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79星星美展犹如一颗原子弹在当时的艺术界爆炸。在长达十年的意识和情感的压抑下,许多艺术家被迫成为了标准化模式艺术创作的追随者,而这也将艺术塑造成暗淡的政治文艺宣传工厂。这次美展是情感的爆发是对历史伤痕的抚慰,艺术家们同时也开始重新探索自己的创作语言。同官方艺术家所不同的一批民间艺术家们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方法开始进行着个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针对统一化的模式强调风格自由,针对全权意识形态对人的压制性强调人性的回归,是一种用抽象和形而上的形式表现人文主义情怀的艺术。艺术家王克平作为79星星美展的参与者,其雕塑作品《沉默》被选为美展的代表,而这个命名为沉默的头像雕塑,在形式上和主题上,都积极以探索者的角度出发打破禁锢的沉默而将艺术重新送上现代主义的道路上。
关键字:79星星美展;雕塑;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1976年后笼罩中国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的阴云开始渐渐散去,人们迎来了希望的曙光。这一政治上态度的改变所带来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转变都最终将人们引导上一条复苏建设的道路上。三年之后,在建国三十周年的欢庆气氛之中,一场影响中国艺术现代性发展的重要的运动也在酝酿发展之中。它的发生所带来的新局面就是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再次成为主要的关注点。关于现代性的思考又回到二十世纪初所关注的内核上,是对整一性的现代意识的追求。
中国雕塑也在此时开始走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寻找自己的位置。雕塑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处在一个时代“互文”的語境之中,“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中,解读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寻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丰富的表征;反过来,社会改革开放所引激发的思想能量和产生的社会变革,又成为中国雕塑发展、变化的时代根源。”这次时代的推动带来首先是创作主体的改变,从以平民大众化为起点再次转向以精英或是知识分子为主导的群体之中。没有如同西方的现代主义类似的前卫的将艺术、道德、政治分离。在艺术观念上,艺术、政治、人性、道德都是被整一性地思考的,同时以大众的普遍的情感经历为共鸣的基础,从而带上部分精神乌托邦似的人文关怀的理想主义色彩。
《沉默》这件作品,从一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就成为了时代特色的代表。作为星星们展览主题的象征,“王克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个人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批判和干预。这种尝试对当时中国雕塑走出“法式”、“苏式”桎梏,进行现代转型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王克平作品所表达的批判精神恰好是被中国雕塑长期忽略的。王克平还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语言方式,他背离了传统的雕塑方式,大胆地引入了“荒诞”和“变形”的概念,这对后来雕塑艺术在形式上的创造也有着重要作用。”1
现实主义的模式一直从新中国成立到79星星美展前是中国雕塑的主要创作语言,浓厚的苏联革命现实主义气息以突出的教化功能为主。这些雕塑的主题性以及政治性强烈,充满着革命热情,高昂的个体或者群体,都突显了政治信仰的神圣性以及精神领域的理想性。“它们采取的都是形体、空间、团块体积等比较传统的雕塑语言,靠雕塑本身的塑形、刻凿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这种思想感情符合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正面性、理想性和高尚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政治烙印。雕塑表现的内容主要是工农兵、劳模、重大事件、领袖等,代表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农展馆院内的雕塑,王朝闻的《刘胡兰》、《民兵》,钱绍武的《大路歌》,于津源的《八女投江》,潘鹤的《艰苦岁月》等。”
