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由“大师”引发的议论发人深省。
纪实频道的《大师》栏目正式播出后,我始终是一个忠实观众。这一个个民族先贤:马相伯、蔡元培、陶行知、张元济、陈寅恪、竺可桢、华罗庚……以他们的传奇人生和人格魅力,唤起人们心灵巨大的激荡和震撼。
马相伯为医治愚昧、落后、腐败,启迪民智,育人立人,无私捐出3000亩土地,为教育奔走呼号了一辈子;蔡元培提出了“不为升官发财立阶梯”而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教学原则,始终以“教书育人,启发民智”为宗旨,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陶行知到最落后的乡村教孩子读书,立志办平民教育,晓庄师范在教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他们身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经历大动荡、大灾难,同时又是大变化、大转型的时代。正如蔡元培先生说的“他们处于‘黑暗主义时代’”。但他们以民族社稷为重,以民众为本,选择直面黑暗,点燃生命的光芒,照射尘世所及的地方。他们为家国天下忧思力行,不惜牺牲一己之小我。他们不随俗沉浮,而是达到了超越时空的境界。
所以大师者,首先是他们为整个民族的命运殚精竭虑。他们有儒家的大人之象,即有大胸怀、大智慧、大爱的人。将一己的生命投入民智的启蒙、民族的救亡和文化的拯救这一伟大使命中。正如李叔同说的“度群生哪惜心肝剖!”
当然,大师又必须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他们是在独特领域,作出独特贡献,继往开来的学者专家,他们的学术成就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值得人类文明的传承!
而如今呢?在一片“大师”热中,真正的大师又有几人?离开了大的时代背景,离开了大师赖以生存成长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根基,离开了“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学术环境,离开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精神,大师怎么可能从天而降呢?
在追名逐利的氛围下,在制造浮夸、盛行虚假的年代里,有多少学者专家能沉下心来做学问,研究学问?作家不再提倡深入生活,创作优秀作品,有的就靠胡编乱造,甚至肆意抄袭,而不以为耻,怎么能出得了传世之作?教授博导招了大批博士、研究生,自己不研究学问,当“老板”,研究生出了论文,挂上自己的名字占为己有。这又怎么谈创新、发明?大学原是培养大师的摇篮,早期的北大,包括后来的西南联大,人才辈出,大师云集。而如今的高校严重的“官本位”,学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职位的高低。于是,教学科研人员争着当官,陶醉于权力,放弃研究。纵有“天才”,也难成事业。如此等等,又怎么出得了大师?
既是大师匮乏的年代,怎么又成了大师泛滥呢?原来,当下有徒得虚名的“大师”,有吹捧造假的“大师”,也有半推半就的“大师”,更有一批由媒体包装出来的“大师”,他们游走于各类节目之间,成了“媒体明星”。这样的炒作,无非是提高收视率。有的即使身陷“造假门”,犹羞羞答答,不肯承认事实真相。真正的大师,无需自诩,更无需他封,只有时间和历史将作出权威的评定。季羡林屡次推却三顶大师桂冠,说:“摘去三顶桂冠,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如此情怀,才堪称大胸怀!倘汲汲于沽名钓誉,陶醉于大师称号,说什么“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了‘大人’才成‘老人’,那么我已做了大半辈子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大师’也可以吧。”这一说,那么普天下的老师都可成大师了,岂不笑煞人也!
(作者为《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
纪实频道的《大师》栏目正式播出后,我始终是一个忠实观众。这一个个民族先贤:马相伯、蔡元培、陶行知、张元济、陈寅恪、竺可桢、华罗庚……以他们的传奇人生和人格魅力,唤起人们心灵巨大的激荡和震撼。
马相伯为医治愚昧、落后、腐败,启迪民智,育人立人,无私捐出3000亩土地,为教育奔走呼号了一辈子;蔡元培提出了“不为升官发财立阶梯”而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教学原则,始终以“教书育人,启发民智”为宗旨,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陶行知到最落后的乡村教孩子读书,立志办平民教育,晓庄师范在教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他们身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经历大动荡、大灾难,同时又是大变化、大转型的时代。正如蔡元培先生说的“他们处于‘黑暗主义时代’”。但他们以民族社稷为重,以民众为本,选择直面黑暗,点燃生命的光芒,照射尘世所及的地方。他们为家国天下忧思力行,不惜牺牲一己之小我。他们不随俗沉浮,而是达到了超越时空的境界。
所以大师者,首先是他们为整个民族的命运殚精竭虑。他们有儒家的大人之象,即有大胸怀、大智慧、大爱的人。将一己的生命投入民智的启蒙、民族的救亡和文化的拯救这一伟大使命中。正如李叔同说的“度群生哪惜心肝剖!”
当然,大师又必须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他们是在独特领域,作出独特贡献,继往开来的学者专家,他们的学术成就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值得人类文明的传承!
而如今呢?在一片“大师”热中,真正的大师又有几人?离开了大的时代背景,离开了大师赖以生存成长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根基,离开了“思想自由、学术自由”的学术环境,离开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精神,大师怎么可能从天而降呢?
在追名逐利的氛围下,在制造浮夸、盛行虚假的年代里,有多少学者专家能沉下心来做学问,研究学问?作家不再提倡深入生活,创作优秀作品,有的就靠胡编乱造,甚至肆意抄袭,而不以为耻,怎么能出得了传世之作?教授博导招了大批博士、研究生,自己不研究学问,当“老板”,研究生出了论文,挂上自己的名字占为己有。这又怎么谈创新、发明?大学原是培养大师的摇篮,早期的北大,包括后来的西南联大,人才辈出,大师云集。而如今的高校严重的“官本位”,学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职位的高低。于是,教学科研人员争着当官,陶醉于权力,放弃研究。纵有“天才”,也难成事业。如此等等,又怎么出得了大师?
既是大师匮乏的年代,怎么又成了大师泛滥呢?原来,当下有徒得虚名的“大师”,有吹捧造假的“大师”,也有半推半就的“大师”,更有一批由媒体包装出来的“大师”,他们游走于各类节目之间,成了“媒体明星”。这样的炒作,无非是提高收视率。有的即使身陷“造假门”,犹羞羞答答,不肯承认事实真相。真正的大师,无需自诩,更无需他封,只有时间和历史将作出权威的评定。季羡林屡次推却三顶大师桂冠,说:“摘去三顶桂冠,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如此情怀,才堪称大胸怀!倘汲汲于沽名钓誉,陶醉于大师称号,说什么“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了‘大人’才成‘老人’,那么我已做了大半辈子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大师’也可以吧。”这一说,那么普天下的老师都可成大师了,岂不笑煞人也!
(作者为《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