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边缘带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脏B细胞边缘带淋巴瘤(SMZL)、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带淋巴瘤(MALT)、结内边缘带淋巴瘤(NMZL)均起源于次级淋巴滤泡边缘带的记忆B细胞,有其各自不同的临床、分子生物学等特征[1].SMZL于1992年由Schmid等[2]首次明确命名,之后WHO(2001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被归为一个独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接着在WHO(2008版)分类中脾脏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L)及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HCL-v)被列为暂定的病种.SMZL发病率低且呈惰性经过,相关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和前瞻性研究缺乏,其治疗措施、预后因素仍在不断探讨,在本文中我们着重就SMZL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患者,男,42岁.因“发现颈部及腹部肿块伴双下肢感觉减退1月余”于2014年1月15日入住我院.查体:左侧颌下及剑突下分别触及2 cm×3 crn及3 cm×3 cm软组织肿物,边界清,质中,活动度差,有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生化检查:β2微球蛋白3.34mg/L,IgG 5.48 g/L,IgM 0.3 g/L;尿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外周血细胞形态、凝血功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GI-NH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因素.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4例PGI-NH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例患者中男58例,女46例,男女比例为1.26∶1.发病中位年龄53(15~83)岁.发病部位:胃51例(49%),肠道53例(51%),中位生存时间35(1~130)个月.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4%
出血性膀胱炎(H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常引起血尿和泌尿道刺激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移植费用.严重者发生尿道梗阻和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在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后,HC仍有发生[1].为减少HC的发生,提高HSCT后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HSCT的244例血液病患者HC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期刊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图形思维工具引导幼儿深刻理解与记忆知识点,增强集体教学的效果。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注意应用方法,充分发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幼儿园教学;应用策略  幼儿园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不断增强集体教学效果的
目的 观察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BM-MSC)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妊娠14~ 22周龄胎儿骨髓,分离、培养FBM-MSC,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及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等进行鉴定;将FBM-MSC与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PHA刺激条件下共培养5d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刺激活化后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具有来源丰富、采集无风险,配型速度快,移植后较少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不少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为造血恢复缓慢,发生感染、出血的风险高[1-2].近期我们采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逐渐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兴趣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增强课程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发,简单分析了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方式,进而分析了学习兴趣对自我效能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八次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9月6—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承办,会期3天。会议主题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探讨、移植后针对复发的应对策略及移植合并症的处置,并突出转化医学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本次大会采用特邀报告、大会发言和分会讨论的形式,将邀请中国及欧美、日韩等地的造血干细胞领域著名专家和学者,就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新
期刊
既往的研究显示,传统化疗如马法兰、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对降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缓解疾病症状有效,但获得完全缓解(CR)比例极低,治疗后患者中位总生存(OS)期仅为2~3年[1].常规化疗基础上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能显著提高MM患者的CR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OS以及无进展生存(PFS)率[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