现代主义雕塑受到机器化大生产以及其他学科理论界新学说的冲击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艺术家不断地对传统的艺术思想进行否定,对新的艺术形态不断的开拓。这些艺术家们偏爱作品内在形式的探讨而减弱了对内容主题的关注,专注于作品的材料的选取以及表面装饰风格的运用以及空间观念和环境观念的延伸。当现代主义雕塑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独立于文学性的文本统治。开始单纯的关注媒介之中形式的语言,它们没有具体的内容,没有具体的情节,观众被吸引的原因只是单纯的渗透着生命意识的形式。
在中国,现代主义的雕塑而区别于80年代以前的雕塑,不论是在风格或主题的选择上都有更大的自由度,在中国现代主义的雕塑的审美“趋于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个人化,单一的传统的价值于审美趣味标准被突破。”而这在中国并不是作为中产阶级的附庸的趣味的开端,而是在特定的时期对历史回忆表象的一种集体上的追忆。因为实用主义这一中国现在代性的特点,通过将中国传统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转化为实用主义,而深深的根植到了现代艺术的实践之中。所以这些创作中体现的艺术家的思考的时代性色彩极其强烈而多是以当时主流的大众情感为主导。也正是再次证明了“中国艺术家的注意的是具体的经验空间(而非永恒空间)、特定的历史时刻(而非永恒时间)以及个人或群体的经验选择(而非为某种绝对理念的投入奉献)。”
重新将焦点聚集在《沉默》这件作品之上,它的诞生原因是复杂的,是多方面力的作用的一个综合体。文革结束后的中国,雕塑的创作由封闭转向了开放,许多曾经被贴上腐朽或者堕落标签的现代主义,都重新得到认识。而雕塑家们在对外来和本土文化进行批判和选择,为创作的探索提供了现实条件。
《沉默》,是一个人痛苦的头像,他的左眼好象一个无生命的容器一样被残忍的封闭,断绝于外界的联系,右眼是呆滞的,无神的,面对所有的一切,在眼前的一切都是麻木的。嘴,扭曲的嘴,被塞上木塞,就好象被人强行捏着,粗暴的将嘴给堵上。每一个富有活力的个体,在当时,内心或者都隐藏在这样扭曲的沉默的躯壳里,只有无奈的沉默。而这个抽象的头颅,正是打破了一度具象的,理想主义的,完美的雕塑的特点。
结语
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雕塑的创作,是艺术家由追忆长达十年的情感为开端,他们开始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即是对文革时期雕塑经验的总结也是反思,虽然采取有些偏激的表达手段,但是还是在中国雕塑历史上重要的一个转折,也是再次开始现代化探索的基点。
参考文献
1孙振华.中国雕塑:由沉默到开放[N].中国文化报,2008-08-14(03)
2蔡增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雕塑审美样式的漂移.[J].美与时代,2010(01):28
关键字:79星星美展;雕塑;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1976年后笼罩中国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的阴云开始渐渐散去,人们迎来了希望的曙光。这一政治上态度的改变所带来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转变都最终将人们引导上一条复苏建设的道路上。三年之后,在建国三十周年的欢庆气氛之中,一场影响中国艺术现代性发展的重要的运动也在酝酿发展之中。它的发生所带来的新局面就是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再次成为主要的关注点。关于现代性的思考又回到二十世纪初所关注的内核上,是对整一性的现代意识的追求。
中国雕塑也在此时开始走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寻找自己的位置。雕塑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处在一个时代“互文”的語境之中,“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中,解读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寻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丰富的表征;反过来,社会改革开放所引激发的思想能量和产生的社会变革,又成为中国雕塑发展、变化的时代根源。”这次时代的推动带来首先是创作主体的改变,从以平民大众化为起点再次转向以精英或是知识分子为主导的群体之中。没有如同西方的现代主义类似的前卫的将艺术、道德、政治分离。在艺术观念上,艺术、政治、人性、道德都是被整一性地思考的,同时以大众的普遍的情感经历为共鸣的基础,从而带上部分精神乌托邦似的人文关怀的理想主义色彩。
