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是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途径。海南大学文科实验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本科层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从培养理念和目标、培养对象和要求、培养内容和手段、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对海南大学的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可以为推动国内本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4-0158-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高,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储备却十分薄弱[1],传统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渠道主要集中为语言类专业和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相关专业,这种人才培养渠道不仅培养面窄且竞争力有待加强。由于上述原因,中国籍职员在国际组织中普遍存在职位数量不足、层次偏低、领域集中的现象,这与我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并不相称,也跟中国的国际地位极不匹配。国际组织人才储备不足已成为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重要瓶颈。庆幸的是国家和政府层面已深刻意识到向国际组织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性。
  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2015年教育部也出台文件提出要加大国际组织人才等五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此背景下,海南大学以国家战略中海南担当的勇气和魄力,于2015年以原有的文科实验班为载体,积极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班,开启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所在本科层次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尽管近年来国际组织招收专业人才学历的最低标准通常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2],但从本科阶段就着手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培养是我国培养和储备高水平、国际化、复合型国际组织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拟以海南大学为例,从培养理念、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系统论述地方高校本科层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国内同类高校提供实践经验借鉴。
  一、培养理念和目标
  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展国际合作和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舞台,是一国维护国家权益、承担国际责任、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我国积极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些人才在其不违背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前提下,积极替祖国在国际组织活动中争取国家利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可见,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国家归宿感和荣誉感的培养。因此,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理念必须是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并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并重,这样才能真正使得国际组织人才代表中国的形象和权益,在国际舞台上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培养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为保证中国培养、输送的国际组织人才务必姓中国的目的,海南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确定了如下培养目标:培养兼具深厚人文底蕴、开阔国际视野与浓厚中国情怀,宽泛的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管理和外交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出色的外语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能在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国际发展事业部门和跨国公司等胜任经济、法律和公共事务等工作,具有强烈创新意识,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国际化高端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对象与要求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国际组织人才定位高、责任重、能力素质要求严,必须挑选最优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培养,这样才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为此,采取实验班的形式进行特殊培养是可行的途径和方式,且要严格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对象。为保证挑选的培养对象符合要求,海南大学对入选该实验班的学院设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并按照报名→预选→笔试→面试共计四轮选拔程序,最后确定3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1.报名环节,学校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以确保学生对该实验班的兴趣和意愿;学校设定了较高的报名门槛,比如要求高考成绩需达到海南大学在其生源地录取学生的前30%左右方可报名,以确保入选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每年报名人数达300人左右。
  2.预选环节,由学院组建考核小组对报名学生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英语听说、形象气质、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潜质,最终挑选90人参加笔试。
  3.笔试环节,由学校教务处印制由社科类综合题、写作题、数学题组成的试卷进行考试,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数学基础,笔试成绩前50名进入面试。
  4.面试环节,学院进一步对学生英语口语、形象气质、才艺水平等进行考核,并按照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原则计算最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选择30名左右的学生进入实验班。
  为实现学生毕业后经过硕士阶段的训练能顺利达到国际组织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3][4],该实验班学生本科阶段主要学习现代经济学和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外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多种语言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本训练,以达到优良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为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该实验班培养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训练提出了要求:(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强烈的国家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团队精神;(2)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能扎实掌握国际经济、政治、法律和外交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3)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决策能力,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和外交问题;(4)具有综合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处理涉外商务、政治、法律、外交事務的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多语种表达、跨文化交际和礼宾技能,能适应国际组织、涉外单位和跨国公司运用中文、英语和法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和技能。   三、培养内容与手段
  国际组织人才必须是高水平、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应与传统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渠道的语言类专业、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专业课程设置有所不同。海南大学实验班课程设置可分为四大模块:普通教育课程、语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
  1.普通教育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大学计算机导论、军事理论、高等数学等,与普通专业不同的是,其将大学英语分拆为听说、读写、口语三个小课程并提高学分,增加了实用公文写作,以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和公文写作能力。
  2.语言课程。除了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基础英语外,实验班培养方案还大量增加了英语应用课程和第二外语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三门联合国官方语言,做到中文精通、英语熟练、法语能交流。
  3.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调查研究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政治/关系(国际政治学、国际组织与制度、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国际法律(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学)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跨学科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训练,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能力。
  4.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跨文化(茶道与茶艺、书法、跨文化交际)、社交礼仪(国际社交礼仪、酒水知识与品鉴)、交际技能(体育舞蹈、外交谈判与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文化差异和国际社交礼仪、技能,让学生能在跨文化情境中进行有效交际,传播中国文化。
