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工潮的兴起使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镇。农村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以及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导致农村教育陷入尴尬的局面。挽救农村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打工潮流的不断攀升,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源源不断地涌入城镇务工,而随着打工族的收入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升,让孩子接受更好、更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这些入城务工子弟的更高要求。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异地入学不再受地域限制,很多的家长都想方设法把孩子接到城市中读书。在这股风的吹拂下,农村学校学生一年比一年少。原来百来名学生的村级小学,现在大多数只剩下几十个人,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现在都没有学生了。国家刚刚投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基础设施建设,把学校建设得漂漂亮亮以后就闲置在那里,造成了许多的资源浪费。造成这些资源浪费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就所在的乡村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以下几个原因是根本所在。
一、打工潮助推农村生活条件提高,意识提高促使学生外流严重
近年来,很多家长意识到进城务工不仅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又拓宽了社会交往范围,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优等条件的教育。而种地远不及外出务工的收入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员外出务工。随着务工人员的子弟转学人数增多,农村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少。所以现在无论哪个村屯,一眼望去,看到的都是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儿童,青壮年几乎很难碰到。究其原因,就是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能力有限的打工族只能把小孩留在农村,由家里的老人隔代抚养,这就促使留守儿童的存在。还有另外一种现象是:外出务工时间稍微长的人,有一定专长的打工族,经济能力有所提高了,大部分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城市中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受學生流失的影响,农村学校教师不断减少。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随迁子女的不断增加,留在农村读书的人数是逐年减少。按照目前的形势,接下来即将又有几个村学校面临着停办的危险。因为没有生源,农村小学的教师也跟着减少。
三、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积极性偏低,导致学生的大量流失
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大都是想方设法往城镇调,很难留在农村任教,留下的都是家在农村的老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促使留在农村的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跟着降低,导致许多意识高的学生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城镇读书。
四、城镇学校无节制的招收,促使农村学校学生的大幅减少
纵观县以上的学校,为了增加生源,无限制的招生,使得每个班级超过五六十名学生,大班额普遍存在,而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量流失,促使许多村级学校无生源,只能停办,造成了基础设施的闲置。
五、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师数量相对来说长期偏少,难以引进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一些优秀教师也在不断地流失。教师队伍的流失不仅表现在纵向结构,也表现在横向的结构,纵向结构是优秀教师一般都往上一级调。而横向方面则主要是朝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在其流失的队伍中,很多都是教育中坚力量,而其很大一部分本身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就不高。这一人群的流失,造成了城乡学校办学力量的两极分化。很多农村教师不管是否有条件,还是有无能力,都想离开这样的“不毛之地”。虽然政府也在不断地补充这些地区的教师,但往往是成熟一批,离开一批,而尤以教学骨干流失最为严重。
农村学校现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上级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以挽救农村学校。比如,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加大力度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深化农村各级领导对农村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防止教师资源的过度流失。
参考文献:
[1]马克,任立刚,黄砾卉.农村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6(1).
[2]肖起清.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及建议[J].教育导刊,2006(1).
作者简介:黄承山(1979—),男,壮族,广西天峨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教育专干,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打工潮流的不断攀升,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源源不断地涌入城镇务工,而随着打工族的收入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意识有所提升,让孩子接受更好、更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这些入城务工子弟的更高要求。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异地入学不再受地域限制,很多的家长都想方设法把孩子接到城市中读书。在这股风的吹拂下,农村学校学生一年比一年少。原来百来名学生的村级小学,现在大多数只剩下几十个人,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现在都没有学生了。国家刚刚投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基础设施建设,把学校建设得漂漂亮亮以后就闲置在那里,造成了许多的资源浪费。造成这些资源浪费的原因有很多,笔者就所在的乡村情况进行分析,认为以下几个原因是根本所在。
一、打工潮助推农村生活条件提高,意识提高促使学生外流严重
近年来,很多家长意识到进城务工不仅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又拓宽了社会交往范围,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一样优等条件的教育。而种地远不及外出务工的收入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员外出务工。随着务工人员的子弟转学人数增多,农村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少。所以现在无论哪个村屯,一眼望去,看到的都是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儿童,青壮年几乎很难碰到。究其原因,就是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能力有限的打工族只能把小孩留在农村,由家里的老人隔代抚养,这就促使留守儿童的存在。还有另外一种现象是:外出务工时间稍微长的人,有一定专长的打工族,经济能力有所提高了,大部分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城市中接受更好的教育。
二、受學生流失的影响,农村学校教师不断减少。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随迁子女的不断增加,留在农村读书的人数是逐年减少。按照目前的形势,接下来即将又有几个村学校面临着停办的危险。因为没有生源,农村小学的教师也跟着减少。
三、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教学积极性偏低,导致学生的大量流失
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业务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大都是想方设法往城镇调,很难留在农村任教,留下的都是家在农村的老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促使留在农村的老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跟着降低,导致许多意识高的学生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城镇读书。
四、城镇学校无节制的招收,促使农村学校学生的大幅减少
纵观县以上的学校,为了增加生源,无限制的招生,使得每个班级超过五六十名学生,大班额普遍存在,而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量流失,促使许多村级学校无生源,只能停办,造成了基础设施的闲置。
五、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师数量相对来说长期偏少,难以引进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一些优秀教师也在不断地流失。教师队伍的流失不仅表现在纵向结构,也表现在横向的结构,纵向结构是优秀教师一般都往上一级调。而横向方面则主要是朝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在其流失的队伍中,很多都是教育中坚力量,而其很大一部分本身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就不高。这一人群的流失,造成了城乡学校办学力量的两极分化。很多农村教师不管是否有条件,还是有无能力,都想离开这样的“不毛之地”。虽然政府也在不断地补充这些地区的教师,但往往是成熟一批,离开一批,而尤以教学骨干流失最为严重。
农村学校现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上级政府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以挽救农村学校。比如,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加大力度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深化农村各级领导对农村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防止教师资源的过度流失。
参考文献:
[1]马克,任立刚,黄砾卉.农村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6(1).
[2]肖起清.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及建议[J].教育导刊,2006(1).
作者简介:黄承山(1979—),男,壮族,广西天峨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教育专干,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