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法》视角下的刑事法律援助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司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k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刑事法律援助的律师资质标准rn为了提高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对刑事法律援助律师的资质应该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当援助对象是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为此,《法律援助法》第26条对此前《关于进一步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①、《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②等文件的相关要求作了进一步明确,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以及死刑复核案件的被告人应当指派具有三年以上相关执业经历的律师担任辩护人.
其他文献
仲裁是我国法定的纠纷解决制度,具有自愿、专业、高效和保密等特点.《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仲裁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公正高效化解民商事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9 年全国仲裁机构共处理案件48 万余件,标的额达7598 亿元①.公信力是仲裁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仲裁制度 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对贯彻落实仲裁法律制度、改革完善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仲裁支持与监督等作了部署.近年来,在仲裁实践中,部分当事人企图通过虚假仲裁达到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目的,
期刊
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出台,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高等院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司法警官院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在司法职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司法警官院校加强政治建校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政治建校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司法警官院校在新形势下,加强政治建校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旨在回答“什么是政治建校”“司法警官院校为何要加强政治建校”“司法警官院校如何加强政
期刊
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最基层单位,司法所的工作既是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制约司法行政事业长远发展的短板和难点.司法所在新时代的职能定位、政府法治职能的发挥、与司法局以及基层政府的关系等,都值得关注和研究.在此背景下,受湖南省司法厅委托,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深入调查,对新时代司法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
期刊
在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不仅是一种政治认识与实践体系,而且是一种合目的性的政治价值体系.作为政治伦理而存在的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吸取了中华传统政治文化“和”的思想、西方政治文化“共”的因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同”的价值,以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观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这就要求在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把握,以健康健全的心态对待爱国同盟者,克服不同身份认同所产生的文化冲击,形成步调一致的伦理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彻底的社会革命理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中国发生的巨变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思想文化革命是先锋,而思想文化革命交锋的对象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的融合经历了“文化断裂—文化互嵌—文化创生”的逻辑理路,马克思主义对传统儒学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的双重批判,促动主体意识向阶级意识转变,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向自为自觉的生存方式转变.
法律援助制度是评判一个国家法治发展水平和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律援助制度被赋予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彰显“司法为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民心工程.刑事诉讼关涉公民的财产、自由乃至生命等基本权利的限制或者剥夺,因此,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更是法律援助立法关注的重点.
期刊
“诉源治理是指社会个体及各种机构对纠纷的预防及化解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方式和方法,使潜在纠纷和已出现纠纷的当事人的相关利益和冲突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所持续的过程.”①诉源治理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把握,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和法院裁判终局.律师是参与诉源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参与立法、担任法律顾问、律师调解等非诉活动和诉讼活动,高效地参与到诉源治理的前两个维度,在维护司法公正、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②笔者拟结合浙江省杭州市律师参与诉源治理当前工作现状,分析存
期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辉煌史,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回顾百年历程,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主要包括: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善于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经济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具备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为中国经济巨轮定好向、掌好舵,在新征程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哲学理论工作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随之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民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随之不断提升.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百年进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时代继续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不断加强大众化主体队伍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话语体系,创新和拓宽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式和途径.
“两个维护”是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全党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两个维护”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现实、党内和国际背景.基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重要时间节点、重大场合和重要文献关于“两个维护”的论述,按时间顺序从10处梳理了“两个维护”提出和完善的过程.接着论述了“两个维护”的明确内涵、基本要求、相互关系和政治地位,阐述了从思想、政治、行动、制度四个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两个维护”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