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564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预测病人的死亡风险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1312例先天性心脏病病儿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7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回顾分析腹膜透析前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以期早期预测死亡风险.结果 27例中死亡13例(48.1%),生存14例.术后18 h心肌肌钙蛋白(cTnI)、腹膜透析前动脉pH值、碱剩余(BE)、乳酸(Lact)、胶体渗透压(COP)、中心动静脉氧饱和度差(△SO2)、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nS)、气道峰压(PIP)等指标,在生存组和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近期转归(生存或死亡)受cTnI(P=0.01)、pH(P=0.04)、PIP(P=0.02)、COP(P=0.05)等多因素的影响.结论 cTnI、pH、PIP、COP等指标,有助于在腹膜透析早期预测死亡风险。

其他文献
病人 女,19岁.活动后胸闷、气短、乏力10年,加重4个月.查体:血压110/80mmHg(1 mm Hg=0.133 kPa),发绀,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Ⅵ级收缩中期杂音,P2亢进,肝肋下6 cm,双下肢轻度水肿.测得CVP为19cmH2O.血气分析示PO2 62mm Hg、SO20.92mm Hg.超声心动图见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18哪,左向右为主双向分流;三尖瓣轻度反流
期刊
1995年1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共进行电视胸腔镜(VATS)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钳闭手术214例,对术后生存者进行了随访,最长随访12年,平均(6.3±3.8)年。
期刊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中经心外膜探查心包内心脏植物神经节丛的位置和微波消融神经节丛的即时效果.方法 16例接受心脏手术者同期行高频电刺激心包内植物神经节丛.窦性心律者使用同步高频刺激,房颤者使用连续高频刺激,观察出现迷走效应的位置.探查后对房颤病人使用微波消融,消融和电复律后使用同步电刺激原有迷走效应的植物神经节丛,观察有无迷走效应出现.结果 2例病人麻醉后因故不能进行试验被排除.14例在1~5处脂肪
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我们治疗2例Morgagni疝.  例1 女,62岁.左腰酸胀4周,血尿1 d.查体无明显异常.X线胸部正、侧位片示右下肺野大片状阴影:CT提示右前纵隔肿物约15cm×12 cm×10 cm,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位于心包旁,CT值为-110 Hu.腹部B超示左肾小结石.
期刊
目的 探讨在脱细胞牛颈静脉血管支架上进行内皮细胞再种植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DCs)诱导分化为内皮种子细胞后种植在脱细胞牛颈静脉血管支架上,分为动态培养和静态培养2组.培养7 d后,对标本进行病理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静态培养的血管支架表面形成连续的单细胞层.动态培养后血管支架表面的细胞仍有50%残留,沿流场方向排列.结论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内皮种子细胞在脱细胞牛颈静
病人 男,5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胸部CT示左上纵隔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其内密度均匀,CT值约16.0 Hu,与周围动脉分界不清,提示:左上纵隔囊性占位(图1).加强CT示左上纵隔内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边界清晰(图2)。
期刊
Stanford A型动脉夹层发病凶险,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有效措施,但术后并发症达17.0%~46.2%,病死率14.0%~32.5%不等[1-3].改进手术技术及灌注方法,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是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
期刊
晚期自发食管破裂是胸外科一个棘手的难题[1].我们近年来采用裂口直接缝合并T形管引流的方法治疗了6例晚期食管破裂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现自发性气胸者约占我院收治自发性气胸病人的10%.与普通气胸不同,其细小支气管的不完全梗阻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病变具有弥漫性、双侧性等特点.肺大疱以混合型与Ⅱ型居多.手术风险及难度大,术中及术后有许多特殊情况需要处理。
期刊
病儿 男,8岁.1年前在外院以"右室腔实性占位"行手术治疗,因肿瘤巨大而放弃手术,病理活检提示"透明变性的纤维组织中大量钙化小体,未见恶性肿瘤".现仍活动后心悸、气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