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与民间蓝印花布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民间剪纸与民间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与艺术特点分析,论述二者依存互动的关系,并以民间剪纸与蓝印花布的典型工艺、作品和民俗应用为案例,阐述二者的精神价值、实用价值和传承价值。
其他文献
如果以苗疆走廊作为参照,贵州民间音乐的历时传延和空间流布,就构成了一个在汉传音乐文化“型塑”下的“网状式通道文化”时空结构。在以往的学术语境中,这种时空结构的研究往往从宏观视角出发,进行多点的田野比较和民族志叙事,但是在方法论上却缺少对一个乐种流变过程的细部观察,及其在流变线索追踪中的音乐形态分析,因而其差异性和共通性无从以“实在的音声”予以实证。本文试图转换方法论视角,选取赶马调、贵州花灯、侗戏作为个案,以苗疆走廊作为参照,从微观观察出发,通过音乐形态流变线索的比较分析,探寻贵州民间音乐基于苗疆走廊“通
信仰是满族萨满祭祀的根基,而仪式则是信仰传承的外在形式。形成之初的野外祭祀发展至今,满族萨满祭祀形式与内涵不断变化,从原始崇拜到权威的仪式,从信仰与仪式的衰弱转化成大众娱乐,萨满文化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占据新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东北地区满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越发强烈,“萨满”成为满族艺术创作的母题之一,衍生出音乐、绘画、雕塑、服饰等民俗艺术。萨满文化的真正内涵,脱离了物化的仪式形式,内在的符号张力使其成为大众喜爱的娱乐活动。东北满族萨满祭祀文化形态与仪式演变,不失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供人探索。
古琴减字是建立在汉字符号系统基础之上的自源符号系统,其减省汉字部件的做法并非来自梵文半字,而是源于汉字固有的“截除性简化”模式;其将减字组合为一个字符的做法实际是来自汉字“合体连读会意”模式;流行于隋唐时期的“省形合文”是与其同构的参照之一。“截除性简化”与“合体连读会意”在汉字发展史中长期存在,早已渗入汉字使用者思维模式之中。正是这些“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汉字思维,在深层结构中影响和制约着古琴减字构形的生成。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四十载的研究实践,其学理视角从早期对西方学科理论的“套用”,逐渐开始转向本土化理论建构与“中国经验”的探索和积累。在这期间,无论是对传统研究对象的静态共时性书写,还是新兴对象的动态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都为其打开了“新视界”,其内部存在的多重可能性也为国际民族音乐学理论的中国实践提供了多样化的范本。其中,由琼、粤、桂、滇形成的“环北部湾”区域的少数民族音乐亦成为民族音乐学论题(Issue)的重要“发生地”。
山水意象是古代琴曲的重要命题,古代琴谱中“文字式琴论”和“指法式音响隐喻”的撰写逻辑隐含着古人对于山水意象和高尚人格精神的追求。琴谱和琴乐作为一个极其开放的“召唤结构”,期待琴人通过反复思考和领悟以填补其中的“空白”之处,尤其对于失传的琴曲来说,需要打谱者发挥更多创造性研究工作。琴人在修习琴曲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达到浑朴天真、情真意切的“高峰体验”,完成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需要”。可以说,琴人研习琴乐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明心见性的过程。
从陈拙提出“调弄之趣”,到徐上瀛从不同角度论述琴乐之“趣”,意趣在古琴演奏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意趣说”的形成与明清文人崇尚自然性情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趣是审美主体自然性情的美感体验,是真善美的统一。在审美主体“情”的支配下,不同的琴乐之趣相互碰撞、融合,变化无穷。意趣的生成不仅是音乐形式美和内容美高度统一的结果,也与审美主体性情、品德的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趣说”的形成丰富了琴乐之“意”的内涵,填补了音响呈现与意境生成之间的空白,令琴人“由艺臻道”的思路更加清晰顺畅。同时,它对明清琴乐的发
围绕着布鲁克纳交响曲独具特色的形式美与音响哲学而展开的音乐学写作工作坊,面对音乐的听与美学的说,将主体的感性经验和形式分析结合起来,并进行基于形式之上的感性描述。
20世纪20年代随着对西方音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国人开始探索新的音乐创作方式,学习西乐、借助西乐、改造中国音乐的思想进一步深化。音乐期刊作为新兴媒体,是当时社会音乐生活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当时音乐发展的基本状况;也是当时社会环境下音乐思想碰撞交流的主要阵地,无论是国粹思想、西化思想、改良思想等,都在这里博弈交戈。这使得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中不甚起眼的过渡阶段,在很多思想尚未得到沉淀,好多做法还未来得及验证,甚至历史学家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评价的情况下,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文化成果,让后人可以从中真切
在“非遗”与“国家在场”两种语境的作用下,湘南瑶族“坐歌堂”音乐正在经历表演语境重建与置换的过程。其一,传统的瑶族“坐歌堂”的表演语境正在由民间自发走向“非遗”“国家在场”等权利与话语“共谋”下的一种文化展演行为;其二,湘南瑶族“坐歌堂”仪式表演场域的族性特征正在被地方政府追求的文化与行政政绩的利益驱动下走向解构与重建的境地,即表演者与表演场域族性归属呈现出鲜明的主体间性特征。换言之,湘南瑶族“坐歌堂”仪式音乐表演者与表演场域呈现出从瑶族传统村落走向由政府安排的汉族错落与社区站,即“坐歌堂”仪式音乐的表演
强大的数字电影技术创造的数字拟像和拓展的媒介功能致力于开掘观众的感官功能,促使他们展开具身体验,自觉主动地运用审美知觉把握审美对象和关照电影的审美特征。观众进入数字电影的审美体验,在数字真实的具象化满足、数字奇观的在场式沉浸、互动叙事的参与式体验、虚拟现实的移情式认同中实现了数字时代的审美超越,获得了更为真实、丰富、自由的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