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尝试寻找出更适合农村学生学好语文的途径,在劣势中挖掘优势,从教材中寻找,从课堂外吸取,努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 农村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课外阅读
最美的花常开在肥沃的土壤上,肥沃的土壤能孕育鲜艳的花朵。农村学生生长在乡村的田野里,或贫瘠或肥沃都想开花。农村语文教学因地制宜值得尝试。
一、因地制宜的“屏障”
素质教育推行多年,可贯彻落实的执行者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教师,他们本身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习惯应试教育,怎样考就怎样教。教师大多未能根据自身特点、教材内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结果是老师在摇头晃脑地教,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农村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见世面窄,阅读量少,创新思维能力弱,增加了农村语文教学的难度。
二、在劣势中挖掘优势
(一)肥沃的土壤(语文教材)中吸取适合农村学生生长的精华
挖掘农村自身潜在优势,是当前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必行之道。语文教科书就是一块基地,课文内容广泛涉及农村题材,农村学校更应该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开发这些课文课程资源。
1.民风、民俗、民情。
如课文《春酒》、《社戏》、《安塞腰鼓》、《端午的咸鸭蛋》等,涉及民风民情的比比皆是。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道:阿长极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晨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而且要‘我’吃福橘。”这里包含着我国传统的吉利文化。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当地的过年习俗,理解这些习俗所包含的意义,从而易于理解长妈妈图吉利的心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爱一方水土。民风、民俗、民情讲述着一方百姓的生活状态、礼仪、道理倾向,充满生活情趣,最直接最现实地拨动学生心灵之弦,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
2.地理资源。
旖旎、秀美、恬静的农村风光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名篇名著,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农村语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教材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的课文信手拈来,如《春》、《第一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归园田居》、《月夜》……
“傍晚时分,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几点疏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优美的意境,农村随处可见,是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恩赐,有什么比这些更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文人墨客的灵性源于自然,农村学生贴近自然而生,语文教师应把握教材,引导他们走进自然,热爱自然,进而描绘自然。
《蝉》、《绿色蝈蝈》、《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所描绘的物,农村学生天天见。教材中这些作品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一扫课堂枯燥无味的说教,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3.农村典型的人物、事件。
《背影》中熟悉的父母终身劳碌的背影,《台阶》中质朴的父辈思想观念,《社戏》中纯朴、天真、热情、可爱的农村孩子……人性美在作品中闪光,艺术形象的感染与熏陶,必能使学生有健康的审美观,让他们更热爱文学、热爱生活。文学的魅力在农村学生心中慢慢滋长,要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及祖国语言。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对发展农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的意义重大。我们不必从外面争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潜藏在内在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因素就够了。人具有一切知识是极其自然的事。
(二)多施农家肥——积累,课外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每篇课文我都认认真真上完了,该做的练习我也做了,可学生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学生基础太差”,这是多数农村语文教师的抱怨,却不知自己未能从应试教育的圈圈里跳出,只盯着几篇教材课文,不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马无夜草不肥”。农村学生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大量的阅读正是他们间接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生活的一种途径。长时间的课外阅读,使他们潜移默化地运用看到的词语、语言、写法。这是为什么课外阅读多的学生语文成绩好的原因。课外阅读不能“放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1.养成精心选择的习惯。
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书读。课本中规定的十二篇名著、优秀作文选、《中学生课外阅读》、《课堂内外》、《中学生博览》、《精品小说》、《读者》等都适合中学生读。教师本身要有大量阅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把自己读过的好作品推荐学生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创设阅读条件,制订阅读计划。
农村学校图书馆条件有限,书少书旧,杂然而陈,但真知无所谓新旧。酒是越陈越香,书也自然不嫌旧,应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可办班级读书角,每人提供一本好书。