  为有效贯彻上述“英、法双语+跨学科”的特色课程体系,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了如下实施手段。首先,发挥海南大学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全校语言文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多学科资源,实验班在全校甚至全省范围内选聘师资。其次,发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平台优势,通过志愿者渠道让学生参与到每年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服务中,近距离接触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资助学生参加国内外知名模拟联合国会议。再次,发挥小班管理的制度优势,实施学业导师、项目导师制度,选聘高水平教师对学生学业学习、学业规划、参与项目进行全程指导。
  四、保障机制与措施
  1. 组织保障。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和部门,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方可顺利有序开展。海南大学实验班历来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并委托学院负责具体管理。其中学校教务处组织制定实验班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实验班宣传、招生选拔工作;负责实验班学生的学籍管理。实验班挂靠经济与管理学院,由其负责实验班教学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定并实施实验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实验班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落实实验班导师制,组建以实验班任课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教育教学改革;负责实验班档案管理、建设与维护。
  2. 经费保障。实验班建设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具有高标准、国际性、复合型的特点,这必然需要大量经费来支撑方可取得成效。海南大学历来重视实验班工作,为保障落实实验班建设经费,實验班的教学教辅日常公用运转经费,按基本生均经费标准2倍划拨;实验班独立开设的课程,教学工作量按照基本工作量的1.5倍计算。实验班挂靠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全力支持实验班建设,对于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等活动所需经费给予全力支持。
  3. 政策保障。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才能探索出成功的培养模式。目前,海南大学赋予该实验班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实践活动、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以及赴国内外大学交换学习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在研究生推免方面单列指标并予以适当倾斜;积极鼓励和支持实验班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实验班相关的项目在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教学成果评选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目前,依托该班申请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项目已获海南省教育厅和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
  五、结语
  本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海南大学作为全国少数几个较早开展此类项目的学校之一,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还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中,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契合了国家战略和我国人才培养趋势,是为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和合法权益储备国际人才的重要途径,其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希望海南大学的实践与经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我国本科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深化。
  [ 参 考 文 献 ]
  [1] 阚阅.全球治理视域下我国的国际组织人才发展战略[J],比较教育研究,2016(12):16-21.
  [2] 闫温乐,张民选.美国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经验及启示:以美国10所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课程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6(10):46-52.
  [3] 滕珺,曲梅,朱晓玲,等.国际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联合国专门机构专业人才聘用标准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4(10):78-84.
  [4] 滕珺,曲梅.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模型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3):5-7.
  [责任编辑:陈 明]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目前教育的热点问题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双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以创业者素质与课程设置拟合度为出发点,分别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学校层面的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在确保学生完成会计专业学业的前提下,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创新创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业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PBL是一个把问题作为起点的学习过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在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应用了PBL教学方法。经过常规试卷测试,课题组发现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学生普遍接受PBL教学法。因此,在应用PBL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应逐步改变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依赖性,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另外,在问题设置上要与实践结合紧密,与学生未来职业结合紧密;优
期刊
[摘 要]工程教育是面向企业需求、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对高校的工程实践教育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为契机,探索了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教学的培养模式。校企双方从引入企业工程师进入课堂和实验室教学入手,在教学、教材和实验设备等方面通力合作,既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道德意识,也为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开拓了道路,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机械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  [
期刊
[摘 要]旅游翻译通常具有内容客观、文字简练、目的明确三特征,向游客有效传递客观信息为其主要功能。翻译过程中,信息省译与否取决于内容是否客观可信,译语文字是否简练,信息的传递是否符合外国受众的接受心理。本文以浙江省博物馆展示的陶瓷文化为例,对馆内英译进行探究,结果发现译者对冗余语言、主观评注语言、隐喻及华词丽语、专有名词和诗词歌赋均采用省译处理。  [关键词]旅游翻译;博物馆;陶瓷;信息;省译  
期刊
[摘 要]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创新“专业学习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的课上课下学生教育培养模式,努力促进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提高。这一模式实现了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创作热情、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拓展大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保障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目的,创新了新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课外活动;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大学生未来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高校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素質和职业素养教育,并进行执业能力训练。从会计学专业视角看,会计职业素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是统领知识和能力贯穿全部培养体系的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会计职业素养教育是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作风和品质,其根基是“爱岗敬业”;会计执业能力是会计职业素质和素养的结合与归宿,通过会计岗位实务训练和会计实务综合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引进企业资深工程师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旨在培养高技术、强能力、高素养的一线应用型工程人才。该研究以模具制造工艺学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为例,探讨了“能力导向型”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其中阐述了创新型工程人才的能力指标、能力反推的课程内容及要求,以及相关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考核形式等方面的探索,同时也为校企合作课程质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日益为大众所关注。文章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定性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
期刊
[摘 要]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汉晴川学院在办学模式形成、专业特色彰显、教学过程管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校地合作办学、教学评价体系构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举措,以此推进实现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舉措;电气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高校发案情况的统计归纳,发现大部分可防案件没有得到遏制,这反映出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安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安全教育内容脱离校园实际情况导致的。2015年9月学校在安全教育中增加了对发生在校园中真实案例以及作案手段的介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行动研究,在历经实践、反思、改进后,2016年学校实现了涉校网络诈骗案件连续4个季度下降。本轮行动研究,笔者从重构课程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