《沉默》这件作品,从一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就成为了时代特色的代表。作为星星们展览主题的象征,“王克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个人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批判和干预。这种尝试对当时中国雕塑走出“法式”、“苏式”桎梏,进行现代转型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王克平作品所表达的批判精神恰好是被中国雕塑长期忽略的。王克平还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具有原创性的语言方式,他背离了传统的雕塑方式,大胆地引入了“荒诞”和“变形”的概念,这对后来雕塑艺术在形式上的创造也有着重要作用。”1
现实主义的模式一直从新中国成立到79星星美展前是中国雕塑的主要创作语言,浓厚的苏联革命现实主义气息以突出的教化功能为主。这些雕塑的主题性以及政治性强烈,充满着革命热情,高昂的个体或者群体,都突显了政治信仰的神圣性以及精神领域的理想性。“它们采取的都是形体、空间、团块体积等比较传统的雕塑语言,靠雕塑本身的塑形、刻凿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这种思想感情符合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正面性、理想性和高尚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政治烙印。雕塑表现的内容主要是工农兵、劳模、重大事件、领袖等,代表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农展馆院内的雕塑,王朝闻的《刘胡兰》、《民兵》,钱绍武的《大路歌》,于津源的《八女投江》,潘鹤的《艰苦岁月》等。”
现代主义雕塑受到机器化大生产以及其他学科理论界新学说的冲击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艺术家不断地对传统的艺术思想进行否定,对新的艺术形态不断的开拓。这些艺术家们偏爱作品内在形式的探讨而减弱了对内容主题的关注,专注于作品的材料的选取以及表面装饰风格的运用以及空间观念和环境观念的延伸。当现代主义雕塑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独立于文学性的文本统治。开始单纯的关注媒介之中形式的语言,它们没有具体的内容,没有具体的情节,观众被吸引的原因只是单纯的渗透着生命意识的形式。
在中国,现代主义的雕塑而区别于80年代以前的雕塑,不论是在风格或主题的选择上都有更大的自由度,在中国现代主义的雕塑的审美“趋于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个人化,单一的传统的价值于审美趣味标准被突破。”而这在中国并不是作为中产阶级的附庸的趣味的开端,而是在特定的时期对历史回忆表象的一种集体上的追忆。因为实用主义这一中国现在代性的特点,通过将中国传统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转化为实用主义,而深深的根植到了现代艺术的实践之中。所以这些创作中体现的艺术家的思考的时代性色彩极其强烈而多是以当时主流的大众情感为主导。也正是再次证明了“中国艺术家的注意的是具体的经验空间(而非永恒空间)、特定的历史时刻(而非永恒时间)以及个人或群体的经验选择(而非为某种绝对理念的投入奉献)。”
重新将焦点聚集在《沉默》这件作品之上,它的诞生原因是复杂的,是多方面力的作用的一个综合体。文革结束后的中国,雕塑的创作由封闭转向了开放,许多曾经被贴上腐朽或者堕落标签的现代主义,都重新得到认识。而雕塑家们在对外来和本土文化进行批判和选择,为创作的探索提供了现实条件。
《沉默》,是一个人痛苦的头像,他的左眼好象一个无生命的容器一样被残忍的封闭,断绝于外界的联系,右眼是呆滞的,无神的,面对所有的一切,在眼前的一切都是麻木的。嘴,扭曲的嘴,被塞上木塞,就好象被人强行捏着,粗暴的将嘴给堵上。每一个富有活力的个体,在当时,内心或者都隐藏在这样扭曲的沉默的躯壳里,只有无奈的沉默。而这个抽象的头颅,正是打破了一度具象的,理想主义的,完美的雕塑的特点。
结语
上世纪80年代左右的雕塑的创作,是艺术家由追忆长达十年的情感为开端,他们开始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和内容。即是对文革时期雕塑经验的总结也是反思,虽然采取有些偏激的表达手段,但是还是在中国雕塑历史上重要的一个转折,也是再次开始现代化探索的基点。
参考文献
1孙振华.中国雕塑:由沉默到开放[N].中国文化报,2008-08-14(03)
2蔡增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雕塑审美样式的漂移.[J].美与时代,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