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今年91岁
  身体伛偻得像个孩子
  思想也退回到几十年前
  经常走到村口眺望
  嘴边挂着一句
  “我的战友会来接我”
  他是我的爷爷
  他总是穿上旧军装
  站在镜子前反复欣赏
  饱经风霜的手不断地摩挲衣裳
  努力挺直脊梁
  他总是把我认成奶奶
  跟我讲那个时候的故事
  脚踩用战友们的身躯搭成的桥
  横跨鸭绿江
  对岸是连月不开,阴风怒号的战场
  枪林弹雨激起的尘土化作层层迷雾
  让人看不见光
  他总是怀念那几位老哥哥
  打仗的间隙常聚在一起
  谈说各自的家乡美
  教他入党时如何宣誓
  约定回国要相互照应
  叹息这战争啊……
  “后来呢?”
  后来他们在冲锋前留下嘱托
  他年纪小的就负责守住阵地
  而他们是党员应一马当先
  等安全了会回来接他
  最后
  彼此交换的信物都成了遗物
  透过云层的光又暗了许多
  他总是于噩梦中惊醒
  早已失聪却一直能听到炮火的轰炸声
  除夕之夜
  烟花照亮了整片星空
  人们怀着期盼迎接新年
  他却蹲在墙脚
  目光警觉
  手里握着一把我的玩具枪
  木架子上的温室花朵也不敢继续摇曳
  直到爆竹声散
  他才卸下防备
  他总是拒绝爸爸帮他洗澡
  因为自己“吓人”的躯体
  前胸后背的弹孔
  遍布全身的刀疤
  甚至透过皮肤仍能看到金属的光泽
  他带着这些印记活了几十年
  他总是把那几个党徽拿出来看
  一个是属于他的,干净的
  另外几个带有斑驳的血迹
  只有他知道属于谁
  那用蓝白格布包着的是几个军功章
  我说一张奖状换一个勋章
  他答应过又忘记了
  那年我回老家
  奶奶说他更糊涂了
  腿也不能抬起
  每天只坐在炕上,捧着烟袋,看着窗外
  裤管里肿得不成样子的两条腿
  曾在寒天雪地里埋伏很长时间
  我上高中那年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一家人陪他到烈士陵园
  他却不用人搀扶
  蹒跚地从一座烈士墓走向下一座
  皱纹中的双眼不断涌出泪水
  天也为这一幕动容
  电闪雷鸣过后有放晴的迹象
  我上大学那年
  他离开了
  他在弥留之际突然说
  “那些奖章都留给娃儿”
  我答应着,声泪俱下
  “我的战友来接我了”
  说完,他安详地走了
  几年后
  我在百人讲堂讲述他的故事
  演讲结束的话音未落
  一位同学接着一位同学起立鼓掌
  那一刻
  我仿佛又看见了横跨鸭绿江的百万雄兵
   作者簡介:
  刘博宇,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9级。
其他文献
党旗飘飘,  建党伟业,百年华诞,  南湖启曙,斧头镰刀。  碧水澜波红船上,  壮歌高唱冲云霄。  撑危厦,一代伟人擎巨手,  挽衰世,九州志士勇肩挑。  党旗飘飘,  南昌一声枪响,睡狮惊醒,  井冈遍地花红,星火广烧。  古田会议军魂铸定,  遵义会议乾坤扭牢。  赤水周旋,乌江突险,  草地解围,雪山抗剿。  延安精神泽化天下,  驱逐倭寇顽敌横扫。  百团大战带动百万大众成骨干,  三大
期刊
期刊
南国正芳春,处处是春山.在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孟春时节,我走进了岭北镇杨眉村,聆听着它春天的故事,徜徉其里,乐哉,如食美珍;豪兴不已,美哉,如饮甘醇.rn我们首先来到村部所在
期刊
一座旧宅,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咀嚼着昔日的欢声笑语.rn时间剥蚀光华的容颜.昔日高院墙里坚固的箍窑,美观诱人的大上房和玲珑高耸的高房,簇起紧凑而心力十足的四代同
期刊
兰州是如此幽静  兰州在一分一秒地酣睡  黄河穿城而过  一个露珠般的小女孩  在铁索桥下唱着忧郁的歌  一碗牛肉面  把兰州的早晨打开  一碗灰豆子  让我在小巷的深处流连  农民巷对面的兰大  有很多写诗的青年  诗歌波澜不惊  一直萦绕在校园的黄昏  《读者》和《飞天》  在黄河两岸独自花开  一个肉夹馍  就能锁住整个秋天  风一样的少年  在风中奔跑  一盏茶的时光  你已在高昂的秦腔里
期刊
提到李云徳和工人写作,年轻读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陌生感,而经历过六七十年代历史洗礼的中国读者却会备感亲切.巴金曾在致王仰晨的信中特托其代购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信中
期刊
嘉兴南湖上的点点星光  井冈山上的片片火光  人民大会堂里明亮的灯光  共产党人化身成光  与光同行  为了窥见民族天光  1921年  一群立于时代潮头的勇者  举起时代的旗帜  从此  中华儿女有了方向  就如向日葵迎来了晨光  为了守护社会主义的火光  1978年  一群高瞻远瞩的先行者  推行改革开放  逐渐  改革春风吹遍  中国大地一片灿烂春光  为了迎接新时代的晨光  2017年  
期刊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林声先生家门外的紫藤架下面,金银花的清香淡淡地飘着,88岁的老党员林声先生,就在这紫藤架下,为我们讲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故事——“连心井 生命井”的故事,并由衷地说:“作为一名农村工作队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几十位驻村干部一起为农民成功地打出了一眼吃水井,让常年缺水的老百姓吃上清澈的井水,这是我们为老百姓做的一件实事儿,也是我一生当中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儿,想
期刊
一颗子弹,穿透黑暗的牢房:  太阳从东方升起,  照亮这苦难民族的百孔千疮。  一串音符,改写无声的诗行:  跋涉千年的黔首黎民,  第一次挺起了人的胸膛。  一群青年,走向沸腾的广场:  用文字铸造三山五岳,  把思想灌满黄河长江,  古老的大地上站立起新的希望。  从那时起,我开始认识你们,  你们告诉我,什么是理想——  每一次,你笑赴刑场:  他们扼住你的咽喉,  剜削你的骨肉,  鞭打你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