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出版:r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XIAOFENG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产科学》一书是由谢幸、孔北华、段涛联合编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 2018 年 7 月出版(ISBN:9787117264396),全书共分为34章.该书对妇产科学全域知识进行统整讲解,涉及妇科学(妇科学基础、女性生殖器及其他生殖器疾病)、产科学(产科学基础、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胎儿和早期新生儿学)、计划生育(女性生育的调控),包括妇产科多类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对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治疗方法具有充足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将《金匮要略》中所载治痛条文按疼痛部位上、中、下三部进行分类,认为“正虚邪滞,癌毒内损”为癌痛的基本病机,以“补虚通滞,攻毒抑癌”为治疗大法.根据不同癌痛部位的发病特点,视其虚实,分别治予:祛实邪调营卫以止头痛,逐浊通滞解毒以止咽痛,理气豁痰化瘀以止胸痛,温阳运浊缓急以止腹痛,温肾散寒通痹以止腰痛,理气散结活络以止胁痛,并将抑癌解毒之品贯穿始终,最终发挥养正、除积、止痛之效.
刘完素使用防风的频率高、涉及面广,且用药剂量随证灵活配比,金元时期以及后世对其防风运用经验也有一定的传承.通过研究其著作中方药的组方证治规律,发现刘完素对防风的用法围绕“疗风通用”四字方针,具体包括了六大方面:祛内外诸风;固表,和解止汗;祛风,平肝止泻;祛风散热治目;补肝柔肝强筋;清利肺气化痰.其中有配比、剂量之变化,很多用法为刘完素首创.
许小凤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以阳虚多见,阳气不足,痰湿内生,阻滞胞宫胞络,经间期重阴转阳不利,卵子排出障碍,故难以摄精成孕.治疗以温阳法化痰湿、交心肾、促排卵、健黄体、调节生殖轴,验之临床疗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其间歇期的诊治是决定发病与否或发病率高低的关键.基于清代医家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的生理病理气机转运模式,以脏腑、营卫、伏邪为切入点把握本病间歇期的病因病机,以培土生金调五脏、益气固表和营卫、祛邪通络助气化为主要治疗方法,随证加减,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运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王彦刚教授基于“核心病机观”理论,提出从五脏论治FD.王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且此病机贯穿FD的整个病程,可分别从心、肺、肾角度辨治FD.治疗上以疏肝健脾为核心治法,辅以清心安神、宣肺理气、调补先天之法,通调五脏,并善于运用经方中的药对以及经典小方,效果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胃痞病是指心下、胸膈堵塞满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的一种疾病.田元祥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胃痞病的病因为外邪入里、饮食劳倦、情志不节,病机为三焦气机不畅,病性属虚实夹杂,日久可痰瘀并见.田师认为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根据三焦之特性,治疗上主张降上、平中、和下,以理气为主,兼化痰瘀,顺势消痞.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目的:观察自拟脾肾益甲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脾肾阳虚型桥本氏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桥本氏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脾肾阳虚型桥本氏甲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脾肾益甲方,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白细胞介素-6(IL-6)、甲状腺峡部厚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起病隐匿,病程冗长,症状易反复,与中医湿邪致病特点相似.根据湿邪所致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与证候特点,治以解表化湿、肃肺止咳,燥湿宣肺、理气化痰,清热利湿、降气止咳,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补肾助阳、祛湿平喘,化痰健脾、活血通络,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目的:分析青海东部地区酒精性肝病(AL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参数(肝脏硬度值、脂肪衰减值)、酒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29例青海东部地区ALD患者,由至少2位副主任医师确定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分析各证型占比.取证型占比排名前4位的患者,记录患者酒龄,运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患者肝脏硬度值、脂肪衰减值.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患者中医证型与酒龄、肝脏硬度值、脂肪衰减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29例青海东部地区A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所占百分比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湿热内蕴型、肝
失眠是指在有良好环境及充足时间的情况下,患者仍然有入睡困难、睡眠持续时间短或睡眠质量差等问题,从而导致日间功能受损的一种主观体验[1].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受失眠困扰的人越来越多,2003年在北京城乡地区开展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群失眠症的患病率为9.2%[2].有研究发现,成年人的睡眠质量逐年下降,20~39岁成为失眠的高发年龄段[3].失眠不仅影响工作、学习状态,还可诱发情绪障碍、降低机体免疫力甚至引起其他脏器功能失调[4].目前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中,西药虽然疗