七年级,摘抄积累。规定学生每天积累一页作文纸美文美句,让学生明确这样硬性规定的好处:(1)练字;(2)积累;(3)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定期检查、评比、鼓励,开展好书推荐、摘抄展示、板报竞赛等活动。八年级,摘抄后要写点评,融入自己的理解感悟、思想,提升品位。九年级,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如何变,教学方法如何多,语文学习,多读多写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无法撇开的途径。世界上没有不需要积累就可以学好语言和文学的方法。
(三)孕育花苞——写作
磨刀是为砍柴,前面的充分利用教材、课外的积累,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能说会写。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教师应利用教材,精讲课文,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社会,融入自然,指导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进行多角度观察、理解、思考、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
1.范文引路,由点到面。
语文课本上的范文有200多篇,范文就是样板。教师应善于选择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名篇、名段仿写。教完课文《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家乡,引导他们把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精读后进行片段仿写,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有一段上小学时赖床不上学挨父亲打的精彩描述,读后仿写,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芦花荡》中对老头的外貌、语言、心理的描写都很精妙,是仿写的典范。学习《童趣》写《童年之趣》,学了《羚羊木雕》着重在立意、选材和写作手法上模仿。只要用心领会,随处都可仿写范文。
当然,学生的作文不能停留在仿写阶段,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把点滴的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将仿写转变为创作,将课外阅读、积累融汇到写作中,再插上想象的翅膀,合理的想象源于丰富的生活,又高于生活,写作有了艺术魅力,便是创作。
2.写日记,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写熟悉的生活,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愿望。以我手写我心,多鼓励多评价,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性评价,经常将写得好的习作拿到班上做范文宣读,或打印粘贴在学习园地,都是对学生实实在在的肯定、激励。可推荐学生优秀习作参加征文比赛,激发写作激情。
学生会读能写,农村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基本实现。随着教研的不断努力和深入研究及师生的积极合作,因地制宜的农村语文教学尝试途中的“屏障”终会消失。花儿开在城市花坛固然娇艳,花儿开在山村路旁依然灼灼,有心栽花,花自成畦。
关键词: 农村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课外阅读
最美的花常开在肥沃的土壤上,肥沃的土壤能孕育鲜艳的花朵。农村学生生长在乡村的田野里,或贫瘠或肥沃都想开花。农村语文教学因地制宜值得尝试。
一、因地制宜的“屏障”
素质教育推行多年,可贯彻落实的执行者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教师,他们本身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习惯应试教育,怎样考就怎样教。教师大多未能根据自身特点、教材内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结果是老师在摇头晃脑地教,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农村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见世面窄,阅读量少,创新思维能力弱,增加了农村语文教学的难度。
二、在劣势中挖掘优势
(一)肥沃的土壤(语文教材)中吸取适合农村学生生长的精华
挖掘农村自身潜在优势,是当前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必行之道。语文教科书就是一块基地,课文内容广泛涉及农村题材,农村学校更应该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开发这些课文课程资源。
1.民风、民俗、民情。
如课文《春酒》、《社戏》、《安塞腰鼓》、《端午的咸鸭蛋》等,涉及民风民情的比比皆是。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道:阿长极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晨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而且要‘我’吃福橘。”这里包含着我国传统的吉利文化。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当地的过年习俗,理解这些习俗所包含的意义,从而易于理解长妈妈图吉利的心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爱一方水土。民风、民俗、民情讲述着一方百姓的生活状态、礼仪、道理倾向,充满生活情趣,最直接最现实地拨动学生心灵之弦,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
2.地理资源。
旖旎、秀美、恬静的农村风光成就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名篇名著,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农村语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教材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的课文信手拈来,如《春》、《第一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归园田居》、《月夜》……
