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并发溃疡性十二指肠炎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16岁,因上腹痛伴呕吐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渐感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并渐加重,右侧卧位稍缓解,连及腰背部痛,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带有胆汁,无咖啡色液体,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予以奥美拉唑40 mg静滴每天2次,并使用解痉及抗炎等药物治疗持续1周,症状仍加重而转来我院.病程中无发热及畏寒,不能进食,进食后即吐.病初无腹泻,无血便,来我院后第2天(病程第8天)解柏油样大便1次,随即解暗红色血便,次数增多,4~6次/d.既往体健,无肝病史,无毒物及可疑药物及食物接触史.病程中未使用解热止痛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体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剑突下偏左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及腹块,肠鸣音6~8次/分,无胃肠型,胃震水音阳性,下肢无浮肿.

其他文献
患者男,50岁.于8年前因胃小弯巨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后痊愈.近2年常腹泻,5~10次/d,呈稀水样便,时有恶心、呕吐,频发呃逆、嗳气,嗳气呈酸馊味或恶臭味,偶有便秘.排便正常时,周身浮肿.腹泻时,浮肿消失.查体:血压正常,消瘦,明显低蛋白血症.曾经多家医院检查胃镜,除残胃炎外,未见异常.
患者女,30岁,反复黏液便,间有血丝近10年,加重伴里急后重、脓血便2个月就诊,此前未正规检查治疗。家族中母亲因“结肠息肉病并癌变”于手术后4年死亡。入院后行肠镜检查:见直肠至回盲部全结、直肠遍布直径0.2-0.4cm大小息肉,呈球状、半球状、丘状散在,孤立或堆集相连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等远端结、直肠明显。息肉表面呈光滑、粗糙分叶状或溃疡糜烂。
患者男,73岁,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30余年,近1周加重并有烧灼感,无发热、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曾有外院诊治,未见明显好转。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脉搏正常,消瘦,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剑突下偏右压痛较明显,肝脾未触及。
胆道损伤包括医源性和外伤性胆道损伤,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创新,内镜治疗胆道损伤及其并发症的应用研究迅速发展,早先需要大创伤手术和多次手术的胆管损伤病例,经内镜微创治疗可获得同样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本文就此研究作一综述.
期刊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理现象,而BE患食管腺癌(EA)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出30~125倍[1],因此BE引起广泛的关注[2].我院近2年检出43例BE,本文就此资料进行内镜及临床分析.
随着内镜下消化黏膜切除术得到临床认可及ERCP、超声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早期癌的术前诊断及内镜下切除报道逐渐增多,但对十二指肠乳头部良好病变的内镜下切除报道甚少。2003年始我院采用ERCP联合小探头超声内镜指导切除十二指肠乳头部良性病变,治疗9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消化科的急危重症,死亡率可达30%~40%.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对于防治其破裂出血已被证实是有效的,但套扎过程中或套扎后近期一旦发生出血,则预后凶险,常危及患者生命[1].笔者自1995年8月至2005年2月间行EVL 102例,有5例发生与套扎相关的大出血,现就出血原因及防范措施等报道如下.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胀,便秘1个月入院.患者十几年前因"车祸"致左侧6根肋骨,右侧1根肋骨骨折.查体: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移动性浊音阴性.胸腹部X线片示:双膈下未见游离气体,中腹可见一液平面,部分肠腔充气,左膈似抬高(见图1).
期刊
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操作前准备直接影响诊疗效果.部分患者在胃镜检查时躁动、恶心、呕吐,甚至自行拔镜,不仅影响了检查者的操作,容易漏诊、误诊,甚至会造成贲门撕裂等并发症的发生.虽然静脉麻醉在门诊检查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因为麻醉适应证,麻醉费用等原因仍只能进行传统的咽喉部表面麻醉.因此内镜操作前准备十分重要.首先是咽喉部黏膜局部麻醉,减轻内镜对咽喉部黏膜的损伤和对咽喉部的刺激引起的恶心、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