艘战舰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中国自派遣护航编队起航至今6年来,共18批护航编队。据媒体报道,自派出首批护航编队以来,我护航编队已为5670艘中外船舶实施了安全护航,成功解救了60余艘遭海盗袭击、追击的中外船舶,凡是加入了我护航编队的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得到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为保障各国船只和人员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海军护航,重现600多年前郑和舰队和平使者的光辉形象,同世界各国海军一起,共同维护海洋的和平使用,是融入国际社会的一支重要和平力量,其深远意义远超出护航的范畴,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海洋变革,促使海军演变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海洋法律制度有了重大变革,导致海洋形势变化,也推动了海军功能的演变。
第一,公海不再是主战场。将占世界海洋面积近65%的公海的海底资源定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和个人均不得占有其任何部分,不承认对其主张或行使任何主权。这就避免了广袤海洋中再度发生为争夺资源而引发战争,并要求各国承诺“和平使用海洋”以及“用和平的方法解决争端”。
国际海洋法新制度,体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推行共享海洋资源和共创“和平海洋”的人类崇高理想。从此,开创了“公海资源无主权”的新时代,将由联合国“海底管委会”代表全人类实施勘探、开发和进行利益分配。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历史上争夺陆地那样血雨腥风的战争,决定了“公海非主战场”的新局面。因此,传统的海军舰艇“海对海”作战模式已成过去式,以航母为核心的大编队之间的海上作战已成为历史。
第二,专属经济区成为主战场。 《公约》确定的“专属经济区”新制度具有挑战性,既适应了沿岸国家为了扩大国家管辖范围,以维护沿海安全利益和拥有近海资源的诉求,又改变传统的“习惯”而捅了“马蜂窝”。事实上,确立专属经济区制度,最大受益国是西方国家,凭借海岸线长的优越地位,美国成了最大“暴发户”,得到97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域,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获利颇丰,都比中国得到的多得多。正如海洋法律权威、加拿大的鲍基斯博士所说:“它使国家间的不平衡增加了,对于已经具有较好天赋条件的国家,给予的更多了,而对于内陆国家中最贫穷的国家却没有给予什么。”
专属经济区制度使国家主权海域由12海里延伸至200海里,各相邻、相向国家的主张海域相重叠,引发了广泛的边界争端。鲍基斯指出:“它产生了大量的边界争端,为解决这些争端已经花费了很高的代价。”由于海洋划界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各国都是“寸海必争,每礁必夺”,专属经济区成了“多事之秋”。由主权争端引发外交、经济、交通、渔业纠纷纠集,中国面临的钓鱼岛、南海岛礁争端便是复杂的海上划界之争的呈现。
海洋新制度建立,将导致海战场的迁移和海战形式的变化,争锋海域主要发生在专属经济区,未来海战形式主要遂行“以海制陆”,关键力量是海洋上的投送力量。在伊拉克、波黑、利比亚的“禁飛区”战争中,海军均扮演着急先锋和主力军的角色,从海上对陆地目标实施打击。当今,美国航母活动海域已经越过“深蓝”向“绿水”推进,专属经济区成为海战场的前沿,将世界上纵深数千公里的大陆目标均处于美国航母群的作战半径以内,这是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当前,美国研制、发展“濒海战斗舰”,俄国大力引进法国的“西北风”两栖舰,日本、韩国重视发展“准航母”两栖攻击舰,便是适应这种转型的发展需要。
由于海洋权益的全球性、全时性和复杂性,海军的全球存在和运用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需要。海军舰艇到达区域的远和近,实视国力可与不可,而非为与不为。离开了海洋权益,用“近”与“防”来束缚海军,规定那些地方去或不去,只能失去海军的生机,是对海军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根据国家的海洋权益,对海军力量的全球性运用进行筹划,充当国家利益的守护者和实施国家政策的有效工具,方能适应“海洋世纪”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