“傍晚时分,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几点疏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优美的意境,农村随处可见,是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恩赐,有什么比这些更能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文人墨客的灵性源于自然,农村学生贴近自然而生,语文教师应把握教材,引导他们走进自然,热爱自然,进而描绘自然。
《蝉》、《绿色蝈蝈》、《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所描绘的物,农村学生天天见。教材中这些作品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语文教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一扫课堂枯燥无味的说教,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3.农村典型的人物、事件。
《背影》中熟悉的父母终身劳碌的背影,《台阶》中质朴的父辈思想观念,《社戏》中纯朴、天真、热情、可爱的农村孩子……人性美在作品中闪光,艺术形象的感染与熏陶,必能使学生有健康的审美观,让他们更热爱文学、热爱生活。文学的魅力在农村学生心中慢慢滋长,要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及祖国语言。
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对发展农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语文兴趣的意义重大。我们不必从外面争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那潜藏在内在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因素就够了。人具有一切知识是极其自然的事。
(二)多施农家肥——积累,课外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每篇课文我都认认真真上完了,该做的练习我也做了,可学生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学生基础太差”,这是多数农村语文教师的抱怨,却不知自己未能从应试教育的圈圈里跳出,只盯着几篇教材课文,不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马无夜草不肥”。农村学生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大量的阅读正是他们间接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生活的一种途径。长时间的课外阅读,使他们潜移默化地运用看到的词语、语言、写法。这是为什么课外阅读多的学生语文成绩好的原因。课外阅读不能“放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1.养成精心选择的习惯。
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书读。课本中规定的十二篇名著、优秀作文选、《中学生课外阅读》、《课堂内外》、《中学生博览》、《精品小说》、《读者》等都适合中学生读。教师本身要有大量阅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把自己读过的好作品推荐学生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创设阅读条件,制订阅读计划。
农村学校图书馆条件有限,书少书旧,杂然而陈,但真知无所谓新旧。酒是越陈越香,书也自然不嫌旧,应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可办班级读书角,每人提供一本好书。
七年级,摘抄积累。规定学生每天积累一页作文纸美文美句,让学生明确这样硬性规定的好处:(1)练字;(2)积累;(3)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定期检查、评比、鼓励,开展好书推荐、摘抄展示、板报竞赛等活动。八年级,摘抄后要写点评,融入自己的理解感悟、思想,提升品位。九年级,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如何变,教学方法如何多,语文学习,多读多写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无法撇开的途径。世界上没有不需要积累就可以学好语言和文学的方法。
(三)孕育花苞——写作
磨刀是为砍柴,前面的充分利用教材、课外的积累,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能说会写。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教师应利用教材,精讲课文,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社会,融入自然,指导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进行多角度观察、理解、思考、体验,做生活的有心人。
1.范文引路,由点到面。
语文课本上的范文有200多篇,范文就是样板。教师应善于选择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名篇、名段仿写。教完课文《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家乡,引导他们把写作技巧运用到写作实践中。精读后进行片段仿写,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有一段上小学时赖床不上学挨父亲打的精彩描述,读后仿写,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芦花荡》中对老头的外貌、语言、心理的描写都很精妙,是仿写的典范。学习《童趣》写《童年之趣》,学了《羚羊木雕》着重在立意、选材和写作手法上模仿。只要用心领会,随处都可仿写范文。
当然,学生的作文不能停留在仿写阶段,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把点滴的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将仿写转变为创作,将课外阅读、积累融汇到写作中,再插上想象的翅膀,合理的想象源于丰富的生活,又高于生活,写作有了艺术魅力,便是创作。
2.写日记,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写熟悉的生活,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愿望。以我手写我心,多鼓励多评价,尽量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性评价,经常将写得好的习作拿到班上做范文宣读,或打印粘贴在学习园地,都是对学生实实在在的肯定、激励。可推荐学生优秀习作参加征文比赛,激发写作激情。
学生会读能写,农村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基本实现。随着教研的不断努力和深入研究及师生的积极合作,因地制宜的农村语文教学尝试途中的“屏障”终会消失。花儿开在城市花坛固然娇艳,花儿开在山村路旁依然灼灼,有心栽花,花自成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