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诱导抗病毒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肝炎疗效的相关性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FN治疗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因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相同的治疗方法在不同的患者中,疗效差异很大,可能与不同个体的免疫遗传差异有关,即不同个体IFN诱导的抗病毒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不同,进而影响了慢性肝炎疗效.现就IFN诱导抗病毒蛋白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肝炎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omus tumor at the nail bed of the finger.Methods: The course and therapeutic outcome of 12 cases of glomu
目的:改造出院病人领取中药流程,以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对原有不合理的出院领取中药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出
目的 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AAV-hBMP4)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对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而为骨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病毒载体及种子细胞.方法 全骨髓法培养兔BMSCs,按感染复数(MOI)值不同设定为四组,分别转染兔BMSCs,观察病毒量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选取影响最小的MOI值,进行后续实验.转染兔BMSCs,MTT法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观察AA
川崎病已成为小儿后天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建立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可为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措施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为寻找川崎病的病因和研究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很多学者利用各种诱导剂,主要是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白色念珠菌、干酪乳杆菌或其产物建立了几种类似川崎病的动物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促进了人们对川崎病的认识。
目的 比较电烫肋间神经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 开胸手术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电烫肋间神经镇痛组(A组)及自控静脉镇痛泵组(B组)各30例.A组在关胸之际将切口上、下肋间神经及放置引流管的肋间神经根部,用电刀电烫4 s,或重复烫4 s;B组用芬太尼0.8mg+吗啡20 mg+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通过静脉(BD针)持续泵入.分别观察镇痛评分(VAS)
目的 研究胫骨骨感染的分期与治疗方法.方法 1996年3月~2005年6月收治174例胫骨骨感染患者,将胫骨骨感染分为Ⅰ期(急性期)与Ⅱ期(慢性骨髓炎期).1期患者采用清创,更换内固定为外固定,邻近或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治疗.Ⅱ期采用清除病灶,去除死骨、皮瓣或肌皮瓣填充死腔,改善局部血运并覆盖创面,术后持续冲洗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 174患者术后获1~5年(平均29个月)随访.所有皮瓣全部成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及增殖引起的,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轻至重度肝功能损害,DIC及神经系统受累等为特征的综合征,又被认为继发性或反应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Iymohohistiocytosis,H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