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公并重理论和实验林学界一代师表希望在于创新与普及 科技界一面旗帜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8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简称科代会)在北京举行,决定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推举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全国科联主席、林学家梁希为全国科普主席。
  1958年9月,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正式成立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统一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推举李四光为主席、梁希等为副主席。
  因此,我们科协人十分熟悉和崇敬我们的老领导和科普学术带头人梁希主席。梁希担任全国科普主席8年,从67岁到75岁,为我国的科普事业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他亲自执笔撰写了很多科普文章,如《科普协会的性质和方针》《科学普及工作的新阶段》《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农民需要科学翻身》《妇女有权要求科学家普及科学》《广泛发展工会和科普协会的合作关系》《掀起科普工作高潮》《把科学技术知识交给人民》,等等,另外还有若干关于林学和林业方面具体内容的科普文章。
  其实梁希的贡献远远不止科普,他是我国近代林学和林业的杰出开拓者,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林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他的主要业绩是培养了大批林业科技人才,奠定了新的林业科学理论,把中国林业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梁希(1883.12.28—1958.12.10),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双林镇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初在私塾读书,后就学于蓉湖书院,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16岁便考中秀才,有“两浙才子”之称。
  梁希青年时期追求进步,值时戊戌变法,他投笔从戎,进浙杭武备学堂学习西洋军事,因成绩优异,1906年被选送日本留学,在此期间加入了孙中山在东京建立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满怀救国热忱回国,投身于革命浪潮,参加了新军训练工作。辛亥革命后,他又赴日本留学。1913年,而立之年的梁希确定了改习自然科学的志向,以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农学部林科学习,潜心钻研林学,成绩超群。1916年学成回国,应聘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后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任教,兼林科主任,开始了他的林学教学生涯。
  1923年,梁希赴德国德累斯顿的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1927年回国后回到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授兼森林系主任,1929年转到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森林系主任,1933年至1949在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森林系任教授。
  梁希从事林学教学前后30多年,讲授森林利用学、林产制造化学、木材学和木材防腐学等最新课程,都是自己编写教材,并不断修改讲稿,补充新的内容。
  梁希教学的一大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教学。他在浙江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20年间,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先后在两校分别创建了林化实验室。1937年因日寇侵占南京,中央大学迁往重庆沙坪坝,他领导了3个实验室:木材学实验室、森林化学实验室、林产利用实验室。当时条件极差,梁希为了实验设备和材料常常东奔西跑,费尽心思。他上实验课,虽有助教,但仍亲临指导和示范,对于一些难于操作的实验方法,则逐个手把手地传授给学生。
  梁希不仅教好书,而且重视育好人。他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参加集体活动。1941年,在重庆的中央大学森林系5名学生毕业,他在毕业典礼上赋诗一首,诗曰:
  
  一树青松一少年,
  葱葱五木碧连天。
  和烟织就森林字,
  写在巴山山那边。
  他把5位同学比成5棵青松,5“木”正好构成“森林”二字,在巧妙的构思中蕴含了梁希对学生投身森林事业的深情厚望。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在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梁希提议成立林垦部。周恩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提名梁希为林垦部部长。梁希很感不安,写了一张条子送给周恩来:“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念念不忘教育事业。周恩来看后回条:“为人民服务,当仁不让。”梁希看了这9个字,激动地也写下了9个字:“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自此,梁希任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部长9年,直至1958年12月10日逝世。
  梁希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提出了一整套发展林业的指导意见,同时也十分重视林业科学技术的教育工作。1952年,在梁希的建议下,经国务院领导同意,林业部配合教育部,对农业高等院校做了调整,分别在北京、哈尔滨、南京成立了3所独立的林学院,并在13个农学院扩大了森林系,增加了招生名额。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到1958年全国独立的林业高等学院已达11所,设在农学院中的森林系有19个,这30个院、系共有在校师生3万多人,比起1950年初全国高等院校森林系在校学生还不到100人,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梁希曾经满怀激情地写下过这样一首诗:
  无山不绿,
  有水皆清,
  四时花香,
  万壑鸟鸣,
  替河山装成锦绣,
  把国土绘成丹青。
  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梁希把他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林学和林业。他当林业部部长时,连他在内整个部一共12个人,整个机关一个小四合院,宿舍就是办公室。梁希75岁逝世后,留下的遗物有:1张病假条、1支派克钢笔、1个用了一半的笔记本、1个半旧的牛皮公文包、1架老花镜、1叠厚厚的文稿。而梁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则像那浩瀚的森林和无际的海洋。
其他文献
用大西洋条鳕(Macrozoarces americanus)抗冻蛋白启动子opAFP promoter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c型溶菌酶基因构建"全鱼"溶菌酶基因元件opAFP-ly,首次应用电脉冲精子
<正> 在全省广大农村迅速掀起的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中,我省各市、县工农教育部门在业余教育重点公社、重点民校中试办的农业广播班,已于七月末陆续开学了。试办了五十余个
报道了冬季南海珠江口盆地4大油田(陆丰13-1油田、流花11-1油田、CACT惠州油田和西江30-2/24-3油田)烃类氧化菌的分布和变化状况.在所有站位都检出烃类氧化菌,数量介于3.00&#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rnationalScienceandEngineeringFair,ISEF)是全球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学生科技竞赛,迄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从1997年开始,Intel公司成为ISEF的冠名赞助
<正> 大连海洋渔业公司党委,去年十一月为二十名专职教师解决了住房困难的问题。这些教师已陆续搬进新房。这个公司职工学校和子弟中、小学的教师有的原来住房条件较差,公司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上空发现一碟状飞行物,当时称为“飞碟”,这是当代人对不明飞行物的兴趣开端。后来人们着眼于世界各地的不明飞行物报告,但至今尚未发现确实可信的证据。于是一个象征着神秘以及外太空的名称由此诞生——UFO!  一提到UFO,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外星人、太空飞船等。但其实UFO的准确定义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而在这些物体里有些我们找到了答案
叶永烈,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作家,曾经是中国科普世界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干细胞(Stem cell)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是处于细胞系起源顶端的最原始的、在体内能够分化产生某种特定组织类型的细胞[1].在干细胞和其终末分化的子代细
<正> 省工农教育办于十一月中旬,在宾县召开了农民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了农民教育要以“十二大”精神为指针,以农民青壮年的初等文化(包括扫盲)和初等技术教育为重点,采
通过对乐清湾野外考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和水样的悬沙质量浓度分析,探讨了乐清湾现代沉积和悬沙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乐清湾现代沉积主要以细颗粒沉降为主,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