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花在语文中绽放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可见,德育在各项活动中显得何等重要。众所周知,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社会公德、法纪观念,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主导作用。语文学科中,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孔夫子对“才”与“德”的关系曾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好比一棵果树,道德是树之根,才华是树之花与果,如果没有根的滋润,它是不可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和结下丰硕果实的。如果没有道德之根的滋润,任何人的才华都不可能得到发挥和施展。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德育理念,将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德育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一、坚持文道并重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形象具体。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关键是德育结合,文道并重,作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从而更能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不但能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德育教育同样要面向学生全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展探索学习活动,多读好书,摘记名人事迹,正确全面评价人物,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不知不觉中受到名人的感染,化为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终身受益。如《春望》中的杜甫、《木兰诗》中的花木兰、《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儿先生、《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可归类为爱国主义精神;《老山界》中的无名战士、《清贫》中的方志敏表现了革命献身精神;《月亮上的足迹》、《邓稼先》等则体现了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这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里面,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爱真理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但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常挖不懈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法国著名的美学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课的精髓。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从而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多去思索和发现,那么德育之花就会在我们的每节课上美丽绽放。
  四、语文活动亦显德育本色
  我觉得与其空洞说教,不如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开展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活动能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情感。如语文活动的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操。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教学,积极探索,挖掘语文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具有健康人格的公民,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愿德育之花在语文中常开不败。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生,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现谈几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
期刊
发散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它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下面我就简单谈几点看法。  1
期刊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就是说 “教书”和“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标。  一、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
期刊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并以这种思维的积极状态去解决问题;使学生问出兴趣、问出深度、问出水平、问出创意,引学生渐入问之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重要的但如今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其原因有以下五方面:  1想不出什么问题要问;  2担心问题过于简单被老师、同学嘲笑而不敢问;  3有问题但不知道怎么表述;  4担心问题和内容无关; 
期刊
在拓展阅读中,学生以课文为本,学习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资料,通过让他们去多读一些,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和胸襟,丰富他们的体验和阅历。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例子。”如何用好这个“例子”,进行课内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真正让学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量呢?我始终坚信:小学生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传授教材时抓住教材与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现身为课改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假如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是在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
期刊
事情经过:  记得那是一个午餐时间,我在三(2)班吃饭,在我吃到一半的时候,班里有位男生王梓尧已经吃完午饭,开始啃一个苹果。当他啃完一口后,我看他把一个苹果掰来掰去。我继续吃我的午饭,也没有再注意他。  当我吃完午饭准备回办公室时,王梓尧追上来:“Miss Meng,你能不能把这个苹果这样,这样……”他因为人胖又跑了几步,有些语无伦次,但是从他的手势,我明白他想让我把那个苹果在没咬过的地方切成两块
期刊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巩固孩子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其健康成长;可以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经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存在着年级
期刊
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我们在手工活动中利用的材料很多,在大人眼里不起眼的小东西或废品也能成为孩子们制作玩具的好材料。我们幼儿园每年都去野外进行自然观察活动,观察活动不仅有助于孩子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