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美育的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它在语文教学和塑造人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的修养。
  一、美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教育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健康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而美育则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何为美育?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曾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而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代写毕业论文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美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教育,它是凭借教材中一篇篇课文来实施的,是以语文为中介,是言语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可见,语文美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作用。
  1、美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首乐曲,有的人听起来如痴如醉,觉得趣味无穷;有的人却听得索然无味。一幅绘画,有的人看起来意趣横生,赞叹不已,而有的人却感到是杂乱无章,是线条的随意勾画和颜色的任意涂抹。如此种种,都是由人们审美的修养高低所决定的。而人的审美修养又是由美育来培养的。可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上演,立即引起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理想,于是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投身西部建设,渴望让自己美好的青春也能为理想而闪光。因此,美育在培养年轻一代的品德和个性方面而有巨大的陶冶教育作用。
  2、美育是语文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
  兴趣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兴趣的培养则离不开美育的功用。
  (1)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它本身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只要我们去开发利用,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视野的开拓,情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图画、音乐、多媒体投影,以及教师自身的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产生美的想像,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力和想像力,去领悟文中之“景”,体会文中之“情”,明白文中之“哲理”,进行美的教育,也同样能调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语文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除了工具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外,它还有更重要的人文性,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现行的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主体意识,民族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这就离不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1、从语文教材方面看:
  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美的海洋,它给人以美感。其中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具有审美的本质属性。
  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属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佳作。例如:同是写“莲”,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又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
  2、从学生方面看: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虽然他们的年龄偏小,经验少,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为他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去体会自然美和事物美提供了先决条件。这样,教师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教具及丰富的表情、语言来巧妙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在一种新的境界和天地中得到一种美的体验和熏陶。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则就要更多地采取一定的情境教学,审美教育。
  3、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看:
  21世纪曙光熹微,知识经济端倪实现,新的世纪,新的千年,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应该是新型人才的显著特征。這种人才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难以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更应该看到语文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论文发表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至关重要。
  三、语文教师应善于实施审美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应善于实施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审美教育呢?
  1、善于体会形象,感知“美”。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创造,作家作为人的类属,也是按照人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形象的,他正是选择那些他认为是美的人、事、景、物写进作品的,是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叶圣陶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感知所描写事物的表象,以便转化为初步的审美知觉。
  我在教冰心的《小橘灯》时,抓住了课文中描写小姑娘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如“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通过对其中两个“好”字的讲解,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像,使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更加清晰,从而激起同学们对小姑娘那种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敬佩,其崇高的“心灵美”也就自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
  2、善于调动情感,感悟“美”。
  感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那些千古流传的佳作之所以长久不衰,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生命,饱含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则必须架起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解美。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而要使学生“入情”,只有先“动情”于已,而后才会“辞发”。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语言平实,叙写也朴实无华,表面上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人们生活中“父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与父亲的情感体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情便会从作者平淡朴实的文字中奔涌而出。我再要求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反复朗读,去感受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再如教朱自清的《春》,教学过程中我调动了学生自身的经验,去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教这篇课文时正值秋令,于是我就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秋的成熟,发现自然界不同形态的美,领悟春华秋实的自然哲理,联想耕耘收获的人生价值。这样,“审美场”就形成了整体效应,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的审美教育。
  3、善于发挥想像,创造“美”。
  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所谓想像,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进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的想像力神通广大,它可以“思接千秋,视通万里”。例如学习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我让学生联想我们歙县众多的石拱桥,如“万年桥”、“太平桥”等,去想到我们歙县古老辉煌的历史,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通过想像,进行组合和创造,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的完美的图画,创造出“美”。
  如讲《春》,我就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春的名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联想李白托对友人关心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联想和想像,则更能体会诗中创造之美。
  想像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如看到太阳,就看到了希望,看到绿叶,就充满了信心,看到干柴烈火的燃烧,可感受到男女之间炽热的感情,看到小草绿了,可感受到春的到来,感受到春风拂面,百花盛开。如此种种,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想像中参与抽象思维的教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4、善于通过比较,欣赏“美”。
  没有比较就没有美。因为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而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握住这一点,代写硕士论文则必会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如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将百草园中的兴趣盎然,是童年的乐园与三味书屋的死气沉沉,枯燥乏味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形象化的对照中体味到了文章的意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启发学生自已学会将精湛词语与其相近词语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的艺术匠心,这时增强教学的艺术美极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典故,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故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斟酌,让学生在学习中加以注意,体会其不同点,想像其意境。同时,也可以把两首内容相似的诗从各方面如感情、风格等进行比较,从而能使学生容易进入课文的意境,欣赏其“美”。
  四、语文审美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倡导语文审美教育,并不排除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是因为没有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基礎,那么对语文课文进行美的感受则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处理好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性的素质。
  2、不能把审美教育只看作是一种狭隘的欣赏、愉悦,甚至是“玩玩而已”,而要把审美教育的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与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语文的载体使之整合、提升。
  高尚的人文素质正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又必须是新型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理论若不包括对美育的研究,就是不完备的理论。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美育是一个复杂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它在语文教学和塑造人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的修养。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低年级儿童的“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起步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电教媒体的特点,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降低难度,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要表达的欲望,想说话。  二、结合低年级儿童特点,以直观形象为主,发挥想象,使学生懂得该怎样说,会说话。  三、加强词句的理解训练,使学生的表达更上一层楼,说精彩的话。  
期刊
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我们从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是一大利器。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同时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小组内有相互
期刊
摘要: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自身有着重大意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增强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改善科技创新活动的环境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 主体 中介 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当代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正在生成。科技
期刊
【摘要】:目前初中政治教材教学不断改革和变化,但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相对落后。根据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的特殊性,本文提出农村初中政治教学应该贴近生活,将教材生活化处理“活化教材”,实现教材本土化。  【关键词】:政治教学 生活化    多年来,初中政治经历了中考从考一本书到两本、直到现在考五本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水平考试到能力考试、从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的转变,这一系列的变化使我们农村
期刊
【内容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鉴赏课如何更有效地在教学中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是否能得到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美术鉴赏课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 课堂结构 审美发现 审美体验 审美创造    美术鉴赏课的目标和方向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多年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
期刊
常常有人说:“幼儿园有什么好教的,都是在玩罢了!”又有人说:“不要让小孩子吧时间浪费在玩游戏上,应该让他们趁早学习。”  孩子在幼儿园里难道只是“在玩罢了”?而游戏真的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学习吗?  事实上,游戏是幼儿和周围世界交流的方法。经由探索和实验,幼儿能慢慢了解及建立起他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当幼儿能主导自己的游戏方法时,更能产生多样化的学习。孩子们的游戏代表着他们在身体、情绪、社会、智慧
期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不管什么学科、也不管什么内容,只要是公开课,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我认为,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发挥辅助作用,而辅助课堂教学的媒体,应该是越简单越好,只要能说明问题,哪怕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也可,并不一定都要选择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是否选择运用多媒体
期刊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公认的国际语言,听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听力也是英语教学中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 、写之首,也是很多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本文从掌握英语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言知识,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掌握训练听力的方法、技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技巧;解决方法    一、 当前学生听力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生在开
期刊
文章摘要:生物实验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观念一直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中学,将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因而,如何立足于农村,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是农村中学和农村生物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改革    1.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学反思的内容及简单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政治教师 教学反思    中国有句古语“吾日三省吾身”。在我看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学反思,是合格教师的必须课。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反思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