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绿色发展理念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导,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食品的绿色、安全和放心。基于此,就目前设施蔬菜在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种地养地的源头抓起,从土壤消毒、平衡施肥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等多方面深入探讨,以期生产绿色、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关键词 设施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24
  设施栽培对实现我国蔬菜周年供应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要让设施农业生产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从种地养地的源头抓起,从土壤消毒、平衡施肥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同时入手[1]。
  1 改善土壤环境
  1.1 土传病虫害的现状和为害
  棚室蔬菜生产往往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完成,目前尚未建立合理的轮作模式,在同一棚室反复种植一种或一类作物的连作习惯,导致棚室蔬菜主要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及为害程度都有了重大变化。在生产中发现原有常见病害不减,土传病害却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细菌性病害也呈现大发展的趋势,同时检疫性病害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黄瓜根腐病、细菌性流胶病等;茄果类腐皮镰孢根腐病、黄萎病等,使得很多传统农药施用后无效果或效果很低[2]。
  与病害一样,虫害的发生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根结线虫病。近几年在连续种植5年以上的老棚区,受根结线虫困扰的棚占总棚数的60%。根结线虫给生产造成的减产少则20%~30%,严重的达50%,而且根结线虫对作物的侵染为害又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根结线虫及土传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棚室蔬菜重茬连作,过量施用化肥,恶化了土壤环境,造成土壤酸化,从而导致土传病害及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为此,改善土壤结构,预防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已成为设施蔬菜绿色可持续高产高效发展的主要因素,更是倡导绿色农业的首要任务。
  1.2 轮作换茬、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环境
  1)对土传病虫害的防治上首选轮作换茬,可采取瓜类与豆类、茄果类与葱蒜类等作物轮作[3]。2)生产中还可利用6—7月棚室休闲期提前播种一茬小白菜,待小白菜长至25 cm左右时收获,同时将根部土壤直接带出棚室,可有效减少下茬作物根结线虫的为害。3)蔬菜与大田作物如玉米、水稻等进行水旱轮作,对土传病害与根结线虫同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也可以种植一茬夏玉米,前茬收获结束,不用整地,在垄上或沟内按行距20 cm开沟播种玉米,每667 m2用种子15 kg左右,高密度种植。待植株长至70~90 cm,茎干较嫩时用拖拉机旋耕1遍,再把鸡粪或牛粪一起旋到地里,再旋耕2~3遍。5)直接将玉米秸秆还田,密闭大棚进行高温焖棚,这样既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又能减少连作引起的病害和线虫的危害[4]。
  1.3 土壤消毒
  为了减少连作带来的损失,杜绝土传病虫害对农作物产品质量的影响,对种植3年以上的棚室务必进行土壤消毒。1)利用夏季6~8月棚室休闲期,采取棚室内开沟的方式,每667 m2施用3 000~4 000 kg碎秸稈,高温焖棚,发酵灭菌杀虫效果良好。2)也可结合施用氰胺化钙(石灰氮)撒施50~100 kg,碎麦秸(4~6 cm长)
  3 000~4 000 kg,旋耕20 cm,起垄,盖严地膜,密闭棚膜,灌透水。3)最好是选择晴天进行,使5~25 cm的土壤温度能达到45~60 ℃,温度越高效果越好。在高温条件下土壤中许多病原菌都会被直接杀死,在土层
  25 cm深,长时间40~45 ℃条件下病原菌便处于抑制状态,加上高湿缺氧便会逐渐死亡。同样根结线虫在
  47.5 ℃高温下15 min就死亡,对防治根结线虫、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达85%以上,对灰霉病、白粉病等气流传播的病害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土壤消毒既防治土传病虫害,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倡导的绿色科学生产理念。
  2 科学合理施肥
  2.1 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绿肥与生物菌肥
  有机肥首要选择腐熟农家肥中的鸡粪、猪粪、牛粪等优质圈肥,其次是绿肥和堆肥。在这些肥料中施用较多的是鸡粪,一般每667 m2施用8~10 m3,鸡粪中含氮素较高,而碳素不足,盐分偏多,在鸡粪腐熟过程中要适当加入1/2左右的秸秆(麦秸、玉米秆),对调节鸡粪中的C/N,保存大量的氮元素,降低鸡粪中的含盐量非常有益。猪粪、牛粪等每667 m2施用10~12 m3,圈肥在腐熟过程中最好加入适当的绿肥(粉碎的嫩草、黄瓜秧等),利用夏天高温天气进行腐熟,能有效增加肥料中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在施入这些有机肥的同时要加入生物菌肥或生物菌剂,通过微生物分解各种养分,产生多种酶、有机酸,给作物提供更多养分。生物菌结合农家肥的施用对提高土壤肥力,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创造适宜有益微生物生存繁殖的有利条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绿肥、生物菌肥,是生产绿色放心农产品的重要一环。
  2.2 科学追施化肥适当增加功能性肥料
  对种植多年的老棚室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功能性肥料,如甲壳素、海藻肥、饼肥等,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在结果盛期追施氮磷钾水溶肥的同时结合追施腐植酸、甲壳素、海藻精等功能性肥料,每次选择一种功能性肥料施用,量不易过多,可有效促进根系生长,不断刺激毛细根的产生,延长根系吸收功能,延缓植株衰老,提高产量同时改善产品质量。
  科学合理追施肥料是提高产量,确保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黄瓜高产典型区,山东省沂南县每667 m2
  黄瓜产量高达36 t,每次浇水追肥时水溶肥与饼肥交替施用[5]。并在结瓜始期栽植垄两侧揭开地膜开沟追肥,每667 m2追施腐熟饼肥100 kg或粪肥100 kg左右,施肥后及时浇水。进入结瓜盛期每15~20 d追施水溶肥(氮磷钾:10-6-30)30 kg或腐熟饼肥100 kg,两种肥料交替施用,既能满足黄瓜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又能补充作物对CO2的要求,大大降低了化学肥料的施用量。   2.3 平衡施肥,测土配方施肥
  在保护地主产区过量施用化肥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样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污染环境,影响产品品质,是制约棚室蔬菜稳产、高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6],与农产品产量相匹配的科学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山东省寿光等地区的典型户调查来看,化肥提供的氮磷钾养分已远远高于蔬菜作物的实际吸收量,其中氮、磷、钾素的施用量高于作物实际吸收量分别是6.5倍、3.3倍和2倍。每年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N和P2O5,每667 m2高达95.4 kg和74.4 kg,这些都成为农产品元素含量超标,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的目标产量,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生物菌肥,合理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平衡施用中微量元素钙、镁、硫、硼和锰等。根据棚室的发展情况和土壤中养分的含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施肥。以黄瓜为例,在圈肥合理的前提下,每667m2产量上万千克,则应砂壤土施用复合肥100~150 kg;褐粘土施用复合肥150~180 kg,同时增加中微量元素30~40 kg,这些肥料2/3作为底肥,1/3作为追施肥,在作物定植前5~7 d施入土壤,翻混匀,作栽培垄。
  3 对病虫害要采取综合防治、合理用药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注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措施与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實践证明,可在温室通风口处加设防虫网、室内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用蓝板诱杀蓟马等虫害。采取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等措施,如利用丽蚜小蜂防治蚜虫,用苏芸金杆菌防治棉铃虫、钻心虫,淡紫似青霉防治根结线虫,木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灰霉病等。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因天气因素、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发病。可结合栽培管理措施在提高棚内温度的同时,减少空气湿度,拉大昼夜温差,采取膜下灌水或微滴灌等措施,降低空气湿度,通过阻断病菌发生的必需条件来预防病害的发生[7]。在栽培管理上可通过喷施海藻肥、甲壳素等叶面肥,补充中微量元素提高作物免疫力,达到防病防虫效果,从而减少用药。
  农药防治上,要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合成药剂为主,以水溶剂、粉尘剂、烟熏剂等多种剂型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从农户使用农药来看,多以预防为主,但大多数棚户凭经验用药,同一区域同作物不同农户间使用农药量差距也很大,有时相差4~6倍。非合理的过量用药势必会增加作物的抗药性,这就使药物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同时还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所以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也是发展绿色栽培技术不可或缺的环节。
  农产品要想实现全面绿色、安全、放心生产,整个过程环节多、涉及面广,因此,农业生产中应制定生产技术规程[8],通过一套有效合理的栽培关键技术实现设施蔬菜绿色高效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靖.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21,44(01):105-106.
  [2] 王于璇,王蕴辉,王丹.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J].天津农林科技,2020(06):24-25.
  [3] 严继勇,许园园,邢苗苗,等.荠菜—鲜食玉米—青花菜四季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1(01):18-20.
  [4] 王丹,刘存辉,石朝鹏,等.轮作万寿菊对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12):46-48.
  [5] 曹齐卫,李利斌,王永,等.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超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6(09):98-100.
  [6] 钱王伊琨,王维瑞,王胜涛,等.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蔬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01):113-115.
  [7] 朝华.越夏芹菜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11):55-56.
  [8] 崔爱华,胡乃志,魏景亮,等.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产技术规程[J].长江蔬菜,2021(03):65-66.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职业学院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大量专业性人才的教育机构,它能够有效缓解了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而作为中职学院的教师,如何培养国家所需的专业性人
摘 要 为了实现水稻绿色、生态、节本、增效新技术、新生产模式的示范推广与应用,云南省易门县在龙泉街道梅营社区开展8.7 hm2稻田养鱼(鸭)生态模式示范。示范结果表明,稻田养鱼(鸭)生态模式农药使用量减少25%;化肥使用量减少16.7%,每667 m2节本66元;机插机收节省人工费470元;稻、鱼、鸭共计增收679.4元。稻田养鱼(鸭)生态模式的收益高于常规种植模式,能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地方特
摘 要 如果柑橘的树势较弱,不仅会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对果农来说,保持柑橘树的树势平衡是提高柑橘产量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从造成柑橘树势弱的原因及丰产管理策略2个方面进行探究,重点阐述冬季柑橘树的病虫害防治,旨在有效帮助果农增加柑橘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收入。  关键词 柑橘树;丰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S666.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
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实验中一个经典的效应.将该心理效应拓展延伸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值得探讨.本研究通过对南京某中学进行考察,旨在正确认识并掌握罗森塔尔效应,探究该效应对
摘 要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分析小麦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小麦种植为例,从小麦的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小麦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16  莒南县隶属山东
摘 要 水稻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产量和品质与栽培技术有着直接关系,但从实际来看,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水稻种植效益受到影响,制约着水稻产业的发展。基于此,对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2.0
摘 要 黄土高原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土地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是解决矛盾,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以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例,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综合治理模式及成效的梳理,分析论证了黄土高原水土生态建设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  关键词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
本论文讨论了思政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协同提升的必要性,并对二者协同提升的内部机制展开研究,认为思政教育可以作用于除却职业岗位技术能力之外的一切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各个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所以技工学校的学生也一定要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能,以满足将来的工作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类型成为我国重点研究和发展的行业,这对提升我国农业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